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谭忠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溃疡, 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西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的中药疏肝健脾汤,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胃溃疡的复发率。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胃溃疡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胃溃疡的复发率,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中的护理对策和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针对老年冠心病中的护理对策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0月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资料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使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后3个月的抑郁情况以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的抑郁情况以及焦虑情况明显降低,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万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小儿疝气的自愈机制

    目的:该课题主要采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组织学的角度对小儿疝气的发生、发展及自愈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疝囊颈部的例鞘膜积液鞘膜囊,并借助HE染色观察标本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实验的终数据结果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常规病理:对照组正常腹膜表面被覆一层间皮,其下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血管等组成。斜疝组和鞘膜积液组中,在23%病例中可见有炎症细胞浸润:14%病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伴玻璃样变,另外,还有部分疝囊中看到平滑肌的存在。在2例疝囊仅见腹膜微绒毛完全消失,但是间皮细胞尚完整;在5例疝囊中可见间皮细胞脱落,仅见基底膜或其下纤维结缔组织。结论转化生长因子与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发生、发展可能不存在直接关系。未闭合鞘状突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其闭合过程有关,在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自愈过程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疝囊上平滑肌的发育异常可能与小儿疝气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明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生产并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68例产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产前的心理预防干预、产时的严密监测以及产后出血的护理三方面入手,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及时治疗以及精心护理,产妇均安全出院,且无不良反应,无产后后遗症。结论:产妇产后出血要做到提前预防,妊娠期监测、分娩期预防、分娩后观察,及早正确诊断,及时采取措施。

    作者:常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MI患者68例,分别使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法检测,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心电图检测,68例MI患者中检测出36例,准确率为52.9%;经超声心动图法检测,68MI患者中检测出54例,准确率达79.4%,超声心电图检查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效果优于心电图,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探究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上皮细胞炎或者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为进行性地破坏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外分泌腺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西医治疗目前仍以改善症状为主,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其发病机制,力求从根本上阻断其病理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医则利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全局把握病情变化,对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别总结、探究中医和西医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何静;汪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将入住的16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分别为84例和83例。在疗效、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方面进行研究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由于接受了预见性护理,发生冠脉痉挛26例、血压升高4例、血压下降7例、心率失常8例、冠脉闭塞2例,并发症的患者数量远远低于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结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科麻醉药品注射和交接登记表格改良

    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交接必须达到规范化,不能有一点遗漏,否则不法分子专空子,用于吸毒成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规范化管理、规范化交接,登记非常重要,以前的表格经院内、院外多次检查,感觉不全面,不规范,其表格改良很有必要。

    作者:王长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癌扩大根治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胃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结果:死亡患者共5例,死亡率为10%;1年生存者有49例,1年存活率为98%;2年生存者有49例,2年存活率为98%;3年生存者有47例,3年存活率为94%;4年生存者有45例,4年存活率为90%;5年生存者有45例,5年存活率为90%。并发率为16%。结论在掌握好胃癌扩大根治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胃癌的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双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其中,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组之间的比较皆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3.8±4.9)mmHg和(80.2±5.1)mmHg,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办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蔡建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酸曲马多硬膜外与静脉给药预防剖宫产术寒战的疗效比较探析

    目的:探讨采用盐酸曲马多预防剖宫产术寒战时,硬膜外与静脉两种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方式注射盐酸曲马多,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盐酸曲马多,观察两组患者寒战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盐酸曲马多预防剖宫产术后寒战,效果优于静脉注射给药,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预防寒战,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慧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炎症细胞因子在牙周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了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包括B细胞的浸润、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抗体介导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等。目前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牙周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且可通过参与介导某些非炎症细胞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为了进一步了解炎症细胞因子在牙周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我将对几种牙周炎相关细胞因子在牙周病变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娜;王丽丽;卢浩;甘抗;李正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心肾相交论治心肾共病

    通过查阅心肾共病的相关文献,从心肾相交的中西医理论研究、机制研究及临床研究多个方面,对心肾共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理论探讨。

    作者:钟旭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硝唑联合洁刮术与单纯洁刮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对比观察

    对比评价奥硝唑牙周条联合洁刮术(治疗组)、单纯洁刮术(对照组)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牙周炎58例(168牙)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将受试牙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84牙,对照组84牙。治疗组、对照组均进行龈上洁刮,用洁治器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1周后复查。在基线(0d)时,对照组84牙行单纯龈下洁刮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以及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治疗组84牙行龈下刮治术后每5天1次向牙周袋底部置入奥硝唑药条,共4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4%,对照组有效率60.71%。

    作者:常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梗死病人护理体会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供血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新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中脑血管病占死亡原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59.8%。脑梗死通常分: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病,约占90%;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脂症。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预后差。脑梗死病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儿童哮喘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伴有全身免疫功能紊乱的变态反应-免疫性疾病,通过调节各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来达到调整哮喘患儿全身免疫功能紊乱的治疗目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6月16例,7月-1岁25例,2-3岁19例,4-5岁14例,5-14岁6例,所有患儿均有咳喘、反复发作、肺部听诊闻及哮鸣音、平喘治疗有效,26例伴发热,11例伴呕吐、食欲下降,4例有脱水表现。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麒;张涛;袁伟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日益显示出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责任重、压力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这种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引起重视。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了医院不断地提高护理水平。本研究综述了内科护理概述、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作用表现等内容。

    作者:张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对策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大的心脏病症,也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情况作了分析,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康复率。

    作者:李海珠;曲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管理策略在防治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策略在防治ICU患者失禁性皮炎(IAD)中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12月入院的69例IAD高危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1月至12月入院75例IAD高危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传统临床经验进行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管理策略,包括护理人员培训,建立IAD上报及登记制度,制定IAD护理规范等,比较两组间在防治IAD的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IAD,发生率为9.3%,对照组69例患者中有30例发生IAD,发生率43.5%,观擦组IA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管理策略能有效降低IAD的发生率。

    作者:李铁花;程文燕;曾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和高位结扎加传统节段性抽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状况、临床症状和一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一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华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