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津;应国光;田刚;林祥灿;李海平;王连环
目的 构建特异性沉默Ku80基因的真核表达栽体,检测其对乳腺癌基因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2务表达短发夹RNA的互补DNA序列,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GCsi-U6/Neo/DsRed构建shRNA-Ku80,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菌株扩增后,提取质粒测序分析,以相同的方法构建并鉴定Ku8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Ku80;将2种shRNA-Ku80分别与pEGFP-N1-Ku80共转染HEK293细胞株,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筛选高效敲减靶点,并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观察抑制Ku80对乳腺癌基因HER2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Ku80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shR-NA-Ku80对靶点Ku80敲减效率达到59.50%,抑制Ku80表达使乳腺癌基因HER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shRNA-Ku80载体,在体外可有效抑制Ku80的表达,使癌基因HER2的表达明显下调,提示Ku80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基因靶点.
作者:王萍;杨勤;官全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溶血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HIV抗体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提高其检测准确度的措施.方法 采用自身模拟对照试验,收集40例健康献血员血液,每例10 ml,人工溶血成游离血红蛋白<60 mmol/L组,60~110 mmol/L组,>11ommol/L组,然后分别用ELISA和CLIA方法检测同一标本溶血前后的吸光度A值和化学发光值,分析其差异.结果 CLIA方法中,游离血红蛋白60~110 mmol/L组与>110 mmol/L组化学发光值(RLU)分别为53.26±12.56和58.44±4.00,有增高趋势,但均在临界值以下,无临床意义.ELISA法中,各溶血组标本吸光度A值分别为0.047±0.015,0.056±0.014和0.060±0.034,呈明显增高趋势,并出现3例假阳性结果.结论 溶血对ELISA法检测HIV抗体有明显影响,而对CLIA的影响不大.化学发光法在艾滋病初筛检测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同时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也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王雪梅;李代渝;江灵;王华;雷丽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分析武汉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54例HCV-RNA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通过Sanger测序法测定靶片段的基因序列,然后与NCBI genebank数据库中HCV基因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患者HCV基因型.结果 研究检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共检测出11种HCV基因型,分别是1a,1b,2a,3a,3b,6a,6b,1b/2a混合型,1b/2k混合型,6a/1b混合型和6d/6k混合型.其中,HCV1a型为2例(0.79%),1b型189例(74.41%),2a型35例(13.78%),3a型4例(1.57%),3b型12例(4.72%),6a型6例(2.36%),6b型1例(0.39%),1b/2a混合型2例(0.79%),1b/2k型1例(0.39%),6a/1b混合型型1例(0.39%)和6d/6k混合型1例(0.39%).结论 武汉地区HCV-RNA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为2a型,亦可见其他型别,提示武汉地区HCV流行的基因型呈多样性.
作者:吴泽刚;李艳;郑红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microRNA(miRNA)是长21 nt~25 nt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心血管系统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研究发现,miRNA参与了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和血管病变等的生理病理过程.该文就miRNA在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李勤;王玉明;段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肌酶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将其分为Apgar 4~7分为轻度组59例,Apgar<3分为重度组23例,抽取入院后12 h内及治疗后第3天静脉血,并选取30例同期住院无缺氧的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170用速率法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酸脱氢酶(HBDH).结果 重度窒息组AST,CK,CK-MB,LDH和HBDH水平(170.1±32.3 U/L,1 264.5±207.2 U/L,214.5±86.1 U/L,918.5±239.5U/L和747.3士172.5 U/L)高于轻度度窒息组(72.7±20.9 U/L,460.4±164.1 U/L,70.1±26.6 U/L,402.7±107.5 U/L和349.6±122.1 U/L,t值=7.81,15.87,9.95,11.59和10.07,P均<0.01)高于正常组(33.1±11.8 U/L,201.1±44.8 U/L,23.2±6.5 U/L,181.2±34.9 U/L和198.1±35.4 U/L,t值=5.48,4.97,5.46,6.43和3.89,P均<0.01),治疗3天后心肌酶水平大幅回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P<0.05).结论 血清心肌酶水平能较及时地反映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程度,及早测定其水平变化,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吕晓莉;苍金荣;王华;毛学源;杨娜;罗小峰;康华;任健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JAK2V617F点突变的突变率及其外周血细胞水平,为其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对158例初诊患者JAK2基因的V617F位点进行扩增,并对其发病年龄和临床血液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JAK2V617F总突变率为72.15%,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78.46%,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69.05%和特发性骨髓纤维化(PMF)55.56%.血液学指标显示PV患者中JAK2V617F突变型组的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00.26±19.72)g/L,(17.57±10.96)×109/L,显著高于野生型组(t=1.636~2.406,P值均<0.05).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型组的年龄、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0.41±18.52)岁,(4.72士1.51)×1012/L,(14.78±12.21)×109/L,显著高于野生型组(t=1.634~3.284,P值均<0.05).PMF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型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4.51±1.42)×1012/L和(135.58±34.76) g/L,显著高于野生型组(t=2.274~2.810,P值均<0.05).结论 JAK2V617F有助于BCR/ABL阴性的不同类型MPD的诊断.
