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整形外科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

顾霞;王大方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整形外科, 门诊换药室, 患者, 以人为中心, 地位和价值, 生命价值, 内心世界, 临床实践, 就医过程, 护理实践, 护理模式, 护理理念, 护理活动, 个人隐私, 关注人, 个性化, 创造性, 尊重, 主体
摘要:人性化护理是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其内心世界,不但满足患者的需求,而且能够使其更加健康的护理理念[1].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在临床实践中的一切护理活动都要重视患者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是以患者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的,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格和个人隐私.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头皮巨大肿物切除修复一例报道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还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1-2].该病在整形外科中不常见,现报道我科收治的一例以头皮巨大肿物为主诉的结节性硬化症病例.

    作者:曹玉娇;李峰永;李强;周传德;胡金天;丁健;谢林海;陈威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9年至2011年采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0例(治疗组),并从同期采用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的全层皮肤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2 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评估供皮区愈合时间,治疗6个月后植皮区存活皮片色泽及质地.结果:治疗组移植皮片的色泽和质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供皮区愈合时间短.结论: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是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彬;梁国荣;首家保;唐哲明;杨小辉;毛庆龙;芦慎;潘文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7月对21例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同时对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拇内收肌腱部分切断治疗.测量患足负重X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的评分方法对患足进行手术前后评定.结果:本组患者2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无截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现象.23足无疼痛,1足偶有轻微疼痛.术后Maryland评分:90~100分19足,80~89分4足,70~79分1足,优良率95%.结论: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效果可靠,可以推广.

    作者:付德林;沙汹涛;田艳丽;薛轶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多个扩张器联合超量皮肤扩张术治疗先天性巨痣

    目的:探讨应用多个扩张器联合扩张皮肤软组织,并延长扩张时间、增加扩张量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躯干部巨痣9例,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在巨痣周围设计扩张器大小、形状及置入部位,扩张器容量为200~1000ml,扩张时间为3~6个月,扩张器结束时液体量为额度容量的2~5倍;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巨痣,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扩张过程无1例出现扩张器因超量扩张出现破裂、渗漏,无出现血肿、感染、扩张器外露或注射壶渗漏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个月到5年,患者术后的皮瓣颜色、质地佳,外观满意.结论:多个扩张器联合应用并延长扩张时间,增加注水量,可以产生更多的额外皮肤,修复躯干部先天性巨痣效果良好.

    作者:蔡湘娜;李宏生;纪影畅;李宇;许宏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汗腺盲视下刮除和直视下剔除两种方式治疗腋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和分析大汗腺盲视下刮除术与直视下剔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间在我科行腋臭微创手术并成功随访的346名患者共692侧,按手术方式分为盲视下刮除组和直视下剔除组,统计并比较各组近远期并发症和两年后异味残留情况.结果:盲视下刮除组106侧中,出现并发症10侧(9.4%),其中近期并发症有血肿(7侧)和伤口延迟愈合(1侧),远期并发症为皮下包块形成伴感染(2侧);直视下剔除组586侧中,出现并发症共119侧(20.3%),其中近期并发症有血肿(56侧)、伤口裂开(18侧)、皮肤坏死(9侧)和伤口延迟愈合(11侧),远期并发症有皮下包块形成伴感染(8侧)、瘢痕增生(16侧)和肩关节活动受限(1侧),直视下剔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高(P<0.01).上述并发症通过及时处理后皆愈合良好.术后两年随访,仍有异味残留者中,盲视下刮除术组(26侧,24.5%)较直视下剔除术组(43侧,7.3%)多(P<0.01).结论:两种方法对腋臭的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盲视下刮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直视下剔除术远期效果好,术后并发症通过合理而及时的措施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郭科;孙家明;冯晓玲;郭能强;刘嘉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近睑缘切开重睑除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重睑术是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其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理线法、缝扎法和切开法[1].前两种因不能切除皮肤,对于上睑皮肤松弛者往往不适用,切开法原则上适合所有重睑受术者,但闭眼时切口线不规整或有轻微瘢痕需较长时间修复,往往令求美者不甚满意.本院自 2009年5月~2011年3月应用近上睑缘切开重睑成形术262例,经随诊回访26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朱占魁;祁向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种植牙在修复前牙缺失中的临床总结

