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琳;王天一;李晓曦;马萍
目前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以外的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疗效堪忧,急需研发新的治疗药物。采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制备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能同时结合两个特异性抗原,与其他抗体药物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有很好临床应用前景的免疫治疗药物,本文对双特异性单链抗体靶向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崔鹤;张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筛选恶性胸腔积液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人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2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胸腔积液及血液学相关指标(胸腔积液物理性状、胸腔积液和血液学生化、肿瘤标志物)。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但二者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恶性胸腔积液的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γ- IFN)显著低于良性胸腔积液,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 均<0.05)。两组患者血液 LDH、ADA、CEA、CA19-9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CEA >10ng/ ml、血性胸腔积液、ADA <15U/ ml、CA19-9>20U/ ml 为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因素。结论:非肿瘤标志物(如胸水颜色、ADA 值)也有助于胸腔积液性质的判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 CEA、血性胸腔积液、ADA、CA19-9。
作者:秦湧;朱祎娜;崔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细胞质动力蛋白轻链 Tctex -1是由两个α螺旋和4个β链组成的二聚体。Tctex -1可以和Lfc、CD155、Doc2、VDAC1、REIC/ Dkk -3和 Fyn 等相互作用,促进神经突和轴突的形成,介导逆行囊泡运输,还可以参与直接的物质运输。研究发现 Tctex -1在神经、免疫及肿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Tctex -1的深入研究必将给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本文旨在阐述细胞质动力蛋白轻链 Tctex -1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在肿瘤和免疫等领域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胡文强;刘晋芳;徐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黑色素瘤是源于皮肤,粘膜,眼和中枢神经系统色素沉着区域的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虽然其发病率不高,但恶性程度极高,并且瘤细胞很早就能发生侵袭与转移,从而使患者预后很差。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疗方式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放疗、化疗、中药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有关黑色素瘤的中医中药治疗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研究表明,姜科植物属姜黄、郁金、莪术等的活性成分之一姜黄素具有广泛的抗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特性,特别是姜黄素在黑色瘤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姜黄素主要通过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等途径参与黑色素瘤细胞的消亡。本文主要针对姜黄素抗黑色素瘤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婉莹;欧阳鑫;江冠民;张秋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十年来,非小细胞肺癌基础及其转化性研究,从癌细胞驱动基因筛选及其靶向干预方面的研究,到肿瘤细胞微环境研究,正逐渐改变传统理念,也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活跃的领域。组织缺氧与抗氧化系统是影响肿瘤微环境、改变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重要机制之一。Keap1/ Nrf2/ ARE 信号转导通路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应激系统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Keap1/ Nrf2/ ARE 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耐药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控该通路关键激酶磷酸化过程有望成为新的耐药干预靶点。
作者:莫享阳;乔洪源;欧阳学农;余宗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表柔比星灌注组(EOX)和多柔比星脂质体组(DOL),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DOL 复发率分别为5.0%和10.0%,明显低于 EOX 复发率18.4%和26.3%(P <0.05)。DOL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EOX 组(P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多柔比星脂质体疗效优于表柔比星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表柔比星。
作者:余大海;王超奇;王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ER -α36(estrogen receptor - alpha 3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653例乳腺癌组织,用 RT - PCR 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 ER -α36、ER -α66、PR 和Her -2的表达,分析 ER -α36的表达与上述指标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R -α36的总体表达率是40%(261/653)。在 Her -2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63%(78/124),显著高于阴性组35%(183/529),P <0.05。在 ER -α66/ PR/ Her -2三阴性组织中的表达率66%(69/104),显著高于非三阴性组35%(192/549), P <0.05。在 ER -α66阳性和阴性样本中及在 PR 阳性和阴性样本中的表达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III + IV 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4%(165/305),明显高于 I + II 期28%(96/348),P <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55%(184/33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织24%(77/318),P <0.05。结论:ER -α36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 Her -2的表达、乳腺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及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作者:晋佳路;朱仁书;马全祥;王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MicroRNA(miRNA,miRNAs)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中,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微小RNA 分子。目前研究发现,miRNA 与肿瘤的发生、进展有紧密联系,且逐渐成为癌症研究的热点。近年来, miRNA 在乳腺癌发生与进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逐渐被揭示,已迅速发展为乳腺癌等癌症的重要生物标记物。本综述将就微小 RNA 在乳腺癌的发生、进展、远处转移、早期诊断以及化学治疗耐药性方面的作用进行论述。
作者:孟琳;王天一;李晓曦;马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室温较低时佳的快速苏木素染色温度,以改善术中切片染色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不同新鲜活体组织,包埋剂处理,经快速冰冻切片机切片,不同梯度温度苏木素染液染色,伊红快速染色。结果:当室温较低时,苏木素染液温度在35℃染色质量好,染色鲜艳,镜下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清晰,细胞核浆对比清楚。结论:控制好染色液温度可辅助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锦;史炯;聂岭;陈孔龄;徐新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SNCG 蛋白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细胞株中的定位和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SNCG 蛋白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细胞株 Hca - F/ Hca - P 的定位情况和表达差异。结果:SNCG 蛋白在 Hca - F 和 Hca - P 细胞株中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蛋白表达。SNCG 在 Hca - F 中的表达[染色强度为(+++)]强于在 Hca - P 中的表达[染色强度为(++)]。检测到一条 SNCG 特异性蛋白条带,在 Hca - F 细胞中表达量为 Hca - P 细胞中的1.9倍。结论:SNCG 的高表达可能与高淋巴道转移潜能有关。
