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V自己取样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李凌;张燕玲;李隆玉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 自己取样, 宫颈癌, 筛查
摘要:近年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已得到公认.HPV自己取样因其安全、简易、易于接受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成为一种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放射治疗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33例单纯全胸壁照射(甲组),另32例为全胸壁+锁骨区照射(乙组).结果:甲乙两组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39.4%、15.2%和93.8%、65.6%、40.6%.(x2=0.18、4.48、5.26).结论: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全胸壁+锁骨区照射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作者:尹小祥;周绍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用量逐年增加,其中吗啡制剂用量平稳增长,麻醉性镇痛药用量第一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居前两位的分别是美施康定片和多瑞吉贴,但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仍高于吗啡注射液.结论: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应以吗啡制剂为重度疼痛患者的首选.

    作者:华瑛;刘爱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5例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副肿瘤综合征(NPS)的临床症状特点,提供早期诊断的参考.方法:采用CT、MRI影像学及结合病史采用纤支镜、胃镜检查确诊.结果:NPS诊断前发生率为86.7%,误诊率达80.0%.临床类型为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症6例、周围神经病6例、亚急性小脑变性3例.结论:NPS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自身免疫是其可能发病机制,且多发男性、中老年.提供早期诊断对及早发现潜在的肿瘤,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唐文炳;陈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RNAi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进展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为双链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关闭相关基因表达的过程.现综述RNAi技术在抗肿瘤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亚华;陈维进;候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时辰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贲门癌

    目的:探讨时辰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方法:晚期贲门癌患者85例,随机分为单放组和综合组,综合组40例,时辰化疗采用顺铂(DDP)联合5氟尿嘧啶(5-FU)静脉输入,DDP20mg/m2,10时至22时给药,5-FU600mg/m2,22时至翌日10时给药,疗程5天,间隔16天重复.时辰化疗同时予以放射治疗,靶区剂量(DT)60Gy~65Gy,6~7周照射;单放组45例,常规放疗DT70Gy/7周,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影像改善情况,随访6~24个月.结果:综合组和单放组梗阻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0%(36/40)及66%(33/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好转率分别为85%(34/40)及68%(31/45)(P>0.05);综合组和单放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0/40)和53.3%(24/45)(P<0.05),40%(16/40)和28.9%(13/37)(P>0.05).结论:时辰化疗联合放疗是一种治疗晚期贲门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隋振忠;盛延兴;李学章;郑芳霞;于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评估疾病和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及其它调查表等对82例白血病患者及20例健康者进行评定.结果: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接受化疗后优于新发优于复发,方差分析提示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的是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及经济困难等.主要症状是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疼痛.结论: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惠云;张瑞丽;张娟利;臧昕昭;李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7例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特殊类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特殊类型乳腺癌缺少一般乳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易漏诊、误诊,早诊较困难.结论:特殊类型乳腺癌有各自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医师应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以期做到尽早发现.

    作者:尚进;吕红利;宋群才;王卉芳;汪晓炜;孙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多肽K237与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亲和性

    目的:研究多肽K237与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亲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检测与K237结合的VEGF受体KDR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肽K237与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结合能力.结果: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中有KDR的表达;流式结果显示:多肽K237以浓度依赖性与LNcap细胞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多肽K237结合在LNcap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结论:多肽K237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为利用多肽K237通过抑制自分泌途径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提供了基础,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韦华;郝晓柯;苏明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顺铂局部外用辅助治疗阴道残端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常见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一,虽然手术和放化疗技术不断改进,但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晚期可发生阴道残端癌性溃疡,临床上对其处理仍较为困难.本科近日收治1例,以顺铂外敷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刘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鼻咽癌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个多阶段的过程.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发现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些分子可作为标志物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很有意义.现就近些年鼻咽癌标志物研究状况作一介绍.

    作者:付亚峰;崔德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erbB-2基因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c-erbB-2是一种细胞来源的原癌基因,编码具有蛋白激酶活性的细胞膜糖蛋白.本文从c-erbB-2基因的生物学活性,激活作用机制以及对该基因扩增引起各种肿瘤的发生做了综述,并探讨了该基因在肿瘤诊断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

    作者:仇丽红;赵梅香;黄洁;高峰;洪义欢;陈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小板去除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化疗中血小板增高症

