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平;冯瑛
目的:在体外通过细胞培养,初步研究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FasLmRNA表达及其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化疗药物,全面评价其对机体的影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作用前后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mRNA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作用前后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处理后较处理前SW480细胞FasL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FasLmRNA表达水平随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作用浓度增加显著上调,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随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作用浓度升高,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在一定时间内均可上调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mRNA的表达,而且这种上调作用具有功能性,能协助肿瘤细胞反向攻击淋巴细胞.
作者:吴志刚;马庆久;何显力;贺湘;包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42℃温热对化疗药顺铂(DDP)增敏的规律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四氮唑蓝(MTF)快速比色法测定42℃热疗组、单纯化疗组以及以不同序贯方式结合的热化疗组对人肺癌细胞(PLA-801D)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2℃单独热疗和单独药物均对肺癌细胞有抑制和杀伤作用;42℃热疗与药物以不同序贯方式联合,抑制作用均强于单纯化疗组和单纯热疗组(P<0.05),尤以热化疗同时作用组效果佳(P<0.001);细胞周期分析发现42℃热疗降低了S期细胞所占比例;单独顺铂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先化疗后热疗组、先热疗后化疗组和热化疗同时组的S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G2/M期细胞增多,其中热化疗同时组增减的幅度大.结论:42℃温热可以明显增强化疗药顺铂的毒性,结合方式上以热化疗同时进行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作者:孙胜杰;焦顺昌;魏秀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报道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丘脑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因肿瘤生长及浸润范围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各种相应的脑功能障碍;镜下肿瘤成分复杂多样,有精原细胞瘤和卵黄囊瘤的结构.免疫组化瘤细胞CK、EMA、PLAP、AFP和CEA阳性,而GFAP、NSE和LCA阴性.结论:丘脑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其治疗及预后依其肿瘤成分而定,放射治疗多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旭苗;李艳红;张伟;巩丽;尚凤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HCC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为其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并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目前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为AFP、AFP variants、AFP mRNA、AFU、GGT、DCP、AIF、GPC3等.这些标志物的联合使用有助于HC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作者:侯刚强;劳明;谢小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30例恶性实体瘤应用HI-FUNIT-9000型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分次逐层完全覆盖靶区组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气喘1例,术后出现皮肤灼伤4例,血尿加重1例,发热1例.结论:通过对30例患者的观察,应做好心理、饮食及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作者:范晓燕;王琳;邵志坚;范丽丽;王莉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结合支气管腔内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安全性、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适应证.方法:选用铂类为主的全身化疗方案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施源管、模拟定位机定位后用192铱后装治疗机行腔内局部放疗3~5次(1次/周),单次剂量5 Gy~7 Gy,参考点在0.5cm~1.0cm.化疗每3~4周一周期,3~4个周期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评估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结果:腔内放疗组52例全部有效,完全缓解46例(88.46%)、部分缓解6例(11.54%);阻塞症状和咳嗽在首次腔内放疗后能明显缓解.体外放疗组64例中,有效者59例(92.2%),完全缓解45例(70.3%)、部分缓解14例(21.87%),无变化者5例;32例阻塞症状和咳嗽在体外放疗后2周左右开始减轻,两者近期客观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毒副作用:白细胞减少:腔内放疗组1级、2级、3级白细胞降低为21/52、19/52、3/52;体外放疗组分别为6/64、26/64和32/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放射性肺炎:腔内放疗组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体外放疗组64例中有63例发生(98.4%);放射性食道炎:腔内治疗组52例有2例发生;体外治疗组全部出现了放射性食道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化疗结合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安全,近期疗效明显,减少体外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的发生和减低白细胞的下降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吴立平;马瑞忠;甄永强;孙开宇;滕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光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白藜芦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生长并诱导凋亡,IC50为80μmol/L;白藜芦醇使SW480处于S期细胞增多.结论:白藜芦醇能有效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白藜芦醇对结肠癌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治疗和化学预防药物.
作者:刘敏;孟勇;马清涌;刘衍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EA、CA199、CY211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患者血清进行CEA、CA199、CY211检测.结果:CEA、CA199、CY211测量值分别为13.5±16.1μg/L、32.4±75.1KU/L、4.1±4.1μg/L;阳性率分别为5.4%、18.9%、32.4%;CY211阳性率和CA199、CEA有显著差异;三项联合检查能提高检查阳性率,但和单独应用CY211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Y211是食管癌肿瘤标志物检查的较好指标.
