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生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菌株变异情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和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的检测;23株大肠埃希菌运用ERIC-PCR进行聚类分析,并用聚类统计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3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11株,检出率为47.8%;药敏结果显示ESBLs+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ESBLs-菌;聚类分析,将23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为四大类,相似系数从0.56~0.92.结论 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的水解能力很强,大部分ESBLs+菌株对头孢他啶较稳定;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是目前少数对ESBLs+菌高度稳定的抗生素;应加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的监督,减轻抗生素的选择压力;ERIC-PCR指纹图谱基因技术分型方法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简便快捷,可用于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监测.
作者:周俊英;付有荣;郭清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病因产生的白细胞性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值的差异,及其与传统的常规生化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析100例白细胞性胸腔积液中的ADA活性值,其中包括结核性40例、恶性肿瘤性40例、漏出性20例.结果 以40 U/L 作为诊断结核的阳性界限值,其特异度为98.4%,敏感度为97.0%;ADA活性值与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常规生化指标含量无关.恶性胸腔积液的ADA活性值与漏出性胸腔积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DA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相当高的特异度(98.4%),敏感度(97.0%).常规生化指标与ADA活性值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周铁成;岳乔红;杨小云;秦庆;张莹;童开;袁亚娟;郝晓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BacT/ALERT和伯泰血培养瓶对模拟菌血症标本的检测能力.方法 将已知待检细菌配制成100和10CFU /ml两个菌液浓度的模拟菌血症标本,加入BacT/ALERT和伯泰血培养瓶,装载于BacT/ALERT 3D 120快速血液培养仪,比较需氧瓶对需氧菌、厌氧瓶对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阳性率和平均检测时间.结果 两种需氧瓶对需氧菌检测的阳性率均为100%,100和10CFU /ml两个菌液浓度的平均检测时间,BacT/ALERT需氧瓶分别为19.0±5.2 h和22.6±6.2 h,伯泰需氧菌分别为20.2±4.4 h和23.5±6.1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9,0.709,P>0.05);两种厌氧瓶对兼性厌氧菌检测的阳性率均为100%,100和10CFU/ml两个菌液浓度的平均检测时间,BacT/ALERT厌氧瓶分别为13.7±4.1 h和17.8±5.4 h,伯泰厌氧瓶分别为17.7±8.0 h和22.6±10.8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7,0.426,P>0.05);对专性厌氧菌,BacT/ALERT和伯泰厌氧瓶100CFU/ml菌液浓度检测的阳性率均为100%,平均检测时间分别为36.9±3.0 h和70.4±14.9 h,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6,P<0.05);10CFU/ml菌液浓度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00%和33.3%,BacT/ALERT厌氧瓶的平均检测时间为59.5±19.9 h,伯泰厌氧瓶三株细菌中有两株未能得到阳性结果.结论 使用Bact/ALERT 3D 120快速血液培养仪,对于怀疑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BacT/ALERT或伯泰需氧瓶,对于怀疑厌氧菌感染,应当选用BacT/ALERT厌氧瓶.
作者:尤涛;康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外周血中IL-2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BC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BIL,γ-GT;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40例PBC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810.36±30.52 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61.51±30.52 pg/ml,P<0.05),且IL-22水平与TBIL和γ-GT呈显著正相关(r=0.386,P<0.05;r=0.356,P<0.05).结论 IL-22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并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淇泓;周晔;王爱华;竺蓓;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唾液酶活性在诊断牙周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牙周病患者62例(其中牙龈炎24例,中度牙周炎26例和重度牙周炎12例)和健康对照25例被纳入研究.测定所有受试者唾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 L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方差分析(F检验)显示五酶在所观察的疾病组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大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对诊断牙周病AST,ALP和LDH有高特异度(达到95.0%),GGT的敏感度高,为85.1%,LDH有佳诊断效能,大Youden指数为1.601,PPV=96.8%和NPV=51.3%.曲线下的面积以LDH为大(0.844),其次是AST(0.780),ALT(0.756),GGT(0.767)和ALP(0.735).结论 唾液中酶能反映牙周组织病变和损伤程度,以此提示唾液酶可能是诊断牙周疾病有用的指标.
作者:邢晋苓;周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发热门诊甲型流感患病人群分布的特点.方法 对2009年11月1日~10日空军总医院发热门诊共1 084例发热患者,使用甲型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患者鼻黏膜分泌物,进行甲型流感初筛,对患病人群的性别、年龄、感染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084例就诊患者中292例甲流筛查阳性,阳性率为26.9%.男性甲流阳性率为28.2%,女性为25.6%,男、女甲流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进行R×C表资料的χ2检验:各年龄组在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0~15岁组感染人数占总感染数的44.4%,为感染率高组;其他各年龄组感染率分别为:16~20岁,32.8%;21~30岁,20.8%;≥31岁,12.0%.结论 甲流感染无性别差异;感染人群趋向于低龄人群,感染率随年龄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提醒人们要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加倍的防护,以杜绝群体感染.
