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李思进;王艳艳;武志芳;任媛;李险峰;刘建中;胡光
患者,女,24岁,自觉腹胀4个月,体检发现腹部膨隆.患者血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检查均正常.超声显示:肝肾间及脾肾间各有18 cm×15 cm×15 cm及12 cm×9 cm×8 cm无回声液性暗区,边界清晰,被膜完整,内透声好,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腔多发囊肿.进一步CT检查:肝脏右叶后方与右肾间见类圆形囊性病变,边缘有少量条形钙化;胰尾后方与左肾之间见类圆形囊性病变;两者内部密度均匀,平扫CT值约17~19 HU,增强无明显强化;周围脏器受压移位(图1).
作者:冯彦红;胡向东;钱林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多数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是在特定的实验任务条件下对大脑的活动进行分析.然而,大脑在静息状态下仍存在自发神经元活动,这些自发活动具有较强的低频同步性,对于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大脑的内在活动机制.本文主要综述目前静息状态脑功能连接fMRI常用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王亮;于春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99mTcN-NOET双时相SPECT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MLM)的价值.方法 29例经X线检查示肺部阴影疑肺癌的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99mTcN-NOET SPECT早期、延迟胸部断层显像和CT检查,所有病例检查前均未经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组,MLM组(G1)11例,共34处MLM;无MLM组(G2)18例.99mTcN-NOET图像根据纵隔内淋巴结区是否有异常浓聚,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半定量分析采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肿瘤与正常组织(ROI1/ROI2)放射性比值即摄取比值(T/N).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各组的ER、DR、RI%差异的分析,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Gl中NOET早期阳性显像72.7%(8/11);G2中77.8%(14/18)的患者阴性显像.NOET延迟阳性显像45.4%(5/11);G2中88.9%(16/18)的患者阴性显像.而CT结果显示有54.5%(6/11)纵隔淋巴结转移.G2中83.3%(15/18)的患者显示阴性.99mTcmN-NOET早期显像诊断MLM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7%、77.8%、75.9%,延迟显像分别为45.5%、88.9%、72.7%;CT检查分别为54.5%、83.3%、72.4%.②G1的ER为1.26±0.11,DR为1.38±0.15;G2的ER为1.28±0.17,DR为1.43±0.22,两组DR均高于ER(P<0.001).两组ER、DR和RI%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mTcN-NOET双时相SPECT可以用于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其灵敏度及特异性与常规CT没有差别.肺癌患者进行99mTcN-NOET显像时的半定量指标与MLM无关,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肺癌患者无论有无MLM,肿瘤清除NOET均较对侧正常肺组织缓慢.
作者:刘海燕;李思进;王艳艳;武志芳;任媛;李险峰;刘建中;胡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孕期给予不同剂量彩超重复辐照后对仔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妊娠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重复照射10 min组、重复照射20 min组3组.在妊娠第6、12、18天分别给予0 min,10 min,20 min的(3.0 MHz,MI=1.6,Tis=1.8)超声辐照.生后90天通过开场实验观察其自发活动,评价其神经精神变化、进入开阔环境后的各种行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辐射10 min,20 min组仔鼠的活动总路程、活动度、中央区时间、中央区路程以及平均运动速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孕期诊断剂量彩超重复照射对仔鼠的自发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周宁;段云友;王勇;熊华强;王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辐照时间对诊断超声破坏国产超声造影剂全氟显诱导HL-7702的声孔效应、细胞坏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用于诊断的超声辐照含全氟显微泡的HL-7702细胞悬液,频率2 MHz,MI为1.9,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超声辐照,实验组分别设置不同的辐照时间为30 s、1、5、10和20 min.辐照后观察大分子荧光物质进入细胞情况以检测声孔效应,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情况.结果 ①荧光染色结果: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 min组与5 min组间及5 min组与10 min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 min组与20 min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细胞杀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 min组及20 min组细胞死亡比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组间比较,5 min组与10 min及10 min组与20 min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于诊断的超声破坏全氟显微泡可诱导HL-7702细胞悬液发生声孔效应.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声孔效应发生率增加.辐照时间延长至10~20 min时,可出现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应用于诊断目的时,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下,辐照时间越短越好,不宜超过5 min;应用于基因或药物的传输时,则选择辐照时间以5 min为佳,必要是可达10 min.
作者:项飞翔;王新房;谢明星;周翔;张艳容;张丽;黄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有效性.方法 4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在超声微泡治疗前一天行G-CSF皮下注射预处理;B组仅行超声微泡治疗;C组仅行G-CSF皮下注射;D组为对照.于治疗后2周取材,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EGF及CD34表达,评定心肌血管新生疗效.结果 A组心肌中有大量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较多;B组心肌中有部分VEGF和CD34表达,新生血管相对较少;C组及D组仅有极少量VEGF和CD34表达,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结论 超声微泡可刺激心肌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心肌血管新生,G-CSF能明显增强其血管新生作用.
