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辅酶Q10对紫外线致角膜上皮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苟春风;刘勤;郝保安;苏兰萍;王雅东

关键词:辅酶Q10, 角膜上皮, 紫外线, 光损伤
摘要:目的:研究辅酶Q10对紫外线致角膜上皮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辅酶Q10治疗组.紫外线照射建立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模型.治疗组于光照前和光照期间每天辅酶Q10灌胃,共21d.阳性对照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理.紫外线照射第3次后12h处死动物取角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测量角膜上皮组织的SOD,MD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后阳性对照组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其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组比较,治疗组SOD水平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辅酶Q10对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国际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腺样囊性癌后超微结构变化

    目的:观察125Ⅰ粒子在瘤内放疗半径.方法:采用BALB/C裸鼠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模型1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只,分别于肿瘤中央植入活度为10.2MBq和无活度的空心125Ⅰ粒子1枚,14 d后断颈处死裸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行透射电镜及常规病理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凋亡情况并记录肿瘤出现坏死凋亡改变距离125I粒子的大半径.结果:近125I粒子绝大部分癌细胞坏死.多数癌细胞内形成坏死腔,将残存细胞质挤向周边;细胞核碎裂部分融解,染色质呈斑块状,胞核胞质难以分辨,细胞质内结构模糊不清,细胞表面微绒毛极少.125I粒子大有效半径处ACC细胞由正常癌细胞到凋亡坏死逐渐过渡的过程,可见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损伤,包括凋亡细胞(体积小于正常癌细胞,核膜胞膜清晰)、坏死细胞及未受损伤的癌细胞混杂.125I粒子大有效治疗半径为6.4±0.7mm.结论:125I粒子可以导致癌细胞的坏死凋亡,有效治疗半径为6.4±0.7mm.

    作者:张虹;林婷婷;张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

    0引言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1922年首先由Stevens和Johnson总结报告的一种眼皮肤粘膜综合征.该病可发生在某些感染后或口服某些药物后,发病急,病情重,有一定死亡率,皮肤损害遗留瘢痕,眼部表现比较严重,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曾于2008-12接诊1例伴有严重眼部并发症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洪瑾;杨建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对兔视网膜脱离复位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中药复明片对兔视网膜脱离及复位后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视网膜下腔注射透明质酸钠造成视网膜脱离模型(10~14d后视网膜自动复位),并于造模后1wk(视网膜脱离未复位)及造模后3wk(视网膜复位早期)对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益气养阴活血利水组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能在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提高ERG a,b波振幅,缩短其潜时,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复明片)能保护视网膜脱离视功能,并促进视网膜复位后视功能恢复.

    作者:朱志容;彭清华;曾红艳;李建超;陈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治疗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在眼科应用广泛,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lucocorticoid induced glaucoma, GIG)是其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对其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国内外有较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对此做一综述,并对其治疗提出展望.

    作者:刘荣;张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两种准分子激光机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Visx Star S4和Allegretto Wavelight激光仪LASIK术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厚度的比较,探讨两台激光仪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的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Visx Star S4为第I组, Allegretto Wavelight为第II组,术前的视力、屈光度和角膜厚度进行比较,术后3mo再对这三项进行比较,同时对两台机器切削深度的精确性进行比较,以期得出较肯定的结论.结果:术前第Ⅰ组的矫正视力(对数视力)为0.71±0.004,第Ⅱ组的为0.71±0.0042;术前I组的屈光度为- 4.57±1.20D,术前Ⅱ组的为- 4.59±1.15D;术前第Ⅰ组的角膜厚度为538.87±29.99μm,术前第Ⅱ组的为543.48±31.53μm.3组数据间均有可比性.术后第Ⅰ组的裸眼视力(对数视力)为0.707±0.07,第Ⅱ组的为0.71±0.05;术后第Ⅰ组的屈光度为- 0.02±0.29D,术后第Ⅱ组的屈光度为0.01±0.22D;术后第Ⅰ组的角膜厚度为481.07±33.11μm,术后第Ⅱ组的为471.77±40.28μm.3组数据中只有视力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器设置的切削深度第Ⅰ组为67.71±16.55μm,实际切削57.61±17.20μm;而第Ⅱ组机器设置的切削深度75.29±17.70μm,实际切削71.60±24.60μm,经统计学分析(PⅠ=0.000,PⅡ=0.250).结论:Visx Star S4在屈光度矫正方面的预测性较好,并可以保留更多的角膜组织,但术后视力欠理想,角膜切削深度的预测性较差;而Allegretto Wavelight无论是屈光度的矫正还是角膜的切削深度都有良好的预测性,术后视力较好,只是切削的角膜组织比较多,不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薄患者的治疗.

    作者:齐颖;周跃华;张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的主要致盲眼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对DR发病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认为高血糖、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氧化应激、炎症/免疫系统活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表达或活性改变等导致DR的发生发展.下面就生长因子及其相关因素与DR的关系作系统阐述.

    作者:胡利;李东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冷凝治疗,光凝治疗,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药物及基因治疗尚在动物实验研究中.

    作者:化志娟;江春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泪囊按摩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目的:观察<4月龄的新生儿泪囊炎首诊患者,泪囊按摩的疗效.方法:年龄15天龄~4月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26例26眼,泪囊按摩治疗2mo,观察发生的并发症,患者家属的依从性及治愈率.结果:我们观察到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有较好的依从性,16例患者治愈,治愈率61.5%.结论:泪囊按摩可作为4月龄内新生儿泪囊炎患者治疗的首选.

