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根管治疗对牙冠抗折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静;焦红卫

关键词:微创, 根管治疗, 折裂
摘要:目的:比较微创根管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牙冠抗折裂性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成年健康男性恒磨牙5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根管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实验组采用CT定位、微孔开髓法进行根管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离体牙出现冠折裂隙时受到的大载荷和离体牙的折裂方式.结果:实验组样本出现裂隙时受到的大载荷为(780.12±86.50)N,对照组样本出现裂隙时受到的大载荷为(458.72±46.19)N,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所有标本试件中,16%的牙体折裂线通过髓腔中央,20%的牙体折裂线远离开髓孔边缘,为多见的折裂方式为折裂线通过开髓孔边缘,占64%,其中对照组中发生比例更高.两组的折裂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根管治疗方法可降低牙冠折裂的危险性,提高根管治疗患牙的临床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汤和解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性疾病,世界患病率是0.5~1%[1],临床以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皮肤变白为特征.皮损在面部、头部、双手者高于皮损在躯干不外露处[2],50%的患者于18岁前患病[3],使患者身心受创.笔者通过阅读历代与白癜风相关书籍,并查阅近二十年与白癜风的相关文献,发现临床上中医治疗白癜风多从肝肾不足、肝郁气滞、气血瘀滞辨证分型,分别用滋养肝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论治.然而,临床千变万化,部分患者从营卫不和辨证,通过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法治愈.本文就营卫不和型白癜风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丽军;陈燕松;黄曼萍;梁伟海;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MRI检查方案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mide hydrogel,PAMHG)注射隆乳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检查的标准化方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曾注射PAMHG隆乳后取出术前的患者(共60只乳腺)行双侧乳腺MRI检查,其中14例行增强MRI,对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PAMHG于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e,T1WI)表现为与腺体相等信号,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TSE)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即TSE- T2WI为高信号,结合特异性选择衰减反转恢复技术(Spectrally Selective Attenated Inversion Recovery,SPAIR)进行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FS)的TSE-T2WI-SPAIR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FS)像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其中83.3%(50/60)的乳腺中PAMHG内可见多发低信号间隔,83.3%(50/60)的乳腺中PAMHG无光滑囊壁;10%(6/60)PAMHG形态规则,可见边缘光滑均匀的囊壁;6.7%(4/60)PAMHG囊壁边缘不规则.PAMHG分布于皮下形成硬结占66.7%(40/60),分布于腺体内形成硬结占16.7%(10/60),分布于胸大肌下呈条带状占83.3%(50/60),乳腺后方肋间肌肌间隙出现PAMHG游走占16.7%(10/60).所有PAMHG均无对比增强,增强后发现伴发的恶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及纤维腺瘤各1例.结论:横轴位T1WI、TSE-T2WI-SPAIR脂肪抑制像、矢状位TSE-T2WI-SPAIR脂肪抑制像结合多时相增强MRI为PAMHG注射隆乳后MRI检查的理想方案,对术前判定PAMHG分布及术后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光暐;冯晨璐;邓茂松;吴戈;邓刚;穆锦巍;王猛;窦秀梅;尹晓明;周正;曾庆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恒前牙冠折再粘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恒前牙冠折再粘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42颗)外伤冠折的恒上颌前牙进行断冠再粘结治疗.在治疗后的1、2年对患牙进行断冠再脱落、修复体磨耗、边缘性龈炎、断牙自身颜色改变以及边缘染色的追踪观察.结果:断冠再粘结后1年成功率为90.5%,2年后成功率为81%.结论:恒前牙冠折再粘结作为即时修复和一种过渡性修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光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形体雕塑技术的新进展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皮下脂肪过多堆积,这与现代人对纤细身材、追求线条美的审美要求是相矛盾的.同时,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病因,促使人们对去除多余脂肪提出更高的要求.据美国整形外科协会的统计[1],仅2008年一年,全美共有341 000人接受了去脂手术,是仅次于隆乳术的第二大美容手术.

    作者:潘福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创根管治疗对牙冠抗折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微创根管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牙冠抗折裂性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成年健康男性恒磨牙5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根管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实验组采用CT定位、微孔开髓法进行根管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离体牙出现冠折裂隙时受到的大载荷和离体牙的折裂方式.结果:实验组样本出现裂隙时受到的大载荷为(780.12±86.50)N,对照组样本出现裂隙时受到的大载荷为(458.72±46.19)N,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所有标本试件中,16%的牙体折裂线通过髓腔中央,20%的牙体折裂线远离开髓孔边缘,为多见的折裂方式为折裂线通过开髓孔边缘,占64%,其中对照组中发生比例更高.两组的折裂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根管治疗方法可降低牙冠折裂的危险性,提高根管治疗患牙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静;焦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隐匿性阴茎误诊误治后的矫治

    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被误诊为包皮过长并行包皮环切术后的有效补救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隐匿性阴茎被误诊为包皮过长并行包皮环切术后的患者,采用改良的Devine术式矫治隐匿性阴茎和阴囊中隔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的皮肤缺损,观察其疗效.结果:21例患者阴茎外观均获恢复或接近正常,无一例出现皮瓣坏死,其中2例出现阴茎水肿,3月后恢复正常.随访1~2年无一例阴茎回缩,排尿勃起功能正常.结论:隐匿性阴茎误诊为包皮过长行包皮环切后,用改良的Devine术式治疗隐匿性阴茎和阴囊中隔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补救方法.

