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璇;施菁玲;李从荣;孙端阳;李娟
目的 探讨高血糖人群相关项目如全血黏度、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血糖(GLU)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椎板式血液流变仪测血液黏度,用酶法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GLU,TG,TC,HDL-C和LDL-C.结果 1 613名人员中高血糖者83人,占体检人数的5.15%,其中男性51人占高血糖者的66.3%,女性32人占高血糖者的33.7%.高血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低切值(t=6.38 P<0.05),全血黏度中切值(t=4.8 P<0.05),TG(t=5.86 P<0.05),TC(t=6.8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C(t= 6.0 P<0.05),全血黏度高切值(t=1.51 P>0.05),血浆黏度(t=1.51 P>0.05)和HDL-C(t=1.12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与全血黏度低切值回归方程为Y=0.935X+15.78,r=0.979,与TG回归方程为Y=0.544X-1.765,r=0.801.结论 该次研究的高血糖人群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中切值,TG,TC和LDL-C值与对照组有差异,而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黏度、HDL-C与对照组无差异,且GLU与全血黏度低切值及TG呈正相关,与全血黏度中切值、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液黏度、TC,HDL-C,LDL-C无相关性.
作者:刘艳;郝万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在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细菌中检测碳青霉烯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2010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的MIC≥2 μg/ml)的肠杆菌科细菌65株;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通过改良Hodge试验和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PCR检测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阳性产物测序鉴定.结果 65株临床分离菌中,53株菌对亚胺培南不敏感(MIC>4 μg/ml),51株菌对美罗培南不敏感(MIC>4 μg/ml),58株菌对厄他培南不敏感(MIC>2 μg/ml).65株菌中38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包括7株弱阳性和31强阳性;33株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包括改良Hodge试验弱阳性2株和强阳性31株.经过对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PCR和测序,发现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均携带blaKPC-2;32株阴性菌株均未携带碳青霉烯酶酶基因,但其中5株改良Hodge试验弱阳性菌株携带blampC/blaESBL.结论 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可快速、有效地区分改良Hodge试验的真、假阳性,是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简便可靠方法,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作者:王卫萍;严留佳;施德仕;邵海枫;范明;黄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尿酸浓度值的变化.方法 对118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抽取关节液进行尿酸含量检测,并对其中的31例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抽取关节液进行尿酸检测.结果 118例患者其关节液中尿酸含量(男性99名,尿酸值555±160 μmol/L;女性19名,尿酸值461±42 μmol/L)均明显高于同期所有膝关节关节炎患者的平均水平(男性335±133 μmol/L,女性237±78 μmol/L).31例患者经治疗后有30例关节液中尿酸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检测关节液中尿酸含量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池继敏;邹明;张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UF-1000i的检测性能和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评估其在尿液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线性分析、参考区间验证和仪器间结果比对7个参数衡量UF-1000i的检测性能.结果 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EC)、管型(CAST)和细菌(BACT)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5.28%~15.28%,2.2%~12.2%,24.4%~31.3%,34.1%~41.7%和4.7%~22.1%;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8%~8.0%,2.0%~7.0%,8.7%~13.0%,14.0%~18.9%和3.4%~10.3%;准确度均值分别为40.1%~192%,36.2%~817.4%,11.5%~82.9%,4.58%~21.2%和200%~747.8%.RBC,WBC和BACT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 8,0.988 8,0.962 7.RBC,BACT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1%和0.62%;参考区间的R值都>90%.仪器间比对结果RBC,CAST和BACT偏倚较大.结论 批内精密度高值、批间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分析和参考区间验证等结果均符合ISO15189对仪器性能要求,而批内精密度低值、携带污染率和仪器间比对的结果均不符合ISO15189对仪器性能要求.全自动尿液分析仪UF-1000i可以用来进行临床标本的检测.