作者:安映红;马红雨;罗丹;张晓燕;李凤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CD146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尿常规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检测结果,将120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常规蛋白尿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ALB≥30 mg/24 h但常规尿蛋白阴性)34例(男17例,女17例)和单纯糖尿病组(MALB<30 mg/24 h)56例(男31例,女25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CD146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二聚体和CD146水平: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组之间比较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二聚体与CD146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CD146更为敏感.
作者:张长庚;姚新洁;王文治;严香菊;吴凤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脂肪肝患者的发病机理及病程进展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诊断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41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作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PEDF,VEGF,CTGF进行检测.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CTGF表达显著上调(P<0.01),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而PEDF与VEGF表达明显下调,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病情的进程呈正相关.结论 PEDF是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对保持正常组织透明无血管的状态有重要作用,CTGF是促进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调节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和胶原合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VEGF是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正常和异常血管新生的重要的调节因子,在生理和病理性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三者同时表达异常,可能提示脂肪肝患者免疫病理机理中的细胞活化模式,对脂肪肝患者的免疫机制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永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5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MIT方法测定口服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或苯巴比妥的癫痫患者和服用地高辛的心衰患者的血药浓度,对798例患者889例次TD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种药物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占44.99%;低于治疗窗浓度的占35.77%;高于治疗窗浓度的占19.24%;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比例,卡马西平高(56.15%),苯妥英低(4.82%);低于和高于治疗窗的,苯妥英所占比例是高的,分别是69.88%和25.30%.结论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依据之一,应综合分析患者用药方案,实验室数据和疗效,真正做到个体化给药.
作者:邹远高;王兰兰;白杨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水是实验室内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过程中,纯水作为生化反应的载体或介质、样品或试剂的稀释液和溶剂、仪器的清洗液甚至反应的参与者等贯穿检测的全过程,其纯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周炳烨;王志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正常对照组45例,糖尿病(DM)组40例,DM并发症组43例,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葡萄糖(FBG)、腺苷脱氨酶(ADA)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①DM并发症组FBG,ADA,HbA1c水平与对照组、DM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DM组FBG,HbA1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DA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M并发症组FBG与HbA1c水平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713 5,P<0.01),ADA与HbA1c也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547 0,P<0.01);④DM组FBG与HbA1c有明显相关关系(r=0.732 3 ,P<0.01),而ADA与HbA1c无明显相关关系(r=0.247 8,P>0.05).结论 血清ADA活性测定对于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鉴别糖尿病与糖尿病并发症、衡量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血糖控制好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征;杨敏;黄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ABBOTT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美国雅培公司研制开发的大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利用化学发光原理进行检测.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故障,现对仪器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刘青;王厚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 (Ang-2)在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早期筛查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诊断但尚未经治疗肺癌53例,肝癌46例,肠癌50例作为实验组,良性疾病对照组47例,正常对照组8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中Ang-2,AFP,CEA,CA199的浓度水平,Ang-2用单克隆抗体微球免疫比浊法检测,AFP,CEA,CA199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分别计算其相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Ang-2在肺癌、肝癌、肠癌、良性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中敏感度分别为47.2%(25/53),19.6%(9/46),22.0%(11/50),12.8%(6/47)和6.3%(5/80),总特异度为91.3%(116/127).Ang-2在肺癌中的敏感度较高,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Ang-2分别与CEA和CA199进行相关性分析(r=-0.114和r=-0.255),r绝对值小于0.30,与CEA诊断价值相当,可作为肺癌的独立肿瘤指标;在肝癌及肠癌中敏感度较低,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不宜单独作为恶性肿瘤早期筛查指标.肿瘤患者血清AFP,CEA,CA199全部阴性而Ang-2阳性者占7.4%,单一肿瘤指标阴性而Ang-2阳性者在8.0%~22.6% .结论 Ang-2在肺癌中敏感度较高,可作为肺癌的独立肿瘤指标,联合检测Ang-2,AFP,CEA,CA199,有助于提高常见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肠癌)的早期检出率.
作者:方玲;顾向明;沈庆茂;徐志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艾滋病患者体内所感染的病原菌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 取患者骨髓涂片、染色、镜检及血液真菌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 骨髓涂片中可见巨噬细胞内有大量有横隔的病原体,血液培养为双相真菌,25℃青霉相生长并产玫瑰红色素,显微镜下可见帚状枝.结论 由患者体内分离的病原菌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作者:陈中举;李丽;张蓓;简翠;王斌;田磊;孙自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北京大学某三甲医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显著增多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之间的同源性,了解是否有该耐药株暴发流行.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49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型,明确其是否为同一菌株的克隆.结果 49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七型,其中Ⅰ,Ⅱ,Ⅲ型为主要的流行型别.结论 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克隆播散.
