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用统计学简捷法做t检验的报告

吴金锁;方根;樊利和

关键词:t检验, 简捷法, 演算
摘要:目的 通过实际演算了解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显著性测验的简易法.方法 对100例健康成人静脉血Hb资料采用简捷法t检验.结果 健康成人60例,男性Hbx±s=15.5±1.240 2 g/dl;40例女性Hbx±s=14.09±1.221 5 g/dl.t=5.622,P<0.001,男女之间Hb平均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t检验简捷法优越,计算速度快、准确、可靠,不复杂.可以普及采用,特别适用于基层.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Fbg、HCRP及脂类水平的测定与意义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有报道认为2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反应,炎症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起媒介作用[1].本试验通过对NIDDM患者血Fbg、HCRP及脂类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这些指标在NID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小平;崔曦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量输血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在临床上,输血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但也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而大量输血更可引起诸如凝血功能下降、酸碱代谢紊乱等严重的副反应.该文就近年来有关大量输血的相关问题和处理方案作一综述.

    作者:戴鹏;张献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方法建立及应用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建立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定性检测方法,用于临床标本HBcAg的检测.方法 用ELSIA法检测临床血样标本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208例,阴性健康对照30例,与HBV DN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8例HBsAg阳性样本,HBcAg与HBV DNA共同阳性率为58.7%,HBcAg阳性率为74.0%,HBV DNA阳性率为64.4%,二者结果显著相关.结论 ELISA法可用于临床标本HBcAg的检测.

    作者:王厚照;田丰丰;陆金霞;马莉;周友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KX-21血细胞分析仪空白错误的故障排除

    KX-21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等特点,我科于2000年使用以来,工作性能良好,各项指标正常.由于时间的延长,出现故障在所难免,现将近期发生的空白错误故障的排除作一介绍,供同行们商榷.

    作者:高传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分析在闭经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患者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G显带,显微镜下核型分析.结果 在46例闭经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1例,总异常率占45.6%,其中31例原发性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18例[46,XY 6例、46,XXinv9 3例、45,XO 2例、45,XO/46,XX 3例、45,XO/45,XO+mar 2例、46,XX t(3;X)(q 21;q 22)和47,XXX各1例],异常率占58.1%;15例继发性闭经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例(45,XO、45,XO/46,XX和46,XO del X q22各1例),异常率占20.0%,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缺失、倒位及嵌合.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的主要原因,对闭经患者外周血细胞中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分析,特别是对13岁以上第二性征不发育、体矮、智力发育较差的女性应早期诊断.对研究闭经的病因、治疗和估计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萍;王翔;陈葳;杨玉琮;程小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eckman-coulter SYNCHRO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七种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Beckman-coulter SYNCHRO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新型的生化检验仪器,该仪器使用界面、操作流程简单,测量结果准确、稳定、快速、精密度高,测试项目包括急诊生化、常规生化、特殊生化及药物检测等,是一种较理想的生化仪器.该仪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在应用和维护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我们日常的工作.笔者现将该仪器使用中七种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涂学亮;薛燕平;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mRNA基因表达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TNF-α基因mRNA表达.方法 用T-A克隆技术构建含TNF基因的载体作为标准模板,采用荧光Taqman方法及探针标记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制备标准曲线,检测肿瘤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NF-α mRNA表达水平变化,并与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TNF-α出现类似的变化趋势.结论 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用于检测TNF-α mRNA表达,结果用拷贝数表示,比半定量RT-PCR更灵敏、准确.

    作者:陈晓;王宇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红细胞分析质控分析软件的设计与系统维护

    1现行红细胞分析质控分析软件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存在缺陷 现行质控分析软件是按照某检测系统对某质控物的某一测定项目进行多次测定,其测定值的误差大小呈正态分布的理论而设计的.质控物的各个测定值质控之间以及测定值质控与其换算值质控之间各自独立成章,互不影响.软件系统只对某一单个指标做表面的在控与否统计评价分析,并未进行有关指标之间质控关系的进一步探讨,这样的质控软件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有可能造成红细胞测定值与红细胞换算值之间质控关系不协调、不明确的局面出现.