作者:潘莹;田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医院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仍然采用的是煌焦油蓝染色手工计数法,正常情况下,采用干粉EDTA-K2子弹头离心管采集新鲜离体末梢血进行网织红细胞染色计数对结果是没影响的,但我院在更换了一新批号的干粉EDTA-K2子弹头离心管后,却发现每次进行煌焦油蓝染色网织红细胞计数时全都会失败,镜下均无网织红细胞,而换以前剩下的子弹头离心管同样染色,结果却很好.这一现象以前无人报道过,因此我们就围绕离心管、染液和干粉EDTA-K2这几个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以探讨染色失败的原因.
作者:施迎春;金小军;王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革兰阳性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与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的菌株,按全国临床检验规程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利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革兰阳性球菌445株,葡萄球菌占主导地位,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33株(29.9%);肠球菌呈多重耐药状态,并且出现屎肠球菌的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均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结论 细菌耐药性严重,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也已经出现,临床医生和药师应重视耐药监控,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流行.
作者:蔡璇;施菁玲;李从荣;孙端阳;李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建立37℃α-淀粉酶(α-Amy)参考方法,对酶校准物定值,探讨血清α-Amy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 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α-Amy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测定α-Amy有证参考物(CRM)IRMM-456,验证其准确性,并对其精密度进行评价.同时用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物进行准确定值,按照NCCLS EP9-A方案留取40份不同α-Amy浓度范围的人血清,采用A~E五种临床常规检测组合在使用自制酶校准物校准前后测定α-Amy,分别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计算这五种常规方法在使用自制酶校准物校准前后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相对偏倚及相关系数.结果 用参考方法测定IRMM-456结果是547.2 U/L,在其给定的546±18 U/L范围内.所建立的37℃α-Amy参考方法总CV<0.5%.用制备的酶校准物校准前后的五种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相关性均良好(r2>0.98),校准前后的相对偏倚A方法从30%变为10%以下;B方法从30%变为15%以下;C方法从35%变为10%以下;D方法从20%变为8%以下;E方法从35%变为10%以下.结论 所建立的37℃α-Amy参考方法准确可靠,采用参考方法为酶校准物定值后校准常规方法,可以提高血清α-Amy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作者:高学慧;齐志宏;秦续珍;赵芳;叶阿里;徐二木;邱玲;宋耀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胸腔积液细胞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 基因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7,8突变率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组为52例伴有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对照组为40例伴有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胸膜炎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对胸腔积液细胞PTEN基因外显子5,7,8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52例肺癌胸腔积液细胞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7例,均为外显子5突变,突变率为13.5%(7/52);40例良性胸腔积液中未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肺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中,Ⅲ期突变率为3.4%(1/29),Ⅳ期突变率为26%(6/2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中,低分化癌突变率为31%(5/16),中、高分化癌突变率为5.6%(2/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中,腺癌突变率为10.7%(3/28)、鳞癌突变率为14%(2/14)、小细胞肺癌突变率为20%(2/1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胸腔积液细胞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临床分期越晚、病理组织学分级越低,PTEN基因突变率越高,但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PTEN基因突变可以作为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车德海;张华;魏海波;于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正常人群50例为正常对照组,另选CKD患者140例,根据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分为五组进行:①组46例(Ccr≥75 ml/min);②组37例(50 ml/min≤Ccr<75 ml/min);③组24例(25 ml/min≤Ccr<50 ml/min);④组22例(10 ml/min≤Ccr<25 ml/min);⑤组11例(Ccr<10 ml/min),分别测定Cys-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采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Ccr.结果 Cys-C值在对照组、①组、②组、③组、④组和⑤组之间进行比较,相邻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随Ccr的下降,Cys-C浓度呈阶梯状上升(P<0.05),而SCr值在①组(85.09±24.22 μmol/L)与对照组(78.06±14.25 μmol/L)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①组、②组患者中,Cys-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7.8%和86.5%,SCr的异常率分别为6.5%和45.9%,Cys-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SCr (P<0.05).结论 在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时,Cys-C均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尤其更能敏感提示早期的肾功能损害,其结果优于血清肌酐.因此,Cys-C的检测对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鑫;王开宇;兰小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正常对照组43例,分别检测Hcy,Lp(a)和Fg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Hey,Lp(a)和Fg的浓度分别为19.48±8.42 μmol/L,373±182 mg/L和3.7±1.2 g/L,正常对照组三者的浓度分别为10.66±2.61 μmol/L,181±106 mg/L和2.4±1.0 g/L.急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中各项阳性检出率为Hcy 60.3%,Lp(a) 42.9%和Fg 30.0%,而正常对照组三者的阳性率只有6.9%,11.6%和6.9%,急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9%,高于三者任何一个单项阳性率.结论 Hcy,Lp(a)和Fg联合检测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测、诊断及预后.
