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活质量评估在胰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胡林峰;吕红利

关键词:胰腺癌, 生活质量, 护理
摘要:选取我院2010年4月~ 2012年4月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Ⅱ~ Ⅲ期),按照QOL问卷进行QOL评价.通过测量其生活质量,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适当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法律意识,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 ~ 2011年145例医患纠纷分析原因,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对策.结果:患者投诉逐年下降,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结论:通过严格加强医院管理,可有效控制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孔丽娜;除金玉;张国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并根据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制订恰当的防范措施,以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方法:通过对院前急救转运途中60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筛查,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与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输液管下段出现空气20例,输液针头滑脱导致液体外渗8例,快速输液受限10例,输液管道扭曲脱落8例.经相应处理仅16例需重新静脉穿刺外,其余输液过程顺利.结论:院前急救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观念及慎独精神,遵守重症监护制度是预防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发生的关键,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和院前急救效果.

    作者:郭慧云;刘向丽;李文香;郭小涛;徐婧;柯淑华;李云;叶凤英;姜丽君;王秀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保温干预护理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温干预护理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外科手术,保温护理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保温护理.观察和比较各组手术前后体温、血压、心率等情况.结果:保温护理组围手术期体温、血压、心率保持稳定,各时间点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护理组术中和术毕体温体温显著高于对照(P<0.05),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纽(P<0.05);引流量和清醒时间分别为(11.0±9.19)ml和(48±7.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躁动和寒颤发生率为10%和15%,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外科手术中实施保温措施护理,有利于患者保持体温和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清醒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冯素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母亲孕期保健和儿童先天性耳聋的关系

    先天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3‰[1],国外报道为:0.1%~0.2%[2].先天性耳聋对儿童的影响不但是生理上的,还造成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对智力开发及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终可产生严重社会问题.开展儿童先天性耳聋相关因素研究,可为预防儿童先天性耳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母亲孕期保健与儿童先天性耳聋的关系,为先天性耳聋的预防、早期干预及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颖;赵辉;陈立辉;张博;何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性关节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性关节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针灸科骨性关节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治疗组60例骨性关节病患者采取中药热奄包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辅助治疗,余治疗方法相同.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采取中药热奄包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有效率达98.33%,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辅助治疗的患者有效率达75.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护理对骨性关节病的治疗及康复有积极地作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透明质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明质酸凝胶涂抹于溃疡面,对照纽采用碘甘油涂于溃疡面,均为每天3次,连续5天,观察溃疡期的长短和疼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4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透明质酸可以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并且可以缩短溃疡发作期,是一种很好的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局部药物.

    作者:谭荣;胡冬梅;胡坤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250例临床探究

    目的:对泌尿外科病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手术,通过临床去观察疗效进而体现该手术的使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 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中抽取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都采用了后腹腔镜手术,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并观察患者转开腹原因以及产生并发症原因.结果:242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为大出血在手术的第2日实施开放手术,1例采用术中膈肌穿孔,3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未出现腹腔内脏器受损现象,无血管破裂及死亡等各种并发症产生,8例采用中转开放手术.采用时,采用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都低于开放组.结论:从临床科研究可知,后腹腔镜手术对于肾、肾上腺、输尿管以及精索静脉等疾病治疗非常有效,具备安全、创伤小及术后康复较快等各种有点,是泌尿外科患者手术上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汪涛;呙林杰;熊鹰;曹阳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浅析临床输血病历缺陷及防范对策

    目的:通过对我院输血病历填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防范各种医疗纠纷,确保安全输血.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输血病历300份,根据《输血病历相关指标质量评估表》进行评分.结果:00份输血病历中有117份病历存在缺陷,缺陷率达39%.结论:虽然我院输血病历填写质量逐年提高,但仍有不少病例存在缺陷,存在较大的医疗纠纷隐患,所以临床医生及医院管理部门应当提高重视,确保安全输血.

    作者:袁茜茜;黄梅香;符宝铭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地佐辛用于耳鼻喉科局麻手术的观察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用于耳鼻喉科局麻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鼻窦开放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予1%利多卡因15ml行局部麻醉后开始手术,局麻前15minD组注入地佐辛0.05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3ml),C组注入生理盐水3ml.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开放鼻窦时(T1)、术毕填塞纱布时(T2)、术后30min(T3)、2h(T4)的MAP、HR、SpO2、VAS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术中及术后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D组各时点MAP、HR、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或P<0.01);Ramsay评分高于C组(P<0.01);C组内术后(T3、T4)与术中(T1、T2)比较:MAP、HR均高于术中(P<0.05),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无差异;两组SpO2、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用于耳鼻喉科局麻手术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岱;林启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改良套环缝线黄金分割点间断埋线法微切口重睑术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中使用套环缝线褥式缝合新方法对加强重睑持久性、重睑线深度、睫毛翘度、术后立体性美感的效果.方法:上睑内外黄金分割点处分别设计并切开形成两个2mm皮肤微小切口,将表皮切口下组织与睑板缝合固定,形成自然的重睑.结果:共施术87例,疗效均满意.结论:该方法使用套环缝线加强固定睑板,降低线结松脱可能性,远期效果肯定.黄金分割点定位符合美学要求.

