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荞麦叶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韩淑英;马新超;王志路;陈晓玉;朱丽莎;吕华;刘淑梅;储金秀;辛念

关键词:荞麦叶总黄酮, 心肌肥厚, 异丙肾上腺素, AngⅡ, MDA
摘要:目的研究荞麦叶总黄酮(TFBL)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1·d-1,以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同时用荞麦叶总黄酮灌胃(ig)给药 (0.1、0.2、0.4 g·kg-1·d-1),连续2周.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心室RNA、AngⅡ、MDA的含量、SOD活性,血清心肌酶活性及心肌病理改变.结果 TFBL能明显减轻心脏重量、缩短心肌纤维直径,减少心室RNA、AngⅡ、MDA的含量并升高SOD活性、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的活性.结论 TFBL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具有抑制作用.
华西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综述了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血栓性疾病研究方面的动态和应用,并对其促进溶栓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玮;尹宗宁;李铜铃;李毓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藏药十一味金色丸的鉴别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藏药十一味金色丸的鉴别和没食子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鉴别了十一味金色丸中诃子、角茴香、铁棒锤、波棱瓜子和榜嘎等药材,并采用HPLC法测定了诃子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其回归方程为:A=5×106C-7.6×103(r=0.9998),没食子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8%,RSD=1.16%(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十一味金色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愚聪;达番琼;王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HPLC测定阿卡波糖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阿卡波糖胶囊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Lichrospher NH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72∶28)为流动相,流速1.3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阿卡波糖在浓度为0.6~1.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3%,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低检测限为0.08 μg.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彭远松;魏承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氮酮对班布特罗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班布特罗的经皮渗透性,并考察不同浓度的氮酮对其的影响.方法以30%乙醇-水溶液为接受液,采用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进行大鼠离体皮肤的渗透实验.结果不同浓度的氮酮对班布特罗的促渗作用不同.结论由t检验及SPSS曲线拟和的结果可知,氮酮对班布特罗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氮酮的佳促渗浓度为5%,增渗比ER为8.58.

    作者:何威;陈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波法提取槐花米中的芦丁

    目的优选槐花米中芦丁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槐花米为原料,水为溶剂,利用微波辐射提取芦丁.结果在微波功率为27.2~30.6 W的条件下,回流提取(24 min×4),收率17%.结论微波加热法提取芦丁,方法简便、快速、高效.

    作者:张浩义;江泉;金辉;何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诺氟沙星及其胶囊剂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简便的诺氟沙星及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作为HPLC法的补充.方法采用性状理化特征鉴别、反相纸上色谱、薄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试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和对照品法定量的分析.结果诺氟沙星胶囊的颜色反应、层析Rf值、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斑点和紫外特征吸收均与诺氟沙星对照品一致,而伪劣诺氟沙星胶囊有明显差异.诺氟沙星及其胶囊含量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结论所用分析方法能有效控制诺氟沙星及其胶囊的质量,紫外法可作为现行药典方法的补充.

    作者:金虹;黄天俊;左承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荞麦叶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目的研究荞麦叶总黄酮(TFBL)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1·d-1,以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同时用荞麦叶总黄酮灌胃(ig)给药 (0.1、0.2、0.4 g·kg-1·d-1),连续2周.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心室RNA、AngⅡ、MDA的含量、SOD活性,血清心肌酶活性及心肌病理改变.结果 TFBL能明显减轻心脏重量、缩短心肌纤维直径,减少心室RNA、AngⅡ、MDA的含量并升高SOD活性、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的活性.结论 TFBL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韩淑英;马新超;王志路;陈晓玉;朱丽莎;吕华;刘淑梅;储金秀;辛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

    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短期症状缓解明显,溃疡治愈率高,幽门螺杆菌根除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速效、高效的特点.

