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娟;陈欣林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彩色超声成像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emens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运用实时三维成像技术进行构图并诊断,并与普通彩超、膀胱造影X线检查、CT、MRI、膀胱镜检查或术后病理等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术前诊断经与普通彩超、膀胱造影X线检查、CT、MRI、膀胱镜检查或术后病理等结果对照,基本符合膀胱癌,符合率达96.4%,比普通彩超诊断符合率89.3%高.结论 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实时三维彩色超声成像技术,具有直观、立体感强的特点,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发现普通彩超、膀胱造影X线检查、CT、MRI、膀胱镜检查过程中遗漏的极微小膀胱癌病灶,尤其是直径<0.5 cm的膀胱癌,对临床诊断、治疗,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复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逸仲;杨楚香;曾斌;李光昭;林建群;陈斌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脑部病变患者35例进入研究.其中海绵状血管瘤6例,脑梗死15例,脑肿瘤10例,静脉畸形2例,静脉窦血栓2例.对患者行常规T2WI、T1WI、SWI序列、MRA及增强T1WI.分析SWI序列较其他序列对显示小的出血灶、小静脉及含铁血黄素、钙化等顺磁性物质的优势.结果 对于海绵状血管瘤,SWI能鉴别出血与血管,发现更多的小病灶.对于静脉畸形,能够发现更多的细小静脉向大静脉引流.对于急性脑梗死,SWI可发现小的出血灶.对于脑肿瘤,SWI可显示出小的引流静脉.对于静脉窦血栓,SWI可清楚显示深部引流静脉及脑表面扩张的静脉网.结论 与常规MRI及MRA检查相比,SWI对低流量血管畸形及血管瘤、多发细小出血的显示、脑肿瘤的血管评价、静脉窦血栓形成后深部静脉的扩张及早期并发出血以及脑梗死并发出血等病变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并能提供病变与正常组织的相位对比改变, 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正确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梁志伟;江新青;吴梅;魏新华;夏建东;郑力强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12月共12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16排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扫描常见表现特征为:①肿块多腔外生长,呈密实性,较大肿块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②肿块增强动脉期呈散在斑片样中等强化,静脉期呈均匀明显强化;③肿块范围超过5 cm,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时考虑肿瘤恶变.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占宇;张燕群;李晓娟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白血病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提高白血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20例经过证实的白血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肝脏、脾脏肿大13例,椎体浸润13例,淋巴结浸润10例,肺部浸润并感染8例,颅内浸润、颅骨破坏7例,眼眶内浸润2例,肾脏浸润1例.主要CT和MRI表现是肝脾的肿大;椎体斑片状骨质破坏甚至病理性骨折、脊柱旁软组织肿块;肺部的网格状、结节状、斑片状影;眼眶内肿块;头颅骨的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等.结论 白血病的影像表现多样,累及部位不同其影像表现也不同.CT、MRI是白血病影像检查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病变的特点和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周仲佑;陈武标;葛湛;刘文慈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 本组周围型肺癌中腺癌11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3例,类癌1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5例.结论 CT是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
作者:孙小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患者女,32岁.G2P1,孕36周,阴道流液4 h就诊.孕期内否认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服药史,孕期内未行超声检查,否认有家族史、遗传病史.第1胎女,顺产,体健.产科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呈头位,双顶径8.68 cm,头围31.42 cm,颅骨光环变形(图1),回声减弱,腹围32.33 cm,胎心146次/分、规律,脊柱排列整齐,连续性良好,胸腹内未见明显异常,羊水指数8.54 cm,四肢短小弯曲,股骨长约3.41 cm,肱骨长约2.67 cm,明显与孕周不符,且可见肱骨、股骨成角(图2).
作者:方荔香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征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鼻腔NHL的病理资料与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0例NHL中,NK/T细胞性淋巴瘤5例;B细胞淋巴瘤5例.CT表现:①病变多原发于鼻腔前部如鼻中隔前部、鼻前庭或下鼻甲,倾向于沿鼻黏膜弥漫浸润生长,病变多累及面部皮肤及邻近结构;②病灶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③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④无骨质破坏或少数骨质轻度压迫吸收;⑤放射治疗后病灶可明显好转或消退.结论 鼻腔NHL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直接显示病变情况及周围侵犯范围,可提示淋巴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维升;王绍武;陈靖;刘静红;王微微;浦仁旺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一些与前列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1044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计算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观察其与PSA和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分析其与前列腺上皮肉瘤(PIN)和不典型增生的关系.结果 1044例穿刺活检结果显示:前列腺癌363例(34.8%),前列腺增生554例(53.1%),各级PIN 71例(6.8%),不典型增生53例(5.1%),慢性肉芽肿性炎3例(0.3%).血清PSA增高水平与前列腺癌呈明显正相关,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随前列腺体积增大而降低.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较高,有其自身临床应用的优势.
