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洗胃方法在青少年急性口服安眠药中毒抢救中的对比观察

杨秀娟;李冠玉;张晓荣

关键词:安眠药, 中毒, 洗胃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洗胃方法对青少年急性中重度安眠药中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青少年中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方法,研究组在传统洗胃后,经鼻留置胃管,并行间断灌洗加持续胃肠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神志恢复清醒时间,发生合并症的例数、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洗胃后,经鼻留置胃管,并行间断灌洗加持续胃肠负压引流,能更加有效清除毒物,减少毒物吸收,有利于患者恢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初产妇早期积极心理护理与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观察初产妇早期积极心理护理与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前来我院分娩生育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比对照组产妇明显倾向于自然分娩,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率及分娩后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进行积极的早期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孕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并有效的维持孕妇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少不良的妊娠结局,对我院产科的接生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作者:马新巧;任密果;杨素领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失血量10ml,平均住院时间5.5天,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仕毅;麦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应用臭氧消融术联合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复.结论:通过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开芳;夏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体重指数和空腹C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使用安全,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诊护生带教中如何减少护患纠纷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急诊科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因此,探讨如何在急诊护生带教中防范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是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作者:苏惠;谢滨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的系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康复程序康复效果.方法:利用康复评定系统,根据不同部位的肌腱损伤制定不同的康复程序,对30例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膝关节为主僵硬生活不便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结果:下肢股四头肌和胫前肌肌力增加提高率达75%和68%,大腿和小腿围增粗提高率达65%和69%,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提高率达82%和91%,下肢长度增长提高率达71%,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率达87%.结论: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制定个体化康复程序,早期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加强肌肉后负荷运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作者:罗毅玲;王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拨针治疗大腿肥胖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拔针、针灸在大腿肥胖治疗差别.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二组:治疗组用拨针松解脂肪垫及结筋病灶点6次,前3次每周一次,后3次隔周一次.针灸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共做3个疗程.观察一周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大腿肥胖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0%,P<0.05,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拨针松解脂肪堆积处及经筋病结筋病灶点能解除脂肪壅塞的器质性原因.

    作者:顾春英;黄嘉琪;车竹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清热解毒法在痔瘘术后的应用

    痔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痔瘘的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脱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难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加之外感风、热、燥、湿之邪,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痔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

    作者:刘茜;宏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眼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维生素C点眼联合应用对兔角膜碱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只新西兰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眼组,羊膜移植组,维生素C点眼组及对照组,治疗2、14、21天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混浊度、新生血管生长、角膜上皮修复率及角膜组织pH值变化.结果:角膜烧伤2、14、21天在角膜混浊度、新生血管生长及角膜上皮修复率方面,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组明显优于其它组,pH值也较其它组低.结论:羊膜移植联合维生素C点眼对治疗角膜碱烧伤效果良好.

    作者:李帮钰;龚军;张霞;王德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研究,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的实施,以保证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安全、用药安全、输血安全等,并且提高手术期的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251 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手术期安全护理,术前一日认真履行访视制度,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麻醉方式,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心理素质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思想负担、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做好术前三方安全核对制度,并且协助手术医生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在刀碰皮时再次确认“time out”.术中加强对手术环境的管理、无菌操作技术的监督、消毒灭菌物品的监控,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使用各种仪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术后监督管理检查各种管路安置是否牢固、有无破漏.为患者整理好衣被,遮盖隐私,注意保暖.结果:251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期安全差错事故,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安返病房,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好评.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提高手术期的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手术期各项操作安全、顺利进行,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爱丽;李嫚;程相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严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结果:本组2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经过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和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2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好转自动出院,均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传播,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及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医疗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韦少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荷包缝合深度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荷包缝合深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96例采用PPH治疗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将其术中被吻合器切除的组织送病理,病理检查仅有直肠黏膜组织者为对照组,有直肠黏膜组织及少量平滑肌组织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后近期不良反应与远期疗效之间有无区别.结果: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荷包缝合深度与术后近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关系,但远期疗效存在差异.结论:增加PPH术中荷包缝合深度达直肠壁浅肌层能增强手术远期疗效.

    作者:郑坤;高越超;王红艳;路亚辉;孔亚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难治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病程长,周期性、突然、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的特点.其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但没有适合于任何患者的十全十美方法,诸方法各有利弊及适应症,现分别介绍目前常用的方法如下.1 常规治疗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B族维生素、654-2等口服.治疗原理是抑制神经冲动异常传导,缓解疼痛,神经营养,改善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这些治疗费用低廉,特点是病程早期有效率较高,病程中晚期治疗效果差.人群普遍适用,可作为基础治疗.以上方法不能治愈三叉神经痛,停药后常复发.长期服药会造成肝肾损害,嗜睡,血液系疾病并发症,如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等,需长期服药,远期效果不定.

    作者:武翠平;闫旺;王进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及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15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郭雪峰;王年青;刘江男;李丹;于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白藜芦醇对体外抗肠球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的出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探讨白藜芦醇对肠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中药抗菌防治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获得白藜芦醇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认为白藜芦醇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没有差别(P>0.05).结果:白藜芦醇对粪肠球菌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6mg/mL、0.512mg/mL,对屎肠球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6mg/mL、0.512mg/mL.结论:白藜芦醇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苏军华;郭勇;袁宁璐;张瑞;郭鑫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坎地沙坦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及骶髂关节疼痛

    1例63岁女性患者因高血压给予坎地沙坦酯8mg/d,口服3天后,患者出现口腔咽部水肿,腰腿疼痛.停药7天后骶髂关节疼痛加剧后出现抽搐,半坐位后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大动脉波动消失,抢救后心跳恢复,无自主呼吸,支持治疗,肝肾功能进行性减弱,支持治疗5天死亡.

    作者:李海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在治疗脑炎性癫痫的效果分析

    脑炎作为临床引起癫痫的主要病因之一,其脑炎的病程超过1个月以后(脑炎恢复早期),临床无发热,无颅内高压表现,出现反复癫痫发作,且脑电图(EEG)出现癫痫波,即确定为脑炎继发癫痫[1].本研究主要比较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脑炎后癫痫患者的价值及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炎后癫痫发作患者9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18~69岁,平均(36.9±5.3)岁,病程2~35年,平均(15.1±3.9)年,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者31例,部分发作者10例,失神发作者4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8~70岁,平均(37.6±5.4)岁,病程1~38年,平均(15.6±4.1)年,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者30例,部分发作者12例,失神发作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作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宗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心血管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由于心血管病患者特殊性难以预计,护理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是日前护理领域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作者分析总结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诣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防范措施,有利于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护理差错、纠纷,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终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预防急腹症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针预防术后腹腔粘连.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80例常见的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予以几丁糖和胃复安针,对照组无上述处理.结果:198例患者同时使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针,出现腹腔粘连8例,发生率为4.0%,182例未使用几丁糖也未使用胃复安者,出现腹腔粘连30例,发生率为16.4%,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检验P<0.05).结论:在急腹症手术患者中,联合应用几丁糖和胃复安能有效的减少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作用.

    作者:彭永光;张卫民;李宗山;赵卫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