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踝慢性疼痛SPECT/CT断层骨显像融合图像特征

张欣韵;沈晨天;陈肖玥;孙贞魁;施忠民;罗全勇

关键词:疼痛, 足, 踝, 99m锝美罗酸盐,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足踝部慢性疼痛患者的SPECT/CT融合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足踝部慢性疼痛患者足踝99Tcm-MDP SPECT/CT断层骨显像融合图像特征,包括骨显像剂99 Tcm-MDP摄取类型、病灶部位以及CT表现.结果 161例中,99Tcm-MDP摄取增高者158例(158/161,98.14%),3例(3/161,1.86%)无99Tcm-MDP摄取增高;155例(155/161,96.27%)CT出现阳性改变,6例(6/161,3.73%)CT表现阴性,其中4例存在99Tcm-MDP摄取增高病灶.3例99 Tcm-MDP摄取阴性患者中,1例CT表现阳性.99Tcm-MDP摄取增高病灶多位于距上关节(81/161,50.31%)和距下关节(56/161,34.78%);CT阳性病灶表现多为关节面骨质硬化(107/161,66.46%)和骨质密度增高(76/161,47.20%).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可有效评估足踝部慢性疼痛患者病变特点,对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漏诊胎儿阴道闭锁并阴道积液1例

    孕妇29岁,孕38周,孕中期系统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孕晚期常规超声示胎儿下腹部膀胱上方约42 mm×41 mm×38 mm囊性占位,轮廓规整,边界清晰,内部透声欠佳,周边未采集到血流信号(图1A).超声提示:胎儿盆腔囊性占位,生殖系统来源可能性大.孕40+周于我院产一女婴,新生儿体格检查示会阴部仅见尿道口,未见明显阴道口.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双侧卵巢可见,分别为12 mm×10 mm×9 mm、11 mm×10 mm×8 mm,卵巢内可见数个小卵泡,盆腔探及子宫体回声,约26 mm×23 mm×16mm,宫腔内可见内膜样高回声,厚度约12 mm,宫颈外口处探及87 mm×86 mm×59 mm积液暗区,壁厚,边界尚清晰,内部透声差,下缘达耻骨联合处(图1B).

    作者:曹淑娜;李天刚;王艺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胸椎管硬膜外脂肪增多症影像学表现

    硬膜外脂肪增多症(spinal epidural lipomatosis,SEL)相对少见,以椎管内硬膜外间隙内正常脂肪组织异常增生为特征,常见于腰椎管,其次为胸椎管.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胸椎管SEL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2月我院6例MR诊断为胸椎管SEL的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43~74岁,中位年龄41岁;病程2个月~6年.纳入标准:①MR检查示硬膜外脂肪增多呈连续带状或梭带状,前后径>7 mm[1],背侧硬膜囊受压狭窄或消失;②临床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排除硬膜外出血、脂肪瘤、血管脂肪瘤.

    作者:张立华;袁慧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诊断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诊断干燥综合征(SS)涎腺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SS患者38例(SS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29名(对照组),以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所有受检者双侧腮腺和颌下腺行ARFI,检测其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获得SWV诊断SS的佳阈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WV值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S组腮腺、颌下腺SWV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ARFI诊断腮腺SS的佳阈值2.14 m/s,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7%、86.2%、0.809及0.971.ARFI诊断颌下腺SS的佳阈值1.94 m/s,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AUC分别为86.8%、82.8%、0.696及0.899.腮腺SWV值与SS患者的血沉(ESR)、IgG、类风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颌下腺SWV值与SS患者的IgA、ESR、IgG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ARFI诊断SS具有较高价值,可定量提供SS腺体的硬度值,并可反映疾病活动状况,进而对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杨芦莎;张群霞;王志刚;唐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婴幼儿原始黏液性间叶肿瘤1例

    患儿女,8个月,2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发热、鼻塞,治疗后鼻塞症状无明显缓解;半个月前出现张口呼吸,睡觉憋气、打鼾;4天前患儿父母发现其右侧鼻腔新生物.当地医院鼻部CT检查发现右侧筛窦、鼻腔、鼻咽部新生物,考虑恶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查体:左鼻道见少许黏性分泌物,右鼻腔通气欠佳,可见淡红色新生物伴清水样分泌物.MRI:右侧鼻腔、蝶窦、筛窦及上颌窦内见不规则团块状等长T1长T2信号(图1A、1B),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图1C),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部分无强化(图1D),范围约为22 mm×50 mm×28 mm.诊断:考虑肿瘤性病变.

