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临床应用拓展

汤宝鹏;芦颜美

关键词:新型口服抗凝药, 心房颤动, 脑卒中, 系统性栓塞
摘要:目前临床使用时间长、证据强的抗凝药物是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但其抗凝效果不可预测,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指导临床用药剂量,否则容易出血,同时由于其治疗窗窄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近年出现的一些新型口服抗凝剂(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使用更加方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更重要的是,NOACs临床效果并不劣于华法林,甚至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初,NOACs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效果,随着NOACs临床应用适应症的拓展,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粪便钙卫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对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对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确诊群体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196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15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粪钙卫蛋白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粪钙卫蛋白水平、TNF-α水平、粪钙卫蛋白阳性率、TNF-α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者粪便钙卫蛋白与TNF-α显著升高,有望作为癌前病变的辅助检测指标,降低漏诊率。

    作者:陈思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欢迎订阅2017年《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副院长一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正林教授团队的“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确诊,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计数及蛋白质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血黏度与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P<0.0001);血浆黏度与总蛋白、球蛋白浓度呈正相关( P<0.0001),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无相关性( 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可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检测及疗效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刘明全;吴东明;杨敏;许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应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试验组运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膳食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体重指数、腰围、三头肌皮褶厚度、舒张压、空腹静脉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干预后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能有效调节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

    作者:林赟;王静;曾凯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剂量 CT 与迭代重建技术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首位。肺癌的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设备分辨力的提高,低剂量CT(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和迭代重建技术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当下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目前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尹芳艳(综述);蒲红(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单纯腹腔内灌注化疗以及联合热疗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收集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患者12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59例与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68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药物毒副反应。结果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55.88%,明显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的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0,P=0.011)。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例数显著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χ2=5.530,P =0.019)。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荐给部分具有适应证患者。

    作者:田述梅;赵翼;金韬;张羽;胡书佳;吴吉进;吴远鹏;谢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现状与展望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生发展的实质是血栓事件,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经典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新型P2 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在改善缺血和预后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但也增加了出血风险。本文拟对近几年ACS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苏莱;李其勇;李刚;陶剑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种筒式手部约束器的设计与应用

    身体约束是保护患者,对患者干预治疗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1],以肢体约束为主,尤其是双上肢的约束,其中腕部的约束为普遍。调查发现,国内现在使用多的约束工具是手腕棉布约束带,其次是加强型约束手套[2]。使用手腕棉布约束带约束时,过紧影响患者的舒适性,过松约束无效患者仍可抓扯管道。使用约束手套时,患者手部不能安置留置针和氧饱和度夹子,也不易观察患者肢端循环。为解决实际工作难点,我科特设计一种筒式手部约束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193976.5)。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江山;黄婕;胡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常见于帕金森病患者中,根据其表现常可分为失眠、白天过度嗜睡、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和不宁腿综合症四种类型,其发病的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分别阐述这四种类型的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可能的影响因素及机制,为临床及今后的研究工作做铺垫。

    作者:陈书娟(综述);罗永杰(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67与胸腺激酶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67(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67,Ki-67)和胸腺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 TK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TK1在40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Ki-67、TK1阳性细胞数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CINⅡ-Ⅲ) Ki-67、TK1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Ki-67和TK1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TK1和Ki-67在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组高于无复发或转移组。结论 Ki-67与TK1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预后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TK1对判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程度及宫颈癌是否有复发倾向具有参考价值,且优于 Ki-67。

    作者:廖媛;简燚;罗克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 ,BIS)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8例,包括低温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27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乙托咪酯0.3 mg/kg及维库溴铵0.1 m/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10 mg/( kg?h),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转机后体外循环机内加入芬太尼5μg/kg及维库溴铵0.05μ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在BIS监测下维持麻醉深度处于D2~E1水平。体外循环采用高流量100 ml/( kg?min)非搏动性血流灌注。持续监测麻醉诱导前( T1)、气管插管( T2)、CPB前即刻( T3)、降温至32.0℃( T4)、阻断前即刻( T5)、阻断后2 min(T6)、复温即刻(T7)、停CPB(T8)、停CPB15 min(T9)不同时间段BIS、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 T2~T9)患者BIS与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心肺转流术( CPB)前比较,体外循环期间各时间点( T4~T7) BIS、鼻咽温度、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BIS可有效用于监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深度,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陈胜阳;王研心;王更富;张永强;秦元旭;岳修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应变比值法与弹性成像评分法对肝局灶性病变性质判断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比值法( SR)与弹性成像评分法( UES)对肝脏局灶性病变( FLL)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9例临床诊断FLL患者共77个病灶,术前均分别接受SR检查及UES评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R法及UES评分法判断FLL性质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率。结果良性患者39例(45个病灶),恶性患者30例(32个病灶)。 SR诊断FLL性质的AUC为0.925,95%CI:0.884~0.973;UES评分的AUC为0.912,95%CI:0.825~0.961。 SR诊断FLL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3.33%、90.63%、92.21%;而UES评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6.67%、78.13%、83.12%。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R检查及UES评分均具有较好诊断价值,而SR检查能更加有效鉴别诊断FLL良恶性。

