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积水分流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蔡晓红

关键词: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28例脑积水患者术后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结论:术后护理干预是缓解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疼痛的有效措施.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脂和脂蛋白测定前分析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血脂测定的结果,减少分析前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包括:(1)生物海陆空因素,如个性、性别、年龄和种族等;(2)行为因素,如饮食、肥胖、吸烟、紧张、饮酒、饮咖啡和锻炼等;(3)临床因素:如另外妊娠后期妇女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再查血脂.(4)药物诱导(某些降压药、免疫抑制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

    作者:陈翠荣;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乙肝患者肝脏Fibroscan测量值与实验室检查之间关系的分析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对慢乙肝患者肝脏硬度测量值与肝功能、血常规、HBV状态之间的相关性.68例慢乙肝患者使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并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弹性测量值与HA、LN、Ⅳ-col、AST、GG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2、0.558、0.562、0.695、0.686).

    作者:张俊芳;陈振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208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防护

    目的:监测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不断完善防护措施.方法:对208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方式、职业暴露源、暴露后处理、随访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在内科99例(47.6%),外科82例(39.4%),感染科27例(13.0%).职业暴露的方式为针刺伤171例(82.2%),血液或体液喷溅污染皮肤/粘膜25例(12.0%),锐器割伤12例(5.8%).暴露源占前四位的分别是乙肝、丙肝、梅毒和HIV阳性;暴露后进行规范的应急处理规范201例,不规范7例.针对性实施预防用药32例,208名研究对象没有感染相关的疾病.结论:护士主动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职能科室积极的监测督导能为职业暴露防治工作创造一个既严谨又宽松有利的工作环境.

    作者:曾伟杰;杨翠华;徐晓芸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护理

    本文旨在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细心护理,展示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经验.对肾病患儿及家长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有效降低复发率,使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治疗达到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淑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手术室护士对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的护理

    斜视不但影响美观和视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单和(或)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多数于儿童时期发病,小儿斜视是小儿眼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其占小儿眼病住院患者第二位.[1]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对11岁以下不能合作手术的小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现将这几年来对346例小儿斜视在麻醉下行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李艳英;陈俊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阿司匹林哮喘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 induced asthma,ALA)流行情况、发病机理及诊治特点.方法:对近5年发表在国内的20篇阿司匹林哮喘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国AIA发病率为3.85%~6.50%.病情多较为严重,中重度为80.00%~81.37%,常合并有鼻部疾病,一般为50%~100%.结论:我国AIA发病率较高,且存在诊断不足.非处方药物的使用及患者和医生认识不足增加了AIA的发生,AIA相关机理及防治研究甚少.预防AIA发生重要的就是避免接触解热镇痛抗炎药,如临床必须用NSAIDs(nonsteroidalanti- inflammatory drugs)且无禁忌症,建议使用扑热息痛.

    作者:李振国;金常光;吴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

    目的:对急性深静脉血栓(DVT)进行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性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采用导管介入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43例DVT患者平均(42.3±8.7)岁.所有病例患DVT平均(5.9±4.5)天时间.通过外周静脉或介入导管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23例行导管直接溶栓20例(86.9%)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3例(13.0%)行PTA治疗,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20例行系统溶栓,4例(20%)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DVT中疗效优于系统溶栓.

    作者:侯培勇;李祺熠;苏奕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

    目的:提高护理整体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以病人为中心,完善护理服务规范,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人性化服务.结果: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结论: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可体现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达到:病人、家属、社会、护士四满足.

    作者:王秋阳;李清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症状以头昏、头痛、恶心、呕吐为主,严重者可因伤口感染引起颅内感染导致死亡.因此,一旦发现脑脊液漏,应及时治疗,防止感染.我科2009年2月-2010年3月共实施脊柱手术528例,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6例,发生率为3%,及时发现后给予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廖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管理中责任护士角色的转变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由功能制、责任制向整体护理不断改变,护理工作也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广大病员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卫生部于2010年下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其明确提出针对目前临床工作现状,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以此密切护患关系,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关心、照顾.同时方案中还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做了新的诠释,明确了责任制护士的工作地点不再是护理站和病房之间,而是病房,责任护士要深入病房,全面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从人院到出院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保健康复知识指导、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1].

    作者:陆敏;唐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九味洗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多发病,目前对急性DVT的治疗效果还不够满意,自拟无味洗药治疗深静脉血栓48例,运用中药外治理论,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结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效果评价,疗效显著,无肺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张雪军;张爱军;王岭东;李腾飞;李力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的30岁以下,且工作1年以上,并为独生子女护士106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结果:年轻的独生子女护士的婚姻与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压力总分显著正相关;学历与工作压力源的护理工作及专业、工作压力总分显著正相关;年龄与管理及人际关系成正相关(P<0.05).结论:当代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独生子女护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压力源,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维护年轻护士心理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妇女普查中分泌物衣原体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河北衡水市城市健康女性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年龄分布,为非琳菌性阴道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507名妇女进行了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统计各年龄段阳性人数.结果:507名健康女性妇检中,分泌物Ct、Uu总阳性率13.4%.其中,20-29岁12%、30-39岁17.8%、40-49岁14.9%、≥50岁6%.结论;本市健康女性Ct、Uu感染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北陆;栾建兵;郭连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家庭护理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精神、物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患者对骨折愈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根据病人的这一心理,不仅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更注重患者的家庭护理,笔者通过对本科2011年度212例患者通过复诊与电话回访的方式,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对患者后期的康复和功能恢复帮助很大.

    作者:涂红梅;赵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医疗设备应用和质量管理现状与相应措施的探讨

    当今社会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体现在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上.本文对影响医疗设备安全质量的因素与管理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着重探讨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可行建议.

    作者:冯国强;李欣;吴成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58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结果;54例手术均获成功,4例中转开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4d,术后住院时间10~19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效果显著.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刘秀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体会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患者的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是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夏英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ICU重症监护室胸腔积液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ICU患者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18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8例胸腔积液中,外伤性52例(44.1%),心功能不全41例(34.7%),恶性肿瘤7例(5.9%),肝硬化5例(4.2%),细菌感染4例(3.4%),结核性3例(2.5%),深静脉置管并发症1例(0.8%),其他5例(4.2%).结论:提高对1CU患者胸腔积液的认识,早期诊断,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章钊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炎琥宁保留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炎琥宁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5月份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炎琥宁保留灌肠.结果:有效70例,无效20例.结论;炎琥宁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淑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股骨干骨折是指小转子下2~5cm起至股骨髁上2~4cm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长、大、坚强的长管状骨.股骨干后外侧有4支股深动脉分支,骨折时容易造成这些动脉严重出血,上述动脉又发出分支由股骨嵴进入股骨,形成股骨的滋养动脉,因此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股骨的后侧.股骨干血液供应充足,骨折易愈合,但如处理不当可畸形愈合,留下残疾.

    作者:范秋生;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