    作者:陈晨;任翠萍;赵瑞琛;程敬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18F-FDG PET/CT显像甲状腺局灶性高代谢偶发瘤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18F-FDG PET/CT显像高代谢的甲状腺局灶性良恶性偶发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因非甲状腺疾病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并存在甲状腺局灶性高代谢偶发瘤的61例患者(67个病灶)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偶发瘤的剪切波速度(SWV),联合常规二维超声判断甲状腺偶发瘤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良恶性偶发瘤间SWV值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SWV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67个高代谢偶发瘤中,恶性38个,良性29个.常规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恶性偶发瘤的敏感度为89.47%(34/38),特异度为86.21%(25/29),准确率为88.06%(59/67).良性和恶性偶发瘤的SWV分别为(2.06±0.75) m/s和(4.64±1.7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V值诊断恶性偶发瘤的AUC为0.946(P<0.001),临界值为2.28 m/s时,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82.8%,约登指数大,为0.802.结论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18F-FDG PET/CT显像高代谢甲状腺局灶性偶发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以SWV=2.28 m/s为临界值时诊断效能大.

    作者:欧阳向柳;郑立春;王艳滨;张文军;张晓明;胡月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对比观察阳性及阴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活动改变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观察阴性亚型与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活动改变.方法 采集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将其分为阳性亚型(n=25)和阴性亚型(n=19)组,分析2种亚型患者与对照组间静息态下脑活动局部一致性(ReHo)的差异,获得有差异脑区.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性亚型患者右侧额上回眶部及左侧颞中回ReHo值减低,左侧枕下回、右侧壳核和双侧舌回ReHo值增高;阴性亚型患者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上回眶部ReHo值减低,左侧小脑-8区、颞下回及右侧壳核ReHo值增高.结论 阳性亚型及阴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广泛的静息态脑活动异常,但其功能差异脑区不尽相同,推测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作者:成东亮;刘玉林;高明勇;胡译心;刘恺;邓燕佳;汪文胜;文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膀胱放射性廓清效果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膀胱放射性廓清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85例盆腔利尿延迟显像患者的PET/CT资料,测量膀胱常规及利尿延迟显像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记录延迟时间;分析常规显像膀胱SUVmax、呋塞米注射途径(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延迟时间、年龄、性别因素对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x的影响.结果 根据呋塞米注射途径不同,分为静脉注射组(n=34)和肌内注射组(n=51),2组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分别为3.10(2.60,3.45)和2.90(2.30,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4,P=0.372);延迟显像时间分别为18 F-FDG注射后(215.00±30.03)min和(198.43±25.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0).2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253),2组中不同性别患者间延迟显像膀胱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注射组和肌内注射组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与延迟时间和患者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注射18F-FDG后充分水化、应用呋塞米利尿,约180 min行盆腔延迟显像能显著降低膀胱放射性,患者年龄、性别、呋塞米注射途径对于膀胱放射性廓清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宋乐;张卫方;张燕燕;赵梅莘;侯小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I a~Ⅱa期的286例宫颈癌患者的PET/CT资料,计算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测量原发肿瘤病灶的PET/CT代谢参数: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糖酵解总量(TLG)及肿瘤代谢体积(MTV).比较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代谢参数的差异,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联合PET/CT诊断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联合预测模型,绘制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与PET/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86例中,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63例(淋巴结转移组),无转移22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2组间原发灶TLG、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TLG、MTV及PET/CT诊断结果均是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的AUC为0.805 (P<0.05),优于PET/CT定性诊断(Z=3.044,P=0.002),后者的AUC为0.717.结论 18F-FDG PET/CT早期宫颈癌代谢参数TLG、MTV联合PET/CT定性诊断结果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价值,高于传统PET/CT定性诊断.

    作者:李可心;孙洪赞;辛军;郭启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乙状结肠系膜平滑肌瘤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

    患者女,29岁,以“子宫肌瘤术后4年,发现腹部肿物10个月”入院.查体:下腹部可触及约6.0cm×4.0cm包块,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子宫前方低回声范围约7.28 cm×5.95 cm×6.70 cm,边缘较清晰,形态较规整,边缘及内部可见点条状彩色血流,与子宫未见确切相连,与双卵巢界限较清晰(图1A).CT:平扫盆腔内见6.6 cm×5.8 cm×4.6 cm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见盆腔占位性病变无明显强化(图1B).影像学检查提示子宫肌瘤.

