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429例危急值在线报告效果分析

刘海菊;范久波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在线报告, 效果, 危急值
摘要:目的 评价危急值通过HIS在线报告效果.方法 对1 429例危急值在线报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报告有效率、统计医生回报时间、无效报告原因、电话记录核查等.结果 危急值在线报告有效率为74.52%;医生平均回复时间为5.22 min,P80百分位点是9.35 min;74例无效报告是属于检验人员未遵守规则所致,290例是因为临床医生不及时回复;检验部有13.79%(40/290)未见到电话补报记录,门诊护理单元仅3.45%(10/290)未见记录.结论 危急值在线报告,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可方便医、技、护的日常工作,但存在的医疗隐患也不容忽视.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百草枯中毒后检验数值变化及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属有机杂环类速效触杀死型灭杀性季胺盐类除草剂,对人有很强的毒性,死亡率可达50%~80%,PQ有对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和致细胞因子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中毒患者血清多项生化指标出现明显异常,检验人员应对PQ中毒理论基础有所了解.为此,该文就PQ中毒后检验数值变化及中毒机制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张和平;薛克俭;林国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检测各种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肺炎衣原体(Cpn)各种抗体水平,探讨AIS和Cpn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2例AIS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用ELISA方法检测CpnIgG,IgA和IgM水平.结果 AIS组CpnIgA阳性率为61.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3%)的阳性率(χ2=7.24,P<0.01),LA和SA两种亚型AIS患者间Cpn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和5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98,P>0.05);LA和SA两种亚型AIS患者间Cpn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6%和5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1,P>0.05);CpnIgM抗体阳性病人和心源性AIS及不明原因AIS病人数量太少,不适合做统计分析.结论 Cpn新近感染与AIS相关,可能参与AIS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童伟;王超;周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临床标本实时荧光定量 PCR诊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差异研究

    目的 讨论不同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有何差异.方法 对1 343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呼吸道和体液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对其中393例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 1 343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不同临床标本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支气管灌洗液检出率高为57.14%,其次为支气管刷检物21.21%,尿液13.33%,痰液11.23%,胸腔积液9.09%,低为腹腔积液3.85%.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之间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5.87,P<0.05);393例不同临床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率为24.43%,血清结核抗体检出率为47.58%,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3,P<0.01).血清结核抗体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符合率为61.57%.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在支气管灌洗液检出率高,其次为支气管刷检物、尿液、痰液、胸腔积液,低为腹腔积液.

    作者:李光友;苏贵灵;高杰;查争;黄亚银;王亮;冯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游离脂肪酸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1月,以同期GDM组(67例)、正常孕妇组(40例)及正常非孕组(40例)为研究对象.酶联法检测空腹血清FFA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非孕组、正常孕妇组及GDM组血清FFA水平(0.41±0.15,0.65±0.12和0.97±0.19)mmol/L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21.904,P<0.01),且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3.781,P<0.01);三组HOMA-IR值(0.77±0.29,1.04±0.45和2.94±0.96)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55.613,P<0.01),且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12.048,P<0.01).GDM患者空腹血清FFA水平与HOMA-IR值呈显著正相关(r=0.709,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着高FFA血症及IR状态,FFA水平与IR相关,此为早期干预GDM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杨文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妊高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108例妊高征患者、4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与40例正常非孕妇女进行网织血小板百分率(IPF%)、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的IPF%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明显升高,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01),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01).妊高征组的PLT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降低,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2,P=0.042),而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85).妊高征组的MPV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升高,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01),而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146).妊高征组的PDW较正常非孕对照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明显升高,与正常非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01),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1).结论 网织血小板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情况,对监测妊高征病情发展及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翁妙珊;黄樾;林敏;吴教仁;杨立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的重组表达、纯化及免疫特性研究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KatA)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并进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 采用PCR扩增幽门螺杆菌katA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katA,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包涵体洗涤和亲和层析纯化出重组蛋白,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等方法对其进行免疫学特性研究.结果 克隆出幽门螺杆菌1 518 bp的全长katA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出50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58 000的重组KatA蛋白,其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0%,且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85%,并可与兔抗Hp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重组蛋白的动物免疫可产生高效价抗血清,并特异性识别多种Hp菌株.结论 成功重组表达与纯化出幽门螺杆菌KatA蛋白,并具备良好的免疫学特性,为Hp致病机制、血清学诊断以及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重要的实验基础.

