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辉;李璐;陈群蓉;利显民
目的:检测磷酸化小窝蛋白-1(PY14caveolin -1,PY14cav -1)在不同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Y14cav -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和检测 PY14cav -1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 PY14cav -1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PY14cav -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Y14cav -1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转移组中 PY14cav -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Y14cav -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P =0.034)。结论:PY14cav -1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判断食管癌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汤盛新;陈素钻;俞晶;吴瑞暖;刘朝晖;蔡晓曼;郭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人体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 miRNA 在碘、TSH 影响下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 PTC 细胞,Western blot 法半定量分析 p27 kip1、AKT、AP -1的表达,RT - PCR 法定量分析miRNA -21、miRNA -221、miRNA -222的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碘和 TSH 分别处理 PTC 细胞,3种 mi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上调;所对应的蛋白 p27kip1表达均减少,AP -1及 AKT 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加,增加程度与处理因素的浓度未见明显关联。结论:碘、TSH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 PI3K/ AKT 信号通路起到上调作用,从而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且其作用程度与处理浓度无关。
作者:金明月;关海霞;单忠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肺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绝大多数。已发现三分之一的NSCLC 和 Kras 基因突变直接相关,故针对 Kras 突变的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肺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抑制 Kras膜定位、直接抑制 Kras、抑制其下游信号和抑制 Kras 突变的协同致死因子四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论。
作者:周晓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评价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9-2014年间686例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中采用精细化被膜操作,全组至少原位保留甲状旁腺一枚。每例均至少合并一侧Ⅵ区淋巴清扫。全组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25例(32.8%),出现低钙血症症状者132例(19.2%),2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者18例(2.6%)。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术中精细的被膜操作,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孟昭忠;张松涛;李闯;王超;秦建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十年来,非小细胞肺癌基础及其转化性研究,从癌细胞驱动基因筛选及其靶向干预方面的研究,到肿瘤细胞微环境研究,正逐渐改变传统理念,也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活跃的领域。组织缺氧与抗氧化系统是影响肿瘤微环境、改变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重要机制之一。Keap1/ Nrf2/ ARE 信号转导通路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应激系统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Keap1/ Nrf2/ ARE 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耐药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控该通路关键激酶磷酸化过程有望成为新的耐药干预靶点。
作者:莫享阳;乔洪源;欧阳学农;余宗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尿道病变患者年龄、性别以及部位特点。方法:分析215例尿道病变患者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部位分布情况,比较其差异性。结果:湿疣患者年龄均值(41.00±14.45)显著低于尿道肉阜(63.14±15.41)和恶性肿瘤(63.98±13.93)。尿道肉阜女性患者比例[55.1%(70/127)]显著高于湿疣[9.4%(12/127]和恶性肿瘤[8.7%(11/127)]。恶性肿瘤位于尿道比例[42.1%(48/114)]显著高于湿疣[3.5%(4/114)]和尿道肉阜[17.5%(20/114)]。尿路上皮癌男性患者比例[85.4%(35/41)]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14.6%(6/41)],其病变位于尿道比例[83.3%(40/48)]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16.7%(8/48)]。结论:湿疣以中年男性尿道外口更常见,尿道肉阜以老年女性尿道外口常见,尿路上皮癌以老年男性尿道为主。
作者:任玉嫄;王功伟;沈丹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筛选恶性胸腔积液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人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2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胸腔积液及血液学相关指标(胸腔积液物理性状、胸腔积液和血液学生化、肿瘤标志物)。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但二者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恶性胸腔积液的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γ- IFN)显著低于良性胸腔积液,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 均<0.05)。两组患者血液 LDH、ADA、CEA、CA19-9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CEA >10ng/ ml、血性胸腔积液、ADA <15U/ ml、CA19-9>20U/ ml 为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因素。结论:非肿瘤标志物(如胸水颜色、ADA 值)也有助于胸腔积液性质的判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 CEA、血性胸腔积液、ADA、CA19-9。
作者:秦湧;朱祎娜;崔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表柔比星灌注组(EOX)和多柔比星脂质体组(DOL),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DOL 复发率分别为5.0%和10.0%,明显低于 EOX 复发率18.4%和26.3%(P <0.05)。DOL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EOX 组(P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多柔比星脂质体疗效优于表柔比星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表柔比星。
作者:余大海;王超奇;王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 miRNA 芯片技术建立大鼠腹部手术应激后血清 miRNA 差异表达谱,从中发现与早期手术创伤后应激相关的 miRNAs。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切除手术模型。检测手术前后大鼠血清中 ALT、AST 和CRP 浓度水平及肝脏病理改变,评估腹部创伤后大鼠应激情况。采用 miRNA 表达谱芯片筛选手术前后大鼠血清中差异表达的 miRNAs,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 - PCR(real - time RT - PCR)进行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iRand 和 TargetScan)预测候选 miRNA 的靶基因。结果:血清 miRNA 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24个miRNAs 在2/3部分肝切除术(PH)后24h 大鼠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特别是 miR -9,其在2/3PH 术后24h 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术前的50多倍,real - time RT - PCR 检测 miR -9的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CDH1、E - cadherin、MTHFD2、PDYN、MCPIP1、BCL2L11、CMA1、Map3k1等可能是 miR -9的靶基因。结论:腹部手术创伤后,大鼠血清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提示 miRNA 可能参与调控创伤后应激反应。
作者:千年松;杨凡;印凡;赵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借助3D 腹腔镜系统完成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35例胆囊结石病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痛的病史,上腹部 B 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手术在3D 腹腔镜系统辅助下经脐部单一操作孔进行操作。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30min 至85min,平均40min。患者术后8h 可下床活动,术后第1d 恢复正常饮食,第2-3d 均出院,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3D 腹腔镜下深度感的出现,使得解剖更清楚,操作更精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完成更为复杂的腹腔镜手术。