作者:韩瑞玲;李艳;汪明;童永清;吴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2006~2012年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血液不合格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市中心血站2006~2012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895 317份,采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初筛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经再次复查为阳性者判定为该血液抗-HIV有反应性,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对确认后的结果进行不同性别、不同血型、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的抗-HIV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895 317份无偿献血标本,检出阳性标本2 958份,阳性率为0.33%,其中确认阳性数174,阳性率为0.02%.并且2006~2012年间不同年龄、不同年份、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分布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者男性(94.83%)明显多于女性(5.17%),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20~40岁,职业主要集中于自由职业或无业人群.血型分布符合陕西血型分布特点.结论 应加强采血前的筛查工作,以降低采集血液的不合格率.
作者:陈冬;段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离鉴定源于假性动脉瘤破裂继发急性坏疽患者感染组织中的未知细菌.方法 PCR法扩增细菌的16SrRNA基因,通过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16S rRNA PCR扩增产物经测序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发现与厌氧消化链球菌有99%同源性.结论来源于该患者组织中的未知细菌是厌氧消化链球菌.
作者:李节;王文凯;朱益;孙常秀;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定量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核心岩藻糖的糖基化水平,探讨其糖链结构改变的免疫球蛋白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合ELISA法定量检测了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7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LCA-Ig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LCA-IgG水平(A值)1.598±0.311,LCA-IgM水平0.226±0.067,LCA-IgA水平0.281±0.071,显著高于对照组1.388±0.285,0.175±0.045和0.208±0.044(t=3.417,4.359,5.972;P<0.01).不同性别、不同病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间LCA-I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较高水平的LCA-Ig可能是造成患者免疫球蛋白糖链的构象变化影响其正常调节功能的分子基础.
作者:郭静;邱锦云;冯方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为临床提供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MB-80真菌快速检测仪,检测2011年1~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86例不同年龄阶段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552份血浆标本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将其进行卡方检验和ROC曲线分析及探讨.结果 552份标本中(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检测的阳性率为15.94%(88/552),培养与镜检对深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率为12.14%(67/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0,P<0.05);深部真菌感染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为(153.18±183.04) pg/ml,无深部真菌感染组为(19.53±97.9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于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P<0.05);以20 pg/ml水平为临界值的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9.55%,95.46%,73.17%,98.51%和94.75%.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传统方法诊断的一致性好(Kappa=0.93,P<0.05).该方法简便、快速且阳性率较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杨葵;丁银环;田刚;向成玉;林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以基于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允许不精密度,1/3TEa,1/4TEa作为质量规范,评价2012年4月份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心肌损伤标志物的380家单位和脑钠肽/N末端脑钠肽140家单位的室间质评单位室内质控不精密度.方法 组织全国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脑钠肽/N末端脑钠肽室间质评参加单位回报2012年4月份当月在控室内质控变异系数,对肌酸激酶(CK-MB)、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和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7个检测项目(其中CK-MB项目,回报单位分别为μg/L和U/L,视为两个检测项目)2个批号的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室内变异系数小于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不精密度(CV%)质量规范和1/3TEa,1/4TEa质量规范所占的比例.结果 以80%实验室变异系数小于质量规范作为判断标准,结果显示:只有cTn Ⅰ的1批号不能满足1/3TEa的要求;而要满足1/4TEa的要求只有NT-pro BNP的两个批号同时满足;对于低标准所有项目都可以满足,对于适当标准只有CK-MB两个批号同时满足;目前还没有项目可以满足佳标准.结论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可以满足1/3TEa的精密度要求和允许不精密度的低标准,但还不能满足适当标准,说明我国实验室在精密度性能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妍;王薇;何法霖;钟堃;王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浓度的胰岛素是否影响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聚集率.方法 将制备的4组等体积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分别加入0,30,100和300μU/ml的胰岛素,37℃的环境下孵育3 min,再将上述每一组的PRP分成等体积的4个组,分别加入0,75,150和300 μmol/L的阿司匹林,于37℃的环境下继续孵育30 min.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各组的血小板大聚集率.结果 不同浓度胰岛素组之间有显著差异(F=4.056,P=0.008).300 μU/ml胰岛素浓度的富含血小板血浆,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0,75,150和300 μmol/L的孵育下,血小板大聚集率分别为(87.62士6.23)%,(60.85±16.24)%,(55.28±16.48)%和(49.36士16.77)%,均高于相应对照组的血小板大聚集率(83.82±8.35)%,(48.80士21.35)%,(45.04±21.44)%,(38.90±21.70)%和30 μU/ml胰岛素组的血小板大聚集率(84.64±8.09)%,(48.13±19.27)%,(44.30士20.50)%和(35.30±16.8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浓度的胰岛素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血小板暴露于高浓度的胰岛素(300 μU/ml)环境中,将会减弱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抗聚集效应.
