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药理”教学效果的几点经验

崔如玉

关键词:药理教学, 教学效果, 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 学习体系, 思维能力, 能力训练, 目标实施, 目标教学, 卡片, 教学质量, 观察能力, 动手制作, 简短词, 押韵, 培养, 概貌, 处方
摘要:好的学习体系应是简单和充满乐趣的.药理教学目标实施中,应用“概貌法”,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读书卡片,应用它们进行“横向比较”,重难点处使用押韵简短词融入卡片,利用“处方”进行综合能力训练是实施目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理实验中动物给药途径的改进方法

    为解决药理实验教学中,动物来源不足的矛盾,在我校97、98级、99级药剂专业和其它统招生实验课中,将教材中有关家兔耳静脉注射给药法的内容改进为小白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法,实验结果与原实验方法相一致。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增加了学习动手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也调动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同时也节省了经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临床操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者:苟英;马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时间生物学暨时间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时间生物学的研究从多种生理参数的不同节律(包括年、月、周、日节律到3.5天,12小时节律)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到应用和机理研究。关于节律的产生机理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以节律钟为一派的认为生物节律的产生是体内的生物钟所决定的,并通过基因分析找到与近日节律有关的节律基因,如pcr、tim、clock和cycle等

    作者:王正荣;王浴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药川芎近年来药理学研究进展

    川芎为伞形科值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根茎或川芎Ligusticum?Wallichii?Franceh的根茎,亦名芎穷、抚芎等,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具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冷头痛、胁痛腹疼、寒痹筋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难产、产后瘀阻疼痛、痈疽闪疡。1988年王普善曾以“中药川芎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认为,川芎是著名的传统中药之一,我国古代对川芎单味药及其方剂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历代本草及医书均有详细记载,但前人对川芎的化学成分并未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生物活性的研究也不多见,故关于川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则是近几十年才进行研究。但已有一些专著中作了综述,故现就川芎近几年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作一小的综述,作为对川芎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参考。

    作者:包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抑郁症的危害与药物治疗

    抑郁症对患者本人的主要危害有:自杀企图和行为、引发心血管疾病而死亡、引发其它的致死诱因等。药物是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有效的措施。阿米替林等三环类化合物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药物。其血药浓度过低过疗效都不佳,不同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大,血药浓度太高可发生CNS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度硫平是新一代三环类抗郁药。

    作者:张世春;马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清经颗粒调经止血机理的实验研究

    本文对清经颗粒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清经颗粒能显著升高大鼠血清LH和P水平,有促进子宫内膜分泌反应的趋势;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断尾出血时间.

    作者:赵敬民;杜元浩;张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加强药理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药理实验以动物实验为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采用的方法有:一、尽量多分组,以确保每个学生均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二、充分发挥实验小组的作用,增加学生责任心,加强学生协作,有利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三、利用实验后动物,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有利实验顺利进行.四、严格考核,促进学生勤于动手、主动学习、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作者:秦朝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创新-21世纪教育的选择

    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水平.所以,创新是21世纪教育的选择.要实现创新思想的教育,就必须要打破旧的传统教育.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思维的开发要从青少年抓起,创新是人脑本身的一种潜能的开发,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育的开放性以及注重智能教育的创造性.要使创新思想在教育中实施,首先是教育方针必须反映创新精神,扭转教育观念,并注意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而开展素质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必要途径.一、创新思想的提出二、创新精神的内涵三、创新思想教育的实施和要求四、开展素质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必要途径

