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杨茁;任亚娟;徐灵彬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 白细胞介素-2, 顺铂
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rhIL-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抽尽胸液之后,治疗组胸腔注入白细胞介素-2+顺铂,每周1次,1~3周为1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总有效率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皮型钙粘附素和γ-连环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和γ-连环素(γ-catenin,γ-ca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观察43例NSCLC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的E-cad和γ-ca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43例NSCLC中,E-cad和γ-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8.1%和67.4%,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 Ⅲ期组E-cad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TNM Ⅰ、Ⅱ期组(P<0.01);腺癌组织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组γ-cat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组织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cad和γ-cat异常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少于正常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16 vs 35个月,P<0.01;20 vs 32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E-cad表达情况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E-cad表达情况与γ-cat表达情况显著相关(r=0.416,P=0.007).联合分析E-cad、γ-cat发现,E-cad和γ-cat两种蛋白均正常表达组与只有E-cad或γ-cat一种蛋白正常表达组相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低(P<0.01)、生存期较长(中位生存时间,45 vs 20个月,P<0.01).结论:E-cad和γ-cat蛋白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有价值的指标.联合检测两种蛋白有助于提高判断NSCLC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分析的准确性.

    作者:岳峰涛;陈健;梁景仁;王鸿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

    目的:观察Survivin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60例癌旁乳腺正常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00%)(P<0.05),Survivin在p53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p53阴性组,Survivin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显著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与p53基因突变显著相关,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梅;陈芸;张丽娟;胡早秀;杨承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TAM对C6细胞生长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TAM对体外培养C6细胞生长状况、迁移能力与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为TAM用于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不同剂量TAM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倍增时间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研究TAM对C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划痕法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FITC标记的可激活穿膜肽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AM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依赖关系;TAM显著抑制C6细胞迁移,存在剂量依赖关系;TAM对C6细胞活性MMP-2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虽然TAM不能抑制C6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但可显著抑制其生长与迁移,因此有望用于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作者:王伟;王茂德;姜海涛;张仲林;谢万福;高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GFE-1多肽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目的:构建IFN-α2a-GFE-1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载体,获得高质量生物产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干扰素(IFN)α2a3'端酶切位点进行改造,人工合成编码能特异性高效结合肺组织的GFE-1寡核苷酸片段,二者连接后克隆入pGEM3Zf质粒,进行序列分析,将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入pBV220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IFN-α2a-GFE-1表达产物纯化、鉴定及体外活性检测.结果:利用PCR的方法成功地改造了IFN-α2a 3'端酶切位点,成功的将GFE-1多肽与IFN-α2a 3'端连接,构建了IFN-α2a-GFE-1融合蛋白的基因克隆载体pGEM3Zf-GFE-1,DNA测序完全正确.构建了IFN-α2a-GFE-1融合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BV220-IFN-α2a-GFE-1,经温度诱导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纯化了IFN-α2a-GFE-1融合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纯度大95%,比活性达5.8×109U/mg.结论:IFN-α2a-GFE-1融合蛋白基因的成功克隆、表达、纯化和活性测定,为研制一种具有导向性治疗肺癌、肺纤维化等疾病的有效药品奠定基础.

    作者:谷仲平;朱以芳;张涛;周勇安;杨晔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6例2~4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用爱维治治疗;对照组19例用龙胆紫治疗.结果:皮肤损伤的治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3%.结论: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满意.

    作者:杨哲;颜廷秀;韩俊庆;王瑜;李冠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系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形成血栓,引起回流障碍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作者:戴晓玲;赵竹莲;胡凤侠;刘爱兰;金素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MTT法在非小细胞肺癌优化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非小细胞肺癌体外原代细胞的培养,对其常用的化疗药物进行敏感性检测,探讨不同化疗药物之间的敏感性差异,筛选出佳的化疗药物或联合化疗方案.方法:应用MTT显色分析法测定40例非小细胞肺癌实体瘤标本对9种化疗药物及其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或耐药性,并比较结果.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联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药,P=0.038.各药物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DDP+HCPT>DDP+VP16>HCPT>DDP+NVB>DDP+ADM+IFO>ADM>CTX+ADM+VCR>DDP>NVB>VP16>CBP>IFO>VP16+CBP>VCR>CTX.无论是单药组间比较,还是联合药物组间比较,其敏感性的差异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对临床肿瘤化疗用药有很强的指导性,并能发现耐药病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应尽量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张翠卿;唐东平;佐传田;祝家兴;贺海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整合素α5β1与CD44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与CD44s在NSCL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的表达情况,用卡方检验对各指标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用Spearman分析探讨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50%和30.77%,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s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腺癌,表达率分别为46.87%和14.29%,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组织中CD44s的表达率分别为54.55%和23.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与CD44s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s=0.502,P<0.001).结论:整合素α5β1和CD44s在NSCLC的表达呈正相关,是预测NSCLC病人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韩其政;郭其森;贾慧;亓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瑜珈健身法减轻恶性肿瘤病人焦虑状态的观察