    作者:章娉;唐焱;周佳;蒋迪;刘红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处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胰腺远端切除是治疗胰腺体尾部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术后高胰漏率一直是胰腺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胰腺残端的处理被认为是有效减少术后胰漏的关键,但胰腺残端的处理方式众多,目前仍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就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处理方式及特点进行综述。

    作者:张杰;赵小龙;金琦智;尹树君;汪旭(综述);董科(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汉族人群乙醛脱氢酶2基因 Glu504 Lys 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ALDH2基因Glu504Lys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增厚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EH患者414例,根据CIMT厚度分为CIMT增厚组与CIMT正常组,对CIMT增厚组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CIMT增厚的关系及CIMT增厚组中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FMD的相关性。结果 CIMT增厚组AG型、AA型、AA/AG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C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DH2基因Glu504Lys AA/AG基因与CIMT增厚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IMT增厚组中ALDH2基因Glu504 Lys AA/AG基因型与FMD值的降低独立相关;将FMD作为变量纳入回归分析后,ALDH2基因多态性与CIMT的相关性较之前明显降低。结论汉族人群ALDH2基因Glu504 Lys多态性与EH患者CIMT增厚存在相关性,ALDH2基因Glu504 Lys突变可能通过使血管EDD发生障碍导致EH发生CIMT增厚。

    作者:马孝湘;刘玉萍;王林;何霞;杨雁华;陈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与癫痫炎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炎症在癫痫中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参与了癫痫的形成和进展,然而抗炎药物是否能够对癫痫进行干预仍存在争议。阿司匹林具有抗炎、解热、止痛、抗血小板聚集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作为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可能有潜在的抗癫痫作用,抑制癫痫中的炎症反应,从而干预癫痫的形成和进展。以下就近年来阿司匹林在癫痫炎症机制中的作用加以综述,为临床提供潜在的治疗思路。

    作者:司莉莉(综述);孙红斌(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9例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分析本院收治9例阑尾粘液囊肿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本组超声图像具有右下腹部囊性包块,形状具有“腊肠样”、椭圆形/或不规则囊性包块等形状;囊肿壁薄、层次不清;囊内透声不均匀,多数内部可见细弱光点回声或有分隔;囊壁增厚明显者或囊壁血流信号丰富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恶变等超声特点。结论掌握右下腹部囊性包块;形状呈“腊肠样”、椭圆形/或不规则;囊内透声不均匀;囊壁增厚明显者或囊壁血流信号丰富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恶变等超声特征、警惕本病是提高术前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何远明;彭文通;樊文;龚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O2气腹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腹腔镜手术时腹内压、特殊手术体位和二氧化碳( CO2)气腹均会对患者生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且在病情复杂和(或)时间长的手术中表现更为明显。近年来设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及微创手术的大趋势,腹腔镜手术适应范围越来越广泛;医院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日渐增多,气腹引起的各种病理生理的改变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将从CO2气腹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预防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便于临床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

    作者:雯(综述);兰志勋(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皮肤科医疗纠纷鉴定案例分析和对策

    因皮肤科疾病引发的医疗纠纷在司法鉴定中主要考量医疗行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及注意义务。笔者分析两个典型纠纷案例的根本原因,结合皮肤科诊疗特点和鉴定焦点提出对策,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作者:熊健;宋成;刘启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A项BacT/ALERT3D与B项BACTECFX的血培养系统比对及性能评价

    目的:对两种血培养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探讨快速准确地做出病原学诊断的方法。方法两种血培养系统分成需氧瓶组、厌氧瓶组和儿童瓶组,将配置好的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菌悬液按要求分别注入血培养瓶内,按要求放入自动化仪器内进行培养,然后记录两个仪器每个瓶子的报阳时间,实验结束后对不同系统学培养瓶检出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需氧瓶中,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及10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早于BacT/ALERT 3D;在厌氧瓶中,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及103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早于BacT/ALERT 3D;在儿童瓶中,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103及10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均早于BacT/ALERT 3D(P<0.05)。结论两种血培养系统均能有效监测由细菌或者真菌引起的血液感染,BACTEC FX血培养瓶检出时间多数早于BacT/ALERT 3D血培养瓶。

    作者:向成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