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蓉;杨红英;石峻;张婧;宁静
维生素B1(vitamin B1,VitB1)是人体重要营养要素之一,其参与体内辅酶的形成,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其中粮谷类、豆类、硬果、动物的内脏如肝等食物中均含有大量VitB1,一般情况正常饮食可以满足人体需求,但由于生理、职业、患病等因素也会造成VitB1的缺乏症,从而引发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病症,我们将近几年的临床应用归纳如下.
作者:白冰;梁玉磊;赵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平片和CT影像的分析以提高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认识.方法:发现肺内孤立结节病灶先拍片后再行CT扫描;检查设备使用美国锐柯DR和GE8排螺旋CT.结果:对符合条件的35例患者影像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影像依据.结论:平片发现肺内孤立结节后行CT扫描能提供更多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潘康;刘蕊;陈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统计28例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来总结护理方法.结果:28例患者在超细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时间6.2±3.9min,经系统有效的护理,置管后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超细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技术难度低,成功率、安全性高,易于护理、患者耐受性好,护理并发症少.
作者:宋海燕;杨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脑脊液细胞动态变化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玻片离心沉淀法制片收集脑脊液细胞,瑞-姬姆萨染色(MGG),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其CSF细胞检查以混合型细胞反应为主,占总标本数的95.83%,其中以转化型淋巴细胞占大多数,占混合型细胞反应总标本数的52.17%,恢复期仍然以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的比率相对有所提高(34.62%)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但仍需结合病史、病程作出判断,且脑脊液细胞动态观察的鉴别意义较大.
作者:尚进;肖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i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以下简称PICCO)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监测和护理如何科学、有效地应用.方法:通过PICCO的所有准确数据,对27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监测和护理.结果:2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动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感染,所有患者静、动脉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呈阴性.结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科学、有效地运用PICCO,可使诊治过程更加安全、准确、快速,明显提高诊治效果.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特点是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丢失,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糖尿病诊断之后发生妊娠,妊娠期间血糖波动大,常常需要胰岛素治疗.产前抑郁症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以郁闷、胆怯、自卑、绝望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2],为生物、社会和心理综合因素导致.近年来产前抑郁症的发病率为9%,呈上升趋势,较多发生在怀孕前及分娩前3个月.
作者:顾霞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1例车祸后会阴部撕裂伤并行结肠造瘘的青年女性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采取心理护理、会阴部伤口的护理、造瘘口的护理等Ⅰ级护理措施和康复理疗手段对会阴部撕裂伤的青年女性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70天的康复理疗和护理,患者目前会阴部伤口已愈合,病情及情绪稳定.结论:针对会阴部撕裂伤并行结肠造瘘术的青年女性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精心的康复理疗和护理是其生理心理尽快痊愈的关键.
作者:张维林;刘萍;汪学玲;赵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开展现状调查,总结出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综合医院全体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锐器伤发生率为85.3%.发生过锐器伤的护士中75.8%没有戴手套,在锐器伤发生后13.9%的人未采取任何措施,主动核对患者检验结果的仅为26.8%,做过乙肝病毒检测的仅为21.9%,21.9%的人曾经汇报给有关部门.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作者:张乾;田怀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不同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术式为保留子宫的子宫内膜异位灶清除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29例,口服孕三烯酮22.5mg,2次/周,B组29例,口服米非司酮胶囊(Ⅱ)5mg,1次/日,疗程均为6个月.患者用药均从术后月经来潮的第1天开始服用,6个月后停止,随访1年.观察术后两种方法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妊娠情况,同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使用两种方法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效果相近,但使用米非司酮胶囊(Ⅱ)较孕三烯酮者不良反应少,是值得推广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好方法.
