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安;冯宝安
1 材料与方法我院门诊对孕妇采用二维超声产前常规系统筛查的内容:准确测量BPD、HC、BC、AC、FL,据此评估胎儿体重及孕周;对颅脑、颜面、心脏、胃肠、肾、膀胱、四肢进行仔细观察.一年内共检查1500例中、晚期孕妇,发现22~28周的胎儿畸形11例,29~39周的胎儿畸形4例,单胎14例,双胎1例;单发畸形3例,复合畸形12例.孕妇年龄20~30岁发生胎儿畸形的14例,35岁以上的孕妇发生胎儿畸形1例.15例均为男性胎儿.发现胎儿异常,家属坚持继续妊娠的随访2~3次,直至分娩后.15例均在引产后或足月分娩后做了随访或拍照,证实产前超声提示的诊断.使用仪器为西门子-小狮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6~5MHz,系统测量羊水的深度或羊水指数,判断胎盘的成熟度.
作者:王瑜;樊燕;熊秀琼;魏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49岁,尿毒症行肾移植术后5年,一直服用抗排斥药物,因右侧颈部持续疼痛2周,胸闷,端坐呼吸4天就诊.查体:神志清楚,端坐位,无紫绀,右侧颈部无红肿及颈静脉怒张,上颈部(平下颌骨处)局部压痛明显,无包块.血压:120/80mmHg(右上肢),150/60mmHg(左上肢),心率87次/分,律不齐,心界向左下扩大,偶发房颤.心电图检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偶发房颤.胸片提示:心影增大,心功能不全.B超检查:右侧髂窝处可见移植肾回声,大小53mm×114mm,结构回声清晰.CDFI:血流树显示清楚,肾动脉峰值流速68cm/s,RI:0.69.右肾30mm×65mm,左肾46mm×77mm,实质回声增强,与集合系统分界不清.右侧颈部检查,横切时见颈总动脉内径11mm,无名动脉内径19mm,内带状强回声,将动脉分成内侧大外侧小的两个腔,纵切时该强回声带从无名动脉一直延续到颈总动脉分叉处,随动脉血流而波动(如图).两个腔内可见不同时期的血流信号,外侧的腔内先充盈血流,强回声带向内侧移动,然后内侧的腔内充满血流,血流速度降低,频谱形态尚正常,外侧的腔与右侧锁骨下动脉相通.左侧颈动脉未见异常回声,诊断:右侧颈动脉夹层(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或主动脉).MRI检查:无名动脉到右侧颈动脉分叉处内侧壁见条状信号,约占管径的1/3.提示:夹层动脉瘤.四天后因心衰而死亡.
作者:郭瑜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介导VEGF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的有效性. 方法 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取3只采用超声波在鼠胸壁破坏微泡造影剂,观察对心肌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将另15只急性心肌梗死3天后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5只.第一组采用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的方式,将pcD2VEGF121基因转染大鼠心肌至造影剂不再显影(约6min);第二组尾静脉输入同等剂量携pcD2VEGF121基因的造影剂;第三组为对照.2周后,取缺血心肌组织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超声波破坏微泡造影剂能使心肌组织充血,产生大量空泡,并有部分心肌细胞坏死.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能明显增强大鼠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超声微泡造影剂能明显增强对组织的空化效应,其介导的VEGF基因治疗是一种无创、新型、高效的基因转移方法.
作者:王志刚;凌智瑜;冉海涛;任红;黄爱龙;黄晶;刘杞;赵春景;唐海林;宫琳;蒲世玉;彭明利;钱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将讨论数字人体的离散动态系统,主要研究离散动力学与离散混沌.本文涉及到的离散动态人体系统实际上包含两类:一类是把人体系统的连续时间进行离散化,即把时间当作迭代的步骤(时间间隔相等)或一次逻辑转移(时间间隔可能不相等),状态变量仍为连续的;另一类是状态变量的离散化,离散型状态变量不论是数字的还是符号的,它们都只具有逻辑代数和结构.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是基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而发展的一种评价心肌室壁运动的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秀兰;邓又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常女孩子宫颈及阴道壁厚度的正常值,以评估其与子宫发育的关系. 方法用超声测量320例正常女孩并与57例性早熟女孩作比较. 结果子宫颈及与阴道壁厚度随年龄而变化,青春期前后及青春期前与性早熟之间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提议青春期前正常值为:子宫颈前后径<8mm,阴道前后壁厚度<4mm. 结论子宫颈与阴道壁厚度可提示子宫的形态,三者呈同步改变,进而为了解体内性激素水平提供了一简便方法.
作者:张庆;高峻;陈寿康;赵亚平;彭晶;孙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是各种疝中的常见类型.腹股沟疝通常可分为斜疝、直疝、股疝.斜疝常见,约占腹股沟疝的95%[1].男性患腹股沟疝多于女性,但股疝多发生于女性[2].一般来说,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可以明确诊断.但有一些病人症状不典型,另有一些其他腹股沟肿物酷似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因此需要影像学检查.超声因其实时、无创、可重复已经成为首选方法,广泛用于诊断腹股沟疝.1975年Spangen[3]首次报道应用超声诊断疝案例.随着超声设备发展,特别是高频探头的使用,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腹壁层次和筋膜缺损以及突出的疝内容.同时许多研究证明超声检查无论对儿童和成人都非常有效.
