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锋;郭启勇;卢再鸣;廖伟;刘兆玉
目的探讨18F-FDG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大期望值法(COSEM)叠代重建后,将CT图像与核医学图像(PET)进行同机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计算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摄取比值R(T/N).分别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比较18F-FDG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以摄取比值R≥1.7为判断标准,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88.2%,准确性92.9%.而单纯视觉分析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76.5%,准确性85.7%.11例肺癌患者18F-FDG显像均为阳性,ROI分析大摄取比值达13.37,小为2.36.本组有2例肺结核病例18F-FDG显像呈假阳性,摄取比值为2.8及4.9.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癌诊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不仅肺癌病灶部位能清晰显示,而且对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和疾病分期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作者:朱旭生;邹德环;莫耀溥;廖国荣;佘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44岁,因患风心病14年,感心前区不适一周,来我院门诊就医.查体:二尖瓣面容,心前区可闻及4/6级舒张期杂音,肺部听诊未见异常,双下肢浮肿.
作者:陈衣敏;刘冰;谢育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肺内疾病中树芽征出现规律的分析,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树芽征在肺的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经病理证实的出现树芽征的肺内疾病,并对树芽征出现的规律进行总结.结果在35例出现树芽征的肺内疾病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性细支气管炎1 5例,经气道播散的肺结核1 4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例,过敏性肺炎2例,刺激性物质吸入1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高分辨率CT上树芽征在肺内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价值.
作者:蔡洪贺;张克宇;王献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平面位移(AVPD)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连续观察92例受检者,其中正常者19例,高血压患者26例,冠心病47例(其中A/E>1 32例;A/E<1 10例;房颤5例),心尖四腔切面用M型取样线置于二尖瓣环位置,AVPD随着M型移动曲线获得,测量房室平面位移大值(T)、左心房收缩引起房室平面位移值(A);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测量舒张期血流频谱A/E比值.结果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左心室房室平面全位移(T)低于正常组(P<0.05;P<0.001),左心房收缩引起房室平面位移及其与左心室房室平面全位移比值高于正常组(P<0.05;P<0.001).A/T舒张功能参数与传统二尖瓣口录取A/E比值存在线性相关(r=0.92;P<0.001).结论上述超声心动图方法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章仁品;赵宝珍;连娟;彭光生;徐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例1,30岁,停经48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前来我院中医门诊就诊.B超检查(见图1):子宫略增大,宫体大小为56mm×46mm×54mm,内膜厚14mm,呈强回声,其内未见妊娠囊回声.
作者:魏美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儿女,4岁,3天前偶然发现右下腹部包块,无压痛,无恶心及呕吐,无便秘,便血史可疑,肛门排气排便正常.
作者:张臻;陈福美;姜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60岁,因头晕头痛7年来我院就诊,行头颅MRI检查.
作者:邓晖;邱士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60岁.双下肢麻木半年,进行性肌力减退2月余.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下肢麻木及温度觉减退,并有左下肢疼痛;2个月前,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
作者:姜辉;刘禄明;李炎;白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对硬膜外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MRI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硬膜外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发生于颅内5例,椎管内6例,其MRI表现:断面上显示为在颅板下或椎管内的梭形或长圆形异常信号影,T1WI上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略低或等信号影,周边为略低或等信号的较厚边缘,少部分(2例)有分隔;T2WI上多表现为较明显的高信号,少数呈等、略高信号,并可见略低或等信号的边缘(或分隔);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分隔)明显强化,其内无明显强化或不强化,1例病灶呈较均匀的强化,1例病灶部分呈片状强化.脓肿周围表现:脑实质或脊髓均见受压移位,部分颅骨或脊柱骨质信号有改变.结论MRI能清晰显示硬膜外脓肿的大小、形状、范围、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关系.
作者:李忠喜;徐凯;冯守信;刘宏;刘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8F-FDGPET对舌癌诊断、术前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病理确诊舌癌,PET显像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舌癌病灶处均可见葡萄糖代谢异常增高,SUVmax=5.49±3.71,较正常舌(SUVmax=1.13±0.33)代谢增高明显.6/7例PET结果与术后病理一致.4例PET显像未见颈部转移灶的患者均得到术后病理证实,惟一1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病理阳性而PET阴性的病例可能为化疗抑制了病灶组织代谢活性所致.结论PET可准确显示舌原发病灶范围,据此科学确定舌部病灶切除的安全缘.此外,PET有望作为舌癌术前是否需行颈部清扫术的指征,以改变目前无论分期如何,一律行颈清扫的现状.进一步确认尚待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证实.
