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近年来,肺灌洗作为解决肺部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种先进技术,正应用于尘肺、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疾病的治疗[1],另外,肺灌洗后的灌洗液某些成分的检测也能作为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CLD)的重要辅助诊断[2].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应用肺灌洗技术,特针对肺灌洗液(BALF)成分的检查与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袁华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清尿酸与先兆子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妊娠37~40周109例单胎先兆子痫患者;同时选取同孕周正常血压单胎孕妇97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RDW,Hb及血清尿酸等指标.结果 ①先兆子痫患者RDW及血清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t=2.55,P=0.029;t=1.425,P=0.031).②以RDW基线水平14.7%为标准,高RDW(≥14.7%)先兆子痫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及低体重胎儿率与低RDW(<14.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58,P=0.006;χ2=6.64,P=0.011;χ2=6.84,P=0.009),血清尿酸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4.17,P=0.058).③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高RDW水平为先兆子痫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OR=1.81;P=0.017).结论 高RDW水平与先兆子痫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郭进京;李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的价值,并探讨糖基化生物学变异对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1年10月筛选出的205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三酰甘油(TG),依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血糖调节受损组(IGR)和糖尿病组(DM);利用ROC曲线分析HbA1c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佳切点,并评价诊断效果.对依据该研究HbA1c佳诊断切点漏诊和误诊糖尿病病例行毛细血管血糖(CBG)监测,获得平均血糖水平,分析糖基化个体差异对HbA1c作为诊断标准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检出率为35.6%;HbA1c诊断糖尿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95%CI:0.856~0.926),与空腹血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8,P>0.05),在佳诊断切点6.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和87.9%;HbA1c诊断糖尿病前期的AUC为0.567(95%CI:0.492~0.641),低于以空腹血糖单独诊断糖尿病前期的AUC(0.772,95%CI:0.712~0.831)(Z=3.56,P<0.05);Bland-Altman分析表明,依据该研究HbA1c佳诊断切点漏诊患者的HbA1c实测值和理论值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偏差,糖基化的个体差异不可忽视.结论 HbA1c诊断糖尿病的佳诊断切点为6.05%,诊断效果与空腹血糖相当,但诊断糖尿病前期的能力弱;个体间糖基化差异可能是影响诊断效果的重要原因.
作者:曾宪飞;谈昀;叶维莉;李军民;王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因子IL-17A,IL-6与TNF-α在慢性HBV感染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3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10例肝癌(HCC组)患者和13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NC)组]血清中IL-17A,IL-6与TNF-α水平,并比较3种细胞因子水平在LC Child-pugh分级中的作用;分析3种细胞因子水平相互间的相关性.结果 CHB组和LC组血清IL-17A,IL-6与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HCC组血清IL-17A,IL-6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与LC 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3种细胞因子水平相互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3种细胞因子水平可能在CHB,LC患者病情的进展以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3种细胞因子均可作为LC程度的判断指标.
作者:黄书明;吴玉兰;陈琳;汪美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白细胞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血液、呼吸、消化、妇产、外科等系统恶性肿瘤并发贫血患者外周血共440例,采用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未开NRBC模式)进行血液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其中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NRBC并经过人工涂片镜检分类证实125例,分别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方法(NRBC模式)及人工涂片镜检分类方法和仪器计数白细胞相结合计数白细胞.结果 不同系统恶性肿瘤并发贫血患者NRBC百分比不同,妇科肿瘤NRBC百分比为38.5%,泌尿系统肿瘤NRBC百分比为37.5%,血液系统肿瘤NRBC百分比为36.9%.全血细胞分析仪(NRBC模式)检测白细胞的中位数为3.56×109/L,与人工镜检分类计数检测白细胞3.56×109/L比较t=-1.852,P=0.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检测NRBC的功能,对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恶性肿瘤贫血患者白细胞的准确计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戟;罗丹;马红雨;赵瑞敏;刘晓莉;王照峰;李莹;朱美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进行评价.方法 依据2010 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诊断标准收集2012年1月~4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A患者58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67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体检健康且排除自身抗体阳性的健康体检者67例.用CLI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的抗CCP抗体;评估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与ELISA法的相关性.结果 CLIA法对RA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41%和97.0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0%和89.04%;CLIA与ELISA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7,P>0.05).结论 CLIA自动化仪器检测,其操作的智能化程度高,快速简便,且易于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杨曙梅;丛辉;王建新;王惠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B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确诊为IFI的患者54例,疑诊10例和非真菌感染患者14例,同时收集健康成人血浆和血清各39份作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比色法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BG值和血清GM,以G>100 ng/L为G试验阳性,以I值<1.0为GM试验阳性,计算G试验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G试验的灵敏度98.1%,特异度42.8%,阳性预测值86.9%,阴性预测值85.7%;GM试验灵敏度77.8%,特异度92.9%,阳性预测值97.7%,阴性预测值52.0%;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1%,特异度98.9%,阳性预测值98.1%,阴性预测值98.9%.G试验和GM试验均与临床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3,P<0.001;χ2=23.859,P<0.001).G试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GM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1,P=0.02),但GM试验特异度高于G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3,P=0.013),而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可同时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明显减少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发生,更有效地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