    人工种植牙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因其美观、舒适,固位效果稳固,使患者的咀嚼效率恢复到接近天然牙的程度,逐渐被牙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05年6月以来,采用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究的CDIC螺旋状种植体,对63例患者前牙缺失进行的112枚种植体植入并修复,种植后随访3年以上效果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夏惠丽;周吉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型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目的:报道六种微型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急诊对52例60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六种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邻指皮瓣8例8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9例10指,指背神经营养筋膜皮瓣9例11指,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8例8指,游离足第二趾侧方皮瓣9例14指,游离趾腹皮瓣9例9指,并进行随访,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皮瓣均一期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经过6~20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采用第二趾侧方皮瓣及趾腹皮瓣感觉恢复好,2pd(两点辨别觉)4 ~ 6mm,其次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2pd7 ~ 9mm皮瓣外形、质地均比较满意.结论:带感觉神经的微型游离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可以恢复指腹的精细感觉.

    作者:袁新文;巨积辉;蒋国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并发症治疗的护理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一种软组织充填材料曾用于注射隆乳,因其操作简单,无手术切口,痛苦小,被众多求美者所接受.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单体己被证明对人体具有神经毒性及可能的生殖毒性、致癌性,而且在临床中已经出现大量注射隆乳术后诸如局部肿块、疼痛、注射物移位、乳房形态破坏等严重的并发症[1].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11月,共收治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患者8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娜;张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眶脂肪瓣转移矫正上睑凹陷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眶脂肪瓣转移矫正上睑凹陷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 2010年5月采用眶脂肪瓣转移术矫正上睑凹陷92例患者,围术期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合理的饮食指导、眼部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遵医嘱适时服用抗生素.结果:92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无眼部血肿及眼部神经损伤,上睑平整自然,外形改善明显.88例(95.6 5%)上睑完全修复.结论:开展眶脂肪瓣转移矫正上睑凹陷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做好皮肤的护理,术中防止眼部感染,术后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创面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丁祖烈;陈志鹏;陈滔;严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软组织扩张术在小儿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自radovan报道了组织扩张技术以来,组织扩张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瘢痕畸形的修复,但对儿童的头面部瘢痕修复,有更高的要求与难度,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在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部瘢痕25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会军;蒋永能;赵炳瑜;鲁冰;李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痤疮清热合剂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痤疮清热合剂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给予痤疮清热合剂(北京中医医院院内制剂),30ml早晚分服,疗程4周;对照组给予金花消痤丸,4g(1袋),日3次口服,疗程4周.两组治疗期间不合并外用治疗药物,治疗前后记录皮损积分、综合证候积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7.70%)、显效2例(7.70%),有效20例(76.90%)、无效2例(7.70%),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痊愈0例(0.00%)、显效(8.30%)、有效率6例(50.0%)、无效5例(41.70%),总有效率58.30%.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结论:痤疮清热合剂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疗效优于金花消痤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珊;曲剑华;杨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好发于面部,多发于青年女性,少数也见于少年或老年女性及部分男性患者,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常见诱发因素有遗传、紫外线照射,口服避孕药、妊娠、甲状腺疾患等造成的激素水平异常,抗惊厥药物[1]以及精神因素[2]等.一项新全球性的调查[3]发现,遗传、紫外线照射和患者年龄较妊娠、口服避孕药在黑素的生成因素中占有更重要位置.近年来本病治疗有不少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王建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研究进展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根据国内有关研究报道,其发病率约为新生儿的0.1%[1].虽然目前主张在婴儿期即给予早期修复,但随着患儿的发育,大多数患者仍会留下程度不一的鼻部畸形,严重者明显影响面部美观.而外鼻被眉、眼、嘴和耳廓环抱,高耸于颜面五官之中央,其形态在面部美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鉴于唇裂后鼻畸形发生率较高,对容貌影响明显.本文拟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时机、手术方法等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用数码照片重建颌面部软组织三维形态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数码相机获取被摄者两张正面数码照片,利用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下进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重建.结果:实现了颌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获得了逼真的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结论:利用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技术,进行颌面部软组织三维重构,是软组织三维重建方法的新探索.