作者:薛静;王志刚;许川山;张群霞;任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町靠性.方法 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 加入FITC荧光亲和素孵育,生物紊化脂质微泡(MB-B)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无荧光显示(0级).以两个浓度梯度(1:4和1:16)的DTAF荧光二抗(抗抗P-选择素单抗抗体)标记MB、MB-B、MB-BS和MB-BSBp,MB-BSBp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B、MB-BS仅在1:4时显示微弱的绿色荧光(1级),MB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无荧光显示(0级).结论 抗P-选择素单抗通过亲和素桥连有效装配在MB-B表面,体外荧光法是鉴定靶向微泡配体连接可靠性的简便方法.
作者:郑道文;杨莉;宾建平;陈楚弟;陈少敏;王月刚;吴平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用超声观察正常人臂丛神经(BPN)锁骨上部的声像图特征及正常测值,了解左、右侧测值间有无差异,为临床诊治臂丛神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44例无颈部及上肢疾患志愿者的颈部两侧设定斜线后放置探头.沿斜角肌之间做斜矢状切面扫查,观察BPN纵切面图像特征;再旋转探头,观察其横切面图像特征,并在前、中斜角肌间测量神经直径.结果 BPN纵切声像图特征为条状低回声,其强回声缘清晰;横切面呈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回声,其强回声外缘不明显;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横切面位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测量结果,左、右侧上、中、下干分别为:(2.21±0.25)mm、(2.53±0.30)mm、(2.60±0.45)mm;(2.16±0.20)mm、(2.64±0.37)mm、(2.80±0.50)mm.经方差分析,两侧上、中干相比,中干均较粗;而中干与下干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干左、右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臂丛神经在声像图上的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诊断神经性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用健侧测值作为对照,可作为判断正常与异常的一个指标.
作者:查月琴;陈尔齐;沈卫东;林和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儿,男,5岁.咳嗽5日,无发热及呕吐.查体:一般状态好,右肺下界稍高,右肺呼吸音尚可,腹软,未触及肿块.B超所见:右膈肌下与肝脏间,可探及边界清晰稍高不均匀回声团块,其内血流信号不丰富,考虑右膈肌下实质非均质占位.CT所见:右侧胸腔内见囊状软组织肿物,边缘光滑,界限清晰,密度均匀,CT值为33~38 HU,囊壁未见钙化,右肺实质受压(图1).进行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后,可以清晰显示,肿物位于右胸腔,而不是右腹腔,排除了B超提示的肿物位于腹腔的可能.
作者:王丹;李艳英;张在人;闫文颖;赵德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15岁,主诉右上臂及肘关节外伤一周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上臂下段前内侧触到一硬性突起,不活动,略不适,余未见阳性体征.右肱骨下段及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右肱骨下段髁上约5.50 cm见一宽基底骨性棘状物突起(图1),与骨干垂直,前端尖细,长约1.10 cm,基底宽约2.10 cm.骨性突起边缘光滑、锐利,无软骨帽,骨质结构正常,其密度略低于骨皮质密度.肘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及关节脱位征象.X线诊断右肱骨髁上突,在外院曾误诊为外生性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作者:武义明;李帅;张刚;李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儿,女,8岁,胸背部疼痛不适1周余,前俯活动受限来院就诊.体检正常,胸椎正、侧位片(图1、2)示T1~6各椎间隙内分别见钙化影.各钙化密度均高且均匀,边缘显示清晰.X线诊断:胸椎多发性钙化性椎间盘病.
作者:杨东奎;郑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甲基丙二酸尿症婴幼儿患者的头颅MR表现.方法 对17例被确诊为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婴幼儿患者(其中9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头颅常规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17例患儿中,14例有明显脑萎缩,7例表现出小脑萎缩,7例患儿有大脑白质脱髓鞘,7例白质髓鞘化程度落后,4例患儿苍白球可见对称性长T2信号,2例患儿合并双侧硬膜下积液.9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表现与单纯甲基丙二酸尿症类似.结论 婴幼儿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与代谢异常导致的白质损害有关,了解该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供诊断的线索.
作者:叶锦棠;谢晟;齐朝月;杨艳玲;肖江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59岁,左上腹痛1年,反复黑便2个月.上消化道钡餐见胃体部小弯侧一巨大的腔内充盈缺损影,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局部胃黏膜中断,胃壁僵硬,蠕动消失.B超示:左上腹部探及一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见两个无回声暗区,大小约5 cm×7 cm.贲门部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CT表现:胃体小弯处见一巨大低密度肿物,肿物凸入胃腔内形成充盈缺损,呈分叶状,边界较清楚,与肝左叶分界较清楚.大层面约6 cm×7 cm大小,内部密度较均匀,CT值约为35 HU,未见坏死、钙化及更低密度区,其中心见一圆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为-70 HU,但其与胃浆膜外脂肪相连(图1).相邻的胃壁未见明确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呈较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CT值约为70 HU,胃小弯侧黏膜强化明显.其浆膜面见一小血管进入肿块(图2);门脉期肿瘤进一步强化,CT值约为100 HU,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变得更清晰(图3).