    作者:屈玲;黄萍;苏明权;郑善銮;马越云;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Bayer 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羊水中板层小体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Bayer ADVIA 120羊水板层小体计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诊断及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10月~2011年6月住院的57例孕产妇羊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9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RDS,48例确诊无RDS),利用Bayer120 及Coulter STKS血小板计数通道对上述羊水中板层小体(LB)计数,以×103/μl表示,以25×103/μl作为判断易发生RDS的临界值,进行结果判断,分别计算出上述两种仪器用于RDS诊断的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阳性结果预测值、阴性结果预测值),以评估两种仪器用于RDS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采用多参数测定血小板的Bayer120在测定羊水中的LB计数值高于Coulter STKS测定结果(t=-3.099,-5.702,P<0.05),其用于诊断RDS时的阳性似然比(LR)和阳性结果预测值明显高于Coulter STKS(χ2=10.25,7.52,P<0.05),而假阳性率明显低于Coulter STKS(χ2=8.52,P<0.05).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具有多参数血小板计数功能的血液分析仪在计数羊水中的LB以预测RDS发生的临床价值,要优于采用单参数血小板计数的血液分析仪.

    作者:洪俊;饶永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Beckman-coulter AC·T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新生儿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性能评价

    目的 探讨Beckman-coulter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新生儿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2011年新生儿患者(年龄<28天)末梢血标本1 500例(男、女各750例),分别利用Beckman-coulter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和手工制片法检测标本中嗜碱性粒细胞,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仪器和手工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仪器法计数的嗜碱性粒细胞结果为(14.9±5.6)%,手工法为(3.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5).结论 仪器法分类计数新生儿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偏高,应采用手工分类加以纠正.

    作者:王永锋;李建华;杨超;刘玉军;史媛;康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的感染和耐药性检测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培养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阳性率的对比,并对分离培养出的GBS进行耐药性分析,结合临床评估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依照病例定义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围产期孕妇520例,在孕35~37周时取阴道下1/3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拭子,应用培养法及实时定量PCR两种方法进行GBS检测的对比,并对培养分离出的29株GB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20例孕妇中GBS培养29例阳性(阳性率5.6%),实时PCR检测54例阳性(阳性率10.4%);29例GBS培养阳性的孕妇,实时PCR检测均为阳性;25例实时PCR检测GBS阳性,而细菌培养GBS阴性标本在进行扩增测序后证实,24例为GBS 阳性,1例为阴性.实时PCR检测GBS的对培养分离出的29例GBS经定量药敏分析,其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34.5%,44.8%和58.6%;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69.0%.实时PCR检测围产期GBS感染阳性率较高,与培养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P<0.01);同时PCR法与培养法相比有较高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91%,约登指数为94.9%.结论 实时PCR检测GBS感染有望成为妊娠晚期孕妇常规检测GBS感染的一种准确快速的方法,同时妊娠晚期孕妇携带GBS会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早产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李亚梅;张利侠;秦利;苍金荣;苏宝凤;李小侠;归巧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验样品制备条件的研究

    目的 优化细胞周期测定实验样品制备条件.方法 T47D细胞株经乙醇固定后,加入RNase A消化细胞内RNA,加入碘化丙啶(PI)标记DN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NA含量,ModFit软件分析细胞周期.采用此方法研究样品制备过程中固定时间(30 min,4 h,24 h,48 h,7天和14天)和RNase A对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固定不同时间,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57.79±0.90)%~(60.58±1.90)%,(20.16±1.55)%~(24.07±1.04)%和(17.32±0.62)%~(19.45±0.8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5.77±0.24)%~(7.72±0.2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RNase A组与有RNase A组相比,G0/G1期的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P>0.05),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t值分别为-9.46,12.78和-7.99),S期升高,G2/M期降低,变异系数增大.结论 ①细胞周期测定实验样品处理过程中,细胞固定30 min后即可上机测试,且细胞固定后的保存时间可长达两周;②RNase A对细胞周期测定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作者:王晓波;刘珍清;崔巍;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红蛋白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 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了2010年5月~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10 970例(男性6 076例,女性4 894例),年龄18~80岁,用Sysmex XS-800i对HGB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用Stata 11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计算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2.5~P97.5)如下:HGB男性为146~187 g/L,女性为120~161g/L;红细胞计数(RBC)男性为(4.69~6.35)×1012/L,女性为(4.16~5.58)×1012/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男性为318~355 g/L,女性为309~346 g/L;红细胞压积(HCT)男性为43.8%~55.3%,女性为37.7%~49.0%.不同性别组的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分析,需分别给出;而不同年龄组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可予以合并.结论 昆明地区HGB及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明显高于以往采用的参考区间,因此建立或验证该实验室HGB的生物参考区间非常必要.

