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加拔罐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詹光宗

关键词:颈肩肌筋膜炎, 针刺, 拔罐, 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加拔罐在治疗颈肩肌筋膜炎中的疗效.方法 毫针刺激阿是穴及相应穴位后,留针加拔罐10分钟.结果 23例患者中,治愈22例,占95.7%.显效1例,占4.3%.有效率为100%.结论 针刺加拔罐治疗肩肌筋膜炎疗效确切肯定,治愈率高,值得进一步探讨.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不孕症312例回顾性分析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已成为女性不孕的首要原因.临床上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已成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2月份至2006年5月诊治的3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妊娠,并发症等情况.

    作者:资树琴;李彦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慎独修养的形成

    慎独是伦理学中的概念,是道德修养的较高境界,是指人在独处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独处的机会较多,故加强工作中的慎独修养尤为重要.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升华思想境界使慎独成为手术室工作中的高尚美德.

    作者:杨丽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上腺髓质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术后存活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1)心肌梗死对照组,(2)0.05nmol*kg-1*d-1AM组,(3)0.1nmol·kg-1·d-1AM组,(4)1.0nmol·kg-1·d-1AM组;另设假手术组.各处理组每日皮下注射AM.4周后测量各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hear weighy index,HWI),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LVWI),左室非梗死区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HWI、LVWI,羟脯氨酸均明显增加(P<0.01);与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同剂量AM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AM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现象.

    作者:瞿家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28例小儿急性高原病的护理分析

    急性高原病是指初入高原时机体对急性缺氧不适应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和症候群,以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昏迷多见.小儿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各个器官组织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机体代偿能力弱,发病率高,而高原作为特殊环境,由于环境寒冷、干燥和缺氧,小儿机体内各个器官及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了解高原环境和急性高原病的特点对急性高原病患儿开展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十分必要.我院驻地海拔3700米,2002年~2005年收治小儿急性高原病128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方颖;刘玉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86例难治性心衰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洋地黄类药,利尿药,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去掉硝酸甘油,加用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69.8%),P<0.05.结论 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佳.

    作者:朱文荣;李薇;赵新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消失8例,明显减轻4例,4例减轻不明显,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血管的再通,有利于改善股骨头的血循环.

    作者:钟安军;何开进;顾晓辉;黄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性脑病患者灌肠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肝性脑病是内科的危急重症之一,目前认为肝性脑病由于严重肝功能衰竭时,来自肠道的毒性代谢产物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灌肠术可清除肠中粪便,排除毒素以及灌入药物,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广泛研究,总结一系列灌肠术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措施,现综述如下.

    作者:熊碧君;冯建琼;史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药物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90.70%,各量表总分减分率P<0.01均有显著差异,副反应较轻.结论 该药疗效好,副反应较轻,有助于病人回归社会,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肖松青;申伟;陈志卿;陈伯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服罗红霉素致龟头部血管性水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1岁,战士.因急性咽峡炎自行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19980087,批号060111,有效期至2007年12月)150mg.服药30min后因龟头部水肿、瘙痒、排尿困难前来就诊.见其大腿内侧、会阴部位皮肤发红,整个阴茎及包皮部Ⅱ度水肿,龟头部水肿至鸡蛋大小,表面光亮,苍白,弹性好,界限清,尿道口堵塞,排尿困难,尿线细,其余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服药前未接触高敏物质,未食有致敏食物,会阴部无蚊虫叮咬史及外伤史.诊断为罗红霉素过敏,龟头部血管性水肿.肌注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2ml+地塞米松5mg+维丁胶性钙1ml,1h后水肿减轻.继续口服盐酸苯海拉明25mg,3次/天,2天后痊愈.

