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目的:观察儿童发热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方法:从我院发热患儿中选择30例,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学龄前组(2~6岁)和学龄组(6~ 14岁).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发热热型和病因.结果:两组患儿的发热类型均以间断发热为主,发热病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比较无明显差异,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患儿发热特点还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发热病因中下呼吸道感染占比较高,学龄组患儿的发热病因中还包括结蹄组织疾病,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儿童发热的主要病因,临床中患儿多表现为间断发热,结合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发热热型特点和发热病因进行全面观察,是进一步治疗儿童发热的基础.
作者:王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法对VHL基因的三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结果:24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有6例存在外显子Ⅰ、外显子Ⅱ或外显子Ⅲ的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5%(6例/24例).VHL突变与年龄、性别、有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基因突变可能是VH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作者:颜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检验工作具有高风险、高强度以及高重复性的特点,而从事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也承受了极大压力,在社会舆论、强制性工作特点以及持续工作高压的影响下,医学检验人员极易出现心理疲劳问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也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诊疗效果.因此,着眼于各个层面分析医学检验人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对于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锐;陈宏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共同致病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确定为银屑病患者,总人数380例(男200例,女180例),门诊病人300例和住院患者80例,对照组为湿疹患者420例.每位患者给予检查: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体重.并同时调查患者吸烟、饮酒情况.结果:银屑病患者中血脂、血压、血糖、体重增高者,心电图异常者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共同的致病因素.
作者:尔奇超;秦朝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心血管急症患者在卧床期间内的心理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013年至2014年期间内的9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他们在卧床期间内的心理特征,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从中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结果 心血管急症患者在卧床期间内有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以及烦躁等心理特点,但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后,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特征.讨论 针对心血管急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作者:张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在眼外伤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2011年眼外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严密观察,总结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护理体会.结果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眼外伤患者可减轻病人疼痛挣扎引起的静脉穿刺部位肿胀.结论 认为静脉留置针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护理工作、利于病情治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温慧敏;李嫣然;黄思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某院收治的初产妇96例,将所有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对比入院时,观察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作者:龚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始服剂量为12.5mg,2次/d,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目标剂量.半年随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心率、舒张压均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安全简便,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王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X线检查在脊柱骨关节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关节病患者248例,并将其诊断后的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可以对脊柱的椎体的骨质增生的程度,椎间隙的狭窄程度、以及椎体稳定性能有较为客观的反映,特别是在椎间隙狭窄及椎体稳定性的显示方面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椎体增生的程度以及椎体前后移位的程度等一系列的改变较为明显的显示出来.结论 在诊断脊柱骨关节病中,通过X线检查可以提供出较为确切的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是临床诊治脊柱骨关节病中无法被替代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夏同敬;孙成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84.28%,组间对比,P<0.05,差异显著.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治疗组为3.08%,对照组为12.5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与传统鼻息肉摘除术相比,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信息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患者的信息确认、护理文书书写、伤病员交接、重点护理环节等信息进行管理.结果: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使重症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张雪梅;叶小兰;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VSD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采用VSD材料+生物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治疗外科创伤的全新技术.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于骨髓炎等难以治疗的内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治疗技术的重大革新.适用病症:1、创伤:大面积的撕脱伤,脱套伤及毛皮组织大面积缺损;2烧伤:一期无法进行植皮,可采用;3、骨髓炎:配合微创钻孔,可直达病灶治疗效果非常好;4、其他:褥疮、伤口不愈合等.我科2013年4月~2014年9月共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患者29例,经过全方位的护理,保证了高效的引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长玉;林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解剖、观察了解胸廓内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测量胸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外径,为临床提供直观参考.材料:选用甲醛固定的10具成年尸体胸前壁,共18侧(男13侧,女5侧).结果:多数胸廓内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沿胸骨侧缘外侧下行;多数胸横肌上缘与胸廓内动脉相交在第3肋软骨处.左、右侧胸廓内动脉的长度分别为195.98±15.34mm和189.56±16.56mm.
作者:黄玮轩;赖育鹏;贺伦;彭东;邓桢女;孙建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中,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成本,特别是在人体解剖学这一基础学科中应用优势更加明显.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作者:胡兴竹;谢福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成人哮喘患者被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120例成人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均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60例.试验组被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治疗,对比两个组别,分析治疗后患者的身体恢复的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肺部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试验组的患者急诊的次数、病症的改善、心理的变化程度以及肺功能的情况均较对照组情况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显示临床效果较好,且病症恢复较快,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低能强脉冲光联合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经究治疗的疗效规律、特色和优势,为中西医治疗提供临床实践指导.方法:我院收治的1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A组)93例和对照组(B组)97例.治疗组采用的是低能量强脉冲光联合针灸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的是局部疗法治疗.治疗前首先在恒定的光强度下对黄褐斑部位进行拍照.治疗结束后,在同样恒定的光照强度下对黄褐斑部位进行拍照,并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判断.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低能量强脉冲光联合针灸治疗,治愈21例(22.50%),显效53例(45.0%),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37例(38.14%),总有效率为65.98%;显然易见,联合治疗组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联合治疗组色素沉着2例(5 0%),无增生性瘢痕;对照组皮肤过敏1例(7.14%).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低能量强脉冲光联合针灸治疗黄褐斑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性质,可在后期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春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6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护理方式、护理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高的21例,一般的25例,总有效率为66.7%;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高的54例,一般的11例,总有效率为94.2%,前后比较P<O.05.结论:尽早对患者疾病进行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法则原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不仅实行常规护理,还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运动功能能力;在出院和社区康复期后,检测患者的运动功能能力.结果: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好转,运动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的帮助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陈文;兰红珍;李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60例患者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中改进方法优干传统方法.认为术前熟悉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的治疗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术中保持引流管道通畅,预防留置针脱出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占建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等指标,考察优质护理用于临床实际时的具体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满意度、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两个指标对比发现,实行优质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达96.88%,较对照组的81.25%满意度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也低于对照组;另一方面,在病情相似并采取相同治疗措施的前提下,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为(10±2.1)天,对照组为(15±4.6)天,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泌尿外科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