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诊断(附7例动态分析)

陈洪亮;刁显明;杜勇;薛杭兴;胡明宗

关键词:肾上腺, 血肿, CT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7例车祸伤后肾上腺血肿患者,其中1例亚急性期方发现病灶,分别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行CT扫描.结果:急性期,6例平扫呈均匀稍高密度灶,增强扫描无增强,其中4例见残存正常肾上腺增强明显;亚急性期,本期方发现病灶1例外,余急性期6例血肿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全部7例血肿密度不均,呈环状增强;慢性期,3例血肿显著缩小机化呈均匀明显增强结节,3例血肿吸收消失,1例囊变.结论:肾上腺外伤性血肿各期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动态扫描可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诊断(附7例动态分析)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7例车祸伤后肾上腺血肿患者,其中1例亚急性期方发现病灶,分别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行CT扫描.结果:急性期,6例平扫呈均匀稍高密度灶,增强扫描无增强,其中4例见残存正常肾上腺增强明显;亚急性期,本期方发现病灶1例外,余急性期6例血肿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全部7例血肿密度不均,呈环状增强;慢性期,3例血肿显著缩小机化呈均匀明显增强结节,3例血肿吸收消失,1例囊变.结论:肾上腺外伤性血肿各期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动态扫描可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陈洪亮;刁显明;杜勇;薛杭兴;胡明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核素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腹水

    目的:评估核素淋巴显像定性及定位诊断乳糜胸腹水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总结57名拟诊为乳糜胸腹水患者共79例次的淋巴显像,分析图像特点,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比较.结果:57例患者的首次显像中32例为阳性,21例基本可以确定漏出部位,7例随访患者的多次显像结果与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基本一致.该方法定性诊断的灵敏度为8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8%.结论:淋巴显像对乳糜胸腹水的定性及定位有重要作用,并能为病因诊断提供线索,同时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黎波;李方;张少华;杨梅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软组织病变的MRI诊断

    软组织病变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来源比较繁杂,发生率相对较低,其MR征象尚有待不断总结.现将近年来在我院所做检查的软组织病变MR表现作一回顾,以期了解MR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能力.

    作者:韩月东;徐长杰;刘满生;赵海涛;张贵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肋骨Ewing氏瘤2例

    1 病例简介例1 女,14岁,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觉右胸壁隐痛,近来疼痛加重,呈持续性,并发现胸壁出现隆起包块而就诊.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右胸壁第8肋与腋后线交界处局限隆起,约6cm×4cm,质硬,有压痛,无活动,表面光滑,余未发现异常.

    作者:杨海华;魏龙晓;黄铨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数字X线摄影用平板X线探测器简介

    目前新一代大面积、平板式、集成薄片晶体管(TFT)读出机构的X线探测器(下文称为数字平板X线探测器)已应用于临床.这项新技术的优点在于:(1)可将任何一台固定的X-线设备升级为数字X线摄影成像系统;(2)由于X线探测器技术的改进,图像质量超过传统的屏-片接收器和可见光激励储存磷计算机照相系统(CR).由于平板X线探测器的发展,市场上有各种形式的数字X线摄影系统,放射学者很容易混淆各类平板X线探测器的性能特点,认为这些装置都差不多,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尺寸、外观和应用对象.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探测器和各种各样的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图像质量方面的差别更大.

    作者:王佩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听神经瘤超微病理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

    目的:从电子显微镜水平探讨听神经瘤的超微病理、组织学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材料和方法:听神经瘤临床活检标本31例,畸形胎儿正常听神经颅内段组织1例,常规电镜样品制备,半薄切片光学显微镜检查及超薄切片电镜检查.结果:肿瘤主质细胞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类细胞为梭形,胞浆少而细胞突起细长,胞浆内可见板层体结构;另一类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宽大细胞器丰富.肿瘤间质中常可见长间距胶原纤维(Luse body).结论:人类听神经瘤的细胞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的雪旺氏细胞,AntoniA型及B型两种组织结构与肿瘤体积大小及瘤组织变性与否无关;B型肿瘤间质中血管变化显著.

    作者:孙异临;曲宝清;于春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T仿真支气管镜对中心气道的评价——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对中心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并初步总结CTVB对中心气道病变的诊断依据.材料和方法:40例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或咳痰带血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CTVB成像和FOB检查后,比较CT和FOB之诊断结果.结果:CTVB对40个病例中的38个中心气道病变作出了与FOB所见相符的正确描述.CTVB能穿过9处严重狭窄的支气管观察远端支气管的改变,而FOB不能.结论:CTVB是一种无创无痛苦检查中心气道的新方法,其与传统横断面CT结合有助于对中心型肺癌准确分期,其对中心型肺癌放疗、化疗及手术后的随访观察可基本取代FOB.

    作者:张军;苏惠群;吴振华;段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片发现肋胸膜外脂肪沉积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4岁,公司干部.主因乏力、纳差、尿黄7天入院.否认肺结核等肺部疾患和石棉接触史.查体:身高175cm,体重91kg,腹围110cm,体态肥胖.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肝掌和蜘蛛痣.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

    作者:王华明;韩铁铮;邵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胰腺囊腺癌的CT诊断及扫描技术探讨

    胰腺囊腺癌临床并不少见,但文献报道不很多.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和CT检查的胰腺囊腺癌16例,通过对其CT征象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及扫描技术.

