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水痘性肺炎1例

冯杰;许长坤;丁前列;张家旭;朱荣欣;赵帅;李宏彬;陶延成

关键词:成人, 水痘性肺炎
摘要: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特征性表现是躯干部散在水疱。儿童的系统性表现轻微,但在成人、新生儿及免疫抑制者,系统性表现严重[1]。笔者曾收治1例成人水痘继发肺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孕妇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及补液治疗,对照组常规补液治疗,定期复诊至分娩,对照结果。结果治疗组的羊水指数(AFI)在治疗后明显上升,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羊水指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羊水过少方便、安全有效,并减少了新生儿窒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菊花;朱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1A型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1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1A型患者分属4个家系,尿3-甲氧-4羟基杏仁酸(VMA)均升高。甲状腺髓样癌发病均早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超声声像图示:病灶多侵及甲状腺双叶(8/11),以低回声为主(15/19),并伴有钙化灶(18/19),其中粗大钙化灶居多(12/18),边界多见不规则声晕(11/19),病灶血流多为Ⅲ级(15/19)。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例(8/11);病理示其中有5例(5/11)合并甲状旁腺增生,超声确诊其中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0.90%(20/22),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0%(18/20)。结论超声对该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是对该病家族成员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作者:董吉;丁炎;吴鹏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棉酚及其衍生物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着治疗乳腺癌的新药物,而棉酚由于其抗肿瘤潜力得到肯定,对其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通过研究,棉酚治疗乳腺癌的效果不仅得到肯定,其作用机制也得到阐述,提示棉酚可能成为新的乳腺癌辅助治疗药物。本文着重介绍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在对棉酚及衍生物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提出一些对本领域研究趋势的认识。

    作者:陶玉君;吴畏(综述);吴斌(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程序化和谐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程序化和谐护理在医院健康体检中的运用。方法以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44名军、地干部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程序化和谐护理,对两组体检人员的体检所有时间、体检相关满意度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体检环境舒适、体检流程便捷、体检项目的宣教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检所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健康体检中采用程序化和谐护理方案进行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体检满意度、缩短体检时间以及降低患者心理负面情绪。

    作者:蔡羚琴;王晓湘;张一洁;白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视对讲系统在医院ICU病房中的应用

    ICU病房探视对讲系统是专门为方便医院ICU病房住院患者与亲属之间的沟通,而设计开发的一套运用现代化科技电子技术的图像视频、音频传输系统,是现阶段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媛媛;李明;童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6~2012年西藏林芝地区疟疾发病分析

    目的:探讨西藏林芝地区疟疾的发病流行地域及治疗方案。方法对西藏林芝地区2006年1月~2012年12月207例疟疾发病病例的流行特征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207例疟疾病例中采用氯喹+伯氨喹治疗178例,治愈168例;用青篙素、氯喹或奎宁单一药物治疗29例,治愈24例。结论林芝地区是西藏唯一有疟疾发生并流行的地区,发病者多为青壮年,一旦确诊,建议采用氯喹+伯氨喹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作者:耿涛;赵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46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感染控制与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对2012年我院手术室完成的146例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67%。结论手术室应用系统规范的感染控制对策,积极预防院内感染,降低手术感染率,保证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

    作者:李宁;陶虹;张建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确诊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结节性痒疹患者69例,予以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外贴于患处皮肤,1次/天,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有效率91.30%,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治疗结节性痒疹安全、有效,为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朱荣欣;曲德威;曹学勇;付红;马丽;方全;丁前列;程琦;尚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物基因组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按照美国FDA2006年对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PGx)的定义,是“研究DNA和RNA特征变异性与药物反应相关性的科学”[1]。从这个意义上讲,PGx是聚焦在多个基因的作用,其核心是药物反应(药酶)的遗传多态性,宗旨是实现用药个体化,以求得到佳疗效和少不良反应。由此可见,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有别于一般的基因组学,它并不是通过研究新的基因来寻找疾病的发病机理,是通过已知基因组学理论来探讨基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以明确药物作用靶点,从而准确预测患者对临床治疗反应[2]。本文对药物基因组学在药学中研究内容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肖女;盖丽;王友玫;邱梅;杨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电解质变化分析