    作者:王宏泽;罗智翔;张贡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论新形势下的病案管理

    病案是医院的重要信息和宝贵财富.病案管理是一门多科性边缘性的学科,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系统性强,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完善,病案及病案管理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被重视,对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病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科研和社会各方面,病案管理人员应重视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王婕;章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CV核心抗原测定与HCV抗体测定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HCV核心抗原检测与HCV抗体检测在测定献血号HCV感染上的差异.方法 将3600名部队献血员的血清标本分别用两种ELISA试剂盒进行HCV核心抗原及HCV抗体检测,任一方法结果阳性者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确诊.结果 用HCV核心抗原检测方法检出的阳性标本数与用HCV RNA检测方法确诊阳性标本数相符.结论 以HCV核心抗原检测代替HCV抗体检测是提高献血员HCV检出率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菲;甘新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栓通预防下肢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抗凝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对6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血栓通溶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预防,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邓少林;权毅;潘显明;屈波;张波;刘金标;廖冬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应用体会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放疗等治疗方法结合,能使多种癌症得到缓解,延长病人生存期.但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正常细胞有严重的损伤,如化疗中的胃肠道反应,化疗药漏出血管引起组织坏死等,有部分化疗病人往往因化疗疗程长,毒副作用大而不能坚持按疗程化疗.我科从2004年以来采用ARROW国际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纯肝素留置导管可留置6个月(180)天.化疗期间每日用盐水肝素封管,化疗间隙期间5~7天用纯肝素封管一次,可完成几个周期的化疗,经31例病人使用,无一例感染,无一例化疗药物漏出血管而引起坏死,无一例引起出血.此法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减轻护士的劳动力,并保质保量完成化疗疗程.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古明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护理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近年开展的微创外科新技术,具有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1].尤其是超声刀的应用,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技术更安全、可靠、更精确.我院于2003年8月~2004年5月,使用美国Stryker公司生产的Sonoca190型超清晰度超声刀,为23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梦兰;张莉;马艳;耿协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状况,为规范管理、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查我院2004年1月~2006年3月中西药联用处方1000张,对不合理联用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9.5%,其中重复用药处方为5.2%,联用有理化配伍禁忌处方为2.4%,药理配伍禁忌处方为1.9%.结论 中西药联用存在不合理配伍现象,应加强医药人员中西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中西药联用的相关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作者:李永彪;李毅;赵淑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位移植肝术后监护期的超声图像和血流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期内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当天至12天每天定期超声检查,观察肝实质回声、检测肝动脉、右肝静脉、门静脉多谱勒血流、观察其演变过程,以峰值血流速度时间变化曲线表示.结果 (1)肝内回声:第1例术后3~7天肝实质回声显示增强,第8天回声开始恢复,至第12天回声恢复正常.另1例无明显回声改变.(2)肝动脉血流: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整个监护期较对照组测值慢.例1在术后1~6天、例2在术后3天内肝动脉峰值血流时间变化曲线处于高流速状态,后期的曲线较稳定;血流较高时频谱收缩期波峰相对高尖,曲线上升支较陡直,舒张期血流充盈良好,频谱无中断,血管阻力指数无明显异常改变.稳定期频谱形态似三角形.(3)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较小.右肝静脉血流在第2天和第6天有降低,其余观测时间内血流较稳定.结论 原位移植肝回声接近正常或有波动性增强.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监护期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减慢,但术后1~6天内峰值血流时间演变曲线处于较高流速状态,可能与肝动脉吻合口情况和排异反应有关.肝静脉、门静脉血流变化不明显或偶有波动性降低.

    作者:梁燕;李树森;廖明松;王先银;易飞云;赖小今;李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总结106例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及软组织缺损病人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术后护理要点,尤其是术后对皮瓣的成活起关键作用.护理者要严密观察皮瓣的血运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解除血运障碍,保证皮瓣的成活.

    作者:赵万秋;江慕尧;张秀琼;徐永清;李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

    血液透析(HD)是肾衰治疗有效的手段之一.糖尿病肾病(DN)肾衰患者主要依赖HD生存,他们多为高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在透析中易发生血压骤变、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因此让患者了解和掌握HD的知识,更进一步了解DN,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004年8月~2005年8月,我院对60例DN血透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亚利;李海生;黄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参总皂苷的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产地人参的总皂苷指纹图谱,为人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并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其相似度.结果 三种产地的人参总皂苷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人参药材的质量.

    作者:游元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胰岛素泵(CSⅡ)是近年发展的一种胰岛素注射技术,由于胰岛素泵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β细胞胰岛素分泌方式,因此更符合生理需要,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少,更利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我科自2002年~2005年对13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冉中兴;谢新芳;张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