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与手术管理研究

冯钦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手术, 护理配合, 手术管理, 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与手术管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开展原位肝移植手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配合与手术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试验组中仅有1名患者发生输血输液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中有5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3例输血输液反应,1例皮肤灼伤,1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原位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配合与手术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显得极为重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愈率,同时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叶正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提高医护健商理念辅以普拉提运动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影响

    目的:探讨健商理念培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分娩,单胎头位初孕妇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前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分娩方式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自然分娩选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医生、助产士及孕妇进行健商理念教育辅以普拉提运动培训,能够帮助孕妇了解分娩相关知识,选择有利于母婴健康的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韩水鱼;冯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在微小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微小肝细胞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肝内微小占位(直径≤2cm),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并分别做出诊断,所有病例均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检查,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结果:86例肝内微小占位患者经超声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微小肝细胞肝癌41例,其中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微小肝细胞肝癌17例(17/41,41.4%)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微小肝细胞肝癌例36例(36/41,87.8%),增强CT诊断微小肝细胞肝癌例(29/41,70.7%)。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9,P<0.05);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CT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4,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肝微小占位病变者诊断微小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对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从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96~396,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存在一定困难,致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更高。因而防治产后出血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分娩人数2131人,其中剖宫产572人,阴道分娩1559人,产后出血120人,其发病率为5.63%,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华敏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遵循率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肿瘤科护士的职业防护遵循率。方法成立“呵护圈”,按主题的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在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和检讨与改进等步骤开展活动。结果护士职业防护遵循率由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活动前的64%提高到QCC活动后的84%,同时还提高了全体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提高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遵循率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的遵循率。

    作者:董平;陈燕琼;胡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偱证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04月~2014年04月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通过偱证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偱证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冯世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预防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患儿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结论详细了解异物吸入史、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成功抢救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

    作者:周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颌前牙区角化囊肿1例

    患者,男,62岁,主因下颌牙龈肿物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下颌牙龈有一肿物,约绿豆粒大小,无明显不适。后渐增大,并觉肿物附近牙齿触碰时略有麻木感,下唇运动可触及。曾于外院“行根管治疗术”和“肿物刮治术”,效果不佳,肿物复发,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科就诊。既往体健。查体:老年男性,营养较好,心肺腹、全身皮肤及颅面外形无异常。口外检查无明显异常。口内见近42牙与43牙唇侧根尖处可见一圆形肿物,约黄豆粒大小,突出粘膜表面,半透明,表面无红肿破溃。质软,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42牙与43牙叩诊(±),松动度(-),牙体颜色无明显异常,无缺损。舌侧未见异常。颌面部感觉无异常,颌下及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X光片示:42牙与43牙间近根尖处可见一圆形透射影,边界清晰,牙槽间隔有破坏,42牙根管内可见高密度影像,42牙近中及43牙远中牙槽骨骨质连续完整。局麻下切除肿物及附近部分牙槽骨并将42牙与43牙一并拔除,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囊腔内含稀薄白色或黄白色油脂样颗粒物。切口Ⅰ期愈合,于7天后拆线。术后病理证实为“牙源性角化囊肿”(苏木素—伊红染色)。3个月、6个月复查未见肿物复发。

    作者:姚如贵;马淑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抗凝患者规范化药学监护模式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以及当前的治疗方式,以24例患者的具体实例阐述了医师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之中是如何进行医学监护的。并对治疗过程之中的药物副作用的监测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高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巡回护理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巡回护理。根据手术的特点,制定巡回护理措施。合理摆放手术体位,预防术后感染,使患者安全舒适的度过手术过程,得到佳治疗结果。

    作者:武海燕;张扬;崔莉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常见护理

    疾病概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据国内资料,常见的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

    作者:刘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作用

    目的:对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因窒息导致脑损伤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入住本院的106名新生儿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组当中治疗组的新生儿HIE及颅内出血发生概率比较低,HIE的严重程度也比较低,而对照组的则相对比较高。结论:对新生儿不仅要进行综合治疗和严密监测,还要使用苯巴比妥进行预防治疗,这对于减少新生儿的发病率,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值得推广。

    作者:吴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是一项非常专业也是非常系统的工作,除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基础之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耐心,并且作为妇产科护理人员还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对护理工作中影响安全的因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家庭幸福。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经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因素,并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刘维;由妮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研究

    目的:分析与探讨膝关节损伤后采用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检查资料与临床病历。结果: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发生半月板撕裂合并韧带损伤共30例,发生半月板撕裂合并骨损伤共25例,发生韧带损伤合并骨损伤共20例,发生半月板撕裂合并韧带损伤与骨损伤共10例,发生单纯半月板撕裂5例,单纯韧带损伤5例,单纯骨损伤5例。结论:采取MRI对膝关节损伤进行诊断,能够对半月板情况、韧带情况与骨骼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有助于医生准确的诊断病情。因此本文认为,MRI能够作为膝关节损伤患者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双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做好保护性隔离、病情观察、高热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20例患者经过正确及时诊治及有针对性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性做好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桑圣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药房的科学化管理初探

    医院是药学这门综合性学科由理论到实践、由生产到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目前药物大批量使用的主要市场,医院用药也是目前社会百姓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因其内容涉及到药品调剂和管理、药品质量监控、临床药学和药理、药物临床研究等一系列特殊要求,它又成为目前许多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学科之一。

    作者:李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非营养性吸吮下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安慰奶嘴等非营养吸吮下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需要采血的11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5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下桡动脉穿刺,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下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缩短了采血时间,减轻了新生儿的疼痛反应,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中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静脉输液是主要的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作者:毕菊会;王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支气管扩张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策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大咯血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徐鸿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医治的骨科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0例。对A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又称为遇见护理组,B组采取传统护理的模式,作为对照。统计骨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并记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关于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要明显低于B组(P<0.05),就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A组满意度为98.9%要显著高于B组的87.8%。结论:对于骨科相关患者的护理,预见性护理服务可具有高满意度、低并发症等优点,能为骨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治疗服务。

    作者:徐文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