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动物评价应用研究

刘荣;孙建宁;郭亚健

关键词:豚鼠, 光密度法, 黑素生成, 多巴染色, 氨银染色
摘要:目的:在动物水平评价化妆品原料的美白功效。方法:以花色豚鼠为实验动物,UVB紫外照射造模后在褪毛皮肤部位涂抹样品,连续给药30天后,取皮肤组织,固定、石蜡切片,采用多巴染色或氨银染色后,对其进行光密度分析。结果:豚鼠棕色和黑色皮肤在经过UVB紫外照射后,黑素显著增大,采用棕色皮肤比黑色皮肤能够更为显著地评价曲酸抑制黑素生成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采用该方法发现,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皮肤内黑素的生成。结论:采用多巴染色或氨银染色和平均光密度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豚鼠皮肤中黑素含量变化,精度较高、误差较小,能够成功用于化妆品原料美白功效的评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性Ⅲ类错牙合并全口多恒牙迟萌1例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基本面型特征为面中部凹陷,上颌发育不足,前牙反牙合,后牙近中关系等[1]。全口多个恒牙迟萌较为少见。笔者在临床上发现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并全口多个恒牙迟萌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史和临床检查:某男,11岁,主诉牙不齐,多个乳牙未替换来我科求治。无正畸治疗史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乳牙列时排列均正常,换牙后自觉牙列不齐,多个牙未替换,面型如“月牙”。临床检查:替牙列,牙列式:54、53、12、11、21、22、63、64、74、32、31、41、42、83、84。12、11、42反(牙合)。正中(牙合)磨牙区牙龈有接触。11、21间隙约4mm,上中线小偏,下中线左偏1mm,面部正面观左右基本对称,侧面观凹面型,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颞下颌关节无弹响,无压痛,开口度和开口型正常。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54、53、63、64、74、83、84牙根尚未吸收,15龈方有一多生牙,35(牙合)方有一多生牙,25,45远中各有一多生牙,35、45牙根发育不全,双侧髁突基本对称无明显改变。X线头影测量值:SNA 74.2°,SNB76.1°,ANB-1.9°。

    作者:袁代润;钱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痤疮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及评分,了解痤疮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及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痤疮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填写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问卷,根据病情分级给予不同治疗。结果:治疗前得分(11.86±5.1 3)分,治疗后得分(8.43±3.68)分,治疗前后得分比较t=5.91,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LQI评分表对观察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更加直观。

    作者:姜昱;雷立清;张艳彩;周颖;叶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取第2代hUCMSCs接种于96孔板,分为7组(G1,G2…,G7)。前5组分别加入含不同剂量IGF-I(40,60,80,100,120μg/L)的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第6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5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阳性对照,第7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阴性对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剂量的IGF-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第3天、第6天,G1组、G2组和G7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3组、G4组和G5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第3天,G6组增殖高于G1组与G2组,低于G3组、G4组和G5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0.006);第4天,G6组增殖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0.006)。③第3天、第6天,G1组、G2组和G6组低于G3组,G4组,G5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G6组增殖高于G7组,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外源性IGF-I对hUCMSCs增殖的促进作用,随IGF-I浓度增高而有增强趋势,100μg/L为其较适合浓度,为实现hUCMSCs体外快速扩增提供适宜的条件.

    作者:徐斌;唐军;刘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Forsus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1 3例下颌后缩,上颌基本正常或前突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10~1 3岁,采用Forsus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SNA、ANB、U1-SN、OJ、U1-NA,U1-NA(mm),在治疗后减小(P<0.05),有显著性差异,L1-NB、L1-NB(mm)、ANS-Me在治疗后增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orsus矫治器能有效抑制上颌骨的生长,促进下颌生长,有效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磨牙远中关系和下颌后缩的面型。