    作者:袁应选;王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炎衣原体抗体酶免疫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 建立酶免(同接)法检测人血清中肺炎衣原体抗体.方法 用HEP-2细胞培养肺炎衣原体AR-39株,获得肺炎衣原体抗原后,利用该抗原与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抗体催化TMB显色来指示人血清中抗肺炎衣原体抗体的存在.结果 抗原稀释度1 μg/ml,血清稀释度为1∶50,目测效果较好.门诊随机血清阳性检出率高达8.78%,此法特异性94.70%,灵敏度90.50%,试剂盒批内差CV=8.87%,批间差CV=6.92%.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较好,可以在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薛晓英;何素华;陈锡枚;刘士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胆红素概念及其检测存在的问题

    胆红素是临床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一,但目前在对其认识和检验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澄清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在对其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多种胆红素概念模糊,甚至认为直接胆红素就是结合胆红素.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点得到澄清.

    作者:席在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日本东亚公司推出的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Sysmex XE-2100是目前世界上测试速度快的血细胞分析仪,每小时可检测150个标本,它具有灵活的七种检测模式和真正随机进样分析,满足临床不同标本检测要求,并节约试剂成本,真正随机进样分析功能可实现完全无人化的操作.Sysmex XE-2100除了采用传统的电阻抗法和射频法外还应用了半导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同时结合特殊的细胞化学试剂及荧光染料对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类,并可分析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和有核红细胞.XE-2100不仅能够满足检测大批量样品的需求,还可以为临床提供包括有核红细胞(NRBC)、光学法血小板(PLT-O(#)、幼稚型网织红细胞IRF(%)、造血祖细胞(HPC)等新参数的检测信息.因此,临床应用一年来,通过医生反馈的信息和科室的统计分析,证实了此仪器的以上优点.但是要保持仪器处于良好的状态,让它用得好、做得准,在保养维护方面就要下功夫,一些常见的故障就要排除,以下是常见的故障以及排除方法和使用心得.

    作者:方伟祯;陈梅;鲍蕴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连续监测尿电导率对老年心力衰竭利尿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

    尿电导率代表溶液质点电荷与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的浓度和电解质数量成正比关系.老年性心力衰竭病人多发生钠水潴留,造成水肿,心脏负荷加重;利尿剂治疗能促进排钠、排水而快速减轻水肿,缓解症状.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一些有效、简便的监测手段,临床医生往往凭主观经验,这样就会影响到利尿治疗的决策和疗效.本研究将经济、简便无创性尿电导率与渗透压、Na+进行相关分析,旨在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利尿治疗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沈大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国不同肝炎患者及献血员中SENV-D/H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SEN病毒(SENV)D亚型和H亚型在我国不同肝炎患者和献血员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收集的270例健康献血者和484例各型肝炎患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进行SENV-D亚型和H亚型DNA检测.结果 无偿献血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25.9%,SENV-H为24.4%;急性甲肝患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14.5%,SENV-H为32.7%;慢性乙肝患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46%,SENV-H为45.2%;在丙肝患者中SENV-D和SENV-H感染率均为65%;在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SENV-D的感染率为51.2%,SENV-H为43.9%.结论 SENV可能与HCV和HBV具有一样的传播方式,但并不是肝病发生的原因.