作者:崔杰西;程训民;葛玲;毛诗海;于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s,BALF)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诊断和指导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培养2010~2011年度91例住院的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痰和BALF病原菌,应用半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91例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痰和BALF标本共分离出71株铜绿假单胞菌、21株肺炎克雷伯菌、15株大肠埃希菌和14株鲍曼不动杆菌.BALF病原菌检出率为92.3%,明显高于痰培养(76.9%,χ2=10.90,P<0.01).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1.1%,64.9%,86.5%和75.0%,66.7%,7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敏感.28例病原菌检出阳性结果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后BALF和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下降到35.7%和21.4%.结论 BALF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显提高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诊断率,可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彭旭;倪小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前清蛋白(pre-albumin,PA)的变化趋势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量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脑外科2010年3月~11月之间122名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的PA水平,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结果及愈后差异,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9例)、重度后遗症组(42例)、轻度后遗症组(51例),并对各组PA值的变化趋势和同一时间段各组P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住院时间的延长,死亡组P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下降趋势;重症后遗症组P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轻度后遗症组P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上升趋势.各组间PA值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第1天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5,7天表现为轻度后遗症组PA值>重症后遗症组PA值>死亡组PA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出血患者PA值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作者:李基克;李军;郭志强;徐朝;蒋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寻找细胞周期分析更好的样本处理方法.方法 以小鼠肺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四种方法(剪碎法、研磨法、剪碎结合酶消化法、研磨结合酶消化法)制备单细胞悬液,胎盘蓝染色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经不同时间固定后的样本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剪碎法结合酶消化法制备的单细胞悬液效果佳;单细胞固定后两周内细胞各个时期所占比例基本相同.结论 小鼠肺组织单细胞制备采用剪碎法联合酶消化法优于其他三种方法,样本经固定处理后可以进行流式批量检测.
作者:贾宇臣;王利;郑源强;赵凯;陈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血制备冷沉淀过程中,保存温度、制备时间和融化终点对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全血平均分4组,A组(4±2)℃温度保存6~8 h,B组室温保存6~8 h,C组(4±2)℃温度保存8~10 h,D组室温保存8~10 h,用希森美康CA-50自动血凝测试仪检测每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另外随机选择40例全血制备冷沉淀,(4±2)℃温度保存6~8 h,分为E组(n=20)选择终点为冰块融化至直径4~5 cm、厚度约1 cm,F组(n=20)选择终点为冰块融化至基本无渣,同法检测每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结果 A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平均为76.45±15.65 IU,B组为52.55±12.54 IU,C组为58.52±17.84 IU,D组为42.26±10.32 IU,ABCD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Student-Newman-Keuls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A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含量(P值均<0.05),D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的含量(P值均<0.05);E组为75.23±12.65 IU,F组为50.64±12.31 IU,EF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比较,结果表明E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显著高于F组(t=2.76,P值<0.05).结论 原料血在(4±2)℃温度保存6~8 h制备冷沉淀,其Ⅷ因子含量高;终点为冰块融化至直径4~5 cm、厚度约1 cm时制备冷沉淀,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高.
作者:李炜华;漆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该文阐述了脑脊液漏的快速诊断,它涉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葡萄糖氧化酶试验、β2转铁蛋白试验及β-痕量蛋白试验.
