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东;康艳丽;李灿东;高碧珍;丁杰;黄熙理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大量研究和防治资料证实,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肿瘤与降低死亡率有效办法.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肿瘤防治的重点和热点,胸苷激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肿瘤标志物,也是近年来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
作者:张卫星;沈林;郝万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大量滥用抗生素,细菌形成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肠杆菌带来的耐药严重的威胁着感染病人的恢复.肠杆菌形成的耐药包括自身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在很大程度上与细菌自身的基因发生改变有关.该文从这两方面对肠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梁伟;黄留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肺耐药蛋白基因检测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114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腺癌80例,鳞癌17例,差分化癌10例,小细胞癌7例)肺耐药蛋白基因表达,并进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测.结果 腺癌、鳞癌、差分化癌及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LRP mRNA阳性率及中位拷贝数分别为72.94%(62/85),45.45%(5/11),40.00%(4/10),28.57%(2/7);23.58,19.22,20.15,8.36 copies/ml.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标本中LRP mR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P均<0.05),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各种病理类型中,以腺癌LRP mRNA阳性率高;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胸腔积液标本LRP mRNA中位拷贝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胸腔积液LRP mRNA检出,不仅明确了肺癌的诊断,也表明该肺癌细胞具有耐药性.
作者:齐学远;陈余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具有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合、反应、检测、结果处理等过程自动操作的仪器,大大提高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是医院检验科常用的仪器之一.现将我们在工作中对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朱延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用于临床诊断的价值以及与乙肝病毒DNA的相关性,分析各检测方法 在男女群体中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12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LHBS和定性PCR跟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HBV-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动力法检测ALT.结果 712例乙肝病毒携带者LHBS、HBV-DNA的检测结果 显示:HBeAg(+)模式的HBV-DNA与LHBS检测结果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不受性别、年龄的影响.HBeAg(-)模式的HBV-DNA与LHBS检测结果 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男性组HBV-DNA阳性率略高于女性组,年长组大于年轻组,年轻群体LHBS阳性率略高于年长群体.HBeAg(+)模式群体中ALT>40 U/L的比例远大于HBeAg(-)模式群体.结论 在HBeAg(+)模式群体中乙肝病毒大蛋白与HBV-DNA检测有较高符合性,HBeAg(+)模式群体中及年长群体中肝受损程度较明显.在HBeAg(-)模式群体中乙肝病毒大蛋白阳性率高于HBV-DNA.LHBS是反映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情况的新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作者:凌利芬;陆学东;吴正林;钟小强;林广城;王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细胞内双链mRNA特异性降解现象,属于转录后的基因沉默机制.RNAi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抵抗病毒入侵、调控基因表达的监控机制.目前已成功用于基因功能和信号转导的研究,在基因治疗方面也显现出良好前景.
作者:林盛国;张嵘;王家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及其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免疫法等定量分析47例AMI患者入院即刻及治疗14 d后血浆vWF,FIB,DD,t-PA,PAI等相关指标变化,并观察治疗14d后AMI患者中氯吡格雷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浆vWF,FIB,DD,t-PA,PAI水平变化.结果 AMI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vWF,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纤溶活性指标t-PA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PAI,DD水平升高(P<0.01).治疗14 d后血浆vWF,FIB,t-PA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氯吡格雷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浆t-PA,FIB,PA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有明显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能明显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
作者:吕晓莉;党小军;刘丹萍;王华;苍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单纯疱疹(HSV)Ⅰ,Ⅱ型分型抗原gG1,gG2包涵体的复性与纯化方法 .方法 采用含氧化/还原谷胱甘肽(1:6)透析液透析法复性,并配合Ni2+固相化的HiTrap Chelating HP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法、动物免疫实验、SDS-PAGE凝胶电泳对复性纯化后的抗原免疫活性、纯度给以鉴定.结果 复性后的表达抗原具有相当于细胞培养法获得的天然抗原的免疫活性和抗原活性,且纯度迭90%以上.结论 建立的gG1,gG2包涵体的复性与纯化方法 可以用于该类原核表达抗原的大量制备工作,获得的高纯度,高活性抗原可以应用于相关病原体感染临床诊断试剂盒的开发.
