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凉血清肺饮联合LED蓝光治疗寻常痤疮530例临床总结

王冬玲;黄威

关键词:凉血, 清肺饮, 蓝光治疗, 寻常痤疮, 克拉霉素, 对照观察, 医学院, 老中医, 顾伯华, 医院, 上海, 口服, 附属, 报告
摘要:我科于2003年6月~2011年2月间采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顾伯华老中医“凉血清肺饮”联合LED蓝光治疗痤疮530例,并与口服克拉霉素联合LED蓝光治疗痤疮3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ICC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与临床实践

    目的:探讨建立PICC专业护理小组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组建PICC护理小组,明确小组工作职责,制定和完善PICC置管和维护操作规程;建立PICC门诊;定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全院PICC相关知识培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行疑难护理病例讨论;全院会诊;院外会诊;开展护理科研等.结果:规范了PICC专业护理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专科护士的职业价值.结论:PICC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有效提高了PICC护理质量,有力推动了医院专科护理的发展.

    作者:潘杰;王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进行和疾病的恢复.方法:将5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只给予乳腺手术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特殊心理护理与干预.通过临床观察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图手术期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配合治疗程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的恢复.

    作者:易小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基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不同部位难愈合创面临床效果的评价

    目的:通过24例病房病例的观察分析评价负压引流技术对于不同部位难愈合创面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4例难愈合创面进行不同部位创面的肉芽生长时间,肉芽创面细菌培养消退时段,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颅面颈组较躯干组、四肢组,无论在肉芽的生长过度还是创面菌落的消退时限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采用封闭治疗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难愈合性创面的临床进程与创面所发生的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葛平;王瑞;白转丽;段辉辉;贺林英;王黎;彭雅;杨壮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姐各38例,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观察组出血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止血后再出血复发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起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海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监测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与各时间段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并予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各时同段血糖中以03:00至06:00低,餐后2、3h血糖高.HbAlc、GSP与三餐前1h、三餐后1、2、3h、晚上22:00至24:00、00:00至03:00、03:00至06:00段平均血糖均显著相关,与全天血糖平均水平、血糖波动系数、高血糖时间显著相关,HbAlc、GSP与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时间无关.血糖波动系数与全天血糖平均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HbAlc、GSP能反映糖尿病患者全天各时间段平均血糖水平、全天血糖水平和全天高血糖时间,血糖波动系数与HbAlc、GSP和全天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邓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在重大事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并应用到重大事故的抢救中,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法:对一批突发重大事故伤者的抢救启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分析记录预案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结果:16例患者的整个抢救工作有章可循,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地进行,避免了抢救中混乱局面的出现,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突发意外重大事故的患者,制订可行的应急预案,采用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专科化的治疗护理,可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伤残率.

    作者:田雪筠;华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产后母乳喂养比较

    目的: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68例住院分娩者,其中自然分娩者128例,剖宫产分娩者140例,住院4天及产后42天来院复查的产妇进行调查了解婴儿哺乳情况.结果:剖宫产分娩者母乳喂养率低于自然分娩者.结论:剖宫产影响母乳喂养.

    作者:郭晓君;刘玉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肝移植术后中远期黄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中远期黄疸的原因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2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122例患者于肝移植术后中远期发生黄疸,原因分别为胆道并发症59例,排异反应36例,病毒(嗜肝、非嗜肝)感染11例,药物性肝损害5例,肿瘤复发4例,Gilbert综合征4例,乳头肌功能紊乱3例,血管并发症2例,放射性肝炎2例,不明原因黄疸2例.结论:肝移植术后中远期黄疸的原因多样而复杂,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病因,及时实施有钟对性的护理措施,并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使移植受者获得长期生存.

    作者:毛莎;王乐天;刘小丽;王晓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3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

    中心静脉(如劲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具有血流量充足、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血管和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常用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常会出现一序列的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导管功能不良等,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接收处理了3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的病人,现将处理经过总结如下.

    作者:万娜;梅咏华;宋雁红;冯爱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拔T型管后并发胆漏9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后并发胆漏原因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探查术后常规留置T型管引流,时间由原来3-6月减少至2周左右,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患者因长期带管所带来的不便,且长期带管往往会出现腹壁缝线切割,需反复重新缝合固定,给患者造成多次痛苦.结果:因长期带T管,腹壁窦道持续存在,造成逆行感染的隐患,因T管为异物,长期刺激胆管,可导致局部炎性反应,甚至结石形成.结论:现行术后2周左右拔除T管,虽可极大的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因类道形成时间较短,相对较薄弱,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情况时有发生,多发生于体质消瘦、老年、并存糖尿病、进行激素治疗的患者,严重时可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如不能妥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雷鸣;高平;张雄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选择:本研究初选择了2003年8月1日-2010年8月31日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病人,对456例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女性116例,男性340例;13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325例有胸痛而被拟诊为心绞痛.

    作者:陈翠荣;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外用中药膏治疗会阴湿疹的护理

    目的:外用中药膏治疗会阴湿疹与传统治疗会阴湿疹效果比较.方法:将54例会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口服抗组胺美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涂患处,对照组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涂患处,每天4天,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3.33%;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湿疹治疗用抗组胺类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优于用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

    作者:黄兰芝;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医疗设备应用和质量管理现状与相应措施的探讨

    当今社会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体现在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上.本文对影响医疗设备安全质量的因素与管理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着重探讨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可行建议.

    作者:冯国强;李欣;吴成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食管癌根治术术后专科ICU监护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严重.为确保术后治疗康复效果,我科常规将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送人本科室ICU进行监护,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维林;夏梅;彭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特殊的体位用于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异位的预防

    目的:观察应用特殊体住,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异住的方法.方法:左肺癌全切术后由于组织缺如致使结构异常,导致PICC右侧置管时易异位于左锁骨下静脉,左侧王管时易异位于左腋下静脉.现将70例左肺癌全切术后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行PICC王管时予特殊体位,常规组行PICC置管时予常规体位..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住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住,发生率为2.86%对照组6例发生异位发生率为17.14%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特殊体位有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王管异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丽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产科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以及人们对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在全国各地各医院各科室中均居前位.因此,正确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原因,制定产科护理中南风险护理行为隐患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定时的督导检查制度;明细各项产科护理操作流程;对大限度的降低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在平时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盾量和技术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建平;杨言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阴茎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阴茎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阴茎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肥瘤病例,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患者,男,45岁,自幼包茎,发现阴茎远端增大3个月、龟头肿物1天入院,急诊行阴茎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阴茎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显示:Vimentin((艹)),actin((艹)),CK(-),S-100(-),黑色素瘤(-),骨骼肌(-),ki-67(+),P53(+),CD31(+),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罕见于阴茎,应注意与阴茎癌及阴茎尖锐湿疣相鉴别.本病确诊需依靠病理,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春振;张志杰;赵景良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侵权责任法》条文解析、案例分析及思考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本文对侵权责任法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做了点评和分析,对医务人员如何应对提出思考.

    作者:戴琼;李丽岩;刘敦旺;张春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微注泵泵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注泵泵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氨茶碱持续泵注.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注泵泵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在儿科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岩;高书焕;柴颖;刘光磊;么焕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组(28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内科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用药的大剂量及临床表现,并结合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用药剂量明显减少,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星提高(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良好.术前做好降颅压,书后严密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护理要点.

    作者:王小宁;康彩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