    作者:张进;张巧云;薛国民;张伟;陈美玲;朱巧平;李依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介入治疗全程护理干预

    目的:对剖宫产后切口部位妊娠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保证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并辅助超声监护下人工流产和子宫前壁病灶清除治疗,做到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结果: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无一例子宫切除.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是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作者:尚丽;晏爱云;黄开芳;陈育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室按需型起搏伴室性早搏心电图分析

    VVI起搏是一种心室按需型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因其价格相对较低、植入操作简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起搏激动可诱发反复搏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本文收集近期4例心室按需型起搏伴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现报道如下.1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男性,64岁,因头昏、心悸2天就诊.2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植入VVI型起搏器,基础起搏间期为1000ms.体检:BP13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65次/min,心律呈二联律,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电图可见基础心律为窦性,心房率85次/min,P-R间期不固定,VVI起搏心率60次/min,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型QRS-T波群前无相关P波,起搏-早搏交替出现呈二联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按需型起搏伴室性早搏二联律,起搏器功能未见异常.

    作者:耿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金水麻附汤治疗哮喘病10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金水麻附汤治疗哮喘病的疗效.方法:以金水麻附汤为主辨证施治治疗哮喘病106例.结果:总有效率89.62%.结论:金水麻附汤治疗哮喘病,标本兼顾,疗效确切.

    作者:高斌;尹小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腹壁切口卵巢囊肿剥除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卵巢囊肿穿刺剥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 2011年12月本院360例有卵巢囊肿剥除指征的患者进行腹壁小切口卵巢囊肿穿刺剥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该术式微创,简单易行,损伤小,出血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术后炳率低,卵巢功能不受损,避免女性远期并发症.结论:对有卵巢囊肿剥除指征而无恶性倾向的患者(CA125正常),在基层医院开展腹壁小切口卵巢囊肿穿刺剥除术是一种非常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杨玉珍;商倩;王玉娥;李淑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基层部队新兵口腔医疗需求四年变化

    目的:了解某部4年新兵口腔医疗的状况,探索口腔疾病发病规律和解决目前基层口腔医疗保健的需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调查点共1220名新兵进行现场口腔医疗需求调查,填写记录.结果:通过对连续4年1220名男女新兵进行调查得出在四类口腔医疗需求的类型中第三类需要及早后送的的人员有着明显的改变(P<0.001).结论:近年来我军人员中口腔健康的人员所占比例在上升,但是刚入伍的新兵的微小、慢性的口腔医疗需求未能得到重视,应该逐步满足基层部队人员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

    作者:吕莉慧;丁淳;杜方翀;解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PDCA循环运用于手术室护生教学培训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生教学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手术室201 2年1 00名护生教学培训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下一个循环中得以解决和完善.结果:经过PDCA循环系统的科学的培训,1 00名护生顺利完成培训计划,学员满意度96%,与前期实习护生比较,成绩显著.结论:PDCA循环用于手术室护生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培训质量.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α-2b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13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干扰素、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三组不同治疗方法对HBeAg、抗-HBe、HBV-DNA、ALT/AST的影响.结果:三组中,联合治疗组HBeAg转阴例数、抗-HBe转阳例数、ALT复常率、AST复常率较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慢乙肝疗效好,副作用少,且价格普遍低于国外产品,更适合中国慢乙肝患者.

    作者:赵海东;钟晓燕;程琼;郑瑞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恶性肿瘤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如何较好地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制定疼痛评估表,该评估表采用数字分级法(NRS)与修订版面部表情法(FPS-R),对115例恶性肿瘤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首次评估NRS平均评分5.6分,经规范化止痛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69例,部分缓解38例,未缓解8例.结论:对疼痛进行科学评估,能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马应龙痔疮栓在佳木斯地区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马应龙痔疮栓在肛肠病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按随机法随机分为2组,A组为马应龙痔疮栓组(治疗组),B组为双氯芬酸纳栓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所选病例均来自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2 011年1月~2011年1 2月收入院住院手术患者,术后肛塞栓剂,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4h、8h、12h、24h镇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马应龙痔疮栓组在术后镇痛疗效优于双氯芬酸纳栓组.结论:根据中医学“通则不痛”的理论根据,采用活血化淤,祛癖止痛的马应龙痔疮栓,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应用于肛肠科手术后的患者,能够减缓肛肠病患者手术后肛门疼痛的症状.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浅谈江苏油田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与救助儿童会研究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人数已从1990年的460万降至2009年的330万,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中国的新生儿死亡危险降低一半.生命初的一周对于新生儿而言是危险的一周.产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病区,实施母婴同室,母亲新生儿混合管理,风险加大,责任加大,工作繁琐,必须同时保证母亲和新生儿的安全,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不安全.

    作者:蒋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