    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电解质(K+、Na+、Cl-、Ca2+)于生后24小时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HIE患儿32例为HIE组,32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的电解质。结果 HIE组患儿平均血钠、血氯、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程度HIE组之间血钠、血氯、血钙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钾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患儿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并且与病情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王金珠;龚全业;胡国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根尖周炎引起鼻唇沟皮肤窦道1例

    临床上慢性根尖周炎自然排脓方式以牙龈组织窦道为常见,引起皮肤组织的窦道不多见。尤其是上颌牙则更为罕见,我科收治上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引起鼻唇沟部皮肤组织窦道的患者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临床上慢性根尖周炎自然排脓方式以牙龈组织窦道为常见,引起皮肤组织的窦道不多见。尤其是上颌牙则更为罕见,我科收治上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引起鼻唇沟部皮肤组织窦道的患者1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智翔;周娜;王旭;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肠镜诊断结肠钩虫病11例报告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和)美洲板口线虫寄生人体引起以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钩虫成虫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大肠钩虫病少见。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4202例,检出结肠钩虫病11例,检出率0.77‰,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光红;蔡王婷;李昌平;毛登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麻醉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后,右美托咪定对术后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名年龄5~7岁患儿,ASAⅠ~Ⅱ级,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贫血,无右美托咪定过敏者,随机分入DR (2ug/kg右美托咪定和0.25%罗哌卡因)组和R(0.25%罗哌卡因)组,每组20人。观察FLACC小儿疼痛评分,以及镇痛药物使用人数、时间、用量。结果两组患儿FLACC术后24h疼痛评分有差异,术后4h有显著差异(P<0.05),镇痛药物使用人数、开始使用时间、使用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中能有效减轻患儿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

    作者:王志;王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96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护

    探讨PICC并发症的防护措施。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PICC治疗的9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96例置管患者中发生相关并发症11例,除1例患者堵管再通失败,其他经正确处理后,均顺利恢复。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换药、妥善固定、正确封管以及置管后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万洪果;程贤敏;刘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视环节控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院是首批通过国家评审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担负着西南片区部队的医、教、研、防、卫、保任务。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军队医疗成果奖多项,自2002年首次参加四川省成果奖评审以来,先后6次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医院出色地完成了黎巴嫩维和、汶川、玉树地震抗震救灾、6.5公交车爆炸事件伤员抢救等多项重大任务。所有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院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是分不开的。医院承担着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等军地院校的研究生培养任务。

    作者:刘建华;侯凯文;王魁英;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发生药物热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对我院发生的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不良反应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并对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万古霉素致药物热反应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万古霉素致药物热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性别分布较均衡,发热出现时间为用药开始后1~15d,高体温38.8~40.2℃,停药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不良反应并不罕见,但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其药学监护要点为万古霉素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发热应考虑万古霉素所致药物热,对于出现药物热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停药,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可作为判定不良反应的佐证。

    作者:史惠卿;雍小兰;胡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中医卫生士官中药教学体会

    基层部队卫生员中医技能培训工作是把基层中医药普及应用作为发展中医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培训真正发挥中医药在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的独特优势,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笔者就培训过程中如何提高中药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使培养的中医卫生士官应用所学服务于部队。

    作者:杨璐璐;宁亚功;邓富;曹少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危险因素评估告知书在神经外科ICU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压疮、跌倒/坠床、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告知书在神经外科ICU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12月在我科住院的97例颅脑外科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与对照组匹配的2012年1~6月入院的124例颅脑外科高危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针对新入院或手术后危重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然后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口头告知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发放危险因素评估告知书,并由专人实施预防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压疮、跌倒/坠床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外科ICU高危患者中应用压疮、跌倒/坠床和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告知书,有利于提高护患双方的重视程度,降低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充分体现了护士履行告知的义务,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蒋玲俐;宋敏;刘安璇;喻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方法将6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降钙素原(PCT),pH,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白细胞(WBC),肌酐(CREA)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指标都有好转(P<0.01),但是治疗组指标好转更明显,有效率更高(χ2=6.297,P=0.012)。结论 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曾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提高护生综合业务素质能力,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方法对2011~2012年度100名护生实施优质护理带教模式,与2010~2011年度采用普通带教模式的80名护生分别在实习第1周和实习结束前1周从考核成绩、职业归属感、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调查对比。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带教模式的护生在各个方面的实习成绩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带教模式能够提高护生的业务素质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吕小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