作者:ZHANG Xiao-yan;张小艳;杨来智;吴润香;安社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医疗纠纷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举证责任倒置作为处理民事诉讼中的例外原则运用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必将对医患关系的根本好转提供有利的保证措施.临床检验科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或者为了在医疗诉讼中取得主动,应采取各种举措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及时更新观念、人文关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融洽与和谐的医患关系.该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际操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瞿良;王惠萱;朱玉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血液中铅的方法 .方法 以氯化钯、硝酸铵和Trionx-100作为基体改进剂,血液样品经稀释后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 氯化钯、硝酸铵和Trionx-100基体改进剂的使用,可将灰化温度提高到1 000℃,降低血液成分对测定结果 的影响.线性范围为0~80μg/L,相关系数在0.9980以上,相对偏差为55%~12.2%,回收率为90.1%~106.2%,方法 的检出限为1.1 μg/L.结论 此方法 具有准确可靠、简便快速、样品不需要消化、污染小等优点,可适用于血铅的测定.
作者:上官淑芳;黄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法对6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卵泡期血清六项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以40例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女性作对照.结果 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较相应年龄的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睾酮/雌二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雌二醇、孕酮、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女性迟发性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作者:于中蛟;王桂平;薛承岩;陆洁;段昕所;孙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末梢血液中的苯丙氨酸(Phe)与酪氨酸(Tyr)并用于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方法 末梢血标本与等量5%(v/v)高氯酸溶液混合处理去除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20 μl直接进样分析.用Hypersil C8色谱柱(6.0mm×300mm,10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5:95),流速1.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 nm,室温下测定.结果 末梢血中Tyr和Phe均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5.88 min和8.43 min.102例健康儿童指血Phe浓度67.7±15.4/μmol/L,Tyr浓度为62.2±13.9μmol/L,Phe/Tyr比值为1.15±0.27.32例正常新生儿足跟血Phe浓度为66.2±20.5 μmol/L,Tyr浓度为59.5±18.8/μmol/L,Phe/Tyr比值为1.12±0.24.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方法 简便快速,成本低康,适合于末梢血中Phe和Tyr的同时测定及PKU的筛查与监控.
作者:莫喜明;唐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D-Dimer PLUS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各项性能参数.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相关文件,对D-Dimer PLUS在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 检测下限83.86μg/L;线性范围0~2 000 μg/L;回收率93%~113%;低值和高值批内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V%)5.31%和2.67%,低值和高值总不精密度4.69%和4.14%;与mini-VIDA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测定结果 进行比对,相关系数r=0.915,平均百分偏差634.6%;内源性干扰物结合胆红素、乳糜微粒、溶血血红蛋白对D-二聚体测定结果 产生影响的浓度值分别为299 mg/L,882 FTU和7.8 g/L,游离胆红素和类风湿因子浓度达362 mg/L和540,000 IU/L时,D-二聚体测定结果 没有显著变化;验证参考值范围0~398 μg/L,高于厂家提供的参考值范围0~324μg/L,需重新建立参考值范围.结论 D-Dimer PLUS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具有符合临床要求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可用于临床诊断实验.
作者:苏薇;邱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无乳链球菌在女性生殖道中的定植和感染机制,提高临床实验室对其检测的认识水平.方法 先将白带涂片检查,再对链球菌为优势菌的患者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合阴道菌群分布、白细胞数量等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涂片检查链球菌阳性率5.35%(58/1 085),白细胞阳性率0.28%(3/1 085);细菌培养无乳链球菌阳性率1.75%(19/1 085);链球菌血清分型D型占51.72%,B型(无乳链球菌)占32.76%.结论 无乳链球菌在女性生殖道中的定植与疾病呈密切相关.