作者:仲光熙;姜玉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51岁,因上腹部胀满不适一周就诊.外科查体皮肤黄染,中上腹部饱满,轻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超声所见:肝脏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包膜增厚,实质回声不均质,左外下方可见一囊性包块范围约13.6cm×13.4cm×14.2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可见部分包膜,肿块内布满网格状光带及不规则液区,暗区大范围4.3cm×2.2cm,肿块与肝脏无界面(图1),肿块上缘紧靠膈肌,下缘位于脐上,后方紧贴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胆囊轮廓不清,大小约7.4cm×3.5cm腔内透声差,壁增厚,腔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实质增强回声,底部可见大小约3.2cm×2.4cm实质回声,底部外侧可见1.8cm×1.4cm的液性暗区(图2).胆总管内径0.8cm.超声诊断:①上腹部囊实性占位与肝左叶关系密切.②胆囊实性占位.③胆总管轻度扩张,胆囊外侧局限性积液.手术所见:腹腔脏器被网膜样组织包裹,轻度水肿,与膈肌紧密粘连,左肝内叶尚正常,外左叶几乎被肿瘤所代替,瘤体呈圆形,大小约15.0cm×15.0cm×14.0cm,与膈肌、胃之间有较紧密粘连,触之囊性,穿刺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抽出,胆囊大小约7.0cm×10.0cm×8.0cm,张力大,轻度充血,与周围组织粘连,胆囊底部有局限性囊性突出,体部呈实性,胆总管轻度扩张.病理所见:肿物11.5cm×12.0cm×7.0cm,带部分肝组织,肿物表面光滑,切面囊实性,呈黄色胶胨状,内容物退变坏死.剖开胆囊体部可见肿物3.0cm×3.0cm×1.5cm,切面灰白色、质脆.病理诊断:①肝间质性错构瘤,绝大部分退变坏死.②胆囊体部高分化腺癌.
作者:胡超美;魏相东;许永杰;杨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LS病人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和皮层下运动纤维是否受损,1H-MRS技术是否适用于监测ALS病情.方法 ALS组为30例ALS病人,对照组为10例健康人,测定大脑皮层运动区的NAA、Cho、Cr.结果 ALS病例组中NA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ho/Cr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NAA/Cr下降和Cho/Cr升高,提示ALS病人大脑皮层运动区存在神经元破坏和皮层下运动鞋纤维鞘膜功能的异常.
作者:王大力;王志文;王坚;徐应军;蒋雨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管内皮细胞是沿着血管内面呈单层排列的组织细胞,它不仅具有分隔血液与间质组织的屏障功能,它还通过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维持凝血与纤溶的平衡以及抑制炎性细胞的粘附与聚集.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内皮功能的异常,表现为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改变,这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始发和促进作用[1-3].与此同时,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现,针对改善内皮功能的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4].因此,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及其功能异常的机制,寻求一种理想的评价内皮功能的方法,这无论是对于疾病的诊断还是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娅妮;邓又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TURP术后改变及残存或再发病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TURP术后前列腺患者行MRI检查,5例加做直肠内线圈扫描和3D 1H MRSI检查,观察测量前列腺术后改变和前列腺残存和再发病变.并根据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梗阻组14例和非梗阻组7例进行对照.结果①21例中19例可见前列腺中上段尿道增宽,梗阻组增宽尿道的长度和宽度较非梗阻组显著缩短(P<0.05~0.01),并可见明显的受压变形或移位改变;②MRI体线圈/盆腔线圈和直肠内线圈对TURP术后前列腺残存或再发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9%和100%,3D 1H MRSI显示前列腺癌(胆碱+肌酸)/枸橼酸盐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组织.结论 MRI可用于观察TURP术后前列腺和前列腺段尿道的变化,对术后残存或再发病变的诊断仍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周良平;王霄英;蒋学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 ,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2003年春节前后广东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初期对该病的传染性认识不足,短期内出现了大批的感染者,包括众多的医务人员.我院自该病发病高峰期便设立了医治非典型肺炎的特别病区,共收治患者80例,除3例外院转入病情较重出现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由于我院在各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预防隔离措施,全体医务人员无一人感染发病,现将该病区内非典型肺炎病人的胸部摄片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竹;黎瑞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质子波谱学(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表现.方法 3例患者,为一家姐弟3人,年龄分别为1.5、5.5和7.5岁,依靠临床综合表现及血白细胞芳基硫酸酯酶A(arylsulfastase A)明显减低确诊MLD.行颅脑MRI检查,并在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内行1H-MRS.另随机选取1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3例患者中,2例MRI检查未见异常.1例可见弥漫性,对称性脑白质异常T2高信号,以侧脑室额角和枕角旁显著.3例MLD的1H-MRS中发现脑内NAA/Cr是对照组的52%~70%(基底节区)及46%~77%(脑白质),mI/Cr是对照组的135%~277%(基底节区)至167%~303%(脑白质), mI/NAA在病例组较对照组变化更加明显,分别为正常组的212%~444%(基底节区)及193%~660%(脑白质).