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脏巨大恶性肿瘤术前动脉栓塞12例体会

伍靖武;鲍忠平;谢岳云;肖华;贺梅英;文梦群;王鸿智

关键词:肾脏恶性肿瘤, 肿瘤术, 动脉栓塞, 根治性切除, 自觉症状, 肿瘤患者, 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 外科, 腹膜后, 困难, 检查
摘要:肾脏恶性肿瘤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根治性切除,但是由于部分腹膜后肿瘤患者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待检查发现时肿瘤常常巨大,给外科根治性切除肿瘤带来困难.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预防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88例(100眼)青光眼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常规组(47眼)和调整缝线组(53眼),常规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调整缝线组行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前房情况.结果 调整缝线组术后浅前房3眼(5.6%),常规组术后浅前房16眼(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行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可使术后前房迅速形成,减少浅前房发生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从而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罗谦;杨影;樊映川;程依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用于肿瘤与白血病患者化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在肿瘤与白血病患者化疗的应用效果,以推行白血病患者化疗使用静脉留置针.方法 将60例肿瘤化疗患者分成A1、A2组各30例,6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分为B1、B2组各30例,A1、B1组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BDintimallTMY型),A2,B2组采用7号头皮针.结果 在穿刺成功、药物渗漏、预防静脉炎等方面,A1与B1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效果明显优于A2、B2组(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应用留置针与肿瘤患者有同样的效果,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重复穿刺,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金华;李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例报告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是由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深部真菌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发病率高,表现以颅内高压为主,预后差,死亡率高,未经特殊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即使经正规积极治疗,其有效率为75%~90%[1].

    作者:彭小岭;曾宪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成都市部分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对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认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部分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认识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临床试验做准备.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不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活动认识问卷调查表>,对成都市的几家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脑卒中后长期卧床将导致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早期活动能够预防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急性脑卒中患者有必要进行早期活动,对于脑梗死患者早期活动有无危险性尚无一致看法(P>0.05),对脑出血的危险性认识存在差异性(P<0.05),认为脑出血后活动有危险的可能性较大;50%以上被调查医务人员认为早期活动必须要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且需视脑卒中类型而定;对早期活动的起始时间、活动量和活动频率均无统一认识;37%的被调查医务人员表示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探索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指导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活动.结论 成都市部分医院医务人员对脑卒中后什么时机开始活动好,采取多大活动量和活动频率尚无统一认识,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如何开展早期活动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曾宪容;谢清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脑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特征,以提高其术前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表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单发11例,多发4例;共19个病灶,其中幕上15个,幕下4个;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占位效应轻,轻、中度水肿占73.6%;T1WI呈相等或稍低信号,T2WJ示大部分病灶为相等或稍高信号,少数病灶为高信号,FLAIR上为相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少部分痛灶内可见无强化的坏死区.结论 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特定的发病部位和发病年龄,对PCNSL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作者:杨华强;徐小波;徐燕敏;张萍;刘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T定位下经椎板间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经椎板间微创手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96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术前患者行腰椎CT扫描定位,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椎板间隙微创髓核摘除术.结果 术后对其中的90例进行随访3月至3年,平均随访9月,观察评定疗效,优78例,良6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93.3%.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CT定位下经椎板间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迅速减压,消除症状,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

    作者:童剑;刘中平;何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64例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手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04年11月至2009年1月经前路减压及带锁钢板固定和后路减压、侧快螺钉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神经功能评价依照JOA评分法,所有病例均行颈椎常规X射线摄片及MRI检查.前路手术44例,后路手术20例.结果 获得随访55例,随访时间3~48个月.获访患者植骨在3~4月内获得牢固骨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弯曲度得到良好的保持,无钢板和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前路少于后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有效率前路95.45%(42/44),后路95%(19/2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术式,相对于后路手术有较高的植骨融合率,风险小,出血少.

    作者:谌宏军;刘仲前;万仑;胡豇;朱建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前列腺癌间歇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间歇内分泌治疗(IHT)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我院门诊行抗雄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7例,采用自制量表评价患者依从性,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67例中24例患者(35.82%)治疗依从性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费、独居和对副作用耐受性差是三个影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视前列腺癌患者的社会和家庭支持是提高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王兰英;刘芳英;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服斑秃丸对斑秃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斑秃与血浆内皮素的相关性及斑秃丸对斑秃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监测120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水平及120例不同病期(活跃期、静止期)、不同脱发面积斑秃患者口服斑秃丸后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 斑秃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脱发面积显著相关;斑秃活跃期血浆内皮素水平较静止期显著增高;口服斑秃丸后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静止期血浆内皮素较活跃期显著下降.结论 斑秃的发生、发展及病情的转归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密切相关;斑秃丸可能通过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减少或抑制了血浆内皮素的产生.

