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

刘佳

关键词:老年病人, 普外手术前后,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病人在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探索出老年病人在普外手术前后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老年手术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论:其中1例出现并发症,其他46例均无并发症出现,4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洗胃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口服、误服毒物以及食物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症,洗胃是临床上有效地清除有害毒物,大限度减少毒物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之一。在洗胃过程中可引起食管及胃黏膜损伤、窒息、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有些并发症可以直接致命。洗胃并发症的发生虽然与患者的年龄、个体差异、毒物性质及剂量、就诊时间、洗胃时间及有无意识障碍等有关,但主要的是不规范甚至是粗暴的操作导致的。若患者合作,选择合适胃管,采取正确体位,掌握正确的插管洗胃方法,对昏迷患者采用先气管插管后洗胃的方法,还有医护人员的丰富的经验与责任心,均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艾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通过对电视腹腔镜系统的操作进行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在精确的配合下,10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4h,术中出血量约250ml,术后住院时间7~10天,无手术直接导致的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效果较好。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方法,全面地、精确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低分子量肝素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40例(85.11%),对照组总有效24例(61.5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ηbH、ηbL、ηP、HCT、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

    作者:英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根管钉与光固化树脂修复残冠残根9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残冠残根的治疗和疗效。方法对92例患牙行根管钉与树脂充填修复并观察2-3年。结果成功率为97.8%。结论根管钉与光固化树脂修复残根冠残能很好的恢复牙体外形和基本功能,是一种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贾云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观察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早期血液滤过疗法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双盲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疗法、早期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体治愈率为93.3%,术后APACHE-II评分为(10.50±1.93)分,腹痛、腹胀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为(18.21±1.54)h、(13.66±3.21)h、(23.11±3.54)d,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液滤过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治愈率、A-PACHE-II评分,缩短腹痛、腹胀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秦恒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究50例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糖尿病护理是内科护理中的一个常规护理科目,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和内科常规护理这两组不同的护理,发现循证护理比常规护理的疗效要好,并且循征护理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让患者较好的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恢复,其作用优于内科常规护理。

    作者:陈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分析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存活率为84%,有3例患者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塞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易发生血性转化,因此早期的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才是抢救的关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师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TA1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TA1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石蜡组织标本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MTA1和VEGF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TA1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5%和42.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6%,与正常组织阳性率(9.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发生的癌,与正常组织比较,MTA1和VEGF蛋白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和VEGF蛋白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TA1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MTA1和VEGF蛋白与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及患者的预后相关,二者在甲状腺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李权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血管穿刺技巧的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穿刺技巧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200名血管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疾病及不同的血管条件采用不同的穿刺技巧,观察穿刺结果。结果:200名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8%。结论:针对不同的血管选择不同的穿刺技巧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疼痛。

    作者:腾湘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急性脑出血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出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联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5例OSAHS非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疾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重度昏迷发生率(51.4%)、预后不良发生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17.1%)、(11.4%),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OSAHS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程度深度,且预后不良较普遍,临床应重视对具有急性脑出血高危因素OSAHS患者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陈丁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度颅脑外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结合护理实践,探讨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科学的护理工作,除6例死亡外,其余44例均治愈或好转。经过恢复期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使其重获信心,回归社会。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具有吸附性和分子筛性能。由于其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易解吸、易再生、对有机物选择性好等优点,现以广泛应用于中药等领域。不足之处是易带入有机残留物,需进行预处理后使用,并对产品的有机残留物进行检测。

    作者:何应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晚期恶性黑素瘤的应用研究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迅速增长。多数早期患者通过手术能够得到治愈,但对于中晚期患者,标准化疗效果欠佳,因此探索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血管内皮抑素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几年来在恶性黑色毒瘤中的治疗得到一定发展。本文从内皮抑素的生物学结构及作用机理、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试验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等方面对国内外内皮抑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冀保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对耳鼻喉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总结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喉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一周后,对其进行疼痛调查以及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改善耳鼻喉疾病患者的术后疼痛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于隔物灸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研究近况分析

    目的:隔物灸的研究分析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实验前和试验后的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出的隔物灸的作用机制及观察到的隔物灸的有校性。结果隔物灸对免疫系统、血液系统、肌肉组织、慢性疼痛性疾病即慢性的脾胃病有显著的疗效。结果隔物灸是一项具有确切疗效,明确的作用机制的新技术产品。

    作者:李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非儿科门诊儿童处方分析

    分析我院非儿科门诊的不合理儿童处方,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度非儿科门诊的儿童患者处方,对各科患儿信息及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42714张,涉及不合理处方2587张,占6.06%。结论:我院的非儿科门诊的儿童处方用药比较合理,但仍需密切监测及适当干预,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梁志臖;张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检验科二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2002年11月我国发现第1例SARS患者后到2003年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高比例的感染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和不安定因素,同时,引起了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检验科是医院患者各类标本高度集中的区域,是引起医院交叉感染的发源地。为提高检验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事件发生、防止实验室人员感染、防止感染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保护操作者及公众健康安全,临床实验室必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来预防医院感染事件发生、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作者:孔丽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疼泵后患者的护理体验,提高我科室护理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97例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进行护理。结果:97例患者均能达到很好的镇痛效果,但在自控镇痛泵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普外术后进行自控镇痛泵护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用药量减少。同时如能给予较好的护理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淤血术后护理干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讨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淤血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我院于2011.09~2013.01间,收治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淤血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之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5例死亡,13例病情加重,49例病情得到缓解或控制,综合看来,术后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结论在对60例慢性心理衰竭的患者抢救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位战斗在生命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相应的治疗技术,拥有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判断力,医生和护士的配合密切,抢救争分夺秒,积极配合医生将各项手术前的检查做好。

    作者:于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乡村医院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目的:门诊输液室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及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环境、药物、病人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改善服务流程,护患共同参与实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争强护士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提高她们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意识本身是存在的,通过对其管理及对措施的有效落实,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加强此项工作,能提高护理内在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

    作者:王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