学术投稿

危重病患儿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

张志华

关键词:家属, 心理需求, 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问卷方法,随机调查214名危重病患儿家属.[结果]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患儿有生存希望、能得到好的治疗和护理是普遍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与家属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母亲的心理需求明显高于父亲.与家属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解和重视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有关信息,可以消除和减轻其不良心理,有利于患儿康复.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几种空气净化技术对室内甲醛污染净化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净化产品净化效果评价方法,并对不同净化产品和净化方式去除甲醛效果进行对比,探索科学有效的甲醛去除方法.[方法]30m3密闭性良好的试验室,模拟大型环境测试舱测试条件,采用不同方式发生甲醛,分别测定不同空气净化器、不同甲醛去除剂,不同净化方式甲醛去除效果.[结果]使用净化器后甲醛总衰减常数均高于甲醛自然衰减常数,净化器A、B、C总衰减常数分别为0.19436、0.15806、O.O6103;12h甲醛去除率分别为:91.74%、89.09%、55.27%.A、B、C 3种净化剂在30m3试验室中对甲醛净化处理后24h去除率分别为:89.79%、88.75%、78.87%.不同净化产品和净化方式由于其作用原理和作用方式不同,对甲醛的去除效率和去除特征有所不同.[结论]去除甲醛应根据室内空气检测结果,采取综合、长期的科学治理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吴泳;张辉;刘明兴;刘波;成朝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县1995~2004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监测

    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营养不良和肥胖中小学生常见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了解汀潭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我对1995~2004年汀潭县部分小学生的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肖俭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与经济互动关系.[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健康与社会经济水平间关系模型,比较不同经济水平区域间健康状况的差别;估算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的经济价值及病伤就医直接经济损失.[结果]健康的经济分层现象明显,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期望寿命将增加O.61岁,0岁~组年龄别死亡率与粗死亡率将分别降低9.77%、2.55%,不同经济区域间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实力越强,健康状况相对越好;死亡经济损失巨大,2000年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经济价值高达144.32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1589.34亿元的9.08%.[结论]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必须协调发展,居民健康是政府应优先投资的领域.

    作者:钟晓妮;周燕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庆市2005年农村餐饮业卫生许可情况调查与管理对策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重庆市农村餐饮业卫生状况,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对策,保护农村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地区餐饮业卫生许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大量的农村餐馆无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经营场所卫生状况较差;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合格上岗工作,且食品卫生知识贫乏.[结论]农村餐饮业存在的卫生问题较多,建议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取缔无证经营者,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网络,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引导,建立农村食品卫生质量监测预警网络.

    作者:张嵘;张建;谷政;龚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室内有害物理因子对人体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室内环境也随之达到现代化.新型装饰材料使室内环境装饰一新、越来越美.家用电器也随处可见,便利的生活用品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然而,在人们尽情享受由现代化带给我们美好生活的同时,环境污染-一个对身体产生潜在影响的头号敌人时时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侃;蒋耀庭;刘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洱海沉积物硫循环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

    [目的]分析洱海沉积物硫循环相关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空闻分布特点. [方法]倾注平板计数法分析洱海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细菌数量;PCR分析硫酸盐还原菌类群.[结果]洱海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细菌数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一致;沉积物中检出3个硫酸盐还原菌类群,脱硫叶菌属广泛分布于各层,脱硫肠菌属分布于深层而脱硫球菌-脱硫线菌-脱硫八叠菌属则分布于较浅层. [结论]洱海沉积物硫循环相关微生物群落组成复杂.

    作者:王明义;梁小兵;郑娅萍;魏中青;赵由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10~11月在西昌市对静脉吸毒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以及性行为情况等.同时采集血样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招募的325名静脉吸毒者中,梅毒感染率为17.2%(56/325),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梅毒感染率分鄹为12.8%(35/273)和40.4%(2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4.95;95%CI:2.49~9.83)、彝族(OR:2.44;95%CI:1.25~4.76)和近1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非保护性性交(OR:2.61;95%CI:1.30~5.24)与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率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该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

    作者:卫大英;李新旭;阮玉华;胡薇;唐季康;郝春;尹潞;张言敏;陈康林;秦光明;韩丽涛;邵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共享大型医用设备的可行性研究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诊疗技术需求的提高,大型医用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大型医用设备的购置不仅代表了医院的规模和实力.还以其昂贵的收费为医院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作者:张诗敏;高博;陈浩;李宁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发现方式在肺结核病人发现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不同发现方式在肺结核病人发现中的作用.[方法]对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2001~2004年度可疑肺结核病人及肺结核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转诊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3603例,肺结核病人1381例,分别占总数的57.95%和69.05%,该方式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8.32%.就诊方式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1863例,肺结核病人446例,分别占总数的29.97%和22.30%,其发现肺结核病人构成比由2001年17.84%上升至2004年的26.14%,呈逐年上升趋势.健检方式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为41.39%,显著高于其他发现方式的检出率.[结论]综合医院转诊是病人发现的主要方式,但其检出率有待提高.健康教育在病人发现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同时,不可忽视其他方式在病人发现中的意义.

    作者:庞学文;兰晓霞;扎拉嘎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木里县一起甲肝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1年4月15日~6月10日,木里藏族自治县麦地龙乡泥波村鸡衣组发生一起甲肝暴发疫情,先后发生10例皮肤、巩膜黄疽、肝区不适等症状、体征相似病人,发病率为22.73%.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病毒性肝炎(甲肝)暴发.