    作者:范晓枫;文抑西;马思维;王树森;杨壮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行正颌手术后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行正颌手术后,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为正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研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对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共2 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定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正颌术后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结果: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行正颌手术后较术前1周口腔功能间隙减小(P<0.05),有统计学差异.下颌后退量与口腔功能间隙减少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经正颌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向面积有所减小,其直接原因可能是正颌手术后退下颌骨造成的,并且口腔功能间隙变化量与下颌骨后退距离存在正相关性.

    作者:贺元甲;王绍峰;卢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A型肉毒毒素辅助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额部扩张皮瓣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白色实验小型猪,在其胸腹部两侧用作网格样标记,一侧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侧注射生理盐水对照,两侧置入200ml扩张器,注水完成后切取全层扩张皮瓣作为试件,在Instron4302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皮瓣试件进行应力-应变、应力松弛和蠕变实验.结果:实验组皮瓣的粘弹性比对照组的好,更接近于未扩张皮瓣;在同样的松弛时间内,实验组皮瓣比对照组更容易松弛;在相同的应力作用下,相同的时间内,实验组皮瓣的蠕变量要小于对照组.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可以使扩张皮瓣的粘弹性增强,更接近于未扩张皮瓣,扩张器注水量增加,注水间隔缩短,在相同注水量下扩张面积增加.

    作者:鲍世威;李森恺;呼春晖;李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清少年X线头影测量研究

    目的:建立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少年Steiner分析法的正常值,并探讨其颅面硬组织结构的性别差异以及同性别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之间的种族差异.方法:对1 5 00例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普查,从中选取正常(牙合)青少年70例(男34例,女36例),年龄12 ~ 18岁,平均15.4岁,拍摄牙尖交错位时头颅定位侧位片,并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正畸科提供的头颅测量软件(华正头影测量软件)进行Steiner分析.结果:①得到了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少年颅面硬组织头影测量Steiner分析均值和标准差.统计学分析表明,维吾尔族男女青少年角度和线距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同性别汉族青少年比较,维吾尔族青少年除ANB、OP/SN、SL、Po-NB(男)、SNA(女)、SNB(女)、MP/SN(女)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牙弓突度小,上下切牙直立,颏部较凸,髁状突位置较靠前,呈Ⅲ类面型特征,与汉族青少年之间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作者:阿依江;米丛波;热甫卡提·地力毛拉提;祖丽呼玛·阿热甫江;郭毅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古代中医美容书史

    中医美容一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而具备了理论基础深厚、方法多样的特点.中医学对美容的介入和历代医书中大量美容药方,说明我国医家早已把对人体美的维护作为医学的任务之一[1].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中,历代医家所著方书涉及美容者数不胜数,共收录和记载1974首美容方剂,近300味中草药[2],分为增白悦颜、祛斑泽面、毛发美饰等六大类,本文就古代不同时期书中记载的有关中医美容内容简述如下.

    作者:唐佳韵;姚敏;赵倩;陈耀麒;叶任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水蛭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10例烧伤愈合后6个月内瘢痕挛缩需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瘢痕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取第4~7代细胞实验,加入0、1、10、50U/ml的水蛭素干预.观察加药后24h、48h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水蛭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HSF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作用.结果:①1、10、50U/ml组水蛭素对HSFB均有抑制作用(P<0.05),以50U/ml作用明显(24h、48h抑制率分别为14.75%、15.42%);②水蛭素作用成纤维细胞24h后MMP-2、MMP-9表达含量均增加,分别以1U/ml、50U/ml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MMP-2表达降低,MMP-9表达有增加但无意义.结论:水蛭素能够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能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有利于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沉积.

    作者:李开通;刘达恩;李顺堂;鲁海强;陈晓婷;高兴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