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燕;王蕴;杨艳红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多间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对静脉穿刺时戴医用手套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率的有效办法,以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避免护士职业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番禺区500名临床一线护士关于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掌握及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情况.结果:未能完全掌握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护士达33.3%,认为静脉穿刺时戴手套无必要及无所谓的达35.2%,静脉穿刺时仅有16.5%的护士总是戴手套.结论:为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的戴手套率,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建议医院要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加大宣传力度,为护士的职业防护提供支持及方便.
作者:陈永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是现代护理对于护理工作者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护士群体的心理素质,必须通过严格把好护士入职关、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提升专业业务水平、注重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强化护理工作者的自身修养、做好自我调节与控制工作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加强护士群体心理素质的对策.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兰州军区第323医院担负着西北地区数千名师以上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他们以对老干部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于1979年在无编制的情况下建立了老干部门诊部,率先实现了师以上干部军地分区就诊,使老干部有了独立舒适的就医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创建了和谐门诊部,创新了保健模式,提升了服务内涵.
作者:朱淑金;高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窒息性气管狭窄多为后天性,如炎症或创伤、周围肿物压迫、气管切开或插管以及放疗引起的狭窄.气管严重狭窄濒临窒息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外科急诊.这些患者多半由于误诊延误了佳的手术时机,就诊时病情已经极其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手术面临的大困难是如何建立有效通气维持生命和麻醉.而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将为成功的手术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现将我院收治的20例窒息性气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伊枝;孙玲玲;张可亮;肖鹏;秦春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010心肺复苏指南》在实践中如何指导医务人员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急诊心肺复苏的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苏成功6例,其中1例痊愈出院,成功率为8.82%,成活率1.47%.结论:早期、规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及合理应用复苏药物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乐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评价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脑瘫患儿分为针剌结合运动疗法组(26例)、单纯针刺组(25例)和单纯运动疗法组(25例),进行治疗对照并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应用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纪要标准评价康复效果.结果: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26例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1 3例),总有效率为(88.4%).其他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0%和60.0%.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胜龙;陈雪平;覃天;陈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多老年患者得病后多表现为焦虑,焦虑的自然反应就是恐怖自己的病情,抑郁是不好的情绪,为负性感观,主要变现为悲观厌世,低落的情绪,对任何事情都失去热情,内部因素为破坏了大脑内部的某个位置,外部因素为身体协调能力减弱、社会地位降低、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抑郁是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因为焦虑、抑郁而下降.老年病科作为我院试点科室,在病区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了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疗效,我科室进行了对比实验,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而只对老年患者常规护理服务,总结如下.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癌术后预防盆腔腹膜后淋巴囊肿形成的佳措施.方法:将2005年1 0月~ 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65例妇癌根治术后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阴道封闭单管经腹引流组共28例(A组),采用阴道残端开放双管经阴道引流组共37例(B组).对两组淋巴囊肿发生情况统计分析,并对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应用天数、发热天数、盆腔感染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阴道封闭单管经腹引流组(A组)为28.6%,阴道残端开放双管经阴道引流组(B组)为2.7%;术后继发盆腔感染:A组3例,B组0例;A组在术后发热天数及抗菌药应用天数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肛门排气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等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癌根治术后经阴道腹膜后双管淋巴引流是预防术后盆腔腹膜后淋巴囊肿形成的有效途径,方法简单、效果可靠,无手术难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蓉;杨红英;石峻;张婧;宁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1]是指慢性病患者感受到的由于自身的疾病和照护需求影响到照护者而产生的移情担忧,从而导致的抑郁、内疚、痛苦、负担感受和自我感觉的降低,其中身体因素、社会因素、情感因素构成了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内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由家属照顾,患者在接受照护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的感受.
作者:杨欢;高凤华;方舒悦;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介绍作者医院改进后的术前访视表设计特点、应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提出一份设计完善、科学合理的术前访视表可以规范术前访视行为,规避手术护理风险,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患双方的权益,希望本术前访视表能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王巧萍;孙丽;董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探讨儿科采取血液标本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留置针与一次性真空采血器结合采集血液标本.结论:同时将这两种技术操作巧妙结合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满足了患儿的需要,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国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对ICU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晨间交接班流程进行流程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每次所用的时间、护理交接班质量及护士病情知晓情况.结果:流程再造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所用的时间显著低于流程再造前;流程再造后的护理交接班质量高于流程再造前;流程再造后的护士病情知晓评分高于流程再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改进交接班模式,简化工作流程,规范交接班内容,强化交接班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冯锦绣;林兰;赵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成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为1776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发生胆漏8例,其中2例为胆囊管钛夹脱落;2例为胆总管损伤;2例为胆囊床迷走胆管渗胆;1例为胆囊管近端损伤;1例术后引流管引出胆汁,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6个月~2年,均恢复良好.结论:操作与经验的欠缺,技术不娴熟,思想麻痹大意,胆囊三角区炎症粘连、解剖不清是造成胆漏的重要原因,利用吸引器钝性分离三角区解剖层面,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可有效地减少胆漏的发生.
作者:詹建兴;陈广瑜;申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3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健康青年对照着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学症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女性,多为单发,少部分为多发.一般认为与此激素作用活跃有关,多发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唯一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的关键.
作者:严香菊;赵冬梅;司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ENCOR旋切术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创旋切术对4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40例患者的75个乳腺肿块被准确、完全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术后每3~6个月复查见切口小而隐蔽,瘢痕不明显,乳腺外形及皮肤感觉正常,超声未发现病灶残留、复发.结论:微创旋切术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安全、高效、符合美学观点的治疗方法.
作者:区烈良;易东生;李栋;许娟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比几种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心肌内源性HSP70的诱导作用,筛选佳诱导药物及诱导时间.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4组:NS组,NE组、NCR组、NTG组.按规定剂量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行预处理.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被处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内源性HSP70的光密度值.结果:①所选的药物可诱导内源性HSP70产生,其诱导活性依次为:尼可地尔>硝酸甘油≥去甲肾上腺素;②药物预处理诱导心肌内源性HSP70的表达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尼可地尔注射液是有效的诱导心肌产生内源性HSP70的药物,佳时间为连续给药9次.
作者:邬鹏宇;郭启仓;张越栋;李春秀;张春青;李占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动力髋螺钉(以下简称DHS)内固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骨折内固定技术.本文选择我科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DHS法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溴索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患者80例,上述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和参麦注射液.两组患者14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变情况,主要观察FEV1和FEV1/FEV的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内急性加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FEV1和FVC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FV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期间急性加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基础上给予氨溴索和参麦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吴淑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teous Kyphoplasty,PKP)均是骨科常见的微创介入手术技术,用于治疗疼痛性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或即将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1年9月我科收治的36例(39椎)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资料,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华;侯喜君;郑晓世;张连清;李玉强;李霖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