作者:赵志清;郑可国;罗帝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回波时间对脑弥散张量成像定量指标有无影响.方法 对7只健康成年恒河猴用3.0T磁共振设备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固定其他参数的情况下改变回波时间(75~160 ms,共13个采样点).选择双侧内囊后肢和壳核分别作为白质和灰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测量该ROI内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大本征值(λ1).中间本征值(λ2)和小本征值(λ3).使用Pearson回归分析这些弥散指标与回波时间(TE)的线性关系.结果 恒河猴脑灰质区MD与TE正相关(P<0.001),白质区MD与TE相关性不显著(P>0.05).两ROI内的FA和λ1均与TE正相关,λ3与TE负相关(P<0.001).灰质区λ2与TE正相关,而白质区λ2与TE负相关(P<0.001).结论 回波时间可影响DTI定量指标的测量.在临床多中心研究中,需要对之进行控制.
作者:秦文;李坤成;于春水;张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用骨髓磁共振波谱(MRS)来监测被rhG-CSF激发后髂骨骨髓中水和脂肪的变化.方法 选取将作自体干细胞移植的11名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注射rhG-CSF来激发骨髓干细胞释放前后,取髂骨内约8 mm边长的正立方体,用PRESS法进行单体素氢质子波谱分析.在rhG-CSF注射前(0周)和注射后1、2、4周等时间分别作MRS.采用1个固定的TE和11个不同的TR参数进行扫描,用于测定立方体内水和脂肪的T1值(T1w和T1f);计算水和脂肪波峰振幅比代表髂骨骨髓中水和脂肪的比值(water/fat),由公式W%=(water/fat)/(water/fat+1)和F%=1/(water/fat+1)可分别计算出骨髓中水和脂肪含量的百分比.对W%、T1w、F%、T1f等参数进行不同时间的纵向对比和同一时间不同参数的横向对比,并与外周血CD34+的浓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W%、T1w、F%、T1f在1、2、4周与0周相比,除了W%在1周与0周对比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其余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所有时间段的W%和T1w之间的Pearson's相关关系没有显著性意义,而F%和T1f之间的Pearson's相关关系却有显著性意义,而且F%和T1f之间的线性拟合也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骨髓干细胞被动员后第一周骨髓中相对水的含量明显增加.F%与T1f的相关关系密切,并其变化成线性相关,可作为MRS活体监测骨髓脂肪含量变化的量化指标.
作者:宋英儒;黄仲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文就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两个颈动脉狭窄评估参量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利用血管介入三维成像技术进行颈动脉狭窄率评估的技术优势.
作者:翟凤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择一副全口标准下颌仿真牙,按正常牙弓的基本要求进行排牙,排牙完成后从下颌牙列中去除第一前磨牙.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扫描仿真牙,采集容积数据.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隔0.625 mm、重建间隔0.3mm,应用Dicom标准和Mimics、UG、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再结合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下颌牙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获得了140层下颌仿真牙的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258834个节点、420016个单元的带有种植体支抗的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的下牙颌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的精度.该模型的建立为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应力分析提供初步基础.
作者:戴慧;漆剑频;李平;周义成;王仁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多巴胺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有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PET显像可提供活体脑内多巴胺受体的分布、数目和功能信息,为临床使用影像学监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生化功能提供了可能.
作者:张妍芬;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女,21岁,发现右颈部肿块1年.查体: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侧(Ⅴ区)触及3 cm×2 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活动佳,无根蒂连接.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均正常.CT所见(图1~3):右颈部皮下,胸锁乳突肌后外侧方见类椭圆形异常密度影,界清.约3 cm×2 cm,增强前后平均CT值50~160 HU,诊断为,右颈部皮下富血供良性占位,神经源性肿瘤?巨淋巴结增生?术中所见: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管丰富.
作者:韩敏;刘恩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效率及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效果.方法 氩绿激光对Long-Evans大鼠视网膜进行光凝建造CNV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CNV大鼠分为2组:①空白组,②超声辐照微泡转染组.于转染后14 d,分别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RT-PCR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转染后14天超声微泡能介导PEDF质粒对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并且对CNV有抑制作用.结论 利用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携带PEDF质粒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地提高PEDF质粒在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效率,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廖沁;周希瑗;王志刚;李佳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