    作者:梁建清;王永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神经核与呼吸调控初步探讨

    传统观点认为,面神经核属于躯体运动神经核,其功能是控制面部表情肌的活动.然而,我们曾偶然观察到,大鼠面神经核内有的神经元投射到双侧延髓头端腹侧呼吸组(DZheng et al. , Brain Research 782:113-125,1998),提示面神经核可能还参与呼吸活动的调控.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实验和结果如下:1)切断面神经引起其运动神经元发生逆行溃变后,面神经核内尚存留着一些较小的形态正常的神经元.2)面运动神经元溃变后,面神经核内电泳神经束路示踪剂PHA-L,可在下列结构中观察到顺行标记的神经纤维末稍:对侧面神经核,同侧孤束核和舌下神经前置核,双侧疑核、旁巨细胞外侧核和前庭神经核.3)电刺激面神经核可引起膈神经放电活动出现吸气切断等效应.上述结果表明,面神经核除通过运动性传出投射支配表情肌的活动外,还通过向脑干内的广泛投射发挥对其它生理功能(如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川;张承武;管振龙;陈应诚;郑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鼠不同发育阶段β-防御素-2基因在肺组织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β-防御素-2基因在肺组织表达的发育调控.方法:根据Genbank大鼠β-防御素-2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在大鼠不同发育阶段的肺组织总RNA中,扩增其特异cDNA片段,并进行DNA序列测定.借助Genbank中BLAST程序,将从该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hBD-2和大鼠的rBD-1做相似性分析.结果:从足月胎鼠、出生8h和4日以及成年大鼠相同重量肺组织所提取的总RNA中,均扩增出一条密度相同、长度约为220bp的cDNA片段.

    作者:周慧;黄宁;陈新年;吴琦;王伯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MRSA药物潜在的作用靶位Fem因子

    在现代药物研究中,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往往是新药创制的前提和条件。随着人们对MRSA耐药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fem基因与细菌胞壁合成的关系及其在细菌耐药性产生中的作用已得到初步阐明。本文将根据现有文献,展望fem因子作为抗葡萄球菌药物作用靶位的可能性。

    作者:雷军;凌保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急性酶分离及在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急性酶分离法并检验其在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胶原酶分离单个平滑肌细胞和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法记录通道电流.结果:用该急性酶分离方法所获的细胞数量多,形态正常,在这些细胞上容易记录到通道活动.结论:用该方法获得的单个细胞性能好,所记录的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活性正常.

    作者:李妙龄;杨艳;曾晓荣;刘智飞;周文;裴杰;贺军;聂红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LAK细胞抗菌杀瘤活性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LAK细胞( Limphokine - activated killer cells)是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用以过继免疫治疗晚期癌症为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法中引人瞩目的手段之一.但LAK细胞杀菌肿瘤的分子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应用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U-PAGE)方法,从植物血凝素和IL-2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酸溶性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组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成分,分别命名为HLP-1,HLP-2和HLP-3.

    作者:张旗;黄宁;王伯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组人beta防御素基因在COS-7细胞的转染表达

    为探索建立持续稳定表达hBD-2的哺乳类动物型工程细胞的可能性,本研究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MV.tag2B/hBD-2以进行COS-7细胞转染表达实验.将本室克隆获得的hBD-2全长cDNA片段插入带有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tag2B构建出hBD-2的重组表达裁体pCMV.tag2B/hBD-2,并经DNA顺序证明hBD-2 cDNA片段的插入方向和其全长cDNA的硷基组成顺序均准确无误.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CMV.tag2B/hBD-2导入COS-7细胞.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到被转染的COS-7细胞系能有效表达hBD-2.

    作者:蔡绍晖;杜军;陈新年;黄宁;王伯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关于OTC

    1定义OTC的缩写是由Over?The?Counter而来,系指非处方药物,即特指病患者或消费者毋需凭着医师开写的处方,而直接从药房、药局、药店购买自认为需要的药品,这些药品的使用也不一定由医护专业人员来监控和指导,而确是安全有效的药品,它与处方药物(Rx或Rp,是Recipe的缩写,意示“请取”,这属一般处方笺中的“上记”)不同,它必须凭医生所开写的处方才能从药房、药局或药店购得的药品,而且亦需在医护人员的监控和指导下使用,才能保证药物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这称谓医药的分业管理,医药分业早始于德国,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疾病的正确治疗,于1240年德国的宪法规定禁止医师销售药品。

    作者:包定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胃炎合剂抗胃溃疡作用研究

    观察胃炎合剂对两种溃疡模型的作用,结果表明胃炎合剂对醋酸烧灼型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明显降低胃液的总酸度.

