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杨玉环;周翠荣;姚晶萍;牛娜;刘乾
目的:检测在肺癌细胞系中HMGA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细胞转移能力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肺癌细胞系A549、BE1、LH7、95-D、95-C中HMGA2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进行对比,结果由计算机图像系统采集并分析。结果:Western blot检测HMGA2蛋白在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而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弱表达。而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均显示高转移能力的BE1和95-D 肺癌细胞系的表达强于低转移能力的LH7和95-C肺癌细胞系( p<0.05)。结论:HMGA2表达在肺癌细胞中显著高于正常上皮细胞,其表达水平与细胞的转移能力正相关。HMGA2的过表达可能促进肺癌的转移。
作者:杜江;张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Survivin在38例浸润性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等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6.84%,其表达率与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物直径、病理分期、绝经与否、组织学分级之间无相关性(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ER、PR无相关性。结论: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京云;于征;于洋;梁艳辉;赵颖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食管气管瘘是晚期食管癌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中位生存期仅2-3个月,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及积极诊治。
作者:姬广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评价触诊、红外线乳透、X线钼靶( MAM)、超声( US)4种常用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女普查结果,比较4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触诊、红外线乳透、X线钼靶、超声4种方法检出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5.83%、52.08%、81.25%和83.33%。漏诊数分别为26、23、9和8例。统计学处理表明阳性率和漏诊数钼靶和超声无显著差异( p<0.05),但两者明显优于其它方法。结论:触诊仍为普查的第一关,X线钼靶、超声应作为普查的首选,但即使几种方法均使用,仍有少数病例漏误诊,因此,须强调联合检查和综合分析。
作者:郑晓芳;付赵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BCLC B期或C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康艾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TACE治疗。术后第7天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评估毒副反应,于术前及术后第10天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降低症状领域评分,升高QLQ-30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减轻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改善肝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康朔麟;饶智国;杨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国淋巴瘤的主要分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经典的化疗方案为CHOP方案,50%-60%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但其中一半病例出现复发或者发展为难治型病例。对于这部分患者目前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几个主要包含吉西他滨的方案在中国人群中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做一综述。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icroRNA-100调节mTOR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microRNA-100模拟物及阴性对照转染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转染试剂对照组( mock)、阴性对照组( control)和microRNA-100 mimic( miRNA-100 mimic)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NA-10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TOR的表达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过表达miRNA-100通过抑制mTOR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通过下调肝癌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阻抑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发生。结论:MicroRNA-100可能通过降低mTOR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并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发生。
作者:隋承光;孟凡东;付立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转移是肿瘤自然病程中的关键事件。从较早的“种子-土壤”学说和“转移瀑布”学说,经过肿瘤干细胞( cancer stem cells,CSCs)、遗传特质、微环境、自噬和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理论,直至近的自我种植、细胞纠缠和细胞挤出假说,肿瘤转移理论从不同层次理解肿瘤的转移行为,为抗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策略。
作者:张百红;岳红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类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近年热休克蛋白在免疫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已证实其能与肿瘤细胞内多肽分子结合,通过抗原提呈细胞上的受体,将抗原肽传递给细胞毒T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肽复合物作为一种疫苗,在生物治疗方面拥有广阔的治疗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王小平;胥冰;马晓军;晁旭;李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找出调控胃癌细胞c-MET的miRNA,研究该miRNA能否通过c-MET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方法:预测软件筛选出可能调节胃癌c-MET的miRNA。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细胞株(N87、MKN45、AGS)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中该miRNA的表达水平。过表达miRNA后检测胃癌细胞株AGS中c-MET的表达水平,选择对c-MET抑制强的miRNA行双荧光素酶实验。平板克隆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该miRNA后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过表达c-MET后再次检测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结果:预测软件显示miR-34a、miR-27b及miR-31可能调节胃癌c-MET表达。miR-34a、miR-27b及miR-31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较正常胃黏膜明显降低( p<0.05)。West-ern bolt显示miR-27b对c-MET的抑制能力强。双荧光素酶实验同样证实了c-MET是miR-27b的直接作用靶点。平板克隆及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miR-27b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而过表达c-MET后能恢复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结论:miR-27b能作用于c-MET 3′UTR端从而抑制c-MET的表达,并能通过c-MET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
作者:李丹波;徐细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50例颅内转移瘤患者。原发灶均得到控制,30例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组),20例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单一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处方剂量均采用45%-7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边缘剂量15-20Gy,中心剂量30-45Gy,一次完成。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2Gy,1次/d,5次/w,总剂量40Gy/4w。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均无生存3年以上患者。按病灶数进行分层研究:1年生存率单发病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212),1年生存率多发病灶联合组明显优于单一组( p=0.001),2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多发颅内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比较优化的选择方案,而对于单发的颅内转移瘤患者,则可以先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者直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作者:秦晓玲;郁志龙;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BX7基因与膀胱癌转移的相关性及其过表达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癌组织中CBX7 mRNA的表达。