作者:魏元怡;张军;王波;黄玉红;王梅;王璐;唐建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探讨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技术检测48例鼻咽癌组织、26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鼻咽癌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结果:鼻咽癌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75%,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中未检测到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存在高甲基化水平,检测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或许能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梁辉;李璐;陈群蓉;利显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 miRNA 芯片技术建立大鼠腹部手术应激后血清 miRNA 差异表达谱,从中发现与早期手术创伤后应激相关的 miRNAs。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切除手术模型。检测手术前后大鼠血清中 ALT、AST 和CRP 浓度水平及肝脏病理改变,评估腹部创伤后大鼠应激情况。采用 miRNA 表达谱芯片筛选手术前后大鼠血清中差异表达的 miRNAs,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 - PCR(real - time RT - PCR)进行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iRand 和 TargetScan)预测候选 miRNA 的靶基因。结果:血清 miRNA 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24个miRNAs 在2/3部分肝切除术(PH)后24h 大鼠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特别是 miR -9,其在2/3PH 术后24h 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术前的50多倍,real - time RT - PCR 检测 miR -9的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CDH1、E - cadherin、MTHFD2、PDYN、MCPIP1、BCL2L11、CMA1、Map3k1等可能是 miR -9的靶基因。结论:腹部手术创伤后,大鼠血清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提示 miRNA 可能参与调控创伤后应激反应。
作者:千年松;杨凡;印凡;赵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已证实,食管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与肿瘤淋巴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C,VEGF - C)在恶性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 VEGF - C 与食管鳞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食管鳞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尽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建平;张永恒;付茂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TOPⅡa 基因扩增对蒽环类药物在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对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7-2010年间216例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均给予 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化疗。依据 TOPⅡa 基因扩增状态将患者分为扩增组与非扩增组,对比组间客观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差异。结果:HER2为3+者的客观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优于2+/1+者。TOPⅡa 基因扩增患者的 ORR 及 pCR%显著优于非扩增组(74.6% vs.21.5%,38.8% vs.2.7%,P <0.001)。亚组分析中发现,在 HER2表达一定时,TOPⅡa 基因扩增情况对以蒽环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仍具有预测作用。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对蒽环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归因于肿瘤组织中 TOPⅡa 基因的扩增。
作者:闫晓红;赵新汉;刘尧;耿熠;崔翠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TACE 联合放疗治疗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单纯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27例(对照组)。TACE 选择肝脏肿瘤供血血管,注入氟尿苷500-1000mg 和/或顺铂40-60mg,吡柔比星20-40mg +碘化油5-20ml 混悬剂,大肝癌合用明胶海绵1/3条,剪成碎末栓塞血管。研究组 TACE 1-2次后2-3周,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 DT 30-60Gy/15-30f,1.8-2Gy/(f·d),5次/周。结果:治疗组25例共计 TACE 术60次,平均2.4(1-6)次,完成总剂量 DT 30-60Gy/15-30f,2例患者的远处转移灶同时放疗;对照组27例共计 TACE 术83次,平均3.07(1-8)次。52名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8.0%和25.9%,中位生存时间为22和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4.62±1.86)和(7.47±1.29)个月,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 =0.0024)。6、12、18、24个月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52例患者栓塞化疗并发症有呕吐8例,腹痛16例,发热18例,3例出现Ⅳ度白细胞抑制,无肝肾功能损害,放疗期间未观察到毒副反应。结论:TACE 联合放射治疗较单纯 TACE 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未增加。
作者:刘合代;丁罡;张明;姜峰;袁翠堂;梁洪享;徐菊娣;倪裕丰;廖志军;黄骞;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 AGGF1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 AGGF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对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GGF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高(P <0.001),Kaplan - Meier 曲线分析发现 AGGF1表达高的患者生存较差(P =0.002)。COX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指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结论:肝癌患者AGGF1高表达预示着较差预后,并且 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
作者:马志元;杨哲锋;毕文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条件复制性腺病毒(ZD55)携带白介素24(ZD55- IL -24)单独与联合放射治疗对宫颈癌Hela 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 Hela 细胞,分成 PBS 组、放射治疗组、ZD55- IL -24组、ZD55-IL -24联合放射治疗组。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 - FITC/ PI 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 ROS 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蛋白 Bax、Bcl -2表达。结果:MTT 法显示 PBS 组、放射治疗组、ZD55- IL -24组、ZD55- IL -24联合放射治疗组抑制率分别为(7.28±1.99)%、(45.16±4.12)%、(33.23±2.63)%、(85.27±2.03)%,ZD55- IL -24联合放射治疗组细胞抑制率大于其他三组(P
作者:陈亚平;姜晓晓;冯守信;蒋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中创面缝合止血与直接电凝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微创妇科住院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7例采用直接电凝止血(研究组),对照组29例采用缝合成形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PV 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两组 HPV 清除率(7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使用两种不同止血方式,电凝止血的临床疗效优于缝合止血。
作者:王宏羽;刘贵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