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许月娥

关键词:护理干预, 妇科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 2012年6妇科手术患者900例,其中450例运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50例运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癌Gli1的表达及其与VEGF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喉癌Gli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以及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为喉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和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i1和VEGF蛋白在10例喉癌旁黏膜组织和40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Gli1在喉癌中的表达与VEGF以及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癌旁喉黏膜Gli1蛋白阳性表达评分为(1.50±0.70),喉癌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阳性表达评分为(4.60±3.52),喉癌Gli1蛋白表达较癌旁黏膜显著增高,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Gli1蛋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以及侵袭与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促进VEGF表达.

    作者:韩海平;赫莉;武川君;周晓红;彭丽娜;路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理适应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适应与食管癌手术患者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明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Mini-MAC-19)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132例食管癌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和生命质量水平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助/无望、焦虑与生命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积极态度与生命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与其生命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心理适应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水平与整体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ABO溶血病患儿进行早期观察和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黄疸消退时间平均7~8天,平均住院时间8天,4 5例无一例换血,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及死亡.结论:基层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尽可能的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作者:杨晓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帕瑞昔布钠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方法: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18-64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组20例.于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试验组)、生理盐水2 ml(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采用芬大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芬太尼的用量、PCA有效按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及PC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毕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有效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

    作者:郝志华;段亚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护生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为临床带教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及开放式讨论,对我院170名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评分较高;除“每周有理论及操作提问”外,其它9个条目的满意度得分,不同学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小讲课次数与满意度得分呈正相关;护生更希望得到固定带教、增加小讲课次数与动手操作的机会.结论:临床教学工作中应尽量固定带教老师并提高小讲课次数,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进行因材施教,放手不放眼,加强同护生的沟通,从而提高护生的满意度,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戴垚;顾巧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颈椎前路手术应用帕瑞昔布对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应用帕瑞昔布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3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采用VAS评分测定静注帕瑞昔布后2h、4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与1组相比,2、3组术后2h、4h、12h、24h的VAS评分降低,术后使用补救镇痛药例教显著减少,术后24h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2组在术后4h和12h时VAS评分较3组低(P<0.05).结论: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可减轻颈椎前路手术后疼痛,提高术后镇痛质量,术前使用较术后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康志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复方玄驹胶囊配合锌硒宝治疗精液液化异常32例临床观察

    根据WHO的标准,精液液化异常是指射精后超过60min才能完成液化的现象.液化异常包括液化迟缓和不液化.笔者采用复方玄驹胶囊配合锌硒宝口服治疗精液液化异常患者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凤荣;李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针灸对原发抑郁的辩证及治疗特点评述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进行回顾,在总结辨证思路的基础上,探讨中医辨证对治疗的指导作用.通过将文献内容与针灸作用特点相比对,对现行文献的得失进行评述.

    作者:曾昺焱;许镫尹;李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敷料货架式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实践

    目的:探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方法.方法:为了规范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采用两种方法即常规方法和敷料货架式进行管理,比较一次性物品取物时间、接台一次性物品准备时间及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无菌物品质量检查、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使用证实,敷料货架在取物时间、接台物品准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料货架在护理人员知晓率、无菌物品质量检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料货架使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得到很好的改善.结论:采用敷料货架式管理一次性无菌物品,可以节省取物时间接台用物准备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知晓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王惠;校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 2012年6妇科手术患者900例,其中450例运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50例运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许月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体会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肝脏代谢功能低下,肝内外分流严重,极易发生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发生有多种因素,清除肝性脑病的诱因和潜在危险因素,通过针对诱因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和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本文对2012年2月~2012年08月收入我科的4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采取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现将其对肝性脑病的防治作用,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压氧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1).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的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结果:28天后治疗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白博丽;高兰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酒精性心肌病28例护理

    酒精性心肌病(以下简称ACM)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乙醇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Ⅲ.该病在不同国家、地区及民族间发病率各有差异.而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气候寒冷及少数民族聚居热情好客等特点,因饮酒的人数多,饮酒量较大,饮酒的人群年轻化,近年来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经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院药学部的信息化管理实施与探究

    笔者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点出发,阐述此系统在医院药学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管理系统中的各部分功能,对住院用药、门诊急诊周药管理的有效分析,突出本系统在医院药学部信息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作者:林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器械的准备,手术间的布局,术中的配合,术后器械的清洗、灭菌及保养等方面对45例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进行配合.结果:通过手术及有效的术中配合,37例经蝶垂体瘤在内镜辅助下完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结论:精心的护理配合、熟练的内镜器械使用和保养是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薛愉洁;姜雪;李娟;高丽娟;侯利利;郝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抗感染活性骨治疗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抗感染活性骨(ARBX)治疗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将ARBX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血源性骨髓炎24例,实施了专职护士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及护理随访等护理措施.对其中获得12月以上随访的17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7例中除1例骨髓炎未能治愈,1例愈后复发,1例发生骨不连,其余14例均获得完全治愈,总治愈率为82.4%.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及家属康复观念的转变,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牛志霞;张延琴;苏健;孟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为患者提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我2011年3月~ 201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8例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n=19)和静注复合组(n=19).术前6h禁食、禁饮,静吸复合组:面罩吸入氧气,氧流量为2 ~5L/min,同时采用4%~7%体积浓度的七氟烷诱导麻醉,手术操作中采用1.5% ~2%体积浓度的七氟烷维持麻醉;静脉复合组:肌肉注射氯胺酮行基础麻醉,而后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根据患儿体重,每2 ~ 3mg/kg进行麻醉诱导,手术操作中同样按照每2~3mg/kg以氯胺酮维持麻醉.两组患儿麻醉前均进行1%利多卡因和1:100000的肾上腺素分别对唇裂和腭裂患儿进行眶下神经和口腔内麻醉,术中均采用芬太尼诱导并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术后记录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生的发生率均低于静注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远龙;杨晓铭;方幼平;彭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氮酮的抑菌作用

    目的:探讨氮酮在抑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8株临床菌株采用液体抑菌活性检测,通过本次实验观察氮酮的抑菌效果.结果:氮酮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2株表皮葡萄球菌和28株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72、1.44、0.72 mg/mL;其MIC90分别为1.44、1.44、0.72 mg/mL.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的MIC90分别为2.88、1.44 mg/mL.结论:氮酮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王桂霞;赵秀琴;王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以PIC窗为切点序贯撤机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研究中的规范化护理.方法:选择40例重症肺炎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组和有创通气传统撤机对照组.通过精心护理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促使PIC窗及早出现和及早发现PIC窗,从而在PIC窗出现后根据医嘱进行分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等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等,这其中规范化护理,重视呼吸机使用中的观察和护理,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对重症肺炎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起促进作用.

    作者:袁改兰;赵京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庆大盐水湿敷联合中药口服治疗面部急性皮炎的护理

    对78例采用庆盐湿敷联合中药口服治疗面部急性皮炎的患者,在专科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燕;宗世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