    作者:路永红;周培媚;蒋存火;龙莉;苏怡帆;吴永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随着对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方案和指南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一些成熟的哮喘治疗药物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相继发表,哮喘的药物治疗也有了新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就目前哮喘常见的治疗药物的种类、副作用、在哮喘治疗一中的地位以及新型哮喘治疗药物的特点作一总结,以利于哮喘药物治疗的规范化,达到更好控制哮喘的目标.

    作者:修清玉;唐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稳定《牙合》垫治疗磨牙症的多导睡眠监测分析

    目的 观察稳定<牙合>垫对于磨牙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使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记录磨牙症患者戴用<牙合>垫前及2周后的磨牙事件,并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稳定<牙合>垫2周后,每小时磨牙事件比治疗前有所较少.结论 稳定牙合垫对于磨牙症的治疗短期内是有效的.

    作者:庞春燕;任小华;牟雁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部感染诊治进展

    肺部感染发病率、病死率高,病原体不断变异,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近年的SARS、高致病性H5N1病毒感染导致的禽流感病死率非常高,2008年的甲型H1N1流感全球现已确诊7万多例.在肺部感染的防治方面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王导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肾脏巨大恶性肿瘤术前动脉栓塞12例体会

    肾脏恶性肿瘤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根治性切除,但是由于部分腹膜后肿瘤患者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待检查发现时肿瘤常常巨大,给外科根治性切除肿瘤带来困难.

    作者:伍靖武;鲍忠平;谢岳云;肖华;贺梅英;文梦群;王鸿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术两种卧位及时间对母乳喂养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与低枕平卧2小时后翻身侧卧位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的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为低枕平卧位2小时后翻身侧卧位,对照组为去枕平卧6小时.观察两组产妇头痛、恶心呕吐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24小时头痛、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24小时内母乳喂养次数超过8次有41例,对照组仅有18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产妇,可采用低枕平卧2小时后翻身侧卧位,不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改善产妇的舒适度,高效率的进行母乳喂养,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翟佳;徐丹凤;黄庆;岳国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永久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永久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4例快心室率房颤患者,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45例)和美托洛尔治疗组(49例),两组均进行基础疾病、华法林抗凝等常规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静息、活动状态的心室率(HR1、HR2)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控制HR1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6.67% vs48.98%,P>0.05);比索洛尔组控制HR2的效果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4.44% vs 55.10%,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结论 控制快速永久性房颤心室率,尤其是控制HR2,比索洛尔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李锐;李学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病种质量管理标准的临床应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费用和死亡率,各级医院对CAP的诊治水平不同,临床医生迫切需要规范CAP的诊治.目前实施的CAP单病种质量管理标准具有简明、实用的特点,对CAP的诊断、入院、治疗、疗效评估、出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等环节进行监督,从而有效提高CAP的诊疗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临床医生不但要积极遵循CAP的质量管理标准的指导,还应主动参与CAP质量管理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工作.

    作者:刘跃建;杨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家庭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家庭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例海洛因依赖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家庭干预组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和为期3个月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维持率评估依从性.结果 治疗保持率家庭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进行家庭心理干预能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胡珉;王雪;袁颖;廖克坤;赵西和;李铭;张光贵;康林;丁毅;李冰;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监测与管理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环环相扣,处处落实.结果 提高了管理人员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没有出现由于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 重视各环节的管理是保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56例肾结石患者,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结果 56例患者中40例1期取净结石,5例1周后2期取净结石,11例肾盏内有小块结石残留,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治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微创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器械的正确、熟练使用及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福宣;曹敏;黄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颌窦穿刺鼻渊舒灌洗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2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上颌窦穿刺鼻渊舒灌洗并置管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将368例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68例用鼻渊舒口服液灌洗并置管冲洗,B组100例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有效率94.4%,B组有效率8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上颌窦穿刺鼻渊舒灌洗并置管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有较好疗效,有利于鼻及鼻窦生理功能的维护和改善.

    作者:王国军;李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