作者:王淑侠;唐安戊;乔穗宪;徐卫平;李东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正常人体腰椎骨髓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类型及其规律.方法随机选择了436例正常腰椎的MRI照片,以T1WI为重点,进行回顾性观察,将腰椎内出现的信号变化归类总结,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据椎体内信号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型(九亚型),统计学显示信号形态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腰椎椎体内的MRI信号随年龄而变化,了解其形态及变化规律对正确认识正常腰椎骨髓及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建平;蒋学祥;肖江喜;王霄英;范晓颖;高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X线检查心脏正位像的同时,往往要采用双斜位摄影技术,对于进一步显示心脏的大小、形态及肺脏器官的改变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周大桂;王澜;牛玉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对梗死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家犬12只,随机分为TMLR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TMLR组在梗死区以KTP激光行TMLR.术后动物饲养2~3个月,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的存活性.结果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TMLR组给予5μg/(kg@min)多巴酚丁胺后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当多巴酚丁胺剂量增大到10μg/(kg@min),前壁的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反而又减低;而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5μg/(kg@min)和10μg/(kg@min)后,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进行性减低.结论KTP激光TMLR后梗死局部部分心肌保持存活.
作者:蒋桔泉;曹林生;朱向明;聂绍平;曾秋棠;刘小青;卢晓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脑AVM行SCTA,准直器宽度1.0~2.0mm,层间距1.0mm,SCTA均与DSA对照.结果26例脑AVM共有瘤巢26个、供血动脉36根、引流静脉37根.SCTA显示瘤巢24个(92.3%),SCTA显示的瘤巢大小与DSA一致22个(84.6%),对纤细畸形血管显示能力不高是SCTA漏诊瘤巢及显示的瘤巢小于DSA的原因;SCTA显示供血动脉31根(86.1%)、引流静脉33根(89.2%),漏诊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分流量小、血管细;4例AVM用多层螺旋CT行SCTA显示了全部病变.结论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
作者:左长京;王培军;李晓兵;许奕;吴劲松;邵成伟;萧毅;王敏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在我院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43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探讨MSCT在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土兴;王立章;俞方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32岁,发现头右侧后部皮肤隆起10年,初发现时约鸡卵大小,现面积约16cm×14cm,上至头顶,下至发际处,内侧至头部中线,外侧至耳根部,质软,界清,呈分叶状,无触痛,压之变形,不活动.
作者:康晓静;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评价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对心肌的影响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HPSONOS 5500型超声诊断仪观测15例有微血管并发症和20例无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DM)人及25例正常人的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心肌背向散射参数,包括:标化背向散射积分值(IB%),背向散射积分值变化幅度(CVIB),背向散射积分值变化幅度的跨壁梯度(TG-CVIB).结果两组2型DM病人的IVS和LVPW的I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VIB则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DM病人之间的IB%和CVIB无显著差异;有微血管并发症组的IVS和LVPW的TG-CVIB低于无并发症组与正常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与正常组的TG-CVIB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背向散射技术可反映2型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对心肌的损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岚;郭瑞强;孙有刚;陈金玲;姜霞;郝力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的资料4503例.结果筛查出畸形胎儿57例,正常围产儿4400例,无假阳性,漏诊46例,它们是先天性心脏病12例、染色体异常6例、下肢畸形7例、外生殖器畸形3例、多指13例、外耳畸形2例、无肛并直肠舟状窝瘘1例、脑发育不全1例、多发畸形并单脐动脉1例.结论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作用巨大,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发现没有明显形态改变的胎儿畸形.单纯四腔心切面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存在很大缺陷,需专项检查胎儿心脏.必须加强对胎儿微小结构的检查.
作者:沈国芳;闻恽;季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共10例,年龄43~85岁,平均74.7岁,对其X线、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均做了X线平片检查,2例做了CT和MRI检查,3例做了骨核素扫描.结果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中,先发现骨转移,然后查出原发病灶者8例,先发现原发病灶,然后查出骨转移者2例.其中成骨型转移8例,混合型2例.结论前列腺癌属于亲骨性肿瘤,极易发生骨转移,成骨型多见.临床上以发病年龄较大,多数先发现转移病灶,后发现原发病灶为特点.影像特点:以骨盆和脊柱为主的向心性转移多见.X线、CT、MRI、核素扫描相结合对于发现和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物流产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流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少,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但药物流产不完全,导致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超过2周,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我们应用超声对小全性药物流产者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屹青;金建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