作者:姚贝;张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用UF-100流式尿液分析仪筛检社区与院内妊娠早期妇女无症状尿路感染,以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作为金标准,同时探讨社区与院内妊娠早期妇女无症状尿路感染病原学构成特点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对897份妇科门诊(551份,占61.4%)与住院(346份,占38.6%)妊娠早期患者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菌落计数、药敏试验,同时与UF-100流式尿分析仪做比较.结果 总计74例培养出细菌,占8.3%;其中社区标本检出49例,占66.22%,院内标本检出25例,占33.78%,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主,但两菌所占比例不同;药敏试验也存在差异.同时在UF-100上检测细菌计量≥2 750/μl,白细胞≥20/μl为阳性时,待检标本的特异度(Sp)和阴性预示值(NPV)大,分别为97.3%,99.0%,且假阴性例数较低为8例,仅占0.89%.结论 筛检社区与院内妊娠早期妇女无症状尿路感染,用UF-100是可行的;认识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规律,对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十分有益.
作者:林萍;孙阳;李泳;郭晓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评估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和国内协作组提出的复检规则(简称旧复检规则),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适合于大型综合医院使用的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新复检规则.方法 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E-21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患者标本共1 486份,同时涂片做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形态观察和人工白细胞分类.按照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国内协作组复检规则、自行拟定的新筛选方案和涂片镜检阳性标准进行评估,计算出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和涂片复检的比率,并筛选出佳方案.结果 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真阳性率为14.0%(208/1 486),假阳性率为31.49%(468/1 486),真阴性率为52.42%(779/1 486),假阴性率为2.09%(31/1 486).用旧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真阳性率为12.79%(190/1 486),假阳性率为18.98%(282/1 486),真阴性率为65.48%(973/1 486),假阴性率为2.76%(41/1 486).用修改后的新复检规则(方案4)和镜检阳性规则对1 486份标本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阳性率为13.86%(206/1486),假阳性率为25.17%(374/1486),真阴性率为58.75%(873/1486),假阴性率为2.22%(33/1486).在新复检规则(方案4)的基础上,参考旧复检规则、XE-2100仪器的性能特点和解放军总医院血细胞分析常规工作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大型综合医院使用的XE-2100仪器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涂片复检规则;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假阴性率0.96%,低于旧复检规则的2.26%,且血液病细胞无漏检.结论 血涂片复检规则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收集、整理发现问题,及时对复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血细胞分析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乐家新;丛玉隆;王海;王红霞;傅淑宏;徐菡;兰亚婷;朱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检测出的17份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阳性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方法 收集江苏省建湖地区2008年5月~9月监测出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阳性菌株,利用单一和多重PCR法检测不同来源菌株O157抗原编码(rfbE)、H7鞭毛抗原编码(fliC)、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溶血素(hly)和黏附抹平因子(eaeA).结果 通过血清学方法确定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阳性菌株,再通过PCR法检测,其中15株大肠埃希菌rfbE和fliC基因检测为阳性,确认为EHEC O157:H7,其中9株菌株扩增出全部毒力基因,5株菌株扩增出除stx1外其它全部毒力基因,1株仅检出stx2,hly毒力基因;2株大肠埃希菌rfbE基因检测阳性、fliC基因检测为阴性,确认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无毒力基因检出.结论 该地区存在O157:H7大肠埃希菌强毒株污染,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具潜在的流行性危险,当地疾控部门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作者:朱根忠;吴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改良试剂瓶对于提高生化试剂开瓶稳定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改良试剂瓶对Cre,ALP,TBA,Lp(a),Na+等生化试剂进行开瓶稳定性、精密度及校准周期试验,并以普通试剂瓶设为对照组,观察测定结果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监测期内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改良试剂瓶及普通试剂瓶保存Cre,ALP,TBA,Lp(a),Na+试剂,观察实验结果:①监测期末测定结果下降的偏差(%)分别为-3.84/-24.23,-2.47/-11.99,-1.75/-25.58,4.25/-7.35,1.17/8.6;②开瓶后的有效期(d)分别为15/7,30/15,60/15,72/30,7/4;③检测结果的日间变异CV(%)分别为1.57/5.14,1.10/4.41,4.01/9.51,3.4/3.55,1.0/3.18;④检测项目的校准周期(d)分别为15/7,26/18,60/16,68/30,15/4;⑤改良试剂瓶在监测期内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5组项目检测结果中除Lpa正常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改良试剂瓶对于提高Cre,ALP,TBA,Lp(a),Na+等不同类型生化试剂开瓶后的稳定性、延长效期及减小室内检测结果日间变异效果显著,因此在实验室检验成本控制和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替代普通试剂瓶广泛应用于生化自动化分析.
作者:邓建平;朱海波;徐继勋;向环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90例肝移植患者术后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62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肝移植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55.6%,常见的菌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7%),铜绿假单胞菌(11.1%),肺炎克雷伯菌(9.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9.9%),念珠菌(8.6%).病原菌具有高耐药的特点,而且呈现泛耐药现象,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逐年上升,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效的抗菌药物.结论 加强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病原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肝移植术后预防和治疗感染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立丽;陈铭;王晨;于艳华;赵秀英;孙桂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