    作者:郑朋超;王学梅;李银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结构MRI诊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预后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AD尤为重要.AD早出现病变的部位是海马,利用医学影像学尽早识别海马及其相关脑区损伤,为早期诊断AD提供依据,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结构MRI(sMRI)能反映人脑的结构和解剖学情况,在早期诊断AD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sMRI诊断早期AD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侯芬;刘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觉通路损伤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MRI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MS)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具有相似性,但二者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方式各不相同,甚至某些针对MS的免疫治疗会加重NMOSD病情,早期准确鉴别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定量分析MS、NMOSD和其他疾病的视网膜损伤.MRI可显示MS、NMOSD患者特定视觉通路区域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觉皮层的病变,且MRI新技术还能定量分析MS和NMOSD的病灶特征.本文对OCT、MRI在MS及NMOSD中视觉通路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邱佳;唐乐梅;苗延巍;孙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卵巢良性Brenner瘤1例

    患者女,59岁,6天前触及下腹部包块,来我院进一步检查.经阴道超声:子宫右前方可见8.71 cm×6.50 cm×10.00 cm囊性包块,其内见密集细小点状回声,未探及明显血流,囊性包块右侧缘可见1.91 cm×1.70 cm斑片状稍高回声(图1A).超声提示:卵巢良性肿瘤.CT:平扫示子宫右前方椭圆形占位,约12.32 cm×7.41 cm×13.92 cm,周围可见完整包膜,其内为囊实性密度影,实性部分内可见多发斑点状高密度影,平扫CT值约95.37 HU,囊性部分CT值约18.14 HU;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CT值约107.24 HU,囊性部分CT值约22.07 HU(图1B),延迟期实性部分CT值约106.41 HU,囊性部分CT值约23.02 HU;病变与子宫前壁及双侧附件分界不清,双侧附件显示不清;冠状位重建图像可见膀胱明显受压,但病灶与膀胱壁界限清楚;矢状位图像可见病灶与右侧附件界限不清(图1C).CT诊断:右侧附件区占位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遂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见瘤细胞呈卵圆形,团巢状分布,核大,部分可见小核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局部钙化明显(图1D).病理诊断:卵巢良性Brenner瘤.

    作者:于子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状旁腺腺癌合并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2岁,主因“恶心、呕吐伴乏力3天”入院.专科检查:左甲状腺下极可触及4.0 cm×3.0 cm包块,活动度可,质韧,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激素46 pmol/L,血钙4.42 mmol/L.超声检查:左甲状腺中下极背侧见3.6 cm×3.9 cm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A);另于左甲状腺中部见0.3 cm×0.4 cm低回声结节,形态欠规则,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图1B).

    作者:薛勤;陈则君;赵可;陈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评价潜水员水肺潜水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估潜水员水肺潜水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60名健康潜水员于潜水前及潜水(佩戴自携式水下呼吸器恒温潜水11m、60 min)后即刻、1天、3天分别测量心率(HR)、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以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二维分层应变技术获得左心室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及整体圆周应变(GCSendo、GCSmid、GCSepi).比较潜水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潜水前、潜水后即刻、1天、3天,GLSepi、GCSmid、GCSepi、收缩压(SBP)、SaO2、LVEDV、LVESV和LVEF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潜水前比较,潜水后即刻舒张压(DBP)升高,HR、CO、GLSendo、GLSmid、GCSendo减低(P均<0.05);潜水后1天DBP恢复至潜水前水平(P>0.05),HR、CO、GLSendo、GLSmid、GCSend.仍减低(P均<0.05);潜水后3天各指标均恢复至潜水前水平(P均>0.05).结论恒温水肺潜水11 m、60 min后潜水员左心室收缩功能短期内可发生细微改变;超声二维分层应变技术可敏感检出此改变.

    作者:钱胜利;杨莉;刘畅;李延;高菡静;梅枭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超声图像处理的HIFU所致组织损伤自动检测方法: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图像处理的HIFU所致组织损伤的自动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HIFU辐照后新鲜离体猪肉声像图中的ROI,通过搜索灰度极大区域自动定位图像中的所有亮斑,结合数学形态学、连通域标记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提取测试对象的边缘轮廓;根据亮斑中心至边缘轮廓的欧式距离去除边缘附近的亮斑噪声,获取HIFU损伤候选区;而后提取候选区特征参数,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识别HIFU损伤.结果 大灰度值和矩形度两个特征参数的识别率分别为86.25%和93.33%.选用识别率更高的矩形度,可正确识别单处、多处HIFU损伤或无HIFU损伤的图像.结论 采用此法可直接分析HIFU辐照后超声声像图而自动检测HIFU损伤,无需依靠图像配准技术,可减少手动定位带来的误差.