    作者:尹利民;饶迪;贾蔚;胡大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症的早期预示指标研究

    目的 临床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早期预警判断感染的并发需要实验室的辅助.方法 收集46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其中28例治愈,18例治疗失败.比较不同预后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re-alb)水平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留取腹膜透析后在应用观察抗生素治疗的第0天~第7天的腹腔透出液,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腹膜透析后的不同时间点,腹腔透出液白细胞计数(WBC)、微量清蛋白和总蛋白水平.结果 ①治疗失败组72 h内血清CRP显著高于治愈组(171.5 vs 89.1 mg/dl,t=2.409,P=0.023),清蛋白、前清蛋白浓度和腹膜炎前透析液/血浆肌酐(D/P)比值等指标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失败组腹膜透析后第4~7天腹腔透出液WBC显著升高(P<0.01);③治愈组第5天腹腔透出液微量清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失败组(P=0.021,P=0.040);ROC曲线确定第5天微量清蛋白的cut-off值为618.5 mg/d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56.2%),曲线下面积0.825(95% CI:0.607~1);微量总蛋白的cut-off值为885.5 mg/dl(敏感度85.7%,特异度55.6%),曲线下面积0.746 (95% CI:0.527~0.965).结论 除外腹膜炎的严格诊断指标,选择监测第5天的腹腔透出液WBC、微量蛋白水平、透析3天后的血清CRP水平,能够早期预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并发症的发生,为及时干预、改善预后提供有效的实验室辅助.

    作者:徐晓萍;徐磊;唐碧霞;方炜;应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糜血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光学法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评价高速离心法和稀释法在乳糜血标本的凝血检测中哪一个更能够满足于临床需求.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2月住院及门诊30例正常(无溶血,无乳糜,无黄疸,TG<1.65 mmol /L)凝血标本,按照稀释法要求进行PT,APTT和FIB检测,并建立回归方程.另收集乳糜血凝血标本30例,根据三酰甘油(TG)的不同浓度分成三组,轻度乳糜血组(1.65 mmol /L≤TG< 11.00 mmol /L )12例,中度乳糜血组(11.00 mmol /L≤TG<20.00 mmol /L)11例,重度乳糜血组(TG ≥20.00 mmol /L)7例.将三组血浆用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检测PT,APTT和FIB,并将稀释后检测结果代入回归方程所得结果与高速离心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轻度乳糜血组和中度乳糜血组PT,APTT和FIB稀释法与高速离心法的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乳糜血组,稀释法中PT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高速离心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T=4.013,P<0.05),FIB的含量明显高于高速离心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IB=3.689,P<0.05).结论 高速离心法优于稀释法,抗干扰能力强,更适合于临床对溶栓治疗监测、疗效观察及出血性疾病诊断的需要.

    作者:何亚萍;乔国昱;张国栋;刘树平;轩维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三种清洗液清洗血型微板效果的研究与观察

    目的 探讨3种清洗液清洗微板后对检测血型的影响,选择佳洗液,保证血型检测无误.方法 分别将各含A型,B型,O型的血细胞标本的血型微板,使用3种不同的常用洗液(万泰洗液、科华洗液和摩尔洗液)清洗微板,比较不同洗液清洗的效果,并对清洗效果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 2011年10月~2012年3月近6个月无溶血完全抗凝新鲜标本90 078例,使用科华和万泰洗液清洗的微板再次检测血型时正反血型不符率为0.84%和0.82%(χ2=0.4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使用配置好的摩尔洗液清洗的微板,再次检测血型时血型正反不符率为0.14%(χ2=285.7,P<0.01),前两者合并后与第一种相比有差异.结论 3种洗液中摩尔洗液对含血细胞的微板清洗效果较佳,并对微板清洗4遍后,对含抗-A、抗-B血清的微板清洗彻底,对下次检测血型没有影响,为临床用血提供安全.

    作者:李荣雪;秦洁;甄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异体移植术后茄病镰刀菌血流感染一例

    目的 提高临床对免疫系统低下患者血流感染少见深部真菌的认识,加强实验室对其培养、鉴定的能力,了解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实验室发现的一例确诊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体移植术后血流感染茄病镰刀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体的培养鉴定,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 患者分泌物普通细菌培养为镰刀菌和大肠埃希菌,血培养为镰刀菌,分别对这两株镰刀菌进行乳酸酚棉兰染色、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鉴定结果为茄病镰刀菌.结论 茄病镰刀菌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感染在国内尚比较少见,但国外报道感染率明显高于国内,且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的共同重视.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对其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闫少珍;陈中举;刘彩林;李丽;田磊;张蓓;孙自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与胱抑素C-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与胱抑素C(CysC)等的关系及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7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ysC,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尿肌酐(cr),邻苯三酚红比色测定法测定尿总蛋白,同时计算出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结果 糖尿病患者按照尿总蛋白(TPCR)分两组:TPCR≥200 mg/gCr组和TPCR<200 mg/gCr组,两组血清CysC,TPCR分别是1.24±0.64 mg/L,1 869.67±2 207.58 mg/L和0.957 5±0.51 mg/L,64.68±46.55 mg/L.CysC与TPCR呈显著正相关(r=0.91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以TPCR 200 mg/gCr分组或为划界值是判别糖尿病病人早期肾损害程度良好的指标.

