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邓琳;丁琳;柳息洪;曹亚
目的探讨DNA含量,ER、PR和P53、P21在胆囊癌中的生物学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HPIAS-1000DAN图像分析仪及即用型-抗+Envision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18例胆囊癌行DNA检测,ER、PR和P53、P21表达分析,并随访.结果 胆囊高分化癌DNA含量为高二倍体,U值平均1.23;中分化癌为高二倍体至亚四倍体,U值平均1.55;低分化癌为四倍体,U值平均2.15.胆囊癌ER、PR阳性率为88.89%和72.22%;P53、P21阳性率均为66.67%.癌细胞分化越差,浸润越深,DNA多倍体及U值越高,ER、PR、P53、P21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DNA倍性改变及ER、PR和P53、P21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ER、PR过度表达可能诱发P53、P21基因突变,两者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作者:耿志坚;童淑兰;殷梅英;费绍华;叶龙珍;杨玲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应用传统放疗、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容易复发.NHL放射免疫治疗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利用抗体的靶向作用,在抗体上标记发射β粒子放射性核素,利用核素放出的β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核素标记美罗华抗体进行B细胞NHL的放射免疫治疗在国外已经开展很长时间,Ⅰ/Ⅱ/Ⅲ期临床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7例,男25例,女2例,年龄42~79岁,平均56岁.
作者:刘莲卿;谢玲娟;江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病情危重,预后差.我院于2000年~2002年收治肺癌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共6例,其中4例予以介入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明显.
作者:张蕴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由党参、黄芪等中药经现代高科技提取而成的有效成分,联合威克胶囊(VP-16)治疗Ⅲ~Ⅳ期恶性肿瘤3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瑧;梁彩霞;石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回顾本院近年收治的216例中晚期胃癌病人手术资料,就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64例行手术切除术,切除率76%.无手术死亡,术后症状改善.结论提高中晚期胃癌病人手术的切除率,对病人的预后有益.
作者:李杰;樊长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B病毒诱导人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过程中,EB病毒活化端粒酶与EB病毒介导的细胞周期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16INK4A和E2F1蛋白表达情况;利用hTERT-SEAP报道基因和端粒酶PCR-ELISA分别检测h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结果 EB病毒下调p16INK4A表达,并上调E2F1表达;与之相关,EB病毒诱导hTERT表达,并活化端粒酶活性.结论 初步揭示EB病毒通过细胞周期紊乱活化端粒酶活性而诱导人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的作用.
作者:杨静;邓琳;丁琳;柳息洪;曹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原因及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10年间所进行276例胆囊切除术中,终病理确诊11例胆囊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病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3.9%,其中有8例并发胆囊结石,1例术前诊为胆囊息肉伴慢性胆囊炎,2例术前考虑胆囊癌.结论通过11例胆囊癌患者的诊治分析,对胆囊癌误诊原因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对晚期胆囊癌姑息治疗作了探讨,提出用Y型胶管胆管十二指肠搭桥内引流的简易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颈外动脉灌注化疗术式及方法的演变.方法 1988年至2002年我科对61例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实施了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术式及方法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1988~1997年用传统的颞浅动脉插管重力法灌注治疗26例(近期有效率85.7%)[1].②1997~2002年经甲状腺上动脉植入导管泵控系统灌注治疗33例(近期有效率91%)[2].③高选择动脉导管植入泵控系统灌注2例.结果三种治疗方式的近期临床效果都比较理想,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方法改进,其方便、安全程度增加,局部副作用明显减轻.结论以循证医学理论为指导经过不断的改进,终进行的高选择动脉导管植入泵控系统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既保证了疗效,又减轻了毒副作用和病人的痛苦.
作者:徐荣;陆滨;李树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病人血清瘦素在恶液质形成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35例经病理证实的消化道肿瘤病人,33名年龄、体重与肿瘤组近似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以及所有对象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食欲(应用0-10数字阶段估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病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以及胰岛素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肿瘤病人食欲与瘦素、胰岛素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肿瘤病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其血清低瘦素水平不能刺激食欲增加、体重恢复,提示在肿瘤病人的瘦素反馈调节系统中存在着功能缺陷.
作者:张宪真;陈随芹;司海运;刘吉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S100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已知预后相关因子C-erbB-2、ER、PR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中S100蛋白、C-erbB-2、ER、PR的表达.结果 S100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S100蛋白阳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1).S100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erbB-2、ER、PR无相关性.结论 S100蛋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分子指标.
作者:王宏;李建辉;李林瑞;王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平消胶囊对人肺癌瘤体的作用.方法移植人肺癌瘤块于小鼠肾包膜下,观察药物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平消胶囊在0.1、0.3g/kg剂量,连用7天对SRC人肺癌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提示该药对SRC小鼠无明显性毒性,可明显抑制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的人肺癌瘤体的生长.结论 平消胶囊具有安全有效的抗人体肺癌的作用.
作者:张德勋;孙晓东;袁秉祥;曹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9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病例,占同期桥本氏病的13.4%.临床医师应当警惕合并甲状腺癌的桥本氏病的发生,对可疑病例可反复实施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并应注意桥本氏病的手术探查指征.
作者:韩辉;何建军;任予;陈武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总结分析在12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应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术的体会.作者认为,吻合器再建消化道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能完成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消化道吻合手术.
作者:丁永杰;马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于2000年10月~2002年4月采有X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treatment,SRT)治疗23例脑转移瘤,共59个病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燕;张中民;赵汝斌;刘庆战;牟建国;张传建;闫丽;郑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伊班膦酸钠(Ibandronate商品名艾本)对骨更新代谢的影响,以确定其用量及用药间隔时间.方法 对6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尿羟脯氨酸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时,进行检测.结果 3组均在用药后1周内出现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羟脯氨酸显著降低,其中艾本1mg组疗效持续2周;2mg和4mg组疗效持续近4个月(P<0.01).结论 艾本可显著降低骨更新代谢活动,2mg、4mg一次用药,疗效可长达近4个月,为临床每3个月用药一次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吴古生;刘东刚;李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口咽部少见肿瘤,预后极差,治疗以外手术为主,临床统计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本文病例采用放疗结合平消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生存至今已7年,健康状况良好.
作者:陆顺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静脉化疗为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但在治疗中常因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刺激致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索状,导致给药困难,给患者带来痛苦,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为了减轻和避免化疗对静脉的损害,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部分化疗患者静脉实施系统保护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美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陆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减少临床对恶性淋巴瘤的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率.方法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误诊病例2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列举典型病例,探讨误诊原因.结果误诊或曾经误诊病例占同期病例25.2%,主要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结核病及扁桃体炎等.结论误诊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临床医师应在全面了解病史、仔细查体、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缺乏特异性,有发热和/或伴肝、脾、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力争早期活检,早期确诊.
作者:张恩;侯东祥;李建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