    作者:胡文学;黄小花;李玉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继发于巨细胞动脉炎的全眼肌麻痹、视神经鞘膜炎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一位67岁男性患者出现右边颞侧头痛和右眼视力突发性无痛性丧失,出现这些症状时还伴有全部眼肌麻痹和视盘水肿.ESR和C-反应蛋白升高.核磁共振检查证实有视神经鞘膜炎的特征.右颞侧动脉的活组织切片检查正常.眼外肌运动随着全身激素的应用而好转.不幸的是此后患者右眼发展为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全眼肌麻痹是巨细胞动脉炎的一种罕见表现,为了得到满意的治疗结果并且阻止对侧眼盲,疾病开始时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必要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弱视68例传统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眼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遮盖,精细目力训练,黑白光栅等视觉刺激治疗,斜视手术矫正等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68例108眼弱视儿童,分别按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分组,经过传统的方法治疗后,视力提高情况.结果: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3~5岁组高于6~8岁组和9~12岁组;弱视程度越轻治愈率越高:轻度弱视组高于中度弱视组和重度弱视组;中心注视高于偏中心注视;屈光不正性弱视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结论:儿童弱视矫治的疗效与患儿的年龄、弱视的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有关.传统治疗对弱视儿童视力的提高,效果切实有效,因其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值得基层医院学习推广.

    作者:陶俊;韩月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体会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和方式方法.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4例46眼,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并对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34例46眼随访3~12mo,上睑下垂全部矫正,均获得良好效果.术后3mo满意率96%,基本满意率100%.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提上睑肌肌力<4mm的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恢复上睑功能,同时能够达到美观的效果.

    作者:刘淑英;刘凤;朱惠敏;李筱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内压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收集2008- 01/2009- 01在本院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394例788眼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资料,按中央角膜厚度分为3组.日本NIDEK NT-2000自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NCT), 博士伦准分子激光Orbscan-Ⅱ地形图眼前节诊断系统测量角膜厚度.将所得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眼压与中央角膜厚度的关系.结果:近视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与其眼压成正相关,随着角膜厚度的增加,NCT测量的眼压值升高,不同组间其差值有显著性(P<0.05).结论:近视眼患者, 中央角膜厚度薄,可能低估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厚,可能高估眼压.对于角膜厚,眼压偏高的近视眼患者,应结合C/D及视野综合考虑决定是否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作者:贾平;王志斌;方华;孙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角膜前弹力层研究进展

    前弹力层在角膜中起到的具体作用仍未明了,一直以来前弹力层一直被许多学者忽略,但前弹力层许多病理改变都伴随者疾病的发生及准分子手术发展,让我们对前弹力层逐渐重视,我们就前弹力层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王强;李伟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复明工程中应用超声乳化和手法小切口开展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82例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组)168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SICS)组114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Phaco组视力≥0.3者79.2%,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4.3%,角膜水肿发生率22.2%,核硬度≥Ⅳ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3.7%,角膜水肿68.6%;MSICS组视力≥0.3者78.1%,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3.8%,角膜水肿发生率19.0%,核硬度≥Ⅳ度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5.7%,角膜水肿发生率14.3%.结论:在技术和设备条件得到保障的时候,可以采用Phaco或MSICS两种小切口方法进行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对于核硬度≥Ⅳ的白内障,MSICS手术安全性高于Phaco手术.

    作者:吴松一;徐国兴;吕凡;杨林静;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活血利水法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视网膜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后视网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兔10眼,采用光化学法建立RVO模型,4组分别给药,A组健康空白组,B,C,D组造模后分别以生理盐水、血塞通片混悬液、散血明目片混悬液灌胃.实验后7,21d处死家兔,取出视网膜检测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成功建立了RVO模型30眼,D组SOD浓度明显高于B,C两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D组MDA浓度明显低于B,C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能有效的提高视网膜抗氧化的能力,减少并发症,保护视网膜.

    作者:韩琦;彭俊;彭清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管痉挛因素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近10a来,青光眼病因假设已经从单纯的眼压方面进步到机械和血管联合作用学说.眼局部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视功能损害的证据已经清楚,其中血管痉挛是重要的因素,而血管内皮异常是血管痉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从细胞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调节方面进行综述,主要评价血管痉挛因素作为青光眼血管性的首要致病原因.

    作者:徐登峰;邓仁政;封卫亚;杨晓春;朱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石决明药理研究及眼科应用进展

    石决明自古以来即为清肝明目、退翳除障之要药.而现代医学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对石决明的成分、药理进行了较为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眼科在辩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应用石决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疾患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国兴;林媛;王婷婷;吴雅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远视眼角膜厚度的测量及准分子手术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应用角膜测厚仪测量和分析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探讨LASIK治疗远视眼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02例204眼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并与激光切削深度做对比.结果:在204眼远视眼中,中央角膜厚度449~640(平均547.3±33.4)μm.右眼中央角膜厚度458~639(平均547.1±33.2)μm;左眼中央角膜厚度449~640(平均547.6±33.8)μm,左右眼中央角膜厚度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男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493~640(552.3±29.9)μm,女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449~625(平均543.3±35.7)μm,男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略大于女性,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04眼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449~640(平均547.3±33.4)μm,与近视眼和正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相近似.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左右眼间无明显差异.本文统计男性中央角膜厚度略大于女性,差异无显著性.远视眼角膜进行LASIK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李颖;翟长斌;周跃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能对生物组织浅表微结构进行断层成像的新技术,我们对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time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TD-OCT)与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的成像原理、两者性能参数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三维OCT在眼科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新OCT技术,包括:多普勒OCT、偏振敏感OCT、光谱型OCT和双光线OCT,以及OCT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申晓丽;黄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罐装灭蚊剂爆炸致眼球摘除1例

    0引言罐装灭蚊剂是人们夏天除蚊的常用品,但不规范的使用可发生爆炸惨剧.近日我科室收治1例灭蚊剂爆炸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鹏;钞蕴昕;杨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