作者:乙芳;张晓燕;芮文斌;张翀宇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建立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参考值范围,为早期发现房室传导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100名中晚孕超声筛查结果正常的胎儿(15~40孕周),按检查时不同胎龄分为5组进行研究.获得TDI动态图像后脱机软件QLAB分析测定房室传导时间,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并将AVCT与心率及孕周进行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纳入研究的胎儿出生后尽量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范围为(123.9±10)ms;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心率成负相关(Y=190.261-0.467X, P<0.01),与孕周无明显相关(Y=0.045X,P=0.66).结论 组织多普勒成像为测量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良好方法;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孕周无相关,而与心率呈负相关;正常值的建立将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胎儿房室传导异常.
作者:张玉娟;吴瑛;孙枫;彭启慧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TrueFISP序列及Hast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彩超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例31例,采用西门子1.5T超导MR成像仪,所有病例均行心电门控TrueFISP序列轴位、冠状位及平行于主动脉弓的斜矢状位以及屏气Haste序列轴位扫描.结果 MRI阳性25例,阴性6例,所有阳性病例均能显示明确的真假腔及内膜片,部分病例显示有附壁血栓,Haste序列假腔部分病例呈稍高信号改变,真腔呈黑血改变,TrueFISP序列真假腔均呈亮血改变;内膜片在TrueFISP序列及Haste序列上均呈线样等信号影;阳性病例Debakey分型:Ⅰ型10例,Ⅱ型5例,Ⅲ型10例.结论 高场MR运用TrueFISP序列及Hast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逢春;张雅静;侯中和;杨彦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MR检查对子宫颈癌宫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术前MR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采用诊断试验方法,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3项指标分析MRI判断宫颈癌宫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MRI对宫旁侵犯的判断敏感度为 80.0%,特异度为91.4%, 准确性为88.9%;而临床分期对宫旁侵犯的判断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82.9%, 准确性为75.6%;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度为55.6%,特异度为94.4%,准确性为 86.7%.结论 ①MR检查在判断宫颈癌宫旁侵犯方面优于临床分期;②MRI检查对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低.
作者:陈对梅;王峻;牛金亮;郑英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通过对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进行分析,积累此疾病的CT诊断及减少其误诊的经验.方法 对8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炎性假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为:病灶多位于肺野外周,形态多样,边缘见毛刺或棘状突起(桃尖征);病灶内见不规则钙化影或小空洞;病灶边缘可见尖角状粘连(尖角征)及刀切样改变;肺门及纵隔内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动态观察,病灶长时期无变化,少数病灶经治疗后可缩小.结论 掌握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并充分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
作者:罗永忠;罗超;崔凯;胡达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薄层容积扫描的大信息量数据采集及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层螺旋CT在胃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评估中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已成为胃癌的诊断必备和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胃癌流行病学调查、口服对比剂的使用、CT扫描体位、技术参数、胃癌的病理分期、一般表现、术前TNM分期、CT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及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俞剑新;王继琛 刊期: 2009年第z1期
患者女,40岁.反复阵发性头痛伴左侧肢体乏力1个月余入院就诊.体检:神清,左下肢肌力Ⅳ级.MR影像学表现:右侧岛叶见一类椭圆形异常信号灶,T1WI及T2WI呈等信号,病灶上缘斑片状出血灶于T1WI上呈高信号,病灶内液化坏死区于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腔位于肿瘤一侧.
作者:林丽萍;耿道颖;孟令平;尹化斌;庄玉忠;韩敏 刊期: 2009年第z1期
DR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图像中出现亮线伪影,为保证图像质量,通过定期对平板探测器校准消除伪影并完成其日常维护.
作者:耿西亮;刘建军;徐勤 刊期: 2009年第z1期
肾源性系统纤维化(NSF)是一种新发现的以广泛组织纤维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近年来发现与中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含钆核磁共振对比剂(GBCAs)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对NSF在临床诊断、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面的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以使相关学科对该病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吴颖为;郝楠馨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注射尿激酶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术前超声诊断及评估,确定进针部位及进针路线,引导穿刺,注射尿激酶局部溶栓,术后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 治疗后彩超检查,痊愈18例(60%),有效9例(35%),总有效率95%.3例效果不佳,术后血管血流依旧充盈不佳.结论 彩超引导下注射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疗效明显、安全、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文钦;李海蓉 刊期: 2009年第z1期
患者女,44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鼻塞,伴流脓涕,有臭味,春秋季明显.严重时需张口呼吸.近期症状加重.无鼻痒及鼻出血.查体:左侧鼻腔通气不畅,嗅觉迟钝,外鼻无畸形、红肿.鼻前庭无狭窄,皮肤正常.双侧鼻腔黏膜红润,双侧下鼻甲肥大.左侧鼻腔可见大量息肉样新生物,左侧中鼻道内可见黑色结石样物及大量脓性分泌物.
作者:刘东锋;朱友志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82岁(平均56岁),50岁以上21例(70.0%);有吸烟史23例(76.7%).30例腮腺腺淋巴瘤共发现45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23例,单侧多发3例,双侧多发4例),其中35个(77.8%)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方.肿瘤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T2WI及压脂T2WI呈低、高混杂信号,囊变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术前MR检查,不但可对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定位和发现多发病灶,而且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的价值.方法 采用Siemens Sequoia 512和Antares超声诊断仪对5例单角子宫图像的观察、分析.结果 单角子宫有特异的宫腔形态.结论 二维超声对单角子宫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段明娟;陈欣林 刊期: 2009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