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疗效分析

吴鹏;姜大春;张志清;秦鈺萍

关键词:高原, 阵发性心房纤颤
摘要:目的 观察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92例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n=64)、胺碘酮+贝那普利(B组,n =67)和胺碘酮+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组(C组,n=61).随访1年,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左心房内径以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在雏持窦性心律方面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左心房扩大方面,C组与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确切,抑制炎症、逆转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宫颈SPI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简称宫颈SP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经阴道镜和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SPI的42例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干扰素栓塞阴道治疗,B组给予皮下注射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镜下的宫颈情况、HPV病毒转阴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90.5% (P >0.05),HPV病毒转阴率分别为76.2%、81.0% (P >0.05).结论 干扰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宫颈SPI的疗效显著,能提高HPV病毒转阴率,临床上可视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

    作者:罗海华;费之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治疗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应注意的几个护理问题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性关节炎,包括颈、腰、膝、退行性骨关节病,该病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达68%[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退行性变性变化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有典型的“疼痛-缓解-再疼痛”疾病临床特点[2].患者常因疼痛、身体活动受限反复就医,就诊时患者常表现对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和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的意见,有时表现为焦燥、易恕,遇到一些锁碎小事就大发雷霆,甚至在治疗过程中因沟通不到位而否定治疗效果.因此,针对此病的病程和治疗特点,让患者了解微创治疗的确切效果,积极配合治疗、正确评价疗效、遵医嘱安心休养、正确功能锻炼,对提高疗效,促进康复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艾灵;陈孜慧;李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痛觉过敏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早期痛觉过敏(OIH)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ASAJ-Ⅱ级,年龄18 ~4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布托啡诺(B组),芬太尼(F组),每组25例.两组皆采用吸入0.7~1.3MAC七氟醚+0.05 ~0.25ug·kg-1·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进行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BIS、TOF、ETCO2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观察指标:(1)拔管期指标:记录静注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前基础值(T0)、静脉注射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后5min (T1)、拔管前(T2)、拔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的HR、MAP、SpO2、BIS值.(2)拔管后30min、1h、4h早期镇静/警觉(OAA/S)与镇痛(VAS)评分.(3) PACU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时点的HR、MAP、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在T1的BIS明显低于F组(P<0.05).OAA/S在拔管后30min与1h两时间点,B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B组VAS均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腔镜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痛觉过敏的防治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颜勇军;郑珈琳;钟庆;邬瑞刚;汪辉德;陈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资料.结果 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岁.膝关节13例,髋关节6例,肘关节2例.21例共26个关节均可见单发或多发游离体,有大量关节积液,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其中1例合并树枝状脂肪瘤;骨化的游离体T1WI、T2WI均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上为低信号,钙化的游离体T1WI、T2WI均呈低信号,未钙化的游离体均为中等信号;增强扫描游离边缘及关节滑膜均显著强化.结论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丰坔;陈友兰;方维;成喜欢;刘年元;曹火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室周器官在神经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室周器官(circumventricular organs,CVOs)是位于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室壁上,主要由特化的室管膜细胞组成的缺乏血脑屏障结构的微小器官,包括终板血管器(organum vasculosum of the lamina terminalis,OVLT)、穹隆下器(subfornical organ,SFO)、正中隆起(median eminence,ME)、连合下器(subcommissural organ,SCO)、后区(area postrema,AP)、松果体(pineal gland,PIN)、脉络丛(choroid plexus,ChP)、神经垂体(neurohypophysis,NH)等八个器官,其功能涉及调节脑脊液分泌、在脑与脑脊液和血液之间传递信息等[1].大量研究表明CVOs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并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内分泌调节方面,对CVOs在神经免疫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免疫学和细胞组织化学等学科的进展,室周器官在神经免疫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旨在对室周器官在神经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ICU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ICU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而常常暴露于职业危害中,长期接触会损害身体健康,本文概述了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损伤的防护.

    作者:林茜;黄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目前,大肠埃希菌在国内外均呈现广泛的耐药性,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同时,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表现为对一种或者两种甚至多种药物的耐受性,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困难.该菌的耐药机制广泛,本文仅对质粒介导的耐药进行综述.