作者:王继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血清磷脂酰肌醇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46例肝硬化患者和44例HCC患者的血清GPC3和AFP水平,血清GPC3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AFP测定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统计分析GPC3和AFP单独使用及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的血清GPC3和AFP浓度分别为611.09 ng/L和958.37 ng/ml,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90.53 ng/L和55.12 ng/ml)(P<0.05).GPC3和AFP的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AFP阴性的HCC患者15例中GPC3阳性者6例,GPC3阴性的HCC组患者17例中AFP阳性者8例.AFP联合GPC3检测用于HCC诊断的灵敏度(79.54%)优于AFP(65.91%)及GPC3单独使用(61.36%).GPC3浓度与HCC病灶大小、PVI浸润和HBV感染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GPC3对于HCC具有与AFP相似的诊断价值,GPC3可以协同AFP的诊断作用,二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HCC诊断率.
作者:张华;李永兴;毛顺露;乐嫣;项明洁;陈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测定ASO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142例患者静脉血标本,将每例标本3 ml分别注入市售普通试管和肝素锂抗凝管中,于同一仪器上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ASO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测定ASO.
作者:杨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同种抗体的能力.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对127例含有红细胞同种抗体的样本进行检测,使用经典的试管抗球蛋白法平行检测,比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对于红细胞同种抗体的检出率为98.4%,试管抗球蛋白法的检出率为80.3%.其中,试管抗球蛋白法对抗-D,-E,-C,-c,-e,-C+e,-E+c,-Mur,-Dia,-Dib,-Fyb,-Jka,-Jkb,-Lea和-P1抗体均能检出,但对于MNS血型系统抗M抗体的检出率仅为36.4%,对未知抗体特异性的冷抗体检出率为57.7%;而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对所有样本包含的红细胞同种抗体均能检出,除了Kidd血型系统,漏检率为33.3%.结论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对于红细胞同种抗体的检出率高于试管抗球蛋白法,但是可能会漏检Kidd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建议实验室在使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的同时,应结合试管抗球蛋白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检出抗体,特别是输血前相容性试验.
作者:苏宇清;喻琼;梁延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固有分析变异分解为:分析前变异(sP),分析变异(sA),个体内生物学变异(s1).结合统计学原理计算各检验项目的 参考变化值(RCV),然后与实际变化差值比较判断患者一系列的检验结果间是否有显著改变.结合生物学变异探索评价患者一系列检验结果改变的显著性的方法,可以帮助临床正确解读患者的检验结果.临床实验室可以使用RCV和变化差值显著性概率为系列检验结果显著改变的临床监测提供客观的指南和帮助.
作者:胡丽涛;何法霖;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分型HCV感染者血清中HCV RNA与TNF-α之间的差异,探讨HCV RNA和TNF-α含量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HCV感染者45例,其中慢性肝炎轻度组11例,慢性肝炎重度组14例,肝硬化组11例,肝癌组9例,健康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检测HCV IgG和TNF-α,制作标准曲线计算TNF-α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 RNA含量.血清ALT水平用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HCV感染者血清HCV-RNA含量的对数值、TNF-α含量和AL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用t检验,各组之间的TNF-α含量和ALT水平及lg HCV RNA比较用方差分析,HCV RNA含量的对数值、TNF-α含量和ALT之间的相关性用直线相关性分析,用相关系数(r)表示.结果 丙肝患者各组之间ALT水平和TNF-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75和14.69,P<0.001;用t检验得出:各组丙肝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t值分别为6.596,9.857,6.673和8.358;各组患者血清AL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t值分别为12.031,6.61,3.971和6.857;慢性肝炎重度组、肝癌组与慢性肝炎轻度组之间ALT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值分别为3.242和3.246;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癌组HCV RNA的对数值分别为6.05±0.8和5.76±1.05,均低于慢性肝炎轻度组,t值分别为2.573和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水平与TNF-α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341,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血清中TNF-α和ALT含量存在差异,慢性肝炎轻度HCV感染者AL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临床类型组,HCV感染者血清ALT水平和TNF-α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董西华;周霞;周立平;郑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