    作者:蔡宗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连市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大连市学校食堂餐具的卫生质量情况,为今后学校师生食堂餐饮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大肠菌群按GB14934-94纸片法.[结果]大连市学校食堂餐具大肠菌群整体合格率为合格率为75.79%;不同办学性质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后,大肠菌群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季节对餐具消毒效果影响较大,夏季合格率低.[结论]大连市学校使用的餐具卫生状况整体情况比较好,只有个别学校稍差.建议卫生监督机构除继续保持监测外,应着重加大对卫生状况和消毒效果稍差的学校的监督,指导学校做好消毒工作,以保护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避免引起食物中毒.

    作者:周晓中;刚华;姜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城市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未婚青年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的资料,对城市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结果]69.8%的调查对泉不同意婚前性行为,63.7%不能确定软下疳是否为性病,84.5%的对象认为避免婚外性行为可以预防性病,84.3%的对象了解艾滋病目前还不能治愈,58.3%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7.l%的对象过去1年做过妇科检查.[结论]我国城市未婚女青年的性及生殖健康知识比较缺乏,服务宣传工作对她们的覆盖面不大,应加强城市未婚女性性教育,建立健全生殖健康服务网络.

    作者:宗占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城区1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历年来在十堰市法定传染病中占重要地位.为探讨十堰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及发病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对十堰市1995~2004年间该病的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睿;徐辉;刘光明;王元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兵团卫生检验工作的发展思路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卫生检验工作在技术经济活动中、在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政府机构、科研部门、企业厂家、商业营销部门等分别需要依据和利用有关卫生检验数据来制定和实施各项卫生政策;开发各项卫生洁净新产品,新材料;判断卫生质量的行为;决定购销活动等.

    作者:胡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城市居民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范围的调查

    [目的]探讨城市居民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范围的确定.[方法]在疫点的东、南、西、北四面设监测点,采用鼠笼法和电击法结合,开展鼠密度调查及检测鼠和人的出血热抗原与抗体.[结果]疫点鼠密度为11.9%,疫源地约为2x3km2面积6km2的区域.[结论]疫源地的确定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葛利辉;汤洪洋;李少凡;刘海燕;曾毅;凌峰;覃魏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μ基因(GSTM1)缺失和吸烟、饮酒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42例病例和103例对照的吸烟、饮酒习惯,应用PCR技术检测GSTM1的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STM1基因型与肺癌的关系及其与吸烟量、饮酒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GSTM1缺失率57.1%,对照组5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调整混杂因素后,GSTM1缺失联合重度吸烟(累计吸烟量≥30包×年)的OR值12.841(2.322~71.008),交互作用系数为2.796.GSTM1联合饮酒的OR值10.728(1.270~90.656),交互作用系数为1.651.[结论]GSTM1基因缺失与重度吸烟(累计吸烟量≥30包×年),GSTM1基因缺失与饮酒均对肺癌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作者:雷放鸣;李双飞;周卫东;罗卫华;何进宇;肖思洁;李佳圆;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VITRO-250生化分析仪分析系统性能的评价

    [目的]对VITRO-250生化分析仪分析系统进行性能评价,判断其分析性能是否满足临床要求.[方法]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及CAP认可要求,依照NCCLS EP5-A文件,分析ALC、AMON、Fe、LAC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用能力对比(PT)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按照NCCLS EP6-P文件评价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评价分析方法的低检测限;并对厂家的参考范围进行验证.[结果]ALC、AMON、Fe、LAC的日内精密度小于1/4总分析误差,日间精密度小于1/3总分析误差;分析方法的能力比对结果合格;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强符合临床要求;厂家提供的分析方法参考范围符合实验室要求;其他指标符合性能评价要求.[结论]VITRO-250分析系统符合实验室性能标准.

    作者:彭志勇;李贵星;胥劲;罗通行;宋昊岚;余霆;童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徐州市市售散装食品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为了解我市散装食品的卫生状况,更好地贯彻《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方法]制定调查表格,对销售散装食品单位的卫生许可证,食品从野人员健康证明,散装食品卫生防护措施,散装食品的索证情况,散装食品的标识、标签,散装食品现场加工卫生情况,从业人员卫生情况.[结果]调查38家自选超市,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散装食品销售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为98.86%,从业人员卫生情况口罩佩戴率为95%;20家沿街散装食品销售摊点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85%,散装食品销售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为94%,从业人员卫生情况口罩佩戴率为5%.[结论]应加大、加强,食品卫生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及监管措施,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视频生产经营活动中执法、懂法、守法.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接种卡介苗常见差错事故与防治

    1、常见事故类型卡介苗接种是一项安全的预防措施,但在组织、技术未落实好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差错和事故,常见的有以下2类:

    作者:任兆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态度和信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相关的态度和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开县抽取15~59岁的农村居民400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资料经Epidata3.02录入后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农村居民400人,其中男性211人,占52.8%,女性189人,占47.3%,平均年龄(39.5±11.8)岁,以30~40岁年龄组为主占35.0%,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42.5%.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60%左右,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50%左右,知晓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的只有61.8%.他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较积极,61.5%的人表示愿意同情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3.8%,其次是宣传资料和宣传画、报刊杂志和听医生说,分别占35.5%、31.5%和31.5%.[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强化大众媒体宣传力度,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遏制艾滋病在农村居民中的流行和蔓延.

    作者:郑建琼;丁贤彬;邓永玲;陈小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