    作者:张正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87例分析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ArthroCare等离子手术系统对87例中度OSAHS患者低垂松弛的软腭、悬雍垂、肥厚的下鼻甲、咽侧索及舌根等进行黏膜下打孔消融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8%.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中度OSAHS简单安全,临床疗效较好,无明显并发症,既能解除病因,缩短疗程,又节省了费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术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丽;尹喆;李建平;金成广;张秀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58例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及复苏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5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治愈出院55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提高产科、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正确的复苏及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彭芳;杨文敏;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前的社会功能状况;患者出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1年,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SDSS)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120(93.7%)例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集中表现在职业及工作、计划性及责任心、对外界的关心及兴趣方面;家庭干预前两组间SDSS、MR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此两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家庭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志;刘晓伟;谈幼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92例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n=64)、胺碘酮+贝那普利(B组,n =67)和胺碘酮+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组(C组,n=61).随访1年,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左心房内径以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在雏持窦性心律方面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左心房扩大方面,C组与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确切,抑制炎症、逆转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

    作者:吴鹏;姜大春;张志清;秦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Henoch - 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小血管性血管炎,患病率为(10 ~20)/10万,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阐明[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2].一般认为是由含IgA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一种循环免疫复合物病,各种刺激因子(感染原、过敏原)作用于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激发B细胞多克隆扩增,导致IgA生成异常而介导了系统性微小血管炎[3].

    作者:陈小红;许飏;黎昌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伤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取早期干预的护理并与常规护理作回顾性比较.结果 早期干预组104例患儿中,发生智力低下4例,确诊为脑瘫4例,IQ> 100分为8例;对照组102例患儿中发生智力低下14例,确诊为脑瘫10例,IQ> 100分2例;早期干预组智力低下及脑瘫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智商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活检确诊的乳腺增生与小乳腺癌患者各73例,比较分析其病灶形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二雏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号图特征.对各指标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灶形态的二雏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图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根据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的二雏声像图特征对乳腺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检查.

    作者:谢凌;李成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

    目的 研究雏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对9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大部分患者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影响正常的社交,治疗费用较大,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有大部分患者的治疗费用可以报销,但需借助亲属帮助,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开支;通过SF-36生活质量简表可知,男女两组间GH、PF、SF、BP、MH及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费用压力两组间GH、PF、SF、BP、RE、MH及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心理压力两组间GH、PF、SF、RE、MH及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护人员应积极研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多种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章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KT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5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KTP(KTiON4,简称KTP)高能磷酸钛氧钾晶体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应用绿激光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520例,观察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QOL)、尿流率、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本组520例患者,年龄52 ~ 94岁,年龄>80岁141例,占24.12%,前列腺体积25 ~ 220ml,其中<80ml 125例(24.04%),>80ml 395例,术前留置尿管216例,留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15例.合并心肺等内科疾病265例,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26分,平均大尿流率8.6ml/min;本组手术时间20~240分钟,平均82分钟.术后未留置尿管28例,留置尿管例于术后1~5天拔除.拔除尿管测平均大尿流率14.5ml/min.术后随访2~4月,IPSS评分平均11分,平均大尿流率达17.8 ml/min.结论 绿激光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留置尿管时间短,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徐利泉;郭建军;王战强;裴俊;贾文明;康胜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完全离断伤断指再植48例临床体会

    断指再植术是我院开展较早的一项手术,其适应证凡指体较完整、温缺血时间在10h以内[1],再植术后可获得一定功能者.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技术也不断提高.本文总结我科2010.01 ~2011.01年48例断指再植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凯;葛建华;薛兆龙;邓勇;鲁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阔韧带子宫肌瘤7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51.2%~60%,但是阔韧带子宫肌瘤少见,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且手术治疗有一定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阔韧带肌瘤患者7例,探讨其诊断及手术技巧.

    作者:蒙丽;蒙洁;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当代社会医疗护理需求日益提高,老年急诊护理成为医院护理工作不可缺的重要环节,老年病患更需求高质量的服务,更细致如微的诊疗和护理.2005~2010年我病区共参与108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年龄从70.3 ~ 93.1岁,平均年龄81.7岁,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26例,恶性肿瘤晚期18例,急性心肌梗塞16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8例,酮症酸中毒1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我们在108例老年急危重症病患中推行精细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成效,显著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病患的远期并发症(急救后三个月统计褥疮、吸入性肺炎、静脉炎、尿路感染、医源性感染等)发生率大大降低,后遗症相应减少,病患投诉率降低,医院急救成本下降,同时更能体现急救护理团队的人文关怀及护理高质量水准,相对传统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救患者更具优势.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玉琴;李嘉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艾滋病口腔病损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自1981年美国报道第一例病例以来在全球快速蔓延,近几年在我国病例报道较多.艾滋病发生过程中并发严重口腔病损的发生率高达94%.口腔病损不但作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还因口腔表现往往早于全身症状可作为早期确诊艾滋病的指标.口腔病损发生后带给患者极大的生活不适,不易治疗,所以引起了各国家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艾滋病口腔病损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宋成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