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肘关节骨折脱位周围软组织异常X线征象分析

孙建军;刘跃程

关键词:肘关节, 骨折, 脱位, 软组织, X线
摘要:目的:提高肘关节外伤性骨折、脱位的普通X线平片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肘关节外伤性骨折、脱位病人的X线平片.结果:肘关节骨折244例(96.06%)、肘关节脱位10例(3.94%).肘关节周围软组织异常X线征象出现率为100.0%.结论:仔细观察肘关节周围软组织X线征象的变化,对于避免肘关节细微骨折的漏诊有重要临床意义.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0~2005年某院产妇住院日数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病理产科等对住院日数的影响,达到降低产科住院平均日的目的.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间4 479例产妇住院日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79例产妇中阴道分娩2886例,剖宫产1593例,剖宫产占总分娩数的35.6%,而其住院日数占总住院日数的53.4%,剖宫产平均住院日数比阴道分娩者平均住院日数长1倍多(11.4 d/5.5 d).各种病理产科亦不同程度延长了产妇住院日数.结论:严格产前检查,对产科并发症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及控制,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可有效降低产妇住院日数.

    作者:段建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围手术期对妊高征患者母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高征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全身麻醉(Q)组30例,硬膜外麻醉(G)组30例.Q组采用硫喷妥钠4~6 mg·kg-1,琥珀胆碱1~2 mg·kg-1快速诱导插管,吸入异氟醚维持,胎儿娩出后静注芬太尼0.1~0.2 mg,同时吸入麻醉至术毕.G组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向尾侧置管3~4 cm,注入2%利多卡因3 mL,无异常后追加8~12 mL.术中监测血压、输液量、麻黄碱的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结果:两组病人术中高血压和低血压、新生儿体重及出生后新生儿Apagr评分、术中输液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5).在G组中使用升压药物的患者比Q组多(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围术期对妊高征母婴都是可选择的安全麻醉方式.但无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均应加强监护维持循环稳定和呼吸通畅,确保母婴平安.

    作者:王守兰;吴晓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追踪观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男、女性尿道和女性宫颈及阴道的炎症.其病原较为复杂,包括了除淋球菌外的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所有尿道炎症性疾病.其中有沙眼衣原体(Ct)、分解尿素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加特纳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氏菌、卡他奈瑟氏菌、梭壮芽孢杆菌、阴道滴虫、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包皮杆菌及鹦鹉热衣原体和蓝氏鞭毛虫等.

    作者:何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性胸水22例分析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之一,因其较少导致呼吸困难等典型临床表现而易被忽视,其治疗也相对困难.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22例肝性胸水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连;付晓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甲胎蛋白和铁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测定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及肝炎、肝硬化患者(36例)血清AFP及SF含量.并计算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SF值高于肝炎肝硬化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及SF平行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69.5%.串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93.6%.结论: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刘军;赖光辉;郑小华;饶中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

    血管内神经介入治疗是在X线指引下将导管或弹簧圈放置于颅脑病变部位的动脉血管内,对病灶直接实施治疗的一种方法.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术是目前颅内动脉瘤首选的神经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我科于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为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手术顺利,疗效满意.现总结围栓塞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曾小玲;胡敏;胡康;张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球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67例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较高.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4年12月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7例,男35例,女32例,年龄42~68岁.单眼54例(右眼29例,左眼25例),双眼13例.67例病变部位均为原发性鼻侧,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均在3 mm以上,19例达瞳孔区.

    作者:尹令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在控制人类感染性疾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其在临床的大量广泛使用,尤其是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及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如何合理使用,适当管理,扬长避短,达到较好的成本效益比,是值得每一位临床医务人员重视与研究的问题.

    作者:吕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腔穿刺术改进

    临床经常遇到各种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气)时,为缓解症状,需反复作穿刺术抽液(气).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作者对穿刺术抽液(气)过程进行改进,能有效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及患者痛苦.报道如下.改进穿刺方法:①按照传统胸腔穿刺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及局麻,用穿刺针缓慢进入胸腔.

    作者:贾学元;何恒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走罐配合艾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走罐配合艾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走罐加艾灸治疗)和对照组(针灸治疗)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80.0%),好转4例(13.3%),无效2例(6.7%);对照组分别为:16例(53.3%),5例(16.7%),9例(3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走罐配合艾灸是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白内障手术治疗3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的特点,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利康复.方法:针对3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特点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35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手术全部成功.结论:根据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特点,给予常规与特殊相结合的护理措施,是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及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任晓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止血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1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采用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其余治则两组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76.0%,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较传统脑垂体后叶素疗效优、副作用少,可作为内科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张德明;张华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科病房实施人文护理探索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实施人文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按入院编号随机抽取2002年和2004年我科住院病员各200例,对期间进行的温馨服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出院后随访.结果:2004年服务满意度为99%,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提高了家长自觉维护儿童健康的意识.患儿出院后遵医服药率由2002年的60%上升到2004年的90%.结论: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将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儿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康复,融恰护患关系,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徐慧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灸与弹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8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与弹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运用针灸与弹拨手法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12%,对照组为45.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加弹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作者:李林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肠易激惹综合征护理体会

    肠易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 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一年内发病时间超过12周,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作者:杨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口腔麻醉剂碧兰麻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碧兰麻在口腔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碧兰麻1.7mL,用一次性微创针头行局部黏膜下浸润麻醉.结果:本组需拔除或治疗的病齿453颗,麻醉效果优411颗(90.7%),良40颗(8.8%),可2颗(1%).结论:碧兰麻应用于口腔局部麻醉疗效好,用药少,无不良反应.

    作者:马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20例胸痛病因分析

    胸痛为临床常见就诊原因,可见于多种疾病,因其病因不同,治法迥异,临床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均可产生严重后果[1].因此临床上应及时诊断、迅速处理.笔者将8年来我科临床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胸痛患者420例,就其病因和疼痛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使用气囊尿管行系膜固定肠排列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用气囊尿管行系膜固定肠排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35例复杂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气囊尿管经右下腹麦氏区凿孔插入腹腔内行小肠系膜固定肠排列术治疗.结果:成功32例(91.4%),死亡2例(5.7%),随访3个月至5年,远期成功率94.3%;主要并发症为肠漏(25.7%),低血容量性休克(5.7%)和膀胱损伤(5.7%).结论:用气囊尿管行系膜固定肠排列术是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和积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健;何芳;周福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对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口服卡维地洛8周,对照组不针对门静脉高压治疗,其它治则两组同.于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门静脉(PV)、脾静脉(SV)、胃左静脉(LGV)血液动力学参数,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各参数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DPV、QPV、DSV、VSV、QSV、DLGV均有所下降,其中QPV下降2.50%,QSV下降33.83%.门静脉流速两组分别为16.60±3.12 cm·min-1和16.58±3.13 cm·min-1,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改善门静脉高动力状态同时降低门静脉阻力、门静脉压力,在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映川;肖阳;何辉;李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检查中应用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734例1432眼3~7岁儿童采用视力表和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比检测视力.结果:视力筛查仪与视力表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现视力异常中单纯性散光所占比例高267眼(52.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性远视、单纯性远视+散光在视力异常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儿童近视所占比例少5眼(1%).结论: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测定中,能很好地反应儿童视力状况.特别在儿童视力普查中,能有效避免儿童不合作情况,从而准确反应儿童视力状况.

    作者:赵志惠;彭军;李天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