作者:侯铁伟;王克夫;蔡相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 AGGF1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 AGGF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对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GGF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高(P <0.001),Kaplan - Meier 曲线分析发现 AGGF1表达高的患者生存较差(P =0.002)。COX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指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结论:肝癌患者AGGF1高表达预示着较差预后,并且 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
作者:马志元;杨哲锋;毕文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构建 pEGFP - C1-β- arrestin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证实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 pGEX -5X -1-β- arrestin2为模板,PCR 法扩增 hβ- arrestin2编码序列,亚克隆至 pEGFP - C1中, pEGFP - C1-β- arrestin2经双酶切初步鉴定再送测序公司检测正确后瞬时转染人胚肾细胞 HEK293,West-ern blot 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 HEK293细胞中的分布。结果:hβ- ar-restin2编码序列被成功克隆至 pEGFP - C1中,Western blot 检测到融合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77kDa,pEGFP
作者:刘彩红;毛琪;郭文东;朱亚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室温较低时佳的快速苏木素染色温度,以改善术中切片染色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不同新鲜活体组织,包埋剂处理,经快速冰冻切片机切片,不同梯度温度苏木素染液染色,伊红快速染色。结果:当室温较低时,苏木素染液温度在35℃染色质量好,染色鲜艳,镜下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清晰,细胞核浆对比清楚。结论:控制好染色液温度可辅助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锦;史炯;聂岭;陈孔龄;徐新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 CA125、CA199、CEA 和 AFP 联合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54例卵巢癌患者、4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以及30例妇科良性疾病组患者。检测指标为 CA125、CA199、CEA 和 AFP。比较三组患者 CA125、CA199、CEA 和 AFP 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卵巢癌不同分期 CA125、CA199、CEA 和 AFP 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中 CA125、CA199、CEA 和 AFP 检测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良性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 <0.05),卵巢良性肿瘤组患者血浆中 CA125、CA199、CEA 和 AFP 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各标志物中CA125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高,肿瘤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要显著性高于单项 CA125、CA199、CEA和 AFP 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癌不同分期中单项检测阳性率高的标志物为CA125,肿瘤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要显著性高于单项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随着卵巢癌分期的增加各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都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CA125、CA199、CEA 和 AFP 联合检测是诊断卵巢癌比较理想的组合,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卵巢癌的准确率,对于早期卵巢癌的发现、及早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翟婷婷;李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中创面缝合止血与直接电凝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微创妇科住院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7例采用直接电凝止血(研究组),对照组29例采用缝合成形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PV 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两组 HPV 清除率(7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使用两种不同止血方式,电凝止血的临床疗效优于缝合止血。
作者:王宏羽;刘贵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探讨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技术检测48例鼻咽癌组织、26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鼻咽癌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结果:鼻咽癌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75%,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中未检测到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存在高甲基化水平,检测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或许能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梁辉;李璐;陈群蓉;利显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于胃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方法处理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观察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第一次排便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恶心呕吐及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厚朴排气合剂不但可以恢复胃肠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心武;张迪;杨屹;段艳霞;陈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TACE 联合放疗治疗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单纯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27例(对照组)。TACE 选择肝脏肿瘤供血血管,注入氟尿苷500-1000mg 和/或顺铂40-60mg,吡柔比星20-40mg +碘化油5-20ml 混悬剂,大肝癌合用明胶海绵1/3条,剪成碎末栓塞血管。研究组 TACE 1-2次后2-3周,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 DT 30-60Gy/15-30f,1.8-2Gy/(f·d),5次/周。结果:治疗组25例共计 TACE 术60次,平均2.4(1-6)次,完成总剂量 DT 30-60Gy/15-30f,2例患者的远处转移灶同时放疗;对照组27例共计 TACE 术83次,平均3.07(1-8)次。52名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8.0%和25.9%,中位生存时间为22和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4.62±1.86)和(7.47±1.29)个月,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 =0.0024)。6、12、18、24个月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52例患者栓塞化疗并发症有呕吐8例,腹痛16例,发热18例,3例出现Ⅳ度白细胞抑制,无肝肾功能损害,放疗期间未观察到毒副反应。结论:TACE 联合放射治疗较单纯 TACE 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未增加。
作者:刘合代;丁罡;张明;姜峰;袁翠堂;梁洪享;徐菊娣;倪裕丰;廖志军;黄骞;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日趋成熟,这种探索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科研方法深入到了各个疾病领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以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常见癌症,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在寻找诊断标记物和药物靶向治疗方面产生价值。如今,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运用不同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应进展。
作者:安黎;周红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TOPⅡa 基因扩增对蒽环类药物在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对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7-2010年间216例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均给予 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化疗。依据 TOPⅡa 基因扩增状态将患者分为扩增组与非扩增组,对比组间客观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差异。结果:HER2为3+者的客观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优于2+/1+者。TOPⅡa 基因扩增患者的 ORR 及 pCR%显著优于非扩增组(74.6% vs.21.5%,38.8% vs.2.7%,P <0.001)。亚组分析中发现,在 HER2表达一定时,TOPⅡa 基因扩增情况对以蒽环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仍具有预测作用。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对蒽环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归因于肿瘤组织中 TOPⅡa 基因的扩增。
作者:闫晓红;赵新汉;刘尧;耿熠;崔翠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