    作者:周如意;陈军;阳晓林;潘泽意;黄明义;李中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K(O)R深度漂白系统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K(O)R深度漂白系统对困难漂白牙的疗效、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随机抽选14例重度着色及困难漂白牙患者322颗牙,将其分为3组.A组:一般重度着色牙组(117颗);B组:氟斑牙组(69颗);C组:四环素牙组(136颗),进行KOR产品深度漂白系统治疗,并分别于漂白前,漂白结束以及漂白结束后1、3、6个月对照比色,重复记录漂白脱色改变情况,同时记录漂白过程中牙齿牙龈过敏表现.结果:K(O)R深度漂白对A组和B组有明显漂白效果,显效率分别为93.2%和88.4%;K(O)R深度漂白对C1组亦有较明显漂白效果,其显效率为68.2%,有效率100%,但A组和B组漂白效果显著优于C1组(P<0.01),而K(O)R深度漂白对C2组患牙漂白效果不明显.经过6个月观察各组漂白脱色效果均稳定.结论:KOR深度漂白系统对治疗非四环素类重度着色牙有明显疗效且疗效安全稳定.对治疗四环素牙特别是重度四环素牙还需更长时间的对照实验观察.

    作者:骆堃梁;董研;盛列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治疗比较棘手,方法很多,但无满意疗效,治疗周期较长.近年来,笔者科室应用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於彤;朱晓芳;王琴;冯永山;成倍倍;高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均角型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均角型双颌前突患者31例(29°<SN/MP<40°),根据患者对矫治器的主观要求分为舌侧活动翼矫治器组和唇侧活动翼矫治器组.舌侧治疗组11例,唇侧治疗组20例.所有病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将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和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矢状方向:①舌侧组上下切牙分别内收4.89mm和3.68mm,直立16.91°和10.61°.且两组差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矫治后两组磨牙均有所前移,唇侧组上磨牙前移2.31mm,下磨牙前移2.72mm.舌侧组上磨牙前移2.5mm,下磨牙前移2.72mm,并且两组差值无明显差异,均达到中强支抗.垂直方向:①舌侧组上磨牙伸长1.03mm,下颌磨牙伸长0.99mm.②两组的Y轴角、面角、FMA、SN/MP治疗前后均没有统计学意义,OP/FH有所增加,后面高有所增加.软组织方面:①两组的上下唇厚度明显减少、上下唇明显内收、鼻唇角增大.②舌侧组上切牙和上唇内收量的比为1:0.4009,下切牙和下唇内收量的比为1:0.7092.结论:舌侧活动翼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舌体解剖上的个体差异性.在支抗维护与垂直方向控制上效果较好,上下颌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软组织侧貌有明显改善,能有效地改善双颌前突畸形.

    作者:陈启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联合偶联剂表面处理对金属托槽与不同瓷修复体黏结强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四种表面处理方法对三种陶瓷修复体表面处理后与金属托槽间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三种不同的瓷粉制作试件并随机分成四个处理组:①酸蚀;②喷砂;③喷砂+偶联剂;④酸蚀+偶联剂.在各组试件表面处理后黏结金属托槽并测量其黏结剪切强度.结果:①经统计学分析,无论对于喷砂还是酸蚀,结合硅烷偶联剂处理后都能显著地提高托槽与瓷修复体表面的黏结强度(P<0.05);而且这种经偶联剂辅助处理后黏结强度提高的特点,是不因为瓷修复体的材料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性的(P>0.05);②酸蚀不同于喷砂,单独处理时达不到临床托槽黏结强度要求,而结合硅烷偶联剂后,其黏结强度有显著的提高(P <0.05);③同一处理方法对不同的陶瓷修复体其黏结剪切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偶联剂作为一种辅助处理措施,可以提高喷砂或酸蚀处理后托槽与瓷修复体表面的黏结强度;联合硅烷偶联剂处理,可使单独应用达不到临床托槽黏结要求的酸蚀表面处理方法,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余涛;王瑾;曹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595nm/1064nm双波长激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595nm/1 064nm双波长激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595nm/1 064nm双波长激光对20例红斑期、毛细血管扩张期酒渣鼻患者实施治疗.所用光斑直径为7mm,595nm激光脉宽20~40ms,能量密度7.0~8.0J/cm2;1 064nm激光脉宽20~40ms,能量密度70~80J/cm2,双光间隔100ms.根据受试者Fitzpatrick光生物学分型、皮肤耐受程度、血管粗细、血管颜色、血管深浅等选择治疗参数,治疗3~4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均为4~5周.结果:治疗后即刻血管颜色加深或消失,红斑颜色加深或者出现紫癜;4次治疗后治疗部位的红斑指数均值显著下降,85%以上的受试者皮损清除率达到50%以上,75%以上的受试者对治疗满意或非常满意.不良反应为轻微疼痛,暂时性红斑和紫癜,约7~10天后自然消退.结论:595nm/1 064nm双波长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酒渣鼻.