作者:陈华英;何艳;林伟华;聂晓辉;黄云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的交叉配血异常结果 进行分析,提出此情况下准确发布实验结果 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 收集了4例肝硬化患者的交叉配血结果 异常的病例,ABO血型以外抗体筛查和自身对照实验采用抗人球蛋白法,采用盐水法、聚凝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的反应情况,密切观察输血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BO血型以外抗体筛查和自身对照实验为阴性,4例病例均出现聚凝胺法的主侧凝集,而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的主侧不凝集,三种实验方法 次侧均不凝集的情况,流式细胞术结果 显示患者血中无针对献血员红细胞的抗体,输血后未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的配血实验中,遇到异常的实验结果 时,应以抗人球蛋白法为准.
作者:郭康社;陆华;邢荷香;蒋媛媛;张建耕;徐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红蛋白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断的效能.方法 应用根据HPLC原理的D-10离子交换层析仪,对56例临床疑诊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进行血红蛋白分析;同时应用单管多重PCR法和PCR/RDB技术分别检测其α,β珠蛋白基因突变.结果 基因分析共检出32例阳性(27例β珠蛋白基因突变,5例α珠蛋白基因缺失),以HbA2 > 4.0%或HbF>10.0%(1岁~成人)作为血红蛋白分析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以HbA2<1.5%作为对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标准,则血红蛋白分析与基因分析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断一致率迭92.2%;β基因突变中纯合子(双重杂合予)与杂合子HbF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HPLC技术的血红蛋白分析,与基因分析有良好的符合性,可用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诊断.
作者:唐宁;夏汛生;张碧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6例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随即分为2组,包括交叉配合组及对照组,其中交叉配合组18例.应用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实验(MASPAT)进行血小板交又配合实验,对照组18例采用血小板随即输注.并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 h和24 h检测血小板计数,并以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值(CCI)判断输注效果 结果 交叉配合组与对照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83.3%和36.6%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经MASPT进行血小板配合输注能显著提高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
作者:荣保平;张献清;霍保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锌、铁、铜水平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关系.方法 取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用药前血清标本,使用罗氏PS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锌、铁、铜离子含量,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其中锌离子测定采用比色法,铁、铜离子测定采用终点法.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锌(6.85±1.36 μmol/L)、铁(3.90±0.41μmol/L)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锌13.30±1.75μmol/L,铁5.61±0.52μmol/L),P<0.01;血清铜(14.40±2.91μmol/L)离子水平与对照组(铜14.80±2.96μmol/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锌、铁、铜离子含量与小儿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可通过调节三者在血清中的含量来预防和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作者:朱飞;周育栀;邱群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女性性激素的变化规律与原发性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不孕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对照组20例,以性激素检测为指标.结果 月经周期第10 d观察组E2,P,PRL,P/E2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月经周期第20 d现察组P,P/E2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RL较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0.05);FSH,LH,T,LH/FSH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女性性激素的变化与原发性不孕症具有相关性,能够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作者:李文东;康艳丽;李灿东;高碧珍;丁杰;黄熙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从骨髓采集袋残留物分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以DMEM-LG直接冲洗和以DMEM-LG联合0.05 mmol/L EDTA PBS冲洗用过的骨髓采集袋,所获取的细胞悬液以Pereol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进行MSCs分离和扩增.以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所扩增细胞.结果 与直接冲洗组比较,联合冲洗组每袋可获取更多的单个核细胞(MNC)(2.90×108±0.50×108 VS 1.42×108 ±0.41×108,P<0.001);一定数量的联合冲洗组MNC可形成更多的纤维母细胞克隆形成单位(66.33±8.45/106 VS 24.33±4.84/106,P<0.001);经30 d扩增后,联合冲洗组每袋可获取更多的MSCs(3.70×108±0.70×108 VS 1.19×108±0.38×108,P<0.001).所扩增细胞均表达CD105,CD29,HLA-ABC,不表达CD45,CD34,CD14,HLA-DR和CD31,都可向成骨、脂肪和软骨分化.结论 从用过的骨髓采集袋这一通常丢弃的废物可分离、扩增到大量MSCs,以DMEM-LG联合EDTA冲洗可提高MSCs收获量,这为需要大量MSCs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潜在的细胞来源.
作者:李建新;周宇;周薇;胡艳华;聂李平;张红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