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

冯淑香;杨丽丽;王海霞

关键词:产后出血, 抢救, 护理, 缩宫素, 脉冲式
摘要: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效果.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循环血量,查找出现原因,迅速止血,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我院20例产后出血患者,1例行子宫全切术,无死亡病例.其余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只有认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门诊健康系统宣教对患者主动复诊意识养成的作用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患者的主动复诊意识,强调口腔健康系统宣教的重要性.方法:将109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护理方法只讲解专科健康知识,比较3月后两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并分别比较两组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结果:宣教组患者主动复诊率明显高于未宣教组;两组中不同性别患者主动复诊率无统计学差异;未宣教组高学历患者主动复诊率高于低学历患者,宣教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患者年龄越高主动复诊率越低.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主动复诊率,宣教重点应侧重于中老年患者.

    作者:李娜;石秀兵;刘娟;王云;李丹;张梦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在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颈骨折骨折的病人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如保守牵引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卧床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废用性肌肉萎缩等,使患者的肢体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解决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已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中.但如果术后肢体功能得不到有效正确的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肢体功能还是难以完全恢复.髋关节得不到早期合理的有效功能锻炼,髋关节出现关节粘连、僵硬、强直、关节活动障碍,使整个下肢功能障碍,使手术前功尽弃.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以上的并发症.

    作者:高瑞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噬在肿瘤研究中的新突破

    自噬是以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泡形成并包裹胞浆、长寿命蛋白和老化细胞器,与溶酶体融合终降解自噬泡内容物为特征的细胞“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1~2].根据细胞内底物运送到溶酶体方式的不同,哺乳动物细胞自噬可分为大自噬、小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MA).在大自噬中,细胞浆中可溶性蛋白和变性坏死的细胞器被非溶酶体来源的双层膜结构所包裹,即自噬泡,并由自噬泡将其携带到溶酶体中降解加工;小自噬形式的自噬与之不同,溶酶体膜自身变形,包裹吞噬细胞浆中的底物.

    作者:董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两种固位桩修复上颌前牙残冠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评价纤维桩与根管螺纹钉修复前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患者的153颗患牙,随机分组后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分别采用纤维桩与根管螺纹钉,光固化树脂修复牙体缺损,附融金属烤瓷外冠修复.结果:通过12~24个月的跟踪调查,临床及X线检查148个牙获得随访,纤维桩组:完成率91.55%.根管螺纹钉组:完成率76.8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是残冠保存修复中比较理想的一种选择.

    作者:雷霆;王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68例

    目的:观察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本病36例,对照组单用温经汤治疗32例,两组连续治疗3~6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对比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经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痛经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两者协同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陈羽雁;陈训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减少门诊输液室不良反应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减少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10~2012年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而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达到了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药物不良反应率由原来的0.29%降至0.07%有效的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规避了医疗风险,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及痛苦;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门诊输液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妊高症的护理

    目的:回顾55例妊高症病例的护理,探讨妊高症患者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妊高症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剖宫产33例,顺产12例,其中发生子痫11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对55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护理,增加了安全分娩系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围生期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吴盛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白蒲镇幼儿园一起手足口病暴发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白蒲镇幼儿因一起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6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78人中有16人患病.5岁及以下儿童14例,尤以3岁组发病率高共7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热15例,普通组14例,重型组1例,危重组1例.全部病例均有皮疹,典型手、足、口腔或臀部疱疹12例,非典型皮疹,皮疹数量少,手、足、口腔、臀部单个部位或两个部位皮疹者4例,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中升高8例,血糖升高4例,心肌酶谱升高3例,肺纹理增多3例,所有病例住院时间3~13天,均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差异.应特别重视对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

    作者:许金秀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血液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风险管理护理组20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16例.风险护理组采取护患纠纷、输血、静脉炎并发症、感染以及口腔黏膜炎并发症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在护患纠纷、输血、静脉炎并发症、感染以及口腔黏膜炎并发症风险事件中风险管理护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作者:乔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创建无烟医院的作法与建议

    创建无烟医院是卫生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所要求的.本文通过分析在创建无烟医院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达到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创建无烟医院的合理化建议.

