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与胱抑素C-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陈晓燕;胡望平;叶桂云

关键词: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 蛋白尿, 胱抑素C,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 探讨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与胱抑素C(CysC)等的关系及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7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ysC,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尿肌酐(cr),邻苯三酚红比色测定法测定尿总蛋白,同时计算出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结果 糖尿病患者按照尿总蛋白(TPCR)分两组:TPCR≥200 mg/gCr组和TPCR<200 mg/gCr组,两组血清CysC,TPCR分别是1.24±0.64 mg/L,1 869.67±2 207.58 mg/L和0.957 5±0.51 mg/L,64.68±46.55 mg/L.CysC与TPCR呈显著正相关(r=0.91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以TPCR 200 mg/gCr分组或为划界值是判别糖尿病病人早期肾损害程度良好的指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hTERT mRNA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在胃癌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血清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胃癌检测.方法 以hTERT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构建携带hTERT cDNA的质粒pMD-hTERT,建立血清hTERT mRNA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48例胃癌患者,58例健康人血清hTERT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差异.结果 建立血清hTERT 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拷贝数的对数表示,胃癌患者hTERT mRNA表达水平为7.20±2.25,显著高于健康人5.11±2.47(t=4.481,P=0.001),与肿瘤大小和分期、分化等级明显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以及肿瘤数量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血清hTERT 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实验表明检测血清hTERT mRNA有助于胃癌诊断和研究.

    作者:刘阳;胡梅;喻红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症的早期预示指标研究

    目的 临床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早期预警判断感染的并发需要实验室的辅助.方法 收集46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其中28例治愈,18例治疗失败.比较不同预后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re-alb)水平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留取腹膜透析后在应用观察抗生素治疗的第0天~第7天的腹腔透出液,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腹膜透析后的不同时间点,腹腔透出液白细胞计数(WBC)、微量清蛋白和总蛋白水平.结果 ①治疗失败组72 h内血清CRP显著高于治愈组(171.5 vs 89.1 mg/dl,t=2.409,P=0.023),清蛋白、前清蛋白浓度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指标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失败组腹膜透析后第4~7天腹腔透出液WBC显著升高(P<0.01);③治愈组第5天腹腔透出液微量清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失败组(P=0.021,P=0.040);ROC曲线确定第5天微量清蛋白的cut-off值为618.5 mg/d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56.2%),曲线下面积0.825(95% CI:0.607~1);微量总蛋白的cut-off值为885.5 mg/dl(敏感度85.7%,特异度55.6%),曲线下面积0.746 (95% CI:0.527~0.965).结论 除外腹膜炎的严格诊断指标,选择监测第5天的腹腔透出液WBC、微量蛋白水平、透析3天后的血清CRP水平,能够早期预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症的发生,为及时干预、改善预后提供有效的实验室辅助.

    作者:徐晓萍;徐磊;唐碧霞;方炜;应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的感染和耐药性检测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培养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阳性率的对比,并对分离培养出的GBS进行耐药性分析,结合临床评估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依照病例定义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围产期孕妇520例,在孕35~37周时取阴道下1/3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拭子,应用培养法及实时定量PCR两种方法进行GBS检测的对比,并对培养分离出的29株GB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20例孕妇中GBS培养29例阳性(阳性率5.6%),实时PCR检测54例阳性(阳性率10.4%);29例GBS培养阳性的孕妇,实时PCR检测均为阳性;25例实时PCR检测GBS阳性,而细菌培养GBS阴性标本在进行扩增测序后证实,24例为GBS 阳性,1例为阴性.实时PCR检测GBS的对培养分离出的29例GBS经定量药敏分析,其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34.5%,44.8%和58.6%;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69.0%.实时PCR检测围产期GBS感染阳性率较高,与培养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P<0.01);同时PCR法与培养法相比有较高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91%,约登指数为94.9%.结论 实时PCR检测GBS感染有望成为妊娠晚期孕妇常规检测GBS感染的一种准确快速的方法,同时妊娠晚期孕妇携带GBS会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早产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李亚梅;张利侠;秦利;苍金荣;苏宝凤;李小侠;归巧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与胱抑素C-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与胱抑素C(CysC)等的关系及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7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ysC,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尿肌酐(cr),邻苯三酚红比色测定法测定尿总蛋白,同时计算出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结果 糖尿病患者按照尿总蛋白(TPCR)分两组:TPCR≥200 mg/gCr组和TPCR<200 mg/gCr组,两组血清CysC,TPCR分别是1.24±0.64 mg/L,1 869.67±2 207.58 mg/L和0.957 5±0.51 mg/L,64.68±46.55 mg/L.CysC与TPCR呈显著正相关(r=0.91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以TPCR 200 mg/gCr分组或为划界值是判别糖尿病病人早期肾损害程度良好的指标.