构建CBX7真核表达载体pcDNA-CBX7,转染膀胱癌T24细胞,检测转染后CBX7蛋白的表达以及T24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CBX7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明显下调,而且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中CBX7的表达显著低于浅表性膀胱癌;pcDNA-CBX7转染后能够显著升高T24细胞CBX7的表达量;CBX7过表达的T24细胞穿透滤膜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CBX7基因与膀胱癌的转移相关,其过表达能够降低T24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解大龙;张辉;刘宁宇;郭艳;佟晓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 )技术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1(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散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FQ-PCR法,并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GAPDH)为内对照测定30名健康女性体检者、5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9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量。结果: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的mRNA显著低于健康女性体检者和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健康女性体检者和良性乳腺疾病患者BRCA1和BRCA2的mRNA无显著性差异。GAPDH和BRCA1/BRCA2比值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乳腺癌BRCA2 mRNA显著高于 BRCA1。BRCA1和 BRCA2 mRNA 之间有微弱的相关性( r =0.378,p <0.01)。BRCA2 mRNA和BRCA1/BRCA2比值与临床病理( ER和PR、组织学分级)存在相关性。BRCA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采用FQ-PCR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表达水平,可有效监测散在乳腺癌的诊断、疗效和转移。
作者:孙昌瑞;马誓;杨继云;佘颖;邓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蛋白Clusterin和Survivin在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的表达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相关性及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凋亡蛋白 Clusterin、Survivin的表达和相应患者血浆中PSA值。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46/80)、48.8%(39/80),Clusterin和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0)、0(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luster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情况和PSA具有相关性(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与Clus-terin 的表达无相关性( p>0.001)。结论:联合检测Clusterin及Survivin表达与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可为前列腺癌的防治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超奇;侯建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胸腺肽对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48例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12ml/d,静脉滴注,连用5d/月)与免疫调节药物(胸腺肽)组合方案治疗肿瘤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癌相关抗原(SCC)、糖类抗原242(CA242)等的水平,分析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的肿瘤标志物( CEA、AFP、CA724、CA211)均较用药前有显著差异,其余肿瘤标志物( CA153、CA125、CA199、NSE、SCC、CA242)治疗前后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免疫调节药物(胸腺肽)组合治疗能降低CEA、AFP、CA724及CA211水平,联合用药在抗肿瘤的治疗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肖元元;赵瑜;赵华新;许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Hsp90的结合及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分子模拟对接、等温滴定微量热法及Oc-tet技术检测姜黄素与Hsp90的结合机制。采用变性荧光素酶再复性法检测姜黄素对Hsp90的抑制作用。结果: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素与Hsp90的ATPase区域有特异性结合。等温滴定微量热法及Octet测定二者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84×104L/mol和9.79×104L/mol。荧光素酶复性法确定姜黄素能通过对 Hsp90的抑制作用阻止其对变性荧光素酶进行修复,与阳性对照 GA 相比( IC50值为1.14μmol/L),姜黄素对Hsp90的IC50值为7.51μmol/L。结论:姜黄素与Hsp90有较强的结合且对其分子伴侣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作者:王静;张雅雅;刘涛;郭春华;万幼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LIN28B和HMGA2在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探索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并探讨联合检测两者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 SABC)检测正常子宫内膜36例做为对照组,非典型增生组21例,子宫内膜癌136例,共157例做为实验组,观察LIN28B和HMGA2在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LIN28B和HMG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高( p<0.05),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LIN28B和HMGA2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高( p<0.05)。LIN28B的表达阳性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而与肌层浸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患者绝经与否无关( p>0.05)。HMGA2的表达阳性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 p<0.05),可能与肌层浸润有关( p=0.0496),而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患者绝经与否无关( p>0.05)。13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IN28B和HMGA2表达呈正相关( r=0.327,p<0.05)。结论:LIN28B和HMGA2与子宫内膜组织的异常增生及癌变密切相关。LIN28B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上调HMGA2的表达,从而诱导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两者可能成为对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及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检测指标。
作者:殷姣;马晓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L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宫颈癌、14例宫颈原位癌、15例慢性宫颈炎及1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LF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KLF4在宫颈癌、宫颈原位癌、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71.4%,73.3%和84.6%,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较其它各组明显下降( p<0.05)。KL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型无关(p>0.05),在不同细胞分化等级与临床分期间KLF4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主要表达于分化较好的组织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及临床分期的进展KLF4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KLF4的阳性表达率较不伴转移者显著下降( p<0.05)。结论:KL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其进展呈负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发生及判断患者预后的新的参考指标。
作者:宋晖;魏莉;李佳;陈必良;辛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 COX-2)、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及 p6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NSCLC病理类型、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6例NSCLC患者术后病理组织中COX-2、TTF-1、p6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OX-2、TTF-1及p63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5%(137/145)、61.0%(72/118)、53.5%(54/101)。在肺腺癌和鳞癌中,COX-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TF-1和 p63蛋白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01)。COX-2和p6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NSCLC患者TNM 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在Ⅲ-Ⅳ期或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病人中,TTF-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或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 p<0.01)。结论:在NSCLC病人中,TTF-1和p63蛋白的表达可能分别是腺癌和鳞癌的有效生物标志物,TTF-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肺癌的浸润、侵袭和转移相关。
作者:刘江;胡静;任伟;谢丽;史炯;孟凡青;刘宝瑞;钱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