    作者:王红;余兰;石国庆;王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ARS高危人群的预防用药分析

    从药理作用、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绍SARS高危人群预防用药的经验

    作者:张显杰;程丽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大鼠加速型抗GBM肾炎血清抗体补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大鼠加速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血清抗体补体水平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加速型抗GBM肾炎模型,给药组于造模前一天ip TMP 120 mg·kg-1·d-1,连续15 d,于造模后第1、3、5、7、10、14天测24 h尿蛋白含量;并于第7、14天分两批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及IgG、IgM、IgA、C3水平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14 d BUN、Scr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第7、14天血清IgG和第14天 C3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升高;IgM随给药时间逐渐降低,到14 d时更为明显 (P<0.05);IgA在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TMP对大鼠加速型抗GBM肾炎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干预了C3、IgG、IgM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汪霞;黎七雄;傅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RP-HPLC测定西尼地平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西尼地平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 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5 μm,4.6 mm×250 mm),乙腈-水(7∶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8~200.0 μg·ml-1(r=0.9999).结论所用方法测定西尼地平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简便,快速而准确,专属性好.

    作者:贺凌云;胡高云;周彦彬;刘健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衍生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托普利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卡托普利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5,5'-二硫-2-硝基苯甲酸作衍生化试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以410±1 nm为测定波长,在1.0~20.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C=16.396A-0.0082(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0.62%(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满意.

    作者:刘魁;戎欣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科学城医院2002~2003年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情况

    了解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有关情况.采用微机及药品帐册对2002~2003年抗糖尿病药物使用量及金额进行统计.

    作者:齐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鼻泰滴鼻液中的3组分

    目的建立鼻泰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以梯度洗脱,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0.3%三乙胺磷酸调pH 3.0);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条件为6→15 min,乙腈12%→55%;流速 1.2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在此条件下实现基线分离,3组分线性范围分别为3.1~0.025、0.8~0.005、1.2~0.003 m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2%(RSD=1.34%)、98.94%(RSD=1.63%)、100.4%(RSD=1.7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复方制剂中3组分的同时测定.

    作者:夏曙辉;滕英博;张秋红;李黎;宋炳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4-取代乙酰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目的设计并合成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以期发现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傅-克反应、水解反应及水合肼环合反应、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参考Born方法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结果共合成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1个,均属首次报道,并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确证结构.初步的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的聚集.结论 11个目标化合物中化合物(8)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强,超过对照化合物CCI-17810,化合物(1)、(2)、(4)等也有较强的活性.

    作者:任海祥;吴秋业;宋炳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酸和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醇的合成

    目的合成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酸(5)和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醇(6).方法以亚甲基偕二膦酸四乙酯(1)为原料经水解、氯膦酰化、酯化、缩合得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酸(5),随后选择性硼氢化还原得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醇(6).结果化合物(5)、(6)的结构经IR、1HNMR和质谱确证.结论所用方法合成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酸(5)和3,3-二(二苄氧膦酰基)丙醇(6)较理想.

    作者:黄娟;郭子维;陈慧;曾建成;吴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型18F-脱氧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注射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小型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产出18F离子,由亲核取代反应制备18F-FDG,并对所制备的18F-FDG注射液进行质量控制.结果采用新型18F-FDG化学合成方法后,放射化学产率可达72%,HPLC法测定的化学纯度大于99%,TLC测定放化纯度大于95%,18F-FDG注射液的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符合<美国药典>的要求.结论新型18F脱氧葡萄糖注射液可应用于临床PET的检查.

    作者:李军;李广义;高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干扰素的剂型及临床应用

    运用系统检索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干扰素的剂型、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华金;李娜;杜学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HPLC测定阴泰栓中替硝唑的含量

    目的测定阴泰栓中替硝唑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Nova-Pak C18 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22∶78∶0.1)为流动相,甲硝唑为内标,检测波长310 nm.结果阴泰栓中替硝唑的含量在20~100 μg·m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12%,RSD=0.98%(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郭丹;陈娜娜;杨西晓;潘斌;侯连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贝力斯治疗颈肩腰背痛的临床疗效

    采用单独口服贝力斯或复方氯唑沙宗治疗的60例颈肩腰背痛患者,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均在75%以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贝力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复方氯唑沙宗低.

    作者:丁悦;黄东生;马若凡;李春海;李卫平;刘尚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华西药学杂志

华西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四川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