作者:高玉龙;杨升华;薛临先;高德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伴t(8;21)易位急性髓细胞初诊白血病患者FAB分型、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临床预后特点.方法 20例患者为中日友好医院2004年~2011年按WHO标准确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常规采用XE-2100全自动分析仪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对骨髓涂片进行瑞氏-姬姆萨染色,显微镜计数细胞;细胞遗传学检测为常规培养骨髓细胞,采用G显带技术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伴t(8;21)易位AML患者中55%(11/20)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20%(4/20)患者白细胞减低,所有患者均伴血小板减低.85%(17/20)患者骨髓涂片中可见奥氏小体.根据FAB分型,20例患者中15%(3/20)诊断为MDS-RAEB,20%(4/20)为MDS-RAEBt,55%(11/20)为AML-M2,10%(2/10)为AML-M4.55%(11/20)患者为单纯t(8;21)易位,45%(9/20)患者为t(8;21)易位同时伴有其它异常,其中伴性染色体丢失占所有患者35%(7/20),伴有9q-占所有患者的10%(2/20).82.4%(14/17)患者能达到完全缓解.结论 伴t(8;21)易位AML患者可见于FAB分型的不同亚型,主要见于AML-M2.t(8;21)患者常伴有附加异常,以性染色体丢失常见.t(8;21)易位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沈军;马亮;钟明华;韩呈武;曹永跃;湛玉良;曹永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DN临床诊断标准,将185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127例,DN组58例(其中早期DN组32例,临床期DN组26例).并以DM病程分为<5年、5~10年、>10年三组.研究对象血清Cys C,Hcy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及循环酶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同时以酶法检测尿肌酐(Cr),计算尿mAlb/Cr比值.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N组血清Cys C,Hcy和尿mAlb/Cr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单纯DM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6.14,76.22和98.35,P<0.01).Cys C,Hcy和mAlb/Cr间的相关性分析,单纯DM组为正相关性(r=0.735,0.621和0.716);DN组也呈正相关性(r=0.761,0.684和0.750).在不同病程组中,Cys C,Hcy和mAlb/Cr阳性率均随着DM病程的延长而明显增高,其三项指标在不同病程组和对照组间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7.11,52.93和49.56,P<0.01).结论 血清Cys C,Hcy和尿mAlb/Cr检测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于有效监控、预防和延缓DN的发生及治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建军;朱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ROC曲线探讨血液学指标对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俗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诊断价值,确定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筛查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佳截断值(cutoff值).方法 对基因确诊的124例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实验组)和1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液学指标MCV,MCH,MCHC,RBC和Hb,评价其筛查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①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血液学指标MCH,MCV,MCHC,Hb和RBC分别为(29.9±1.18 vs 26.1±3.01)pg,(88.8±3.38 vs80.2±7.13)fl,(337士10.06 vs 321±18.4)g/L,(133士10.8 vs 123±20.6)g/L和(4.48±0.39 vs4.75±0.61)×1012/L.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液学指标MCV,MCH,MCHC和Hb均明显降低,RBC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9,-13.13,-8.23,-5.09和4.11,P值均<0.01).②以基因诊断的结果为金标准,MCH,MCV,MCHC,Hb和RB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1,0.894,0.799,0.688,0.630;佳cutoff值分别为28.35 pg,84.75 fl,329.5g/L,125.5 g/L,4.17×1012/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MCH(88.7%,90.5%),MCV(77.4%,89.7%),MCHC(69.5%,77.0%),Hb(61.3%,78.6%),RBC(51.6%,75.4%).③在AUC>0.75的三项指标中,MCH的诊断灵敏度高,明显高于MCV和MCHC(P<0.05,卡方值5.62,14.02),MCH和MCV的特异度明显高于MCHC(P<0.05,卡方值8.42,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ROC曲线分析的结果表明MCV,MCH,MCHC对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0.75),其中MCH的诊断价值高(AUC>0.9),以MCV,MCH和MCHC的佳cutoff值作为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掌握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点,有助于更准确地筛查出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减少漏诊.
