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姚常瑶;王彦玲;姚文利;吕昌武;于世娟;何继源
目的: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50例护理差错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致50例护理差错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中有22例为教育培训因素,2例环境设备因素,12例沟通因素,4例组织管理因素,10例工作任务因素。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主要的是教育培训,其次是沟通因素,因此要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降低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潘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方案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大黄颗粒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大黄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直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加。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大、疗效有待提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外治法等方面展现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并讨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工作提出设想。
作者:张兰;唐国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北方地区高发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变化快、危害性大、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上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也就决定了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应有其特殊性。典型的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几个阶段。其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作者:孟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产地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地区[1]。穿山龙是穿龙薯蓣的根茎,又称穿地龙、地龙骨等,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苷。薯蓣皂苷( Dioscin)为甾体皂苷中水不溶性皂苷,平均含量2.01%[2]。甾体皂苷类水解后产生薯蓣皂苷元,分子式为C27H42O3,分子量为414.6,白色轻质粉末,无异臭,平均含量0.93%-2.26%[3]。薯蓣皂苷元是穿山龙发挥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
作者:王烨;裴银辉;宋鸿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它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及继发性高血压病,临床以原发性高血压常见,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并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西医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伴有相关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的情况,选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本人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常规给予降压药的同时,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治军;张育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其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认识其危险因素,加强自我保健与预防,尤为重要。控制危险因素可使全球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降低75%,卒中风险降低85%。预防是控制慢性疾病的佳手,危险因素是指与某一疾病发病率增高有关的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体力活动减少、情绪应激等。预防分为一级预防:防发病,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防事件,有病防变,预防和减少致残或致死率。下面就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概述如下。
作者:王卫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于肺癌呼吸困难的患者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术后情绪、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变。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癌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患者对其施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设为对照组。一组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绪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患者在治疗后心理状态的快速调整。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医从性,值得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宋青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血红细胞起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在全血中容积百分比约50%,是血液中数量多的有形成分。过去一直认为,红细胞不仅结构单一,其功能也仅是运输02和C02的工具,而与免疫无关。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更多学者认识到红细胞不仅具有众多免疫相关的物质(如 CR、LFA -3、DAF、MCP、SOD 酶等),还具有识别、粘附、杀伤抗原、清除免疫复合物(IC)的作用,同时还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有着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红细胞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红细胞免疫学已成为免疫研究中为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红细胞免疫物质基础、免疫功能及其研究进展,并对红细胞免疫研究的现状和前景加以分析。
作者:陈辰;高弼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几十年来,随着针刀医学的不断推进,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针刀治疗已逐步获得认可,其治疗范围越来越广。然而作为微创手术治疗的一种,加之许多患者对其认识不足,心理上均有较大负担,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针刀患者心理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香;代铁柱;肖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浅谈我国现在临床药学,总结临床药学的发展及研究。方法通过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比国内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取其长,补其短。结合实际工作环境,提了一些改革措施。结果作为国内医院药学工作之重,临床药物学工作的改进已成为重中之重。结论作为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应广泛吸收外来知识,为临床药学工作的改革进微薄之力。
作者:齐文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无其他妇科病变及乳腺疾病的患者128例。其中66例在诊刮后口服妈富隆治疗,连服21天为1周期,3周期为1疗程,将其作为治疗组。62例仅行诊刮术,作为对照组。诊刮前及治疗后均行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均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及血糖、血脂,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睾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FSH、LH、PRL、T平均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可使子宫内膜厚度显著缩小,降低E2、P水平,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婷;陈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夜间患者一般都进入安静入睡状态,此时,交感神经活动被抑制,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和血流缓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供血相对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特别容易恶化甚至发生猝死。因此夜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十分重要,夜间护理观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心血管科夜班护士责任重大,必须熟悉病房患者病情,加强巡视,仔细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意外发生。现就心血管病房夜班护理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赖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水胶体敷料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预防常见的骶尾部压疮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科室进行前列腺电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外,术前给予骶尾部预防性应用水胶体敷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压疮总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总发生率(23.9%)。结论术前应用水胶体敷料能够有效预防TURP术后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作者:付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我院住院病人分离培养出的10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情况,并采用K-B法对临床常用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分离自我院住院病人的100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于脑外科ICU病房及烧伤整形手外科分离培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居多。标本以痰液和伤口分泌物位居前二位。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较为耐药,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6%,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85.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86.5%,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氨曲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吡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达到了90%。结论临床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越来越少,目前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可为临床治疗药物,且头孢哌酮/舒巴坦应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王丽君;胡建华;黄建平;万向农;周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与我院产科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带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不干预护理方法(不进行二次断脐和少用消毒剂等),与传统的方法比较,观察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体温、脐周皮肤、断端渗液、渗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而言,不干预法应用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新生儿脐带有出血或者肉芽肿等症状较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脱落时间和减少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临床人为过多干预而引起的新生儿脐带延迟干燥、创伤出血、感染的伤害,对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药师、护士业务水平以及相互协调、配合能力,及时纠正医师不合理用药,在药物配置过程前后,对过程全部监控,保证了静脉药物配置质量,降低临床静脉用药风险,保证临床静脉用药安全。
作者:罗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因眼外伤需手术治疗患者336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168例,分别予以心理护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入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焦虑量表评分8.4±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3±5.6分,出院后1个月社会活动评分27.9±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4.1±2.8分,精神心理评分28.3±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2±4.3分,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率80.3%显著高于对照组40.5%。结论:心理护理法对于眼外伤手术患者护理效果较好,焦虑量表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患者和家属满意率高,适合应用推广。
作者:张淑梅;薛连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输卵管结扎受术者的护理效果。评价除常规护理外、还引入心理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手术病人缓解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对来我站输卵管结扎手术者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引入心理护理,对照组只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术中心理状态和手术合作程度、术后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术者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不良反应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对于缓解受术者的焦虑情绪,术中的积极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1]。一般人对白血症都望而生畏。病患在被告知相关病情之后,因为受到病死威胁、经济负担以及体象受损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焦虑不安、抑郁不振等之类的情绪,这对病患的病情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病患会拒绝治疗或者自暴自弃等。展开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达到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的目的。我科50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报道。
作者:林紫璇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