作者:郭丽娜;李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饮食控制联合药物应用与单纯口服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具有高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54例)、B组(58例),分别采用药物联合饮食调控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2周及4周后检测Hcy浓度.结果:A组、B组干预治疗4周,Hcy水平分别为12.23±3.72,18.84±3.90,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联合药物干预可更好的纠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作者:康玲伶;王莲;马征;高燕军;莱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产褥期抑郁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我院产科386例住院产妇作为循证组,2010年1 ~12月358例住院产妇作为常规组.循证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循证组中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循证护理,采用相应的措施可以更好地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大限度地使产妇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提升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苏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通过对护理专科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由选择生活的能力、破解生活难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推理预见能力、获取幸福的道德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八种能力的强化训练,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护理专科2个班学生100名作为被试,将1班设为研究班,2班设为对照班.在2班学生所学课程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于开学和期末采用心理资本自评问卷(PCQ-24)测试.同时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对研究班学生进行“八种能力”的强化训练.期末比较两班学生研究前后心理资本差异;及自身研究前后心理资本各维度差异.数据进行处理(t检验).结果:两班实施该项研究前,学生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1=0.896,P1>0.05);实施该项研究后,护生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显著(t2=5.763,P2<0.01);研究班自身前后比较,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显著(t3=5.841,P3<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八种能力”的强化与培训,可有效地促使个体的心理资本不断地得到积累与提高.
作者:李小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比较少见,本文收集近年来5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月,再次发作1h就诊.体检:BP13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154次/min,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晰,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6月前心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未见窦性心律,异位逆性P波连续快速出现,心房率200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左前分支阻滞图形,QRS间期0.14S,心室率150次/min,P-R间期不固定,V1呈R型,V3呈RS型,R-S间期120ms.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房室分离.
作者:耿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的对比观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5例,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4-0.05mg/kg,R组:瑞芬太尼1~2μg/kg,维库溴铵0.1 ~ 0.2mg/kg,异丙酚1~2mg/kg.F组:芬太尼2~2.5μg/kg,维库溴铵0.1 ~ 0.2mg/kg,异丙酚1~ 2mg/kg.维持分别为瑞芬太尼10μg/(kg.h),异丙酚1~ 3mg/(kg·h)泵输维持;芬太尼1μg/(kg·h),异丙酚1~ 3mg/(kg·h)泵输.同时吸入66%氧化亚氮和1%异氟醚,MAC保持在0.8~1.5.观察的指标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期间、切皮前、切皮后5min以及术中每10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唤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的潮气量、频率和ETC02;拔管后即刻、15min、30min的意识状态(OAAS)和疼痛程度(VAS);苏醒期间出现寒战、肌颤、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起效快、清除快、呼吸和意识的恢复优于芬太尼,镇痛效果不弱于芬太尼,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静脉全麻中.
作者:王平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先天性乳房缺失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特征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和乳头的缺失.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常伴有一种或多种畸形,如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颅颌面及四肢畸形等.这种生理缺陷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随着乳房再造技术的发展,多种乳房再造的方法可供选择,常应用的方法包括应用乳房假体再造、组织扩张后应用假体再造、背阔肌肌皮瓣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腹直肌肌皮瓣等[5].现将先天性乳房缺失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再造的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扈杰杰;吕长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teous Kyphoplasty,PKP)均是骨科常见的微创介入手术技术,用于治疗疼痛性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或即将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1年9月我科收治的36例(39椎)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资料,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华;侯喜君;郑晓世;张连清;李玉强;李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越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 2012年7月18例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8例患者平均年龄(58.67±12.71)岁,男16例,女2例,吸烟9例,饮酒5例,12例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频发室早.18例共有27根血管狭窄(狭窄率≥50%),15例病灶供血动脉狭窄(83.33%),其中11例“罪犯血管”为M1段(61.11%),1例房颤未见动脉狭窄,2例血管迂曲未见血管狭窄.结论: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发病与M1段病变密切相关,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和HHcy为其危险因素,但窦性心动过缓、血管迂曲也可能是重要发病环节,ApoB/A1比值增高不能作为反应MCA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作者:李文兵;徐鸿飞;徐金梅;段申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 ~ 2011年我院支气管哮喘患者2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采用冬病夏治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冬病夏治法联合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治愈率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老人数量逐渐上升,而高龄老人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高龄骨折患者逐年增多,并常伴有多种疾病,极易发生并发症[1],其主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出血、泌尿道感染等,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危害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我科2009~2011年收治高龄股骨骨折65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9例,2例因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7例给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作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