    作者:刘奕清;余日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手推法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快速成像序列、非磁性高压注射器行动态增强扫描(简称高压器法)近年来已应用于临床,为肝脏、胰腺、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优质图像[1-4].然而非磁性高压注射器成本高,且使用较贵的一次性注射器,为医院及患者都增加了经济负担,因此许多中、小医院尝试用手推快速注射造影剂方法行动态增强扫描(简称手推法).为客观评估手推法的动态增强效果,我们对手推法及高压器法行肝脏MRI增强扫描进行了比较研究.

    作者:黄敏华;郭勇;胡向红;安维民;张永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外伤性假性动脉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0岁,因右大腿肿痛3周入院.自述3周前被人用刀刺伤右大腿,清创缝合后刀口愈合好,近几天又出现肿块逐渐增大且伴有疼痛.

    作者:刘瑞华;付俊峰;徐元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诊断腹腔异位左肾1例

    1 病历简介女,37岁.既往体健,体检行B超检查:肝、胆、脾、胰、右肾均未见异常.于左肾区域反复扫查未探及肾脏回声,遂仰卧位扫查盆腔、髂窝等处,在左中腹脐上处探及一6.6cm×2.5cm×3.7cm大小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均质团块,有光滑完整的包膜,其内隐约可见稀疏强光点光斑回声,改变体位,该团块位置不变(附图).B超提示:异位左肾,伴发育不良.后经彩色多普勒,肾盂造影证实.

    作者:屈维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恶性肿瘤经导管栓塞化疗术后的腹部常见并发症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出现缺血性并发症的频次、治疗方法和预后.材料与方法:对598例原发或继发肝恶性肿瘤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氯氨铂等混以碘化油和/或明胶海绵进行了1527次TACE,之后行超声、CT及血管造影复查.结果:出现局部缺血性并发症者21例,包括肝脓肿13例,缺血性胆囊炎5例,胆道坏死2例及脾脓肿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抗生素治疗,20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均获得治愈.结论:TACE术后严重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3.5%,可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刘闽华;孙成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发性子宫破裂继发阔韧带妊娠1例

    1 病历简介孕妇38岁,第3次妊娠,曾人工流产2次,末次流产在7年前.本次妊娠2个月时本院B超示:宫内早孕活胎.后因下腹痛在外院行保胎治疗,于妊娠4个月时因少量阴道出血再次来院检查.

    作者:徐加英;杨雪鹰;楼东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肢骨纹状肥大1例

    肢骨纹状肥大系少见病,近期遇到1例,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男,18岁.右下肢增粗14年,右小腿皮肤粗糙发黑2年.14年前无明显原因发现右下肢较对侧粗,无红肿、发热及运动障碍.近2年右小腿皮肤逐渐粗糙发黑.查体:轻度跛行,右肩部皮肤可见带状色素沉着区.右下肢明显较对侧粗,小腿皮肤粗糙,色素沉着.余未见阳性体征.

    作者:张月浪;张剑琴;胡永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多普勒超声评价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本研究应用多普勒超声对一组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二尖瓣血流及肺静脉血流进行测定,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结合,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郑建春;何仲海;严威;许建中;王国梁;张绍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无痛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评价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和无痛性甲状腺炎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都会出现高代谢症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易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相混淆.通过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显像,有利于两种甲状腺炎与甲亢相鉴别.

    作者:温必辉;黄汝新;林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柯达1120激光打印机常见卡片故障维修

    我院1997年4月引进KODAK EKTASCAN1120激光打印机,配以KODAK M35 X-OMAT自动洗片机;其安装方式为明室隧道连接,卡片及卡片误报警故障时有发生.本文分析总结了其故障表现、检测分析与维修结果.

    作者:田跃忠;宁路江;秦永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TA与DSA对支气管肺癌的血供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营养学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对12例支气管肺癌(中央型5例,周围型7例)先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DSA,再分别行两者的动脉造影CT(CTA)动态薄层扫描.结果:DSA显示12例癌肿全部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未见肺动脉供血;而CTA示癌肿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亦参与供血,供血部位主要位于病灶周边部位,分布不均匀,周围型多于中央型.结论:支气管肺癌,无论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均由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供血,其中支气管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CTA较DSA结果更准确、可靠;介入治疗应兼顾两者.

    作者:罗香国;唐肇普;严景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时侧枝循环的超声表现

    脾循环的动静脉系统称门脉系统的小循环,脾静脉是血液回流的主要通道.胰体胰尾部肿物导致脾静脉阻塞时,脾血经胃周侧枝循环的胃短静脉→胃左静脉和胃网膜静脉回流入门静脉,导致门静脉小循环高压而门静脉压力正常,称之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本文旨在探讨其侧枝循环的超声表现.

    作者:曹洁;王方剑;王春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