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0例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效果观察

贺金泉

关键词:慢性咳嗽, 中医,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在治疗慢性咳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出现不同的改善,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0例,显效1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8例,显效14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结论:中医对于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比较显著,应该对其进行临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彩超诊断宫内节育器移位分析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节育方法,在我国育龄妇女大多数采用此种方法避孕节育。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宫内节育器断裂、变形、移位等,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阴道彩色超声仪的推广使用,使用比较方便,可以减轻已婚妇女的憋尿的痛苦,已婚的女性生育后大多数要上环,宫内节育器容易发生移位等情况,我们使用阴道彩超诊断率有所提高。

    作者:施亚玲;米和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社区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社区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卫生服务中心72例脑卒中社区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各36例,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平衡功能好日常生活功能进行测定评价。研究进行时间为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各指标对比无差异;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显著;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社区偏瘫患者,且效果显著,应加强推广应用。

    作者:项牡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处方中的延胡索及细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含量测定。用Inertsil C8-3柱,乙腈-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芥子碱硫氰酸盐线性范围为20~200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n=6)。结论:所建的新标准可用于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玲;李明艳;王亚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穴位埋线结合早期低碳饮食治疗腹型肥胖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早期低碳饮食治疗腹型肥胖起效的快慢及疗效。方法:治疗组28采用穴位埋线结合早期14天低碳饮食,对照组28例用单纯穴位埋线。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体重、腰围指标。结果:显示早期结合低碳饮食对早期疗效的取得具有重要作用。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早期低碳饮食和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都有较好的减肥作用,但结合早期的低碳饮食显效较快。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观察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血管,探讨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解剖结构及其对临床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观察3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足的足底内侧动脉。结果:足底内侧动脉的走行,分布有明显变异。足底内侧动脉浅支有2~3条皮支入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深支有3~4个皮穿支入该皮瓣。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变异多,浅支恒定,顺行转移时可在足底内、外侧动脉分叉点至第I跖骨头后方1 cm的点之间设计皮瓣,必要时需切断结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以获得足够长度的蒂。逆行转移时,皮瓣尽可能的设计在近段,蒂部尽可能保留2~3个分支。

    作者:史福东;刘仕杰;武强;王雪臣;马海洋;左金增;张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

    骨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骨科患者在术后需要很长的康复期,如果护理工作不得当,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预见性护理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在护理过程中做好预防工作,进行良好的质量护理。文本对骨科护理工作进行分组对比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来详细介绍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雪;王宏宇;齐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观念认为,分娩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对妊娠过程和结果往往抱以超期望值,在面对健康的产妇和孩子突然发生意外时,家属难以理解,往往将其归咎于医院而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防范临床差错的发生,保证医疗工作的质量,大限度保护患者医师及护士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从我院现况分析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作者:薛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心理及分娩的影响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结果:两研究组剖宫产率、新生儿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心理功能评分为(36.78±3.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产后心理功能评分(27.98±4.27)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早产率以及新生儿之息率,还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保障母婴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王考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肠术后患者肛缘水肿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发生的20例肛肠术后肛缘水肿的患者案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我院20例肛肠术后肛缘水肿的患者发生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结果:患者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可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部分。术后肛缘水肿要以预防为主,但如果已发生,则要积极治疗,可用硫酸镁湿敷。控制患者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率,要做到预防为主。结论:对于已发生肛缘水肿的患者,积极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仍要将预防工作作为重点。

    作者:齐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心肾相交论治心肾共病

    通过查阅心肾共病的相关文献,从心肾相交的中西医理论研究、机制研究及临床研究多个方面,对心肾共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理论探讨。

    作者:钟旭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取名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术前行同样常规检测,之后给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给联合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术后比较两个组别的各项体征指标以及麻醉起效的时间、患者清醒的时间以及患者疼痛情况等数据资料。结果:联合组的各项体征指标和患者清醒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状况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给患者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时,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甘亚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当中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分析,从而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促进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风险意识的不断提升,使得医患人员的关系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当中预防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做好,能够促进护理风险的明显减少,并且使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得到确保。