    作者:穆士杰;陈蕤;李丁;张献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引起LX-20生化分析仪总蛋白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探讨

    1结果偏低现象 本科室2004去年8月同时使用二台LX-20生化分析仪以来,平时均按照日常的保养程序执行操作,质控及测定结果均较为满意.但近段时间以来其中一台生化仪经常出现总蛋白测定结果偏低的现象,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质控标本中总蛋白首次测定结果常出现在-2s附近,但重新测定后结果升至靶值附近,前后二次数值相差较大.若重做几次总蛋白测定后,发现重复性很好,且均在靶值附近,结果又很理想.按照日常思维,认为第一次总蛋白测定结果可能系偶然误差引起,因此并不太在意.但连续几天均有此现象,而且病人标本也有此现象发生,而又不是每个标本均如此.总体现象是:单做肝功的标本总蛋白第一次结果与复查结果均差别不大,结果在靶值附近,且均在士1s范围内,但做生化全套的病人就有第一次结果与复查结果差别很大的现象出现.

    作者:陈学民;黄清流;吴一波;林鸿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动态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VITEK32系统对PA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多重耐药性PA分离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也逐年上升;从2004年1月开始出现泛耐药的PA,至2005年12月已出现泛耐药PA43株,其MIC值均有明显增加.结论 PA多重耐药十分严重.

    作者:庞雪云;田碧文;蓝锴;孙蕾;黄宪章;李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线粒体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分析检测线粒体肌病患者线粒体基因突变,以明确诊断.方法 收集4例临床诊断为线粒体肌病的患者,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提取患者肌肉组织及对照组外周血细胞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in reaction,PCR)扩增线粒体22个tRNA基因,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PCR产物进行突变筛选,出现异常峰型的tRNA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结果 4例线粒体肌病患者均检测出线粒体基因突变,突变分别为:例1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纯合突变,例2 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A杂合突变,例3 RNA-Arg基因发生A10411C/A杂合突变,例4 RNA-Trp基因发生T5553C纯合突变.结论 DHPLC能有效地用于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测,该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作为大样本筛查突变位点的一种便捷可靠手段.

    作者:张炳峰;牛琦;陈晓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艾滋病检测中的实验室管理

    艾滋病于1981年发现以来,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经输血制品传染的病例,从流行率上看我国已经存在HIV感染发生和流行的条件.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有一定的严格要求,需要有独立的实验室和专用设备和器械,污染区、清洁区分开.实验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养并经考核获合格证书,且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防止职业感染.搞好质量控制,健全各种登记,阳性标本即时送确认实验室确认.

    作者:王清泉;张莹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成年人血浆肌酐生物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 通过测定广州市健康成年人群的肝素锂抗凝血浆肌酐值,建立该实验室血浆肌酐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对959例健康成年人(年龄>18 y,其中男442例,女517例)进行血浆肌酐的测定,并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别比较.结果 血浆肌酐结果呈对数正态分布,成年人肌酐值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健康男性年龄组肌酐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95%可信限的生物参考区间为57.3~111.3 μmol/L;女性61 y以上的年龄组与其他成年女性年龄组之间肌酐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18~60 y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3.8~83μ mol/L,年龄61 y以上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5~97 μmol/L.结论 生物参考区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依据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和检测人群制定适合各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

    作者:卢燕君;石汉振;林莲英;王美兰;冯妙芙;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采用统计学简捷法做t检验的报告

    目的 通过实际演算了解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显著性测验的简易法.方法 对100例健康成人静脉血Hb资料采用简捷法t检验.结果 健康成人60例,男性Hbx±s=15.5±1.240 2 g/dl;40例女性Hbx±s=14.09±1.221 5 g/dl.t=5.622,P<0.001,男女之间Hb平均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t检验简捷法优越,计算速度快、准确、可靠,不复杂.可以普及采用,特别适用于基层.

    作者:吴金锁;方根;樊利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西部地区小型血站采供血现状及对策

    金昌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辖区人口46.3万,63所医疗单位,其中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5所,一级医院3所,其他医疗机构54所,年输血量3 300 U左右.由于临床用血机构的无计划性和随意性,造成血站和医院在采供血层面上出现了差异性,常常出现血液偏型现象,为此将本站2000~2004年采供血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王菊梅;赵肃民;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