作者:何成禄;何增品;徐从琼;李娅;李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4月~2011年6月新鲜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标本47例(实验组)、14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BCRP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CRP mRNA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为0.19±0.1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0.59±0.26,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要低于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P<0.001),BCRP mRNA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02),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1.53,P> 0.05).结论 BCRP 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NSCLC发生原发性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检测BCRP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协助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玉竹;骆海军;王鹏;刘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室间质评(EQA)数据评估便携式血糖仪的检测性能.方法 114家参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EQA活动的实验室,向其发放5个不同浓度批次的质评物进行便携式血糖监测仪的实验室间调查,同时收集室内质控(IQC)信息,计算出各实验室的西格玛度量值.结果 114家中获得六西格玛水平的实验室占少数,仅19%,而达到低水(三西格玛)的实验室不到一半,为45%.仪器分组分析中,Accu-chek组实验室的西格玛可接受水平比率大,为59.46%,Johnson & Johnson Lifescan组实验室的西格玛可接受水平比率低,为28.57%.结论 当前便携式血糖仪的检测性能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血糖结果的检测质量,实验室应该做好室内质控,改进检测结果的随机误差,做好比对工作,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
作者:杨雪;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延安市中老年人群血脂、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法 采集2009年5月~2012年9月延安市人民医院1 36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女性血清T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t=7.542,5.649,P值均<0.05),中年组女性血清TC水平低于男性(t=4.536,P<0.05),而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女性血清TC水平高于男性(t=3.526,6.423,P值均<0.05).中年组女性血清LDL-C水平低于男性而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女性血清TC水平高于男性(t=4.732,6.583,5.013,P值均<0.05),与TC水平变化类似.各组女性HDL-C均高于男性(t=5.837,5.678,4.928,P值均<0.05).中年组女性血清TG水平高于男性(t=6.231,P<0.05),老年前期组女性血清TG水平低于男性(t=4.861,P<0.05).男性叶酸水平低于女性(t=5.674,8.325,6.437,P值均<0.05),而血清叶酸水平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各年龄组中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女性相比均升高(t=9.635,10.139,9.263,P值均<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普通人群的总发生率为21.5%,男性为29.2%,高于女性(χ2 =30.45,P<0.05).结论 延安市中老年人群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性别及各年龄组之间有差异,叶酸在性别之间有差异.
作者:祁宏英;李华;周宏莉;魏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昌平区医院2011~2012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构成比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Whonet5.6软件对2011~2012年6 331份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331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3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分别占63.4%(213/336),35.7%(120/336)和0.9%(3/336).G-菌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G+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人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美洛培南对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00%敏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对阳性菌100%敏感,其它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耐药率不断增强,应重视血培养标本检测及致病菌耐药性分析,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趋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何秀娟;李全亭;王力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β-半乳糖苷酶快速鉴定肠杆菌的意义.方法 肠杆菌中的某些菌属具有β-半乳糖苷酶,可水解对硝基酚-β-D-半乳糖苷,生成对硝基酚(PNP)游离而呈现黄色,采用酶标仪在405nm波长下比色,依据光密度值确定细菌的菌量.结果 β-半乳糖苷酶(β-GAL)检测适反应条件:pH值4.5,底物浓度2 g/L,反应时间2 h.低检出限300 CFU/ml.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均检测到阳性结果.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克雷伯氏菌以及绿脓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念珠菌属均检测到阴性结果.准确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结论 该研究方法可推广到环境和水质细菌检测,实用性较强.
作者:王维梅;王长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不同临床分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2012年1月~7月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所有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相应分为Child A,Child B和Child C三级.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7例健康成人,检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组的D-二聚体,PT,APTT,Fbg和TT并比较分析,同时观察这些指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和腹腔积液的关系.结果 9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PT,APTT和T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bg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增加,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hild C级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PT,APTT和TT数值显著高于Child A和Child B级患者,Fbg则显著低于Child A和Child B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腹腔积液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PT,APTT和TT显著高于无腹腔积液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及常规凝血功能的检测对了解肝硬化患者有无纤溶亢进和高凝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临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腹腔积液可能是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增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胡晓;程超;冯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国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长沙地区人群糖尿病(DM)的诊断和筛查.方法 2012年1~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排除已明确诊断的DM患者,共3 258例.测定3 258例体检标本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分析比较目前国内包玉倩等[6]建议的HbA1c标准和WHO专家推荐的HbA1c标准对长沙地区成年人群DM的诊断效能,并通过绘制ROC曲线找出适合长沙地区人群DM诊断和筛查的HbA1c切点.结果 HbA1c的国内建议标准、WHO推荐标准在长沙地区人群DM的诊断和筛查中,均与空腹血糖诊断标准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13.34和90.94,P均<0.05).应用ROC曲线得到的HbA1c诊断DM的长沙地区佳切点为6.3%,其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93.6%,曲线下面积为0.950.HbA1c筛查糖代谢异常的长沙地区佳切点为6.0%,其灵敏度为80.3%,特异度为71.5%,曲线下面积为0.837.结论 目前国内建议和WHO推荐的HbA1c诊断与筛查DM的标准均不适合于长沙地区成年人群DM的诊断和筛查,不同地方有必要建立适合于当地人群的HbA1c诊断与筛查标准.