    作者:曹亚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评价分析

    目的:采用基础方法和牙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分析和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部行治疗的牙周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患牙共180颗,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随后实施牙冠延长术和全瓷冠修复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2个月、3个月PD和BOP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个月、3个月患者的PD和BOP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且3个月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2个月的指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患者出现牙龈肿痛出血或牙齿松动等并发症,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5.0%。结论:在基础治疗上进行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的牙周病,可以有效修复肩台功能,佳定位龈缘,改善牙周组织,确保牙冠长期的健康和稳定。

    作者:李惠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猪蹄木瓜汤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猪蹄木瓜汤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产后常规护理,对照组产后给予传统的营养套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用猪蹄木瓜汤。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产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000);泌乳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000);两组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4282)。结论:猪蹄木瓜汤能促使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促进乳汁分泌增多,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锦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超(CDFI)对糖尿病并发下肢支动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肢动脉炎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一旦确诊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从而提高疗效与患者的生活治量。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肢体感觉反馈减退,因此下肢动脉病变临床症状往往较非糖尿病患者不明显[1]。本研究通过CDFI 对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炎的病变程度即血管狭窄程度是否有血栓形成或侧支动脉形成为临床确诊、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3年检查并确诊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炎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8岁。

    作者:高河云;梁月琴;高河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按摩对于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深静脉栓塞预防的护理观察

    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高龄、制动、手术、创伤、恶性肿瘤、产后、口服避孕药等人群,尤其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并发血栓较常见。本组探讨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有效防护措施,重点研究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高龄、制动、手术、创伤、恶性肿瘤、产后、口服避孕药等人群,尤其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并发血栓较常见。本组探讨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有效防护措施,重点研究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包括男37例,女31例,年龄45岁-79岁,平均年龄为61.8±15.2岁;对照组包括男23例,女19例,年龄43岁-78岁,平均年龄为59.2±1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脑卒中康复治疗管理

    背景: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老年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目标,而且严重脑卒中的疗效及预后,因而引起临床广泛重视。方法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规范脑卒中康复的治疗行为,帮助医疗机构按照循证医学支持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提高康复疗效,使患者获得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大限度的自理能力,并且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结果脑卒中康复治疗可以分为3个目标:1)恢复功能。它指的是,如果脑卒中患者存在功能损害的话,比如说有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精神心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等,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而得到恢复,这个是康复的第一个目标。2)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即提高他的日常生活能力,让患者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我们的运动功能、交流功能等等都是为了日常生活服务的。这样患者可以不用长期卧床,不再需要其他人的照顾,可以自己来管理自己的生活,可以使他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3)“功能-活动-参与”功能的恢复,这就是老年脑卒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能够重返工作岗位,能够重新开始他的工作。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根本目的是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ADL,终使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翠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三维彩超应用于妇产科优于彩超的特点

    目的:对三维彩超应用于妇产科优于彩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探讨和分析,以便为妇产科工作者更好的进行产检,查询病灶,以及产后恢复提供一定有借鉴意义与价值的材料,并提高对孕期婴儿的畸形以及其它病症的判断效果以及及时治疗。方法:根据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1月~2012年7月对520例就诊孕妇进行分组抽查统计。在抽查统计中记录这些孕妇在产检中的具体情况,并且根据这些客观的数据分析、研究我院三维彩超应用于妇产科优于彩超的效果特点。结果:三维彩超检出异常率16.15%、符合率15.38%高于普通彩超6.54%、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的孕妇进行有效、科学的三维彩超检查,可提早的发现胎儿孕期是否存在成长问题,可以加大胎儿在生产前的病症治疗机会,降低新生儿疾病携带率。

    作者:平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颈椎骨折脱位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颈椎病指主要由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软骨、韧带等多种退行性改变,导使脑脊髓、神经根及血管等邻近组织受损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颈项强痛、上肢麻木及运动或感觉障碍、眩晕、呕吐、视物昏花、头胀头痛甚至发作性意识等,又称颈椎综合症[1]。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36例颈椎骨折,脱位可导致截瘫的病人,从这36例病例中所造成的颈椎骨折的原因,都是因为车祸或高处坠落伤所造成。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的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是死亡率很高,我科所收治的这些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充分得到了治疗和及时的护理使病人很快康复出院。

    作者:王红;孙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身体健康方面引起了倍加的关注。其中掌握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对人类尤为重要,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及时抢救患者,提高治疗的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使患者获得健康的体魄。

    作者:孙国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