    作者:陈晓燕;胡望平;叶桂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用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胸腔积液和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各指标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并分析31例肺癌和2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 分析每个指标及其在胸腔积液与血清中的比值(P/S)的诊断性能,以供肺癌诊断时参考.结果 肺癌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CEA,CYFRA21-l和NSE含量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胸腔积液CYFRA21-1,血清CYFRA21-1及CEA的P/S值在各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胸腔积液和血清CYFRA21-1及CEA的P/S值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胸腔积液CYFRA21-1的诊断价值大.

    作者:冯纾琪;黄钰君;廖春淼;周珍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与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8月~10月门诊确诊1型糖尿病患者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以及103例体检确认的健康者,依据尿蛋白/血肌酐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e,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将糖尿病确诊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ACR<30 mg/g·cr),微量蛋白尿组(ACR=30~299 mg/g·cr),临床蛋白尿组(ACR≥300 mg/g·cr)和肾衰竭组(Scr>176.8 mmol/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尿L-FABP浓度,同时检测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肌酐、尿清蛋白和尿胱抑素C等指标,MDRD校正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健康人群尿L-FABP水平为13.0(10.8~14.8)μg/g·cr,95%参考值范围为9.0~17.5 μg/g·cr;随着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尿L-FABP水平增高(各组间比较H=282.5,P<0.005);糖尿病患者尿L-FABP水平与尿胱抑素C(r=0.623,P<0.01),尿蛋白/血肌酐比(r=0.701,P<0.01)呈正相关关系,与eGFR (r=-0.780,P<0.01)呈负相关关系,与HbA1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尿L-FABP水平能准确反映糖尿病肾损伤程度,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曾宪飞;李军民;谈昀;王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MMP-13,TIMP-1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水平与相关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76例肝硬化患者(liver cirrhosis,LC)和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MMP-13和TIMP-1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和Ⅳ型胶原(CⅣ) 的水平,观察MMP-13,TIMP-1与相关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及临床动态变化.结果 CHB和LC组中血清MMP-13,TIMP-1,HA,LN,PCⅢ和Ⅳ-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中患者血清MMP-13和TIMP-1,HA,LN,PCⅢ和Ⅳ-C的水平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TIMP-1的升高幅度高于MMP-13,MMP-13/TIMP-1比值逐渐下降;CHB和LC组中患者血清MMP-13和TIMP-1的水平与其HA,LN,PCⅢ和Ⅳ-C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7,0.756,0.813,0.642和0.905,0.829,0.887,0.918,P均<0.01).结论 血清MMP-13和TIMP-1的水平与慢性肝病的病情进展呈正相关,而MMP-13/TIMP-1比值与慢性肝病的病情进展呈负相关,因此MMP-13和TIMP-1的血清水平及其两者的比值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纤维化程度的观察指标.

    作者:黄书明;张建忠;包海燕;朱建云;邵玲玲;刘群德;徐燃;钱引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检验科7S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目的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建立实验室7S管理工作模式,提升检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杜绝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方法 首先建立科室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节约(save)和安全(safety)7S管理模式领导小组,制定管理目标、实施计划、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7S管理模式培训,并按计划进行实施,每月对各室进行考评,并与绩效挂钩.结果 实施7S管理后,检验科各岗位工作有序、检验质量提高,管理工作有条不乱,工作环境整洁.工作时,寻找工具、物品马上找到,减少了寻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无浪费现象,消耗减少,运行成本降低;工作通道顺畅,TAT时间缩短;无标本泄漏及生物安全事故;员工之间团结、友爱,处处为别人着想,积极干好本职工作,无不良行为发生.结论 检验科实行7S管理模式能很好地管理科室内务、质量、生物安全,提升了科室的形象、提高了检验质量、减少了科室运行成本、降低了医疗纠纷和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袁平宗;李传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Roche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的分析灵敏度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建立