    目的:探讨瑜珈健身法减轻恶性肿瘤病人焦虑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117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瑜珈健身疗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TAI和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两组STAI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瑜珈健身法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心态平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英英;陈艺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体外加温43℃对Tca-8113细胞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外加温43℃对舌癌细胞株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热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对舌癌细胞株Tca-8113进行体外43℃加温,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MTT法进行观察,研究加温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外加温43℃后,细胞形态趋向良性分化,胞质内成熟细胞器增多,出现微丝,增殖活性降低并与加热时间成正比.结论:外加温43℃能使肿瘤细胞趋于成熟,生长速度减慢,恶性程度降低,侵袭、转移力减弱,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作者:费继敏;李梅;陈芸;蒋永新;奚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放疗技师独立模拟定位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放疗技师独立模拟定位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根据医师填写的模拟定位申请单,应用模拟定位机独立完成照射野设计,医师审核计划并确定治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后实施治疗.结果:技师独立完成603例各种肿瘤患者的模拟定位,二次定位率5.3%(32/603).结论:技师独立模拟定位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品婷;邵秋菊;齐宇红;梁军;梁昉;袁慧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rhIL-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抽尽胸液之后,治疗组胸腔注入白细胞介素-2+顺铂,每周1次,1~3周为1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总有效率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茁;任亚娟;徐灵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在人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在肠癌中的表达.方法:12例确诊肠腺癌患者,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ting等技术,以自身配对,研究11β-类固醇脱氢酶在肠癌中表达.结果: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两种同工酶在肠腺癌中表达不相同,在肿瘤组织中11β-HSD2表达明显减少,11β-HSD1在肿瘤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11β-HSD2可能与肠癌变有关.

    作者:王继荣;许红霞;陈刚;张鹏;鲁一兵;缪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VEGF-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VEGF、VEGF-C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VEGF-C表达,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VEGF、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56/87)和56.3%(49/87),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无进展生存期(PFS)无关(P>0.05).结论:VEGF、VEGF-C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定乳腺癌临床分期及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屈淑贤;谢晓冬;郑振东;宋福林;刘大为;刘永叶;刘艳梅;杨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临床可触及巨大病灶的乳腺导管原位癌诊疗体会及文献复习

    对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例的体征、手术方法、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内分泌治疗予以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相关知识.

    作者:高雅军;马祥君;何湘萍;汪洁;高海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介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胰腺癌的疗效

    目的:观察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TAC)结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疗效.方法:32例病人先行TAC治疗1~3次,化疗药物为健择1600mg~1800mg,顺铂80mg~100mg.TAC后1~2周行3-DCRT,单次量为2.0Gy,1次/天,肿瘤量55~60Gy.结果:CR 1例、PR 12例、NC 4例、PD 4例,有效率(CR+PR)为40.6%;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87%(15/32)、28.1%(9/32);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9例,缓解率90.6%(29/32).结论: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行3DCRT与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高飞;尹小祥;赵莺;叶宏勋;周绍兵;刘阳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KiSS-1和MMP-9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KiSS-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肾脏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研究肾透明细胞癌的转移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肾透明细胞癌和15例正常肾组织中KiSS-1、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KiSS-1基因产物metastin在正常肾组织和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和31.1%,差异无显著性(P>0.05);metastin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MMP-9在正常肾组织和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0%和64.4%,差异有显著性(P<0.05);MMP-9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学分级、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因素无关(P>0.05).结论:metastin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可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两者有望成为判定肾透明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作者:李强;程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多发性骨髓瘤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大二院血液科2001年~2006年收治的4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中位年龄为58.23岁,首发症状为骨痛(40%),乏力(16.3%).血清β2-MG,CRP升高者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者中位生存期与上述三值正常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存分析显示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与疾病预后相关.

    作者:陈银霞;王满妮;史杰;张王刚;刘捷;马肖容;马晓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脊柱脊索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中轴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除浆细胞瘤外,脊索瘤是常见的脊柱原发恶性肿瘤.

    作者:王季;蔡郑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CXCR4、HER-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XCR4和HER-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浆液性和粘液性卵巢癌、10例浆液性和粘液性卵巢囊腺瘤、5例卵巢癌盆腔腹膜转移灶及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XCR4和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CXCR4在卵巢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中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80%,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HER-2在卵巢恶性肿瘤及转移灶中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8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CXCR4、HER-2在卵巢囊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CXCR4、HER-2在卵巢上皮性囊腺癌及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提示了CXCR4、HER-2在上皮性卵巢囊腺癌的发生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主改霞;刘莹;张荣霞;杨整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