    作者:周蕊;李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体外分离、诱导培养及增殖特点,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抽取兔骨髓,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BMSC,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Ⅰ型胶原表达,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细胞矿化作用。结果:体外培养的BMSC贴壁生长,10-14天后形成克隆。细胞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并呈漩涡状排列,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阴性,CD44阳性。免疫组化可检测到Ⅰ型胶原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并且出现矿化结节。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BMSC,操作简单,细胞易于成活,诱导条件下成骨能力肯定,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夏德林;刘道华;贾娟;付光新;陈俊良;周航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扩张皮瓣血循环障碍改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补救1例报道

    皮肤扩张术在烧伤瘢痕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时,需根据被修复畸形、缺损及部位,选择恰当的皮肤扩张,如稍有不慎将给患者带很大的痛苦。1临床资料某女,28岁,15年前不慎煤火烧伤右面部,愈合后遗留右面颊色素脱失,右眼角、口周瘢痕挛缩畸形。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右面颊可见10cm×7cm萎缩性瘢痕,外观平坦与周围皮肤相齐。表面平滑光亮,间杂色素减退及色素沉着,质地柔软,基底松动。右眼角及口角可见增生性瘢痕(稳定期)挛缩牵扯右眼角低于左眼角约0.5cm,右口角瘢痕牵拉下唇红缘外翻,较左侧口角下唇红缘低约0.3cm。行“右锁骨下胸前区扩张器植入术”,扩张器容量600ml,肾形,埋置浅筋膜深层,注射壶置于体外,术中注水120ml。术后1周开始注水,常规注水1次/天,3个月后扩张器注水1200ml。扩张期间无扩张器外露及渗漏现象,继续充分扩张3个月后。在全麻下行“扩张器取出、右面部瘢痕切除松解、扩张皮瓣转移术”,充分利用扩张皮瓣覆盖创面[1]。

    作者:段九梅;贺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毛藤多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作用MCF-7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cl-2、caspase-3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抑制MCF-7细胞bcl-2表达,上调casoase-3表达。结论:白毛藤多糖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抑制bcl-2表达有关。

    作者:杨旭东;张杰;李厚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经紫外光负离子喷雾熏蒸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其初发时往往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患者多会伴有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等并发症。2009年9月~2010年9月,笔者采用中草药经紫外光负离子喷雾器熏蒸加西药全身和局部应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患者,不仅能迅速缓解症状,而且还起到美白皮肤,减少色素沉着、遏制后遗神经痛等各种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层次双平面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矫正额颞部凹陷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多层次注射的方法矫治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额颞部凹陷,通过注射麻醉液预先估计填充量,受区皮下预处理形成颞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两个平面及多个隧道。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经纯化后,分层次超量注射充填额颞部凹陷。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有感染、坏死及液化等并发症。除2例进行二次注射外,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原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结论:采用多层次的方法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额颞部的凹陷,塑形容易,其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海波;王新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侧Medpor置入矫正鼻旁区凹陷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置入矫正鼻旁区凹陷畸形方法。方法:对17例先天鼻旁区凹陷患者以Medpor作为置入材料,在凹陷区下方骨质表面贴附充填。结果:17例患者鼻旁区凹陷得以矫正,外形效果满意,无感染、假体外露等并发症。结论:Medpor置入矫正鼻旁区凹陷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俞冰;刘剑锋;牛峰;归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密度自体毛发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高密度自体毛发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各种秃发的有效方法,影响移植成活率和整体美容效果的因素很多,除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设计及熟练技术操作外,毛发移植过程的每个环节均需认真细致。我科自2007年3月~2010年12月实施高密度显微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脂溢性秃发5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9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1例,年龄21~57岁。秃发面积36mm×65mm~120mm×150mm,病程2~20年,就诊前均有外用或内服药物治疗史。

    作者:樊亚莉;石东文;郭云;肖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难治性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邻近皮瓣转移在难治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自2010年3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不同原因造成的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16例,其中车祸伤后躯体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伴感染创面2例、下肢骨折骨外露创面9例,小腿及足部的慢性溃疡3例,臀骶部褥疮2例。根据不同病情,辅助应用VSD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在5~1 0天后去除或更换VSD装置,待创面缩小、感染控制、肉芽新鲜时应用邻近局部皮瓣或邻位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经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后,创面感染得到理想控制,创面明显缩小,结合应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炎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小创面,只需结合相对简单易行的邻近皮瓣应用即可理想地修复多数难治性组织缺损创面。