    目的 探讨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的分析灵敏度(analytical senstivity,AS)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 reportable range,CRR).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配制一系列低浓度样本进行日间重复测定,用参数或非参数检验方法估计分析灵敏度并确定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 senstivity,FS);参考EP6-A,配制超过厂家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上限的高值样本与选用尽可能低的值的患者标本按比例混合成等间距的不同浓度样本进行重复测定2次,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AMR;配制一份高浓度样本用空白血清做不同倍数稀释,计算稀释回收率确定大允许稀释度并结合FS建立CRR.结果 Roche 9180分析仪检测血清锂的AS为0.129~0.162 mmol/L,AMR为0.185~5.821 mmol/L,FS为0.166 mmol/L,大允许稀释度为1∶25,CRR为0.166~145.525 mmol/L.结论 采用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具有良好的分析灵敏度和分析测量范围,完全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监测需要.通过本次研究为实验室建立了更具体更合理的报告方式.

    作者:潘锡龙;陈扎生;何淑玲;平军娇;张嘉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Beckman-coulter AC·T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新生儿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性能评价

    目的 探讨Beckman-coulter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新生儿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2011年新生儿患者(年龄<28天)末梢血标本1 500例(男、女各750例),分别利用Beckman-coulter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和手工制片法检测标本中嗜碱性粒细胞,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仪器和手工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仪器法计数的嗜碱性粒细胞结果为(14.9±5.6)%,手工法为(3.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5).结论 仪器法分类计数新生儿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偏高,应采用手工分类加以纠正.

    作者:王永锋;李建华;杨超;刘玉军;史媛;康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引起乙肝病毒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突变的总结分析

    目的 总结核苷(酸)类似物抗乙肝病毒过程中耐药基因相关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与万方中文数据库检索核苷(酸)类似物抗HBV及HBV耐药基因多突变位点检测相关文献.结果 乙肝病毒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耐药存在多位点、多模式基因位点突变且以拉米夫定耐药发生率高和发生时间早;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存在较多耐药交叉点.结论 明确HBV耐药基因相关突变形式及发生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确认乙型肝炎患者HBV耐药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作者:古丽娣;张丹;曾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8年~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2008~2011年期间临床和门诊患者样本的1 2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BIOMIC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WHONET5.4软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2008~2011年海军总医院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 252株,其中MRSA 898株,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平均发生率为71.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以痰标本为主.4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株,对呋喃妥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性尚好,耐药率小于30%;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红霉素、阿齐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且表现为多药耐药,其中以五种耐药率高(84.1%),痰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除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外均高于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结论 MRSA耐药性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郝秀红;赵强元;李艳君;郭建巍;钱扬会;刘力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REST/NRSF和NMDAR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抑制元素-1沉默转录因子(repressor ehmem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REST/NRSF和NMDAR1的表达.结果 54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可以观察到REST/NRSF和NMDARl的阳性表达,而且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提高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在Ⅰ,Ⅱ,Ⅲ和Ⅳ级胶质瘤中NRSF/REST阳性表达百分数分别为 2.9%,6.1%,16.2%和20.6%,NMDAR1阳性表达百分数分别为 6.2%,11.3%,19.1%和22.7%.方差分析显示,两者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REST/NRSF F=1 278.93,NMDAR1 F=516.69,两者均P<0.05).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961,P<0.05).结论 REST/NRSF和NMDAR1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判断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文志华;杨旋;张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百草枯中毒后检验数值变化及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属有机杂环类速效触杀死型灭杀性季胺盐类除草剂,对人有很强的毒性,死亡率可达50%~80%,PQ有对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和致细胞因子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中毒患者血清多项生化指标出现明显异常,检验人员应对PQ中毒理论基础有所了解.为此,该文就PQ中毒后检验数值变化及中毒机制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张和平;薛克俭;林国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乳酸脱氢酶37℃参考方法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37℃乳酸脱氢酶(LDH)的参考方法,并对酶校准品定值,探讨血清LDH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 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LDH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用参考方法测定LDH(ERM AD453/IFCC)参考品,验证参考方法的准确度,并对其精密度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用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准确定值,按照NCCLS EP9-A方案分别比较40份人血清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LDH结果,计算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相关系数及相对偏倚.结果 用参考方法测定ERM-AD453LDH参考品结果497.3 U/L,在其给定的502±7 U/L范围内.初步建立的37℃ LDH参考方法总CV<1%.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比较,相关性均良好,r2分别为0.997,0.995和0.994,与配套常规方法、理论K值常规方法相比较,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相对偏倚明显降低,在10%以下.结论 LDH参考方法基本建立,采用参考方法为酶校准品定值,可以提高血清LDH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作者:周铁成;张莹;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验样品制备条件的研究