    作者:余娟;马庆;马利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及效果

    目的:研究通过采用整体护理来的方式来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医院144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因而,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扩张器持续压力对额骨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额部扩张器持续压力对额骨的形态学影响.方法:2010年1月~ 2012年8月对5 8例鼻缺损患者采用扩张的额部皮瓣行全鼻或半鼻再造术,一期在额部埋置扩张器,在扩张器置入前、扩张器取出时、扩张器取出后6个月,观察扩张器持续压力下额骨形态的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额骨都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形,尤其是在扩张器基底深面的额骨,可见明显的骨吸收所致的凹陷畸形,而在扩张器周边,则出现了增生的纤维包膜,这些表现在年轻患者身上表现的更为显著.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额部基本恢复术前正常形态.结论:额部扩张器持续压力造成的额骨变形是暂时的,在压力去除后变形的额骨都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作者:胡小东;范飞;尤建军;王盛;王欢;张波;徐奕昊;刘征;田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带教老师以及护理实习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临床护理实习,对于临床护理实习生而言,起着从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化,从课堂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知识延伸的重要性.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带教的过程,总结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可实现提高护理带教的佳效果以及护理实习生的实践能力.结果:临床护理带教,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甚至影响一名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1].结论:优质的护理带教,为我们临床护理队伍,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优秀护理人着很大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靳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腹部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腹部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的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剂量进行麻醉诱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三组,A组给予1.0ug/L瑞芬太尼,B组给予2.0ug/L瑞芬太尼,C组给予3.0ug/L瑞芬太尼进行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三组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心血管的反应情况.结果:C组患者在插管后观察点的SBP和DBP以及HR较诱导前比较具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插管后的SBP和DBP以及HR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A组和B组患者在插管后1min的SBP和DBP以及HR较诱导前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插管后3min和5min的SBP和DBP以及HR变化也明显的降低,但高于C组插管后3min、5min的SBP、DBP及HR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中,均具有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而且临床中采取3.0ug/L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是在采取这种剂量诱导时,做好预防严重的心血管抑制情况发生.

    作者:孙志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过计算脂肪颗粒注射量行面部充填术的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相对精确的脂肪颗粒注射量,在面部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几何体积运算方式,相对精确的计算出脂肪颗粒注射量,对96例,162个部位行面部充填术.结果:其中72例行了3个月至1年的随访,有效率达100%,首次充填后的满意率为83.33%,2~3次充填后总满意率达95.83%,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过计算的脂肪颗粒充填量行面部充填术,可能提高脂肪颗粒的成活率,并提高该手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明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胎盘早剥43例分析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原因.方法:对43例胎盘早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有腹痛、产前阴道流血,39例有子痫前期病史,1例昏迷,5例无明显症状,18例有胎儿窘迫.结论:胎盘早剥原因复杂,应尽早排除.

    作者:车虹彩;闫华;邓玲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文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人文护理精神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7月~2012年2月在对偏瘫120例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与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的工作及成效.结果:经过对病人不同阶段的康复指导,使病人及家属对肢体康复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增强对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期间,进行人文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主动运动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残废率.

    作者:丁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例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喉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具体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到2012年9月诊断治疗的200例喉癌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原因,这200例患者手在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气管套管脱落、皮下气肿、肺部感染、、咽瘘、切口出血等,这200例喉癌患者手术后气管套管脱落13例,皮下气肿25例、肺部感染5例、咽瘘15例、切口出血4例、气管内阻塞3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对喉癌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与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我院积极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把握护理的关键.除了3例肺部感染没有完全治愈,其余的患者都完全治愈出院.结论:喉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受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多种因素影响.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喉癌患者的情况,及时的发现与处理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与降低喉癌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肖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例小儿急性出血性脑白质脑炎的护理

    急性出血性脑白质脑炎(acute haernorrhagic leukoencep halitis,Ahle)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特点是快速进展的意识障碍直到昏迷,此病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往往在发病后2~4天内死亡[1],以年轻人为多,小的根据文献报道为2岁10个月,大的为63岁,男性多于女性,国外报道多例,但国内仅有一两例报导成人相关病例,小儿未见,该病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病毒性脑炎,直到近才被发现是急性播散性脊髓炎的一种严重变异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持续、昏迷加深、抽搐、出现去脑强直,神经病学检查,除意识障碍外,常可看到迟缓性不全偏瘫或不全四肢瘫[1-2].多数患者病程为1~11天,少数患者存活,但常遗留明显或严重的后遗症,个别患者经过及时对症的药物治疗、周密护理计划和康复锻炼也可能有良的恢复.

    作者:闫佳丽;李岩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析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分析了产妇不同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并采取适时的心理护理,消除了产妇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了产痛,使其顺利分娩,保障了母婴安全.

    作者:张蕾;张浩;张会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