作者:莫喜明;刘茵茵;李影;唐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动杆菌2006年~2012年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分离率与耐药变化趋势,了解多重耐药、泛耐药不动杆菌在儿科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选取2006年~2012年门诊及住院患儿送检标本细菌培养所分离的376株不动杆菌,分析其在儿科疾病中的检出、分布特点及耐药变迁.结果 所分离的不动杆菌以鲍曼氏/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及鲍曼不动杆菌多共329株,洛菲不动杆菌16株,溶血不动杆菌9株,其它不动杆菌22株;2006年~2008年呼吸内科为不动杆菌菌株主要检出病区,2009年~2011年ICU病区为不动杆菌菌株主要检出病区,其次为血液及外科病区.所检出的不动杆菌对所选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长明显,多重耐药、泛耐药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尤以2009年~2010年增长为显著.结论 不动杆菌在儿科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长且增长较快,尤以重症监护及血液病区检出增多明显,多重耐药、泛耐药不动杆菌的检出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感染后的耐药监测及感染控制也已迫在眉睫.
作者:周颖;徐曦巍;宋文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类型.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痰液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71株,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运用改良Hodge实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析其耐药基因.结果 71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率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65.8%).有70株检出碳青霉烯酶,69株检出携带OXA-23基因,未能检测出OXA-24,KPC,SHV和IMP基因,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 blaOXA-23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基因,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高.
作者:尹秀杉;姜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攀枝花地区不同年龄组阴道炎患者念珠菌状况和耐药趋势.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来自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3 563例,将其划分为三个年龄组:<20岁,20~49岁和≥50岁进行统计,并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分离培养、药敏实验.结果 阴道炎患者检出念珠菌409株,随着年度和四季改变其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χ2=1.28,P>0.05),各年龄组念珠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分析人群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4.6%,随着各组年龄增长,非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在增加.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无耐药菌株,对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等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与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但随着各组年龄增加其耐药率有渐升趋势.结论 临床阴道炎患者念珠菌检出率随时间推移、季节变换没有明显差异;各年龄组间念珠菌检出率没有明显变化,非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随组年龄增大而增加.由于各个年龄段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故建议临床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
作者:喻茂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1月334例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福建省人民医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采用2007年颁布的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依据入院时RDW水平分为≤12.3,12.3~13.8,13.8~15.0和≥15.0四组,比较其临床特征、住院治疗经过和主要心脏事件及死亡的发生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DW对住院转归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果 在RDW较高的组别患者的年龄较大(F=3.14,P=0.026).随着RDW的升高,心力衰竭(χ2=55.4,P<0.001)、恶性心律失常(χ2=14.4,P=0.002)及住院病死率(χ2=8.35,P=0.039)明显增加;住院期间RDW持续升高的患者,住院病死率进一步增加(χ2=5.31,P=0.021).住院期间RDW中位数、入院时RDW预测住院转归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和0.673,以住院期间RDW中位数对住院死亡的预测效率高(95%CI:0.644~0.871,P<0.05).当住院期间RDW中位数为13.8%时,其预测住院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分别为73.5%和65.4%.结论 RDW持续升高提示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且住院期间RDW中位数对住院转归具有中等预测价值.
作者:黄丽华;林飞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B7-H1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09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利川市人民医院的40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上B7-H1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SLE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0例SLE患者B7-H1分子的阳性表达率为(55.43±8.6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7.28±9.32)%,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SLE患者中有浆膜炎、肾脏病变、免疫异常、口腔溃疡、抗Sm-D1及抗核小体抗体阳性者,B7-H1的表达要高于相应的无症状者及抗体阴性者(P<0.05).表达B7-H1的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比率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正相关(P<0.05,r>0.00),与ALT、间接胆红素、血清清蛋白负相关(P<0.05,r<0.00).结论 B7-H1在SLE患者外周血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上高表达,且与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B7-H1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作者:龙雪梅;郭远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改良ELISA法对梅毒ELISA检测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改良ELISA法,平行对照检测213例梅毒阴性样本,23例因梅毒钩状效应产生假阴性的样本,20例阴性对照和20例阳性对照.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213例阴性样本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620).改良ELISA对阴性对照,1∶128及以上稀释的假阴性样本和ELISA法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改良ELISA法对阳性对照,1∶64及以下稀释的假阴性样本和ELISA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ELISA法能有效地防止钩状效应的发生,改良ELISA法的敏感度也优于ELISA法.
作者:胡惠萍;袁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