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李月;孙莉;穆银静;谢宇;李娇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组,30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VSD组),30例行传统常规换药(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疼痛和满意度.结果:VSD组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1),VSD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创面,加快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及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钱晓玲;杨雪梅;房琴;狄天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常见护理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56例护理差错的原因.结果:发生差错与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力缺乏等因素有关,工作1~5年护士、合同制护士发生差错率较高.结论: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抓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定期分析护理质量是防止差错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前进行强化呼吸道管理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10例胸部相关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只进行一般性呼吸训练指导,试验组术前进行强化呼吸道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155例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肺部并发症21例;试验组155例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肺部并发症4例,两组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强化呼吸道管理能减少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惠萍;马雨泉;何淑平;甘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确诊为GDM且住院分娩的11 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择无GDM的正常孕产妇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制后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先天畸形、早产、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GDM可有效控制GDM妊娠期血糖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霞;李小拴;唐江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急腹症手术麻醉处理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急腹症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76例急腹症手术患者在麻醉处理状态下,除了1例因手术重度休克死亡,其余患者麻醉处理效果良好,手术均成功,病情得到治愈.结论:麻醉医师可依据急腹症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特征,为其选择适宜的麻醉处理方法,并规范麻醉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先伦;尹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3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组采用心理障碍沟通、相关手术治疗沟通、开放式悉心提问沟通、多样式语言沟通以及医疗费用沟通等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在服务态度方面,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为65%,,对照组为39.62%;在语言沟通方面,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为68.33%,对照组为41.51%;在工作责任心方面,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3.33%,对照组为37.74%;在人性服务理念方面,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67%,对照组为45.28%.2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冯月;王守红;申秀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脏疾病.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心悸成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刘玉洁主任医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二、三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对心悸的辨证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清贤;倪振英;场淑英;张军;李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陕北地区无症状女性宫颈HPV感染现状及主要型别进行分析,寻找地区特异性HPV型别.方法:采用结构式、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流行病学资料.以陕北地区两市6个县区共3685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用2检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来自陕北地区两市6个县区共368 5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逐一检测后发现:3685例宫颈脱落细胞中总HPV感染率为13.8%,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0.6%.感染率高的为HPV 16(3.05%),其次是HPV 52(2.9%)和HPV 58(2.4%).被检测人群中,HPV 16和-18占4.26%.结论:陕北地区无症状女性人群中,第一代疫苗相关型别的感染率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感染率相对较低,但HPV 52及-58两型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
作者:张静;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与年龄、工龄、是否配戴防护眼镜的关系.方法:对我师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介入治疗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结果:我师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在不同放射工龄、不同年龄、是否配戴防护眼镜有显著性(P<0.01);电离辐射对眼晶状体的损害随工龄增加而加重;基层团场医院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54.16%,高于师级医院29.16%.结论:应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加强防护意识,改善放射防护条件.
作者:伏文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肺内结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肺内结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DR,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tomosymthesis,DTS)及胸部CT检查.结果:32例肺结节患者中,CT共显示肺结节45个,结节大小为2.5mm-18.6mm,平均14.3mm. DR发现结节23个,DTS发现结节43个,对两者之间发现率采用配对X2检验,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肺内结节检出具有准确率较高、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等优势,且较CT检查辐射量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刚;吴海涛;朱吉高;王立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2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去除术治疗.结果:行白细胞去除术后,2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P<0.001).结论: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去除术,能快速减低患者白血病细胞负荷,缓解症状,且该项技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元媛;曹维克;陈凤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判断.方法:产后确诊羊水过少79例与同期羊水量正常产妇79例进行比较,比较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结果: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脐带缠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无明显差异,79例羊水过少中,剖宫产术55例,直接剖宫产术24例,48例阴道试产后因有剖宫产指征改剖宫产者31例.结论:对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妇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王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科近期收治2例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较多,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加抗精神病药,通过细致护理,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性,89岁,2012年10月27日住院期间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不正常心电图,V1-V4导联ST段弓背抬高.实验室检查提示心肌酶明显升高,心梗三项均为阳性结果.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由于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高龄,家属不同意行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给予行抗血小板、抗凝、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循环及调脂等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吴晶;胡娟;孙国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动态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同时探讨灌注参数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与动态CT灌注.结果:本组患者梗死患侧脑组织和健侧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各参数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周围脑组织与健侧脑组织比较显示两侧脑组织CBF和CBV无明显差异(P>0.05),MTT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动态CT灌注成像不仅能明显提高CT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而且能反应脑梗死后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的情况,提高脑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牛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案例分析加强护士的责任意识.方法:通过两例就诊患者的案例分析,案例中列举其相应的对策,强调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结果:通过案例分析和相应的对策,使护士熟知人性化护理体现在细节之处.结论:人性化服务体现在口腔门诊患者的就诊前、就诊中、就诊后,关注护理中的细节就能使护理贴近患者,更加服务主动化,总体的护理品质上升.
作者:黄慧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式教学法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专科教学质量,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方法:将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分阶段制定教学目标并限期完成实习内容.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值P<0.01).结论:对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式教学法进行糖尿病护理教学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姮瑛;何霁;袁静;刘莉;王海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运用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法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将240例被诊断为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7%,治疗组效果明显的优于对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无一例继发出血、血肿和水肿以及感染的情况发生.并且在术后的2个月随访中,其切口整齐,并达到Ⅰ期的愈合,外形美观.对照组术后出血及血肿形成11例,系带处水肿9例,包皮过短2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疗效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手术切缘整齐美观,优于传统手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立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引起颌骨囊性破坏的疾病进行临床统计分析,并对常见的颌骨囊性破坏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我院1999~2010年住院患者中发生颌骨破坏的89例囊性肿瘤疾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不同疾患引起颌骨破坏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对各种引起颌骨破坏的囊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颌骨囊肿和成釉细胞瘤为引起颌骨破坏的常见疾病,占颌骨破坏性疾病的近80%.对于普通的颌骨囊肿多采用单纯刮治术;而对于范围较大具有浸润性特征的成釉细胞瘤、角化囊肿;年纪较轻患者(小于13岁),采用开窗术,再行刮治术.结论:临床上各种颌面部疾病引起的囊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同,应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防止误诊,而相应的颌骨治疗方案应基于该疾病的性质而定.
作者:唐雄飞;陈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利用改良下肢支具协助脑出血后偏瘫悬垂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出血后偏瘫悬垂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下肢支具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改良下肢支具协助偏瘫悬垂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方法简便、效果明显、易于掌握,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及家庭康复.
作者:高欣;赵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镜定位下腹腔镜治疗治疗微小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胃间质瘤.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90min,术中出血量30~70ml,术后12~24h拔除胃管,3~4天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日4~6天,随访1~16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鸿轲;吕高波;杨维桢;杨诚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