结论 MRI和1H-MRS可以反映MLD脑内异常病理及生化改变,尤其是1H-MRS能够在MLD脑组织结构改变之前发现生化代谢的异常,敏感性较好,对于ML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雷;杜湘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18F-FDG SPECT/CT显像与99Tcm-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FDG 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8例有骨转移,共发现47个转移灶.18F-FDG SPECT/CT发现8例骨转移,99Tcm-MDP骨显像发现7例骨转移(P>0.05);18F-FDG SPECT/CT发现45个转移灶,99Tcm-MDP骨显像发现26个转移灶(P<0.01).18F-FDG SPECT/CT探测骨转移的灵敏度95.74%,特异度89.47%,准确度93.94%;99Tcm-MDP探测骨转移灵敏度55.32%(P<0.01),特异度为94.74%(P>0.05),准确度66.67%(P<0.01). 结论在探测肺癌骨转移方面,18F-FDG SPECT/CT显像较常规99Tcm-MDP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99Tcm-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脊椎转移患者,应进一步行18F-FDG SPECT/CT显像,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作者:何洁;韩丽君;屈婉莹;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使用枸橼酸铁铵后3D-MRCP图像的改善程度.方法本组共收集MRCP病人30例.在服用枸橼酸铁铵前、后以相同的采集参数对其行3D-MRCP成像.图像评价从胃肠信号消除情况和图像质量改善情况两方面进行.结果使用造影剂后胃部的对比信噪比由7.064±3.853降至1.041±0.459,十二指肠则由5.494±3.916降至1.931±2.317,两者的P值均小于0.001;MRCP的图像质量由造影前的2.833±2.052增至9.133±2.030,P<0.001.结论使用枸橼酸铁铵几乎可完全消除3D-MRCP图像中的胃肠信号,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作者:张立娜;徐克;任克;孙文阁;戚喜勋;金安玉;李延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心肌梗死后血栓形成的部位以及收缩功能方面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周微微;王青;鲍卫东;苗志林;柳亚君;蒲英英;王善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结合CA19-9对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7例在我院行螺旋CT双期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全部患者均有术前血清CA19-9检测结果.结果 CT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达100%,对可切除性判断准确率只有78.57%.胰腺癌病人中CA19-9的阳性率为82.86%,CA19-9与肿瘤大小有关;CA19-9在可切除组与不可切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结合CA19-9在判定胰腺癌不可切除性方面有一定价值,尚不能得出CA19-9对协助CT判定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有肯定意义的结论.
作者:李健丁;张华;张跃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不典型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诊断不典型输卵管妊娠43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35%.超声图像改变分为未破裂型、流产型和陈旧型三类.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既可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又可对不典型病变作出正确判断.
作者:赵巧玲;李芬;雷小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直肠内线圈(endorectal coil, ERC)和腹部相控阵线圈(torso phased array, TORSOPA)对前列腺检查的图像质量及对前列腺癌显示的差别.方法对123位患者行前列腺MRI检查,每位患者先用TORSOPA检查,然后行ERC检查.对30例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MRI图像进行评价.将前列腺分为6个区,左、右侧的底部、中部和尖部,由阅片者对每个分区是否有癌作出评价.结果 123位受检者中有1位未完成ERC检查.两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χ2=2.562,P=0.278).MRI和穿刺病理对照,ERC与TORSOPA比较,对肿瘤定位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期值明显升高(由58.8%和82.6%上升为86.2%和93.0%),诊断的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期值无明显变化.结论直肠内线圈比腹部相控阵线圈MRI对前列腺癌的定位更敏感.
作者:王霄英;周良平;丁建平;吴胜昌;蒋学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48岁,外伤后右上腹疼痛5h.查体:痛苦表情,腰部强迫体位,右中上腹压痛、反跳痛阳性,右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可疑.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CT检查:右肾下极一约8cm×8cm×7cm大小低密度影,CT值12Hu,包膜完整,有张力,内见局限高密度出血灶(图1),约2.0cm×2.4cm大小,CT值70Hu,边缘清晰,同水平肾实质内一2.6cm×2.6cm的圆形同等低密度灶,肾后缘及肾下极以下腹腔内见液性密度影(图2),CT诊断右肾出血性囊肿,右肾破裂并腹腔积血.手术记录:腹腔内积血约400ml,右侧腹膜后隆起,后腹膜一小裂口向腹腔内溢血,切开升结肠外侧侧腹膜,清除肾周血肿,右肾下极一约8cm×6cm的囊肿,囊壁破裂,囊内有血块,清除血块,游离右肾,见囊腔内侧壁近肾蒂处撕裂,囊腔与集合系统(肾盂)撕通,并有一肾蒂血管撕裂,肾盂内有大量血块,并有活动性出血,因近肾盂处撕裂口较大,肾蒂血管出血无法弥补,行右肾摘除术.病理诊断:创伤性肾破裂、肾单纯性囊肿并内出血.
作者:杜海峰;刘禄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