    作者:徐天华;徐媛媛;刘佳;吴严;陈洪铎;李远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压疮创面治疗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压疮,也叫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加重病情、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护理人力成本,给医疗系统增加负担.既往多采用外科普通换药方法治疗压疮,疗效不甚满意,患者痛苦,医护人员工作量大[1-2].Fleischman[3]等1992首次将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随着对其原理的不断认识,其在骨科和烧伤科逐渐得到了广泛运用[4-7].我烧伤整形科自2006年9月首次引进并应用VSD技术以来,逐步将其应用于烧伤感染创面、糖尿病足溃疡、软组织缺损、四肢挤压伤等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VSD治疗的18例压疮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严晓鸥;陈濛;王书军;刁永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唇向扩弓器矫正上前牙槽骨发育型反(牙合)

    上前牙区牙槽骨矢状发育不足导致的前牙反(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这种患者除前牙反(牙合)外还多伴有上前牙区的拥挤和上唇后缩凹陷畸形[1].对于此类患者,如使用通常的舌簧(牙合)垫式活动矫正器,由于矫正力量不足,无法有效地拓展间隙,所以难以排齐牙列,解除反(牙合),面型的畸形也不能得到矫正.若使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矫正,则矫正效应仅局限于牙列和(牙合)关系,同样存在面型改善不明显的问题[2].针对上述不足,笔者使用菱形分裂簧唇向扩弓器用于此类患者的矫正,通过促进牙槽骨矢状方向的发育,既矫正了反(牙合)又开辟了间隙,不仅为固定矫正器排齐牙列创造了条件,还改善了患者的侧面型,取得了很好的矫正效果.

    作者:徐扬;刘怀勤;蔡建梅;武秋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显微镜下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长入角膜表面、变性的翼状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它不仅引起眼的刺激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造成严重的角膜散光或侵入视轴而损害视力[1],而且因为增生和充血而影响美观.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复发率很高,严重的复发性胬肉可引起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2].我科自2005年来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马雪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一例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sheath tumor,MPNST)为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1],预后不良.多发于四肢和躯干,头颈部少见.我院收治1例面部恶性神经鞘膜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国;李可来;李庆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体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术中的护理体会

    鼻尖圆钝、鼻尖低平是中国女性常见的鼻部形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要求进行鼻尖整形术,以使面部各个器官达到和谐美观.当前行鼻尖整形的材料很多,如膨体、自体鼻中隔软骨、肋软骨、耳廓软骨等.我院自2008年~2009年应用自体软骨移植塑形鼻尖共35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杜丛妍;马丽娜;葛丽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皮肤扩张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经耳源静脉移植入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参与皮肤扩张的情况.方法:以小型家猪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并鉴定猪BM-MSCs.制作猪皮肤扩张模型,8头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头,实验组(A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DiI标记的猪BM-MSCs;对照组(B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等量PBS,分别于扩张后7、14、28天测量两组扩张面积,冰冻切片观察标记细胞在扩张皮肤中的比例和分布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CD29、CD90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细胞标记率>99%.扩张后第14天、28天实验组扩张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冰冻切片显示,14天时实验组扩张皮肤可见DiI标记细胞聚集.PCR示SDF-1表达量实验组是对照组的5.8倍.结论:经静脉移植的BM-MSCs可迁移至扩张局部,并能有效促进皮肤扩张.

    作者:王晓燕;郑岩;孟宝玺;夏炜;马显杰;王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瘢痕切除即刻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术后放疗联合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12例,24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量依切缘大小而异,每次注射量不大于40mg,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术后24h内行局部浅层放疗3天;第二组:11例,22个瘢痕疙瘩(手术+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4h内行放疗3天;第三组:17例,23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刻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5.83%、77.27%、52.17%.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全华;彭友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魏酸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皮瓣具有自身血供,又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整形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常使用皮瓣移植手术修复组织缺损畸形或用于器官再造,皮瓣在移植过程中,常出现缺血的过程,但当缺血的皮瓣恢复血流灌注后,有时反而出现部分或全部皮瓣坏死,严重影响手术疗效.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所致.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由自由基、钙超载、白细胞等多因子介导的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有研究证实,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 SF)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钙超载、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2].本文就阿魏酸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英标;戴帆;卢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整形美容手术体位摆放技巧

    安全合适的手术体位,可使术野获得充分的显露,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由于手术操作的需要,常常将患者被动的安置固定于不同的手术体位,体位改变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发生变化,一些组织承受压力和拉力的部位及强度亦随之而改变,可能引起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与普通外科手术不同的是整形美容手术大部分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意识清醒,因此整个手术期间在确保手术体位安全,便于医师操作的同时更要重视患者体位的舒适度.体位摆放不当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其开始往往很轻,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征象,不易被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发展,有其潜在的危害性,轻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迟康复,重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1].现将2010年4月~2011年12月我科1 820例整形美容手术的手术体位摆放技巧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蹇映;曹颖俐;杨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