    作者:饶凡;杨宁宁;许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一氧化氮(NO)的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

    一氧化氮(NO)这个“不起眼”的小分子,因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90年代以来即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各类专题研究报道较多,本文仅对NO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综述如下:1?NO的发现概况发现NO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因美国药理学家Furchgott,在研究乙酰胆碱(Ach)对血管的作用时,发现引起舒张作用(1978年),这与他本人从1953年研究Ach对血管起收缩作用以来,极为矛盾。Furchgott于是反复检查实验过程,终相信实验无误,确信Ach对血管起舒张作用。在实验过程中,他还发现“血管内膜损伤会使血管丧失对Ach的舒张反应”和“血管的内皮细胞是Ach引起血管舒张的关键”。这个实验结果使他想到:在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存在某种物质介导这种舒张作用。之后,他用构思精妙、技术简单的实验证实了该物质的存在,于1982年发表论文,称该物质为(血管)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终于1987年证实EDRF就是NO。

    作者:覃琥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改进实验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生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敏捷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过去机能学科各专业的实验课均单独设置,在实验内容上各自为阵、相互脱节.学生在实验课时重复设置.实验费用居高不下.为此学校尝试进行了机能实验课的改革,成立了机能实验室,将机能实验课进行统一安排,内容上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机能实验课涉及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机能学实验课能在实验内容上有所创新,将多学科实验手段综合运用,使实验课真正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

    作者:孔古娅;卿德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AngⅡ是RAS中为重要的活性激素,它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膜表面的AngⅡ受体是AngⅡ功能的主要介导者。目前已证实有两种特异性AngⅡ受体亚型:AT1受体和AT2受体。业已确定的AT1受体有两个亚型:AT1A受体和AT1B受体。AT1受体和AT2受体主要的区别在于AT1受体是能被Losartan选择性抑制的受体,而AT2受体是被PD123177选择性抑制的受体。根据物种和组织的不同,AT受体亚类分布和功能各异。在成熟组织中,似乎所有已知的AngⅡ作用都是通过AT受体所介导的,AT2受体的功能尚不清楚。AT1受体和AT2受体在细胞生长和增殖、血管张力、血管加压素的释放等方面显示出相反的作用。AT1受体和AT2受体的分子和基因结构都已研究得较为清楚,并且二者的信号转导机制明显不同。在临床上有两种抑制RAS活性方法:一是ACEI,它抑制AngⅡ的生成;二是AngⅡ受体拮抗剂,它阻断AngⅡ相应受体的生理学作用。现有的AngⅡ受体拮抗剂按其作用的受体亚型可分为选择性AT1受体拮抗剂、选择性AT2受体拮抗剂、AT1/AT2双重型(平衡型)受体拮抗剂。非肽类的专一选择性AT1受体拮抗剂具有口服有效、代谢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AT1受体拮抗剂的潜在临床实用性正在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就AngⅡ受体和AngⅡ受体拮抗剂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建萍;王浴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正常人、吸烟者、慢阻肺和肺心病患者的切线时间常数研究

    F-V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时间常数(Tt)是该点斜率的倒数.Tt的长短可反映V降落的快慢,进而反映曲线的曲度,故可用Tt来估计F-V曲线的形状.高中低肺容积处的Tt表示为Tt75、Tt50、Tt25,单位为s.F-V曲线形状正常可分为4大类型.(1)平台型:由顶部、平台、膝和尾部4部分组成.(2)顶部降落与平台、膝和尾部融合成一直线的直线型.(3)凸向容积轴的凸型.

    作者:黄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豚鼠心肌细胞急性酶分离方法

    用于膜片钳实验的细胞必须具备细胞膜完整、表面光洁、活性良好.这类细胞既可以通过原代培养方式获得,也可通过急性酶分离方法获得.细胞情况如何是膜片钳实验是否成功的第一个关键性步骤.本研究总结多年的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豚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作者:周亮;曾晓荣;杨艳;刘智飞;李妙龄;裴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四川省生理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