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徐敏静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5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输血例数、肠蠕动恢复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总天数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的并发症及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相比,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江;张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自然产物中提出有效物质,达到对人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已经被全世界所关注,我国的中医药学渐渐的被世界的医学工作者们所关注。中药所含成分十分的复杂,在某些较名贵的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本身就不高,如果提取转化方法不当,就很难发挥出药物应有的作用。我国传统的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通常为浸泡、煎、煮、熬等,提取率不高。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新的提取转化不断涌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酶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转化带来了生机,该技术的使用大的提高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纯度,使中药利用率大为提高。
作者:耿宝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汉族老年人肝胆超声检查结果,探讨致病原因并为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方法,抽取70例维吾尔族和1103例汉族老年人肝脏、胆囊进行超声检查并比较。结果老年人肝脏疾病检出率维吾尔族(44.29%)高于汉族(35.54%),差异不显著;而脂肪肝检出率维吾尔族(41.43%)显著高于汉族(28.74%),并有统计学意义(ⅹ2=5.096,P=0.024)。胆囊疾病检出率维吾尔族(50.00%)显著高于汉族(30.46%)并有统计学意义(ⅹ2=11.619,P=0.001)。在肝脏疾病顺位中,维吾尔族、汉族排位前2位的疾病均为脂肪肝、肝囊肿,其构成比分别为(100%、86%);胆囊疾病顺位中,排位前2位的疾病维吾尔族为胆囊结石(48.57%)、胆囊切除术后(45.71%),汉族为胆囊切除术后(59.52%)、胆囊结石(29.46%)。结论维吾尔族老年人肝脏疾病、胆囊疾病患病率高于汉族老年人,脂肪肝、胆囊结石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势在必行。
作者:张彦红;薛来俊;郑红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做好保护性隔离、病情观察、高热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20例患者经过正确及时诊治及有针对性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性做好丙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桑圣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合本人多年临床所遇情况,中老年人呼吸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长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这一原因做一分析,然后探讨一下预防措施。
作者:李秀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唇腭裂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这种疾病可影响到除视力以外所有口腔颌面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治疗过程复杂且周期长,给社会带来极大负担。代谢组学主要利用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 ic resonance,NMR)技术测定生物液体样本[1],通过模式识别(Pat tern recog nit ion)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确定生物体由外源性物质刺激及自身遗传变异而致畸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组成分的变化,对代谢物组谱进行动态追踪,并将这些代谢信息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生物学事件关联起来,从而揭示生命活动的代谢本质。通过代谢组学可以对唇腭裂这种先天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使用做更深入和快速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对唇腭裂患者与非唇腭裂者代谢物质差异的研究现状以给现代唇腭裂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余子敬;佘小明;秦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及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以及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全面性的强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并根据治疗结果分析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治疗、全面性的检查、完善且全面性较强的治疗方案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不断加强并完善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意义。
作者:丁国凡;尹琳;王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爆震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19例(30耳)爆震性耳聋的患者实施神经营养因子进行治疗。结果:19例爆震性耳聋患者(共30耳)经过神经营养因子注射治疗后,早期患者的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爆震性耳聋患者应当尽早地开始临床治疗,以优化治疗效果。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口腔临床医学研究中,锥形束CT(CBC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焦点。在口腔疾病诊断中,影像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在检查芽体或颅面疾病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对临床医学的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疾病评估具有极大地帮助。锥形束CT属于一种较新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其发展的也较为迅速。本文就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锥形束CT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万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笔者主要对阿莫西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研究其对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共计43例,经患者同意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组别,观察组23例患者选择采用阿莫西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则选择采用阿莫西林、兰索拉唑、甲硝唑治疗,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HP根除率等几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疾病时选择阿莫西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进行联合治疗有着十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大力对其进行研究并推广。
作者:张建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EX500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方法:选10例(20只眼)行飞秒激光矫正手术患者,用EX500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及A超角膜测厚仪分别测量术前及掀瓣后CCT,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结果:EX500测量的CCT数据之间有较好的重复性,EX500和A超测量术前CCT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掀瓣后两者测量的CCT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EX500测量的CCT与A型超声测厚仪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作者:冯伟;朱志燕;宗旺;姜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复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收治的80例老年人骨折的患者,按照重建钢板固定和传统小夹板固定不同方式随机分成2组,A组重建钢板固定及B组小夹板膏固定,每组40例患者。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重建钢板固定者中,优(90~100分)29例,良(75~89分)8例,尚可(50~74分)2例,差(<50)1例,优良率92.5%。B组传统小夹板固定者中,优(90~100分)7例,良(75~89分)15例,尚可(50~74分)13例,差(<50)5例,优良率,55.0%。结论: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老年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及稳定性要有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友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来我科收治的4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予黄体酮胶丸治疗,并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精心护理。结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短者1d,长者8d ,平均为(3.60±1.60)d。腹痛缓解时间短者1 d,长者6d,平均为(2.40±1.20)d。保胎成功38例,有效率为95.0%。结论:黄体酮胶丸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具有效果显著、作用持久、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病情密切观察、精心护理,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卫美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路径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常规组运用常规医嘱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日、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27天、97±2.63分、96±3.455%,常规组分别为:11±1.73天、82±2.46分、81±2.71%,两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束利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人类文明和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从事工作甚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领域中,女性领导者的加入,有利于激发女性的参政意识和热情,增强女性的政治责任感,也有利于组织机构领导成员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互补。
作者:闫丽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饭前口服莫沙必利,一次一片,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10mL乳果糖。结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48h的通便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多以轻度腹泻、腹痛及腹胀为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好,通便时间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明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疤痕子宫患者114例,观察组65例患者首次剖宫产术式为新式剖宫产,对照组49例患者首次剖宫产为采用传统术式。比较二次剖宫产的进腹时间、术中出血、腹盆腔粘连、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盆腔粘连等情况均差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恢复与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采用不同术式对患者再次手术有较大影响,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合理术式,以减少对患者的影响,也为有再次生育需求的患者再次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作者:刘建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值、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加强术后的全面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闫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鉴别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到我院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肝功指标给予详细检测及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酚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总蛋白(TP)、白蛋白(ALB )和前白蛋白(PA)与肝细胞的损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ALT 、AST 、GGT、TB、TP、ALB、PA 肝功能指标能够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并且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申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心绞痛58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29例优质护理,给予乙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效果较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