    肿瘤晚期由于瘤体内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激活血小板,导致晚期肿瘤患者可出现血小板增高症[1].实验室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升高、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快速有效地降低血小板数量,不仅可预防血栓形成、出血等并发症、还可抑制肿瘤的进一步转移.某些化疗药物可降低血小板,但还有一些患者属于化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化疗,对这些患者,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血小板去除术,可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小板数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斯晓明;薛妍;刘文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和常规(CF)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9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LCAF治疗组和CF治疗组,其中LCAF组51例,先用常规分割照射36Gy~40Gy,2Gy/次,5次/周,3.5周~4周完成,再用LCAF照射32.5Gy~39Gy,1.3Gy/次,2次/d,间隔6h以上,10次/周,2.5周~3周完成,总量72.5Gy~75Gy,45~48分次,6.5周~7周完成.CF组45例,总量70Gy,2Gy/次,5次/周,7周完成.结果:放射治疗3个月,鼻咽部肿瘤完全缓解率LCAF组和CF组分别为96%、88%;1、3、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LCAF组分别为96.1%、94.1%、86.2%,CF组分别为86.9%、73.9%、63.1%,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3、5年的生存率LCAF组分别为98.0%、76.5%、68.5%,CF组分别为93.3%、73.3%、62.1%,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LCAF组急性口腔粘膜反应与CF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远期毒副反应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LCAF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CF,但长期生存率无差别,患者能耐受LCAF治疗,不增加远期毒副反应.

    作者:马红兵;狄政莉;王西京;白明华;张晓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阿霉素诱导SACC-83细胞凋亡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佳剂量.方法:采用SACC-83细胞系,于体外分别以含有5μg/ml、10μg/ml、20μg/ml阿霉素的培养液处理12小时后,进行凋亡DNA电泳梯状图谱、流式细胞仪凋亡率的检测和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5μg/ml、10μg/ml组细胞检测到凋亡带,而20μg/ml组可见明显的坏死带.形态学上看到20μg/ml组主要表现为坏死;10μg/ml凋亡与坏死同时存在,;5μg/ml时表现为单纯的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在5μg/ml浓度阿霉素作用下,凋亡细胞可达68.46%与其它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阿霉素诱导SACC-83细胞建立凋亡模型,检测发现阿霉素5μg/ml作用下可得到较高含量的凋亡细胞.

    作者:李旭奎;周昌龙;饶国州;张引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宫颈癌5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6例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介入化疗,抗癌药物选择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或表阿霉素;部分病例在灌注化疗(2/3量抗癌药物)后用携带有抗癌药物(1/3量)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近期临床及组织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有手术指征者及时实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56例介入化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肿瘤消退情况8例完全缓解(CR),35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无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为76%,与化疗前相比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56例标本严格按规定进行组织学评定,组织学有效率为82.1%(46/56),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10.7%(6/56).51例患者介入化疗后顺利完成根治手术,手术切除率达91%.仅有5例中、晚期宫颈癌病人无法手术,改用放疗.结论: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缩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及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作者:苏岩;黄英昌;冯辉;丁兆军;尹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原发性扁桃体NHL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目的:扁桃体是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本研究对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6例原发于扁桃体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治疗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扁桃体恶性淋巴瘤患者以中老年居多,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高度恶性居多.全组5年总生存率、癌症相关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70.8%、61%.死亡15例,12例死于肿瘤本身,3例死于并发症.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血清乳酸脱氢酶(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一般状况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于扁桃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IPI、LDH、一般状况和分期是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秦海燕;胡伟汉;李小芳;潘燚;张国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剂量醛氢叶酸加5-FU持续滴注联合DDP治疗晚期食管癌及生存分析

    目的:评价大剂量醛氢叶酸加5氟尿嘧啶(5-FU)持续48h滴注联合顺铂(DDP)方案治晚期食管癌的客观疗效、毒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探索晚期食管癌较合理治疗方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对入选的晚期食管癌病人采用大剂量醛氢叶酸(200 mg/m2)+5FU(3.0g/m2)持续48h滴注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共48例病人入选,中位年龄52.0岁,48例均可进行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价.完全缓解(CR)9例,部份缓解(PR)20例,稳定(NC)17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60.42%.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骨髓抑制及脱发等,大多数为Ⅰ~Ⅱ度反应,经常规对症治疗后见好转,未见治疗相关死亡.全组48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00个月,95%的可信区间为7.51~12.49.晚期食管癌治疗前如KPS评分<80或已出现内脏器官转移,提示预后较差,从治疗中获益将较少.治疗前功能状态及病变或转移部位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两者的P值分别为0和0.048.结论:大剂量醛氢叶酸+5FU持续48h滴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好,且毒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食管癌化疗的标准一线方案.

    作者:江艺;邱希辉;陈志明;林丹霞;张盛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docetaxel,TXT)+顺铂(cisplatin,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32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TXT联合DDP方案化疗:TXT35mg/m2,ivgtt,d1,8,15;DDP 25 mg/m2,ivgtt,d1~3,每28天重复,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46.9%,中位生存期11.3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和呕吐.结论:TXT联合DDP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作者:王凤庭;郑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少儿膀胱移行细胞癌

    恶性肿瘤是泌尿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且92.8%为移行细胞癌;而在少儿(少年儿童,年龄≤20岁,下同)病例中,以横纹肌肉瘤为多见,移行细胞癌非常少见,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系统描述,我们复习了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在此对少儿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作综合分析.

    作者:叶燕乐;岑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HPV自己取样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近年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已得到公认.HPV自己取样因其安全、简易、易于接受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成为一种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

    作者:李凌;张燕玲;李隆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