    作者:朱飞;刘烨;李小静;宁金龙;汪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叶形局部皮瓣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叶形局部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6例各种原因造成的颌面部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三叶形局部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72h内,皮瓣可能出现局部皮下淤血、轻度水肿等轻度静脉回流障碍,1周内均可自行恢复。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修复后功能及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只要供区条件良好,三叶形局部皮瓣修复颌面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效果优良、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孟英堂;李健;孟姗姗;左璐;龙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利用微创拔牙术保留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时采用微创拔牙术,观察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恢复情况。方法:水平骨埋伏智齿122例,术前拍X线片,根据第二磨牙远中是否存在病理性阴影分为两组,术后1周及12周复诊拍X线片,对比观察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恢复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拔牙前第二磨牙远中有阴影组在术后12周时其远中牙槽骨恢复高度与无阴影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水平埋伏的智齿应该早期拔除,术中应该尽量保留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

    作者:叶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肿胀法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单纯性脂肪瘤40例临床分析

    自从Fischer于1977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上报道负压脂肪抽吸术以来[1],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对于治疗大的脂肪瘤(直径>10cm)亦是一种良好的选择。2001年~2011年初,我科利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共4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誉华;韩伟强;仇树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鼻唇沟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唇沟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采用鼻唇沟瓣进行修复治疗,术后6个月、1年,2年随访。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面部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鼻唇沟皮瓣具有血运丰富、转移灵活、成活率高等优点,对于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所致的缺损在美观和功能方面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明辉;王俊;郅克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状腺手术后切口瘢痕的康复治疗

    随着人们追求完美的要求不断提高,并十分注重暴露在体表外部位的完美感觉。而甲状腺手术后切口瘢痕往往给患者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因此甲状腺术后瘢痕的早期康复治疗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医患的共同关注与重视。我科自1994年1月~2010年12月共治疗甲状腺手术切口瘢痕患者225例,术后早期伤口采用精华素离子导入治疗,对明显增生性瘢痕予以二次瘢痕切除加美容缝合,并给予软化瘢痕精华素离子导入加热蒸汽喷雾及局部按摩复方肝素钠尿素凝胶等措施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瘢痕增生。

    作者:刘曼华;刘毅;许斐;汤迎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牙合)垫式义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2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牙合)垫式义齿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多牙缺失伴牙齿重度磨耗导致咬合垂直距离过低而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运用(牙合)垫式义齿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26例患者经4~28个月的治疗后,原有的关节症状均基本消失,均能符合永久性修复的条件。结论:(牙合)垫式义齿对于多牙缺失伴牙齿重度磨耗导致咬合垂直距离过低而出现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建华;夏金星;薛昌敖;刘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聚羟基丁酸酯可吸收缝线灭菌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的灭菌方法对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进行酒精浸泡、环氧乙烷、紫外线照射三种方法进行灭菌处理后,用细菌培养检测灭菌效果,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从而观察缝线的降解性,用拉伸试验测定缝线的力学特性。结果:①酒精浸泡灭菌组有10%检出细菌,环氧乙烷及紫外线灭菌组未检出细菌;②紫外线照射灭菌和酒精浸泡灭菌组可使缝线黏度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环氧乙烷对缝线黏度下降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③经酒精和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经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经酒精和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无明显降低。结论:环氧乙烷灭菌对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影响较小,是PHB可吸收缝线较理想的灭菌方法。

    作者:伍锦华;艾玉峰;韩悦;杨清芳;董兆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6年9月~2010年9月我院1 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结果:本组1 36例术后皮瓣坏死18例(1 3.2%),皮下积液21例(1 5.4%),患侧上肢水肿15例(11.0%),术后出血2例(1.4%),经综合治疗均获痊愈。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常并发症的原因较多较复杂,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防治的,及时妥善处理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牛正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