    作者:陈晓燕;胡望平;叶桂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I,II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2月就诊的79例胃部疾病患者,根据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四组.胃癌组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0例,胃溃疡组27例,对照组48例均无消化道、肝脏、肾脏疾病及胃痛病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胃蛋白酶原I,II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PGI降低(q=7.727,P<0.01),PGI/PGII降低(q=6.839,P<0.01),CEA升高(q=8.609,P<0.01),CA19-9升高(q=9.127,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I降低(q=5.371,P<0.01),PGI/PGII降低(q=5.936,P<0.01),CEA(q=0.764,P>0.05)和CA19-9(q=1.174,P>0.05)均无明显变化;胃溃疡组PGI升高(q=3.029,P<0.05),PGII显著升高(q=5.045,P<0.01),CEA(q=1.577,P>0.05)和CA19-9(q=1.675,P>0.05)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在胃炎演变到胃癌的过程中,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相比传统肿瘤标志物仅在胃癌时水平升高,更能有效识别癌前疾病并对胃癌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程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影响因素的实验评价及纠正方法

    目的 分析不同pH、贮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对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纠正方法.方法 210例共420份尿液标本(每例2份)以尿常规pH值分成7组(pH4.5,pH5.0,pH5.5,pH6.0,pH6.5,pH7.0,pH7.5,每组30例,含肾小管损伤的病例组20例,健康对照组10例),在不同pH、贮存温度(25℃,4℃)及放置时间(0,60,120,240 min)采用Axsym免疫分析仪分别测定每份标本的尿β2-MG结果,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程度并进行校正.结果 相同贮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各pH组内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尿β2-MG降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6~1.852,P>0.05);25℃时pH5.0以下,4℃时pH4.5的尿β2-MG降解率、测定值与贮存温度、放置时间存在差异且与放置时间呈负相关(t=2.486~21.685,P<0.05或<0.001;相关系数r=-0.863~-0.946,P<0.05),采用校正系数对尿β2-MG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平均相对误差在1.99%~8.58%之间.结论 对25℃时pH5.0以下、4℃时pH4.5的尿β2-MG测定结果进行校正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作者:王国政;周华君;金美彤;戴玉珠;杨琼;陈龙;孙长贵;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Roche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的分析灵敏度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建立

    目的 探讨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的分析灵敏度(analytical senstivity,AS)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 reportable range,CRR).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配制一系列低浓度样本进行日间重复测定,用参数或非参数检验方法估计分析灵敏度并确定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 senstivity,FS);参考EP6-A,配制超过厂家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上限的高值样本与选用尽可能低的值的患者标本按比例混合成等间距的不同浓度样本进行重复测定2次,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AMR;配制一份高浓度样本用空白血清做不同倍数稀释,计算稀释回收率确定大允许稀释度并结合FS建立CRR.结果 Roche 9180分析仪检测血清锂的AS为0.129~0.162 mmol/L,AMR为0.185~5.821 mmol/L,FS为0.166 mmol/L,大允许稀释度为1∶25,CRR为0.166~145.525 mmol/L.结论 采用Roche 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具有良好的分析灵敏度和分析测量范围,完全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监测需要.通过本次研究为实验室建立了更具体更合理的报告方式.

    作者:潘锡龙;陈扎生;何淑玲;平军娇;张嘉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采血管中血液电解质浓度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血样采集管中电解质(K+,Na+,Cl-,Ca2+)浓度与血小板数量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判断离子假性升高或是降低提供指导.方法 分别用真空肝素锂抗凝管、真空促凝剂管及普通塑料管对103例患者标本测定血浆、血清中电解质,并用真空血常规管测定相应血小板总数.按血小板数PLT≤100×109/L,100×109/L1000×109/L分成5组进行比较.结果 当PLT≤600×109/L时,血浆、血清中K+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600×109/L1 000×109/L时,血浆中K+浓度(3.42±0.34)mmol/L与血清中K+浓度(5.17±1.90)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01);且两者K+浓度差值随着血小板总数的升高而增大.Na+,Cl-,Ca2+在上述各组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PLT>600×109/L时,血小板能影响血清中K+,提示临床应用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进行电解质检测时,若出现高血钾的情况,应该考虑血小板导致假性高血钾症的可能.

    作者:刘永娥;杨连军;梁华;安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