作者:王永兴;苏伟;许建林;刘锦程;施常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减少非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的效果.方法:以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3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与化疗组进行对照,观察2组病人颅内转移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组颅内转移率为18.7%明显低于化疗组的34.4%(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具有抑制肺癌颅内转移的作用,其抑制转移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悦红;陶炼;刘宇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Axin基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生物学特性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并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进行了检测.应用末端TdT酶标记技术(TUNEL)观察细胞凋亡及比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Ki67、CyclinD1、p53的表达.结果:转染Axin基因使细胞周期在G1期阻滞;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Ki67及CyclinD1低表达,p53高表达.结论:转染Axin基因后胶质瘤细胞出现了一定的增殖抑制现象,诱导细胞凋亡,Axin基因可能通过上调p53基因表达和下调Cy-clinD1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张丽英;李青;陈广生;叶菁;张丰;李繁烦;林圣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41例,开始使用多瑞吉剂量为2.5 mg,72小时更换贴膜1次,已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剂量转换表进行剂量转换.结果:24小时内起效者35例,24~72小时起效者6例,CR 18例,PR 20例,MR3例,NR0例,有效率(CR+PR)92.7%.主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恶心、头晕、呕吐、便秘、排尿困难.结论:多瑞吉贴对癌症骨转移疼痛有效,且安全性好,适于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姚俊涛;许建秦;吴敏惠;赵征;袁彬;于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同工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I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it检测以上组织中PKC-βI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KC-βI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KC-βI同工酶过度表达,它可能介导乳腺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
作者:李建萍;张小清;齐义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老年肺癌的临床特征、诊治特点和生存状态.方法:对210例60岁以上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肺癌以男性居多,吸烟比例高;咳嗽、咳痰、咯血、低热、气短等为首发症状,15.3%合并慢性肺疾病;误诊率23.3%,以呼吸道感染、肺结核为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主要确诊手段,鳞癌居多,腺癌、小细胞癌次之;Ⅲa~Ⅳ期肺癌占65.2%;化疗、生物免疫制剂及中药治疗为主,手术仅占11.9%.结论:老年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确诊时大多为晚期,所以对于有大量吸烟史、合并慢性肺疾病者等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查体、宣教,警惕久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的变化.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状态.
作者:任小平;王宏涛;刘延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体外坐骨神经与腺样囊性癌细胞共培养中腺样囊性癌细胞对由坐骨神经长出的雪旺氏细胞生长、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腺样囊性癌细胞、舌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分别与小鼠坐骨神经共培养;制备腺样囊性癌细胞与坐骨神经共培养细胞玻片,并行S100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结果:坐骨神经与腺样囊性癌细胞共培养中由坐骨神经长出的雪旺氏细胞向腺样囊性癌细胞群落迁移,表现出趋化性;舌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对雪旺氏细胞无诱向作用;经S100免疫组化染色,坐骨神经生长出长梭形的细胞,染色阳性,为雪旺细胞;多边形的细胞染色阴性,为成纤维细胞.结论:坐骨神经与腺样囊性癌细胞共培养中长出的雪旺氏细胞向腺样囊性癌细胞群落趋化性生长,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重要机理之一,与腺样囊性癌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有关.
作者:余立强;孙沫逸;张圃;杨耀武;李建虎;王磊;李谨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肿瘤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21世纪国际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其优势是在给肿瘤区更高治疗剂量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国外临床研究已在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等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国内研究也已起步并初见成效.
作者:石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Pin1是高度保守的、特异的磷酸化异构酶,它作用于蛋白质序列中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酰键,使底物异构化,由顺式变为反式,调节底物功能.Pin1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β-catenin是一种致癌基因转录激活因子,β-catenin的异常蓄积使其下游的靶基因表达上调,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产生.
作者:曹薇;乔菊久;张道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体外探讨缓激肽的作用靶点细胞及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脑屏障的可能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测定脑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及C6细胞在不同剂量缓激肽作用前后的细胞内钙离子变化,Western Blot测定3组细胞的缓激肽B2受体表达水平.结果:小剂量缓激肽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升高,而只有大剂量缓激肽才能触发星形胶质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变化,脑血管内皮细胞对大、小剂量缓激肽均无任何反应;3组细胞缓激肽B2受体的Western Blot IDV(integrated density value)分别为:5000.12±1110.21(n=2),18480.88±4119.86(n=3),63032.13±2802.71(n=4),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缓激肽的直接作用靶点是星形胶质细胞及肿瘤细胞,两种细胞B2受体表达水平差异是小剂量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的物质基础;缓激肽可能通过某些细胞间信使来起到调节脑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丛雪枫;王义宝;刘云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28例发生PICC导管堵塞的病人进行溶栓处理或给予导管原地置换,为病人的治疗重建静脉输液通道.
作者:张亚婷;曹兰芳;赵淑娟;李维;丁洁;李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为(8.69±2.28)%,35例胃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17.77±8.4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随疾病进展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在Ⅲ期、Ⅳ期尤为明显,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升高与胃癌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去除这群细胞可有效诱导肿瘤免疫,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刘海红;黄宇烽;周军;郑义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白藜芦醇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及食物中,具有重要的防治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深入研究白藜芦醇的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青;韩苏夏;马瑾璐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