作者:喻晶;何柏林;卢丽华;吴夏枫;张银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河南省肿瘤患者中的感染分布情况,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防止HIV院内传播.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及住院的35 585名肿瘤患者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按性别、年龄和部位计算频数、构成比和感染率.结果 35 585例标本中阳性21例(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27~67岁,感染率是0.06%,颈部肿瘤感染构成比高为23.8%(5/21).结论 肿瘤患者HIV抗体阳性率较高,对其进行HIV常规检测,减少医源性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王书锋;王园园;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高糖高胰岛素诱导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机理.方法 原代培养正常成年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五组,即(A)正常糖(5.5 mmol/L)组,(B)高糖(25 mmol/L)组、(C)高糖±GLP-1(10 nmol/L)组,(D)高糖+高胰岛素(100 nmol/L)组和(E)高糖高胰岛素±GLP-1组.采用DAPI染液检测发生凋亡改变的细胞,各组细胞凋亡率=(凋亡改变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和SOD1,SOD2的相对酶活性(A实验组/A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相对含量(平均荧光强度),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细胞中NADPH氧化酶的亚基p22phox以及SOD1,SOD2和过氧化氢酶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RQ值).结果 ①B组和C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6.9±5.90)%和(20.5±3.39)%,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D组和E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2±8.14)%和(17.52±0.68)%,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②caspase-3相对酶活性在B组和C组中分别为1.50±0.07,1.06±0.0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D组和E组中分别为1.77±0.08和1.22±0.0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ROS的相对含量在B组和C组中分别为1.50±0.11,0.52±0.1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44,P=0.000);④B组中SOD2和过氧化氢酶的mRNA转录水平(1.06±0.06,1.04±0.22)均低于C组(1.33±0.10,1.77±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0.018),D组中SOD2和过氧化氢酶的mRNA转录水平(1.08±0.13,1.02±0.15)均低于E组(1.27±0.06,1.58±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和0.020);B组和D组分别与C组和E组相比,p22phox和SOD1的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SOD2的相对酶活性在B和C组中分别为0.82±0.02和1.03±0.0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在D和E组中分别为0.78±0.06和0.96±0.05,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SOD1的相对酶活力在各组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677,P=0.618).结论 GLP-1能降低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ROS的含量,抑制细胞凋亡,能有效抑制高糖和高胰岛素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马丁;何殿殿;李妍;惠宏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鉴定一位育龄妇女所携带的在中国人中罕见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并对其家系进行研究.方法 将先证者及其他3位家系成员(父亲、母亲与丈夫)一起作为调查分析对象.血液学表型分析采用常规红细胞指数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α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常规基因检测分别采用Gap-PCR和反向点杂交法(RDB).另外对常规基因检测不能确诊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进行β珠蛋白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先证者及其父亲具有典型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液学表型,RDB法未检测出已知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突变类型,测序显示这两位家系成员的β珠蛋白基因共缺失CD89~CD92全部的密码子和CD93第1与第2位的核苷酸(-AGTGAGCTG-CACTG,-14bp),并发生了移码突变,使CD89位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TGA;先证者丈夫基因型为CD41-42(-TCTT)/N.结论 CD89~93(-14bp)移码突变在中国人群中属于比较罕见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类型,其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家庭中的检出,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产前诊断工作有参考价值.
作者:曾劲伟;方颖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肝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1月龙华新区体检的医务人员1 675例为观察组,其他非医务体检人员1 628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肝脏B超检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并对所有结果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龙华新区体检的1 675例医务人员脂肪肝总患病率为37.4%(626/1675),其中轻度为75.4%,中度为15.0%,重度为9.6%;非医务人员脂肪肝患病率为38.3%(623/1628),其中轻度为78.2%,中度为13.8%,重度为8.0%,两者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72,P=0.136>0.05);脂肪肝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脂肪肝患病率高峰,男性分布在41~50岁之间(49.5%~51.6%),而女性分布在51~60岁之间(35.7%~36.9%),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医务人员组x2=7.83~125.27,非医务人员组x2=3.62~130.94,P均<0.01);脂肪肝患者中ALT,AST及GGT浓度和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结果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2.976~17.164,27.924~41.154,P均<0.01),但其增高的程度并非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 医务人员脂肪肝患病率与其他非医务人员的一样均很高,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全社会所有人群进行脂肪肝预防知识宣传具有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张刘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抗HLA抗体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前已行移植肾手术的652例肾移植患者,于2009年10月~2010年4月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而后每年连续观察肾功能.结果 652例肾移植患者中,抗HLA抗体阳性患者81例,占12.42%(81/652),移植肾功能下降或丧失患者71例,占87.65%(71/81).PRA阴性患者571例,占87.58%(571/652),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44例,占7.71%(44/571).PRA阳性与阴性对肾移植患者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x2 =306.64,P<0.001).结论 抗HLA抗体可能是引起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贾保祥;武俊杰;徐秀红;尚东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