    目的 优化细胞周期测定实验样品制备条件.方法 T47D细胞株经乙醇固定后,加入RNase A消化细胞内RNA,加入碘化丙啶(PI)标记DN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NA含量,ModFit软件分析细胞周期.采用此方法研究样品制备过程中固定时间(30 min,4 h,24 h,48 h,7天和14天)和RNase A对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固定不同时间,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57.79±0.90)%~(60.58±1.90)%,(20.16±1.55)%~(24.07±1.04)%和(17.32±0.62)%~(19.45±0.8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5.77±0.24)%~(7.72±0.2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RNase A组与有RNase A组相比,G0/G1期的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P>0.05),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t值分别为-9.46,12.78和-7.99),S期升高,G2/M期降低,变异系数增大.结论 ①细胞周期测定实验样品处理过程中,细胞固定30 min后即可上机测试,且细胞固定后的保存时间可长达两周;②RNase A对细胞周期测定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作者:王晓波;刘珍清;崔巍;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游离脂肪酸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1月,以同期GDM组(67例)、正常孕妇组(40例)及正常非孕组(40例)为研究对象.酶联法检测空腹血清FFA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非孕组、正常孕妇组及GDM组血清FFA水平(0.41±0.15,0.65±0.12和0.97±0.19)mmol/L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21.904,P<0.01),且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3.781,P<0.01);三组HOMA-IR值(0.77±0.29,1.04±0.45和2.94±0.96)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55.613,P<0.01),且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12.048,P<0.01).GDM患者空腹血清FFA水平与HOMA-IR值呈显著正相关(r=0.709,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着高FFA血症及IR状态,FFA水平与IR相关,此为早期干预GDM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杨文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各个阶段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HBeAg(-)患者42例(其中肝炎患者20例,肝硬化患者22例),HBeAg(+)患者38例(其中肝炎患者20例,肝硬化患者18例),检测其LHBs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HA,LN,PC-III和IV-C),并与20例健康成人进行比较,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 ①肝炎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8.825,P=0.000),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3.003,P=0.000),肝炎组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48,P=0.521)②其中HBeAg(-)肝炎组明显低于肝硬化组(t=40.61,P=0.000),而HBeAg(+)肝炎组与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3,P=0.524);四项纤维化指标HBeAg(-)和HBeAg(+)肝硬化组均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③HBeAg(-)组LHBs和HA,PC-III之间存在线性相关(P<0.05);HBeAg(+)组LHBs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P>0.05).结论 LHBs可以预测HBeAg(-)患者的肝纤维化的发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eAg(-)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但是在HBeAg(+)患者LHBs不能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关雪;关秀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胃黏膜、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95例胃病患者胃黏膜Hp,并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患者胃黏膜和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Hp阳性组胃黏膜中IL-2,IL-4,IL-8和TNF-α含量(ng/mg)分别为0.47±0.29,0.26±0.06,0.68±0.21和0.54±0.21,与Hp阴性组胃(0.85±0.23,0.18±0.01,0.41±0.10和0.38±0.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500,7.500,8.359和4.102,P均<0.01);同样,Hp阳性组血清中上述四种细胞因子含量(ng/ml)分别为1.29±0.94,0.74±0.32,0.44±0.20和2.78±1.12,与Hp阴性组(2.87±1.12,0.43±0.24,0.30±0.11和1.53±0.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281,5.438,4.375和6.497,P均< 0.01).结论 Hp感染后,患者胃黏膜和血清中的IL-2水平有下调趋势,而IL-4,IL-8和TNF-α水平均有上调趋势,提示细胞因子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部疾病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袁建芬;喻海忠;张小洁;洪宏;顾庆华;何秀萍;刘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检验技术和新方法在临床实验室的不断应用,各种高效率、高自动化仪器的不断引入,我国临床检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检验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06年出台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以及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成为我国国家标准GB/T 22576-2008,这对临床实验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核心的工作就是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自20世纪50年代统计质量控制技术被引入医学领域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本文将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在这60多年内的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丽涛;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