    作者:田灿;钱盛友;邹孝;刘备;王润民;江剑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双能量CT评价克罗恩病活动性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是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有内镜、CT小肠造影、MRI小肠造影以及生化标记物等,但目前仍缺少金标准.双能量CT成像可实现CT检查的多参数成像,并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优化图像质量.本文就双能量CT的成像原理以及多参数分析在评价克罗恩病活动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周璇璇;周长圣;黄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图像分类技术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进展

    甲状腺结节是颈部常见病变,发病率逐年攀升,早期诊断有助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超声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超声新技术图像分类是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辅助分类诊断技术.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图像分类的智能化诊断模型可为甲状腺病灶提供精确、稳定、高效、可重复性好的超声诊断途径,有效减轻超声医师的工作负担,减少医师间诊断差异性.本文对超声图像分类技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晓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MSCT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目的 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MSCT诊断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 对53例COPD患者(轻中度组13例、重度组22例及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18例)和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肺功能和MSCT检查.记录肺功能和右心室功能参数.比较各组右心室功能差异,分析COPD患者肺功能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性.分别绘制右心室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的ROC曲线,评价MSCT在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以预试验确定的右心室SV<48 ml或EF<40%作为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标准,计算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4组间右心室舒张末容积(EDV)、EDV/体质量指数(BMI)、SV、SV/BMI及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收缩末容积(ESV)及ESV/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患者右心室SV/BMI、EF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r=0.321、0.296,P=0.019、0.03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 (r=0.305、0.280,P=0.026、0.043)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r=0.457、0.351,P=0.001、0.001)均呈正相关.分别绘制右心室EF、SV ROC曲线,AUC分别为0.973、0.930(P均<0.001),MSCT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敏感度分别为77.77%、77.77%,特异度分别为98.59%、88.63%.结论 COPD患者在未达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前右心室功能已出现减退,且其肺功能与右心室功能呈正相关.MSCT能早期发现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且对于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晓飞;应华娟;李盛;王华英;马坚;彭卫东;俞万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骑跨伤致阴茎异常勃起1例

    患儿8岁,因“骑自行车受骑跨伤后出现阴茎异常勃起,冷敷处理后未缓解”就诊.查体:阴茎呈无痛性半勃起状态,色泽正常,皮温较高,阴茎及会阴部无淤血肿胀,无明显压痛.超声:双侧阴茎海绵体中段可探及无回声区,右侧无回声区大小约1.03 cm×0.67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其内透声尚可,CDFI可见由阴茎深动脉瘘口进入阴茎海绵体窦状间隙的湍流样血流信号,瘘口大小约0.14 cm,峰值流率约220 cm/s;左侧无回声区大小约1.05 cm×0.84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其内透声欠佳,可见强回声分隔,呈“蜂窝”样改变(图1),CDFI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海绵体动静脉瘘;左侧海绵体内血肿形成.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见阴茎区见团片状对比剂外溢(图2A);于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置于瘘口附近,以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之后再次造影,瘘口处未见明显对比剂外溢及浓聚(图2B),患儿阴茎勃起明显缓解.

    作者:逯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常规MRI及DWI诊断非典型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目的 探讨常规MRI联合DWI诊断非典型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价值.方法 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PCNSL患者的常规MRI及DWI特征,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并计算相对ADC(rADC)值,比较不同区域ADC值和rADC值的差异.结果 14例PCNSL中,单发12例,多发2例,共20个病灶,其中9个病灶位于非常规好发部位,包括脑浅表部位5个,脑干脑桥区、小脑半球、鞍区和第三脑室各1个.非典型性PCNSL的MRI表现包括3个病灶出现囊变、坏死区,1个病灶可见内部出血,7个病灶呈环形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片状强化.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为(0.70±0.15)×10-s mm2/s,rADC值为0.86±0.14,均低于瘤周近侧和远侧水肿区(P均<0.05),瘤周近侧水肿区ADC值高于远侧瘤周水肿区(P<0.05).结论 对比常规MRI及DWI中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的ADC、rADC值的